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三季-电子故事总动员
18925700000038

第38章 电子测速眼

电子眼就是电子测速系统,它通过雷达系统探测车辆速度并以数码相机拍摄超速车辆,被广泛作为交通违法行政处罚的依据。

1997年在深圳研制成功后开始逐步推广使用,电子眼是通过对车辆检测、光电成像、自动控制、网络通信、计算机等多种技术,对机动车闯红灯、逆行、超速、越线行驶、违例停靠等违章行为,实现全天候监视,捕捉车辆违章图文信息,并根据违章信息进行事后处理,是一种新的交通管理模式。

作为一种新近运用的交通执法设备,其地位和作用应当是一种交通行政执法的监督设备,最主要的是其作为交通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取证设备。交警由其形成的电子影像资料为依据对“电子眼”发现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罚。而电子眼的存在往往不为交通驾驶人所知悉,除了隐蔽地固定安装于路口,我们的交警还在路上设立移动“电子眼”于道路旁隐蔽式执法。

电子眼采用感应线来感应路面上的汽车传来的压力,通过传感器将信号采集到中央处理器,送寄存器暂存(该数据在一个红灯周期内有效)。

在同一个时间间隔内(红灯周期内),如果同时产生两个脉冲信号,即视为“有效”,简单地说,就是如果当时红灯,你的车前轮过线了,而车后轮没出线,则只产生了一个脉冲,在没有连续的两个脉冲时,不拍照。

电子眼抓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地下埋设感应线圈,横杆上架设数码相机,用于对闯红灯的车辆进行抓拍。另一种是架设摄像机,用于对超速、闯红灯、违章停车等进行实时录像。无论哪种方式,都会对违章车辆拍摄至少三张图片,一张是瞬间违章图片,一张是号牌识别图片,一张是全景图片。不论哪种方式,都是24小时开机拍摄,图片保留时间一般是一周。

交通指挥中心收到图片,会将车牌号信息与车管所信息相比对,从而调出车辆的综合信息,如车主、车型、颜色等,然后由信息处理人员录入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网站,以使违章车主能够进行查询。当然,不是所有违章的车辆都能够被拍下来,只有车牌图片清晰的情况下,信息录入人员才能将违章车辆输入数据库进行处理。

一个摄像机通常只拍一个车道,少数可拍两个车道,一般都是设在从左向右数的第一和第二条车道上。数码相机的拍摄范围较宽,所以在城区内大多数都能够拍到同向所有的车道。

目前有一项新研究显示,不远的将来一种仿生电子眼可望诞生。因为科研人员已揭开眼睛是如何看到经大脑“翻译”的图像的。美国加州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人眼大约拥有10~12个输出“频道”,每个“频道”将信息输向大脑,然后形成图像。人的视网膜会呈现出一组组图像,这些图像的形成是视网膜间一层层细胞相互通信交流的结果。他们已发明一种称为“细胞神经网络”的电脑微型集成电路,可以用来进行类似视网膜功能的图像处理,科研人员还从生物学角度着手改善电脑微型集成电路,使它越来越像哺乳动物的视网膜。

电子眼的从有到无,很大地改善了道路交通秩序,减少了恶性交通肇事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电子眼的发明与应用是对人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有力保障和促进,我们希望有更为先进的电子眼系统被后继科学家开发出来,以便更好地造福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