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国即将溃败:西方视角下的晚清图景
18879000000035

第35章 签约求和

根据《泰晤士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的记录,10月20日,焚烧圆明园之火尚未熄灭,恭亲王奕?履约派人将30万两白银送到北京城北的英法联军司令部,并附上一封书信,“热切地恳求尽早确定签署和约的日子”。

在收到恭亲王的书信和30万两白银的款项之后,英国人急于在北京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以建立大使馆,他们还需要为签约仪式寻找一处足够宽敞的公共建筑,“确保签约仪式以能够让人们记住的方式进行”。

额尔金派巴夏礼和洛克探察北京所有的公共建筑,以初步选出那些最适合的地方。英军总司令格兰特则派军需长官罗斯中校为额尔金勋爵在京停留期间的护卫队寻找合适的住所。这篇文章写道:

北京的贫困以及公共建筑的破败状况十分可悲。巴夏礼率领着一个50人的护卫队前往北京城的北部探察。有三四名清朝官员全程陪同。在此之前,这些官员已经挑选出修缮最好的建筑。他们之所以也要跟着,是为了确保欧洲人可以进入他们想要探察的其他建筑。但是,这些建筑一栋比一栋破败和凄凉。沿着一条南北向的宽阔街道,他们从城北来到了城西。随着进一步地走近这座城市,他们发现街道更加拥挤,商业也更加繁荣。来到城南的时候,则发现街道变得狭窄和曲折。他们在这里参观了三到四处建筑,但无一适合居住……在紫禁城南门之外,是一个封闭的大广场。在紫禁城的东面,有政府各部的办公楼。礼部的办公楼很豪华,还有很好的庭院和礼堂。户部的办公楼则是一堆废墟。兵部等机构的条件也好不了多少。最终,礼部被认为是最适合举行和约签字仪式的地方。

但巴夏礼没有找到适合设立大使馆的地方。因此,他们要求恭亲王立即准备一些私人住所用于接待额尔金勋爵。怡亲王载垣的私人住所被选中,“因为他的住所地理位置便利”。这是一个占地面积非常大的住所,“仅外屋就能轻轻松松地容纳3000名士兵。不过,宫殿与花园的条件并没有比之前参观过的其他建筑好太多。于是,300名中国工人被安排进行修缮……公共建筑和私人——甚至像怡亲王这样的帝国最大、最富的亲王之一——住所的破败情况,让人对中国的未来感到忧虑”。

签约之日确定在10月24日。在之前几天,沃德和巴夏礼忙于与清朝官员讨论和约的条款,安排这些条款以及《天津条约》生效之后的相应事宜。恒祺与一位王姓官员是参与讨论的清朝的官员中的两位。“在1858年,这位王姓官员曾与直隶总督谭廷襄一起阻止额尔金勋爵率兵前进。”

10月24日早晨,在600名护卫队成员以及100名驻京军官的陪同下,额尔金与英军总司令格兰特从安定门入城。格兰特带着司令部成员及其私人助手等骑马走在额尔金前面。额尔金身着大红色外套,坐在一顶由16名中国人抬着的典礼专用的轿子中。他的坐骑在后面跟着,两侧是骑着马的大使馆成员。

纳皮尔爵士率第二师团(The 2d Division)列队在街道两旁,占据了额尔金必经路线上的战略位置,“以防备中国人的背信弃义”。“相当多的人在街道两旁围观。他们非常有秩序。这些人只不过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想在这位‘伟大的野蛮人’(The Great Barbarian)坐轿经过的时候一窥他的真面目”。

礼部与安定门相距约3.5英里。额尔金等人抵达礼部时,已经过了下午3点钟。在礼部入口处的周围,以及周围的街道和广场上,都挤满了围观的群众。为了确保签字仪式顺利进行,礼部庭院的每一边都有卫兵把守。

此时,英法官员们自己列队站在设在庭院中的讲台的左边,讲台的右边则集合了很多清朝官员。在讲台的后面,已经安置了两张小桌子和几把椅子。根据安排,额尔金将在左边的桌子上签字,恭亲王将在右边的桌子上签字。在额尔金勋爵的座位旁边,挨着的是总司令的座位。各国高官们的座位位于讲台的两侧。

当额尔金的轿子进门时,军人们举枪致敬,乐队演奏英国国歌《上帝拯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他的轿子一直被抬到讲台的前面,恭亲王奕?率所有在场清朝官员前去迎接。《泰晤士报》的文章写道:

额尔金勋爵冷淡地微鞠一躬,恭亲王予以回礼,神情略带不安。而后,两个人一左一右先后落座。在庭院的中间,已备好一张桌子,在桌子之前备有几个盒子,待签和约都装在盒子之中。

签约仪式很快就开始。额尔金请韦德将他的全权印信的译本交给恭亲王,同时要求查看恭亲王的全权印信。恭亲王说,他并不拥有全权印信,但他有等同于全权的权力,并将皇帝命他全权谈判与缔结和约的诏书以及用来批准条约的国玺(The Great Seal of the Empire)展示给额尔金看。

而后,恭亲王奕?分别与额尔金、格罗斯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的补充。中国答应了诸如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给英国,退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资产,增加赔偿给英国和法国的军费等逐项要求。

《泰晤士报》的文章写道:

恭亲王的签字与盖章表明和约已经批准并正式生效。在和约上盖上国玺意味着皇帝接受条约中的所有条件和责任。而后,额尔金与恭亲王就和约的签署互相致以良好的祝愿,他们希望这件事有助于两国建立良好互谅。恭亲王说,在此之前,他们在与外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已经犯下了很多错误,事情处理得非常糟糕,但是,他现在亲自管这件事情了,他希望事情会有一个新的开始。

恭亲王大约28岁,但容貌偏老一些。他看上去不缺乏智慧,但脸色显得焦虑不安。他可能在抑制怒火。毫无疑问,他已经习惯了在政府高官面前颐指气使,可是现在,他所处的形势已经大不相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