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妈妈,爱我你就抱抱我(李中莹家庭大学系列03)
18983000000014

第14章 把天空还给渴望飞翔的小鸟(3)

我没有说话,等待他慢慢平复情绪。等他平静下来以后,我声音轻柔地问他:“你觉得很累,是吗?”

他很明显地又忍了一下,但是没有忍住,伤心地哭了:“大人……他们……什么事都……不做,他们……只要上班,不……学习,我、我……做……好多事……呜呜……”

这是一个超负荷承担学习任务的孩子,一年四季不是在学校里上课,就是忙于参加各种培训班,钢琴、画画、英语、奥数、写作、围棋、跳舞,等等,几乎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每个月的课外培训费就要用去几千元。

幼小的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要去上那么多课,连一天的休息时间都没有;大人却可以不用去上课学习。他不想等着自己慢慢长大,那样太辛苦了。

我建议孩子,是否可以请妈妈进来,核实一下报如此多培训班的目的。孩子把双臂猛地环抱起来,有点霸气地说:“你告诉妈妈,我不去上课了,我以后去扫大街。”

显然,孩子的父母经常用“扫大街”来威胁,促使孩子学习。妈妈听了以后,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儿子,生气地说:“没出息。”然后重重地坐在儿子身旁。

“为什么要孩子报这么多的补习班?”

“人家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学习根本不行。现在竞争这么厉害,‘语数外’是主要的课程,肯定要在外面补习,在学校里才不会落后。我同事的孩子才比他大两岁,已经在学习第四门语言了……”她又连续举了好几个例子,都是孩子如何如何优秀,语气里充满了“已经有点来不及了”的强烈感觉,“画画本来是他自己从小就喜欢的,可是现在连画画他也不用心,有时候作业都是应付完成的。学围棋是他爸爸决定让参加的,说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他不喜欢,不喜欢也没有办法啊,他的数字思维能力有点像我,很一般,如果像他爸爸就好了。学习钢琴不是为了让他像朗朗一样当钢琴家,只是为了让他多一些兴趣爱好……”

“怎么想到让孩子学习舞蹈呢?好像男孩子学习舞蹈的有点少。”

“跳舞是为了练身材和气质,现在有很多男孩子都在练习舞蹈呢,我小时候就特别想跳舞,可惜家里根本没有那个条件,他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说实话,每个月只是这些培训就要花一大笔钱,都是为了他好。他居然要去闹什么自杀,这个孩子简直太没有良心了,把我气死了……”

我们的父母都认为自己很伟大,有能力把孩子一生的“幸福”都安排好了。甚至于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也强加在孩子身上。试想一下,每一个人都有照顾自己人生的能力,自己都没有能力实现的目标,怎么能够期望别人帮自己去完成呢?况且即使完成了也永远不会变成自己的。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这个目标是不是同时也是孩子想要的?这件事让我想起另外一个小学老师的电话:

“张老师,我是朋友介绍来找您的。我女儿现在出现很多问题,不知道怎么办,想找您请教。她现在很叛逆,不爱学习,耍小聪明,还爱顶嘴。在外面上培训班也不好好学习,每次一让练钢琴就不高兴,或者敷衍了事,一点也不认真……”

“请问孩子多大年龄了?”

“5岁了……”我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电话里传过来小心翼翼的声音:“张老师,您还在吗?”

“你是老师,一定知道‘拔苗助长’的故事吧”。

“(笑)我知道我有点着急。”

“为什么着急?”

“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从小不抓紧,以后大学毕业连工作都找不到怎么办?”

“你没有打算让女儿幼儿园一毕业就考大学或工作吧。”

她沉默了。

……

不懂孩子的爱,如何爱孩子

就是像这样,有很多家长不但把自己当初没有实现的愿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更有甚者把自己对未来的担忧也强加在孩子身上。没有去想如何让自己的人生走得更好,而是把生活幸福的责任都推给了孩子。

我在朋友开办的一个培训班里做过一个调查,总共访问了60个参加“琴、棋、书、画”培训的孩子。其中有36个孩子说是被父母强迫来的,自己并不喜欢;11个孩子相信父母的说法,认为以后对自己的前途很有帮助;4个孩子认为无所谓,家长让来就来了;9个孩子表示是自己的兴趣爱好,非常喜欢学习。

最后,孩子们紧紧地围在我身边,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兴趣和理想:

“我只想学好学校里的课,长大也当一名老师。”

“我喜欢汽车,我长大了要学习汽车制造。我不喜欢弹钢琴。”

“我喜欢吃好吃的,长大想当大厨师,但是爸爸妈妈说当厨师没有出息。”

“我只喜欢画画,如果妈妈只让我来学画画,我保证以后当个大画家。”

“我想当外交官,我的英语学得很好。但是妈妈说奥数竞赛得奖了可以上好中学。”

……

我们的家长不知道,强迫孩子去浪费时间做不喜欢的事,扼杀了多少孩子的特长,又扼杀了孩子多少学习兴趣。

过度的爱把孩子层层捆绑

举止怪异的孩子

暑假里,有个12岁的男孩子,因为行为怪异被家长和老师带来做辅导。实际上,经常会有家长和学生在老师的建议下来做心理辅导,但很少会有家长和老师共同带孩子来的现象。

之前家长在电话里预约时说,除了上学,家里没有人可以把孩子领出家门,而孩子的异常症状在一天天加重。因为孩子愿意上学校,我就建议家长试试找老师帮忙。家长马上说孩子真的很喜欢一个年轻的体育老师,总在下课休息时待在体育老师的办公室里。

体育老师是一个热情善良的小伙子,在学校里很受学生的欢迎。他回忆说,在上学期带领男孩子所在的班级时,发现男孩子非常不合群,内向而倔强。但别的同学招惹他时,他并不是反击,而是自己躲在一边发狠、生气、骂人,甚至会使劲儿打自己的头。

体育老师很同情和担心这个孩子,就特意去多关心他、保护他,也引导别的孩子友好地对待他。所以,孩子对体育老师很依恋,课间休息时间也要待在体育老师身边。老师感觉到孩子有些心理方面的问题,还特意在家长会时找家长沟通,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情况。

果真,家长请求体育老师来帮助时,老师一说,孩子就同意来做心理辅导了。只是在来的过程中一直要牵着老师的手,不要妈妈或外婆碰触自己。

孩子表现出来的症状主要是:学习一般;表达能力很正常;在学校里除了体育老师,跟别的老师和同学都没有什么交流;总是一个人在旁边发呆,或者坐在体育老师的办公室里,只愿意跟体育老师说话;因为表现怪异,常被同学排斥或招惹。

周末或假期的时候,他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天不出门,不允许别人进他的房间;不喜欢洗澡,再热的天气都坚持一周不换衣服,现在已经发展到即使在夏天也穿长袖衬衣甚至外套,还要坚持把领口和袖口都扣上;他总说家里太脏,回家就把家里的窗帘都拉上,理由是不能让外面的人看到家里很脏,不在家里吃饭要求叫外卖,等等。

我征求了孩子的同意,让妈妈也进来叙述一些相关的事情。刚说了几句话,外婆不顾接待老师的劝阻冲了进来,抢着替女儿解答我的问题。妈妈无可奈何地看着孩子的外婆,而孩子很快把双手捂在耳朵上,紧紧地抱着头弯下腰,把脸埋在双腿之间。

看到这种现象,我建议妈妈和外婆出去等候,有需要的时候再向她们询问。妈妈很配合,外婆却坚持要留下来,被我谢绝了。她不停地说:“他太小了,他什么都不懂,我来帮他说,我来帮他说嘛……”

孩子突然转过身来对站在门口的妈妈和外婆大声吼叫:“你们都出去,出去。”说完“呜呜”地哭了起来。

妈妈拉着外婆退出去了,孩子双手捧着脸,“呜呜”的哭声很压抑。

我关上门,静静地陪在他身边,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他不哭了,抬头看看我,接过我递上的纸巾,盯着墙壁发了一会儿呆才微微地转身面对我。

他看我一眼,低下头又想了一会儿,然后很平静地对我说:“老师,我已经想好了3种自杀方法。”

“哦,有这种想法多久了?”

“我一直在准备自杀的方法,一直在准备……”

“看来你准备很长时间了,一定准备得很辛苦。”

“我会自杀的,给他们看看。”

“他们是谁?”

“我家里的人,他们还以为我吓唬他们呢,外公还说我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