书城经济另类:斯坦福最受欢迎的经济学课
18871000000013

第13章 “市场信号”会消失吗(4)

最后,我们的非理性的情感、各种心理的综合,特别是人们攀比竞争心理造成了交易成本的产生。你当然可能由于经验不太丰富,从旧货里不小心买到垃圾,但是很高兴你得到了最好的垃圾,因为你刚看见一个人买的新品,居然是假货。如果你可以拿买垃圾的经验推广到淘宝贝的经验,就会导致同样圈子里的人为之乐此不疲,而且随着经验的增长,淘到宝贝的概率会越来越高,因为在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单单就消费者的剩余来说,价高的东西,剩余价值越少,越没有继续挖掘的潜力。这样下去,类似心理圈子的人数会继续扩大,造成整个经济剩余仍然有扩大的趋势。比如,淘宝就培养了一批人群,而每个地方似乎都有大批执着淘货的固定人群。

如果这个人群足够大,就形成了固定的市场,即使没有产品,作为一种消费心理也永远继承下来,形成一个规则,自动产生各种各样的二手交易市场。这个时候,经济剩余已经不是一种感觉,而变成一种活生生的制度,这样,二手市场制度也就不成文地存在下去了。

所谓黑市和非正式的交易,一直在民间广泛存在,旧货市场并不是和新产品市场对立的,这个市场的存在事实上就是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制度的力量。不论哪一种经济学,都承认一点,所谓产品,从根本上说并不是创造了地球上物质以外的东西,而是能量和理化构造发生了转移和变化,所以只要有人在,那么指定的规则下就会有新产品。二手市场也许本身就是个错误的提法,市场从来都是第一手的,根本没有“二手”一说。对于好的生产商来说,只有变化的产品和顾客,没有完全消失的市场。

第六节 “身份证”在美国不重要吗

不久前,在硅谷附近地区一家酒吧里查获一批假的身份证件和驾照,全部由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制造。只要在网站上传照片和签名给一家中国商店,然后往指定的银行账号付款200美元,两周后,就可以收到除年龄信息之外的全真证件,浮水印、磁条、个人信息图,一应俱全,专家也不容易分辨。这些证件在邮局填写的商品内容是餐具,其实假证件就藏在餐具包装下面,尽管邮局职员发现这是违法的,但他们并没有举报。美国加州规定,必须年满21岁才能进入酒吧喝酒。若酒吧经营者怀疑进入酒吧的顾客不到规定的年龄,有权要求其出示驾照或者身份证。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一些未满21岁的学生,就从中国购买假驾照或者假身份证,最后被警方发现。

发现假身份证或者假驾照在美国并不是大惊小怪的事情,在“9·11”事件以前,黑帮成员和犯罪分子、非法移民一向是如此操作的。比如亚当·摩根区是华盛顿市传统的拉丁美洲移民区中心,只要花100美元就可以买到一个粗制滥造的“社会保险卡和驾照”,这里的假证贩子多数都“经营”20多年了。“9·11”事件中19名劫机犯中多人持有这类证件,这才提醒了美国政府高度关注伪造身份证的事件。

在法律体系完整严密的美国,伪造证件却并不十分困难,而是件相对容易的事情,即使高度仿真,让自己人都辨认不出来,最多也只要200美元。这应该说是拜美国各州之间互不统一、乱七八糟的驾照信息所赐。美国二十几个州有完全不同、互不共享的车辆证件管理体系,在宾夕法尼亚和加利福尼亚,甚至首都华盛顿,这些糟糕的案例都是可能随时随地发生的。

总统奥巴马当然愿意结束这种混乱不堪的局面,以避免这种混乱被恐怖分子,特别是潜藏在美国国内的恐怖分子利用。采用统一的网络身份证这一议题不断地在总统的顾问中讨论,不过这件事情还没有开头,美国已经有17个州对此表示坚决抵制。除去成本较高外,许多议员担心这会引来侵犯公民隐私的抗议。

身份证或者驾照在美国的价值如此重要,美国人难道也要像日本、韩国那样采用专制的身份管理制度?当关于身份证信息被盗的隐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国家安全局还在全方位地侵犯美国公民隐私。

经济学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以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们的观点,比如斯蒂格勒,按照他的经典市场划分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内容。

第一,美国公民的身份证是一种信号识别制度,这个制度的特色是垄断竞争的市场。和所有的垄断竞争市场一样,这个制度是美国安保问题的重要诱因。

第二,和汽车市场一样,美国联邦想做通用一统市场,克莱斯勒公司则是各州政府,宁愿保持小天地,也不愿被兼并。暗中杀出的第三位是非法移民的证件商们,他们一般像丰田一样来自美国以外。

联邦政府的确控制了一个类似专制国家的身份证体系,在这方面,美国超越了所有国家,比如军队大兵们脖子上挂着的橡胶套“狗牌”( Dog tag,早期的美国士兵身份牌做工低劣,为士兵排斥,后来成为美国军人身份牌的通俗说法),也就是军人身份牌,这个金属证件上面一应俱全地有磁条、条形码和微型芯片,储存姓名、番号、血型、家庭住址和宗教信仰、指纹、照片、DNA和医疗病史等详细资料。现存最早的“狗牌”是1861年麦克勒南将军佩戴的。美国政府的遇难者确认、抚恤金和军人福利发放都是严格按照这个证件执行的,但这个市场的规模最多只有1000人,仅占美国人口的1/10。“狗牌”的供应为五角大楼所垄断,而且属于强制分配。

各州政府则有一个更大范围的市场,这才是美国公民的身份证市场,每个州都有各自的车管所,一个人搬迁到陌生州的时候,需要及时登记新的记录,至于社保卡的号码则是不变的,但是实际上各州的这些记录并不完全共享,比如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在华盛顿和纽约同时出示出生证明,就会拥有两张不同的社保卡甚至更多个驾照号,各州的驾照样式并不一样,每一州根据州法律设计独一无二的防伪标志,和美国的警察制度一样多彩多姿。美国公民对于联邦各州的忠诚就是建立在这种地方特色之上的。这个市场的总规模有两亿七千万左右,占美国人口的90%以上,各州政府供应有差别的证件商品,居民通过迁徙和用脚投票达到自己的目的。

联邦政府并不愿意看到各州政府的市场太过低效,这显然会为恐怖分子钻空子提供机会,增加安保成本。因此,美国总统不断地希望扩大“狗牌”的使用范围,让政府的手可以伸到任何想要到的地方。军事管理的垄断,当然可以控制每个公民的行踪,这样警察们自然省力不少,问题是由此导致对公民的隐私侵犯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美国政府已经通过报税单掌握美国公民的收入的每一个细节,这几乎是另外一种给侵犯隐私找借口的新手段。

各州政府并不乐意被联邦兼并这项权力,理由很简单,这意味着一个庞大的车辆管理部门的经费会减少,汽车安全运动的各种额外津贴和补助也会消失,这是不可容忍的。简而言之,身份证除去对公民有标志身份的作用以外,对于各州政府来说甚至更加重要。很难想象,没有执法权的车辆所的职员会容忍这种有组织的掠夺行为。他们的高薪水可不是那么容易动摇的,否则你会看到大规模的游行演说,抗议联邦政府将公民的生命视如草芥。警察们也不会高兴,因为统一身份证制度后,他们作为管制人员,将有强行搜查的繁重任务,这对于热爱福利的警员们来说是个坏消息,虽然他们的上司会认为这是个向国会提出安保预算的好借口。

最后在联邦和各州血拼的时候,海外造假贩子们找到了占领市场的好机会,拉美移民们偷偷采用高技术标准的身份证件,假证到处泛滥的时候,美国自己的真身份证也就失去了意义。到那时,不只是隐私的问题,而是彻底的管理混乱。美国的身份证制度,不管什么时候,看起来都将是美国的大问题。

实名制和隐私权是近年来世界讨论最为激烈的问题,美国也许是私下里很不自由的国家,譬如公民的隐私权神圣不可侵犯。2011年黑客和故意性质的各类账号泄密事件频发,但遗憾的是,美国人的这类信息掌握最全面的恐怕不是政府,而是各类商业组织。如果按照美国的定义,把个人信息给美国政府不算泄密,中情局可以随时调查和监听个人信息的话,那么有些网络执行实名制,向政府开放,可能造成美国形式的身份证市场的难题。中国的泄密还停留在现代化之前的状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许是政府直接掌控的数据太少,推行实名制根本无法约束非法行为。当中国在实名制问题上和美国移民局处于同样处境的时候,政府只会纵容泄密,或者招致更多的反对,最后只留下信息泄密漏洞让黑客和不法分子们出尽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