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百喻经》启示录:重建心灵家园
18987100000095

第95章 一张嘴一顿饭

一次顿悟

2008年8月1日聆听了系统内的一次演讲,感慨颇多。人生的各种追求都是在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些欲望支撑我们的信念,促使我们在前行的途中不气馁不放弃不妥协,追求至善至美至真的人生。

可是事实上,在这种追求的过程中,欲望的膨胀,使许多人不由自主地改变了起初真诚的愿望,苛求一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导致滥用权力,私情泛滥,由此踏入了苦难之旅,辜负了自己美好的开始。

欲望是随着人生的成长而滋生的。究竟什么是欲望,欲望又是怎样产生的,百思不得其解。中午,一个人去吃饭,天空云系很多,翻转变幻,上演着奇妙而雄伟的自然大戏。因为一连两天的阴雨,加上今日天公眷顾的阴天,酷暑退却了狰狞,凉爽适宜的气温让户外活动的人多了起来。

饭馆的人明显比平时多了许多,平时有些清净的饭馆也热闹起来。由于和老板很熟,不用我说,他就知道我每天的午饭吃些什么。安静地坐在饭馆的一个角落等待,细细地端详吃饭的人,一个个都很认真,或许人只有在吃饭时才是最投入最忘我的。

这时,从外面进来一对老夫妻,相互搀扶着寻找着座位,我赶紧站了起来把座位让给他们,老妇人说:哪能把先来的挤掉,往里让让都坐下。看样子老先生的身体不是太好,坐在那里一个劲地喘,老妇人倒是精神些,红光满面,也显得活跃一些。

对我说:人啊,真是的,就为了筷子头大的那么一张嘴的欲望,一辈子都不会消停。

突然间,我仿佛看到了云开雾散,祥云呈吉的霞光,困扰多日的迷沌一下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感叹生活的造化,无处不是禅机盎然。

欲望?对欲望的点金之解啊!

那日独坐,熏香煮茗,继续拜读《百喻经》,看到“会错其意”这则寓言,始终对其中的禅意理解不透。

寓言大概的意思是说:有一个妇人和一个男人私通,那天两人正在屋里云雨,妇人的丈夫突然回来了,妇人说你只有“摩尼”可以出去了(摩尼在印度有两种解释:一是水沟,二是珠宝)。妇人的意思是叫那个男人从水沟里逃走,而那男人误解了妇人的意思,认为妇人让他找到珠宝再逃走,结果被妇人的丈夫发现了。

现在看来欲望是人一生为自己培养的最大敌人。

一张嘴容尽了人一生的欲望,可以说人的一生就是在为一张嘴孜孜不倦地奋斗。

功名、女色、美食、金钱、儿女,还有各种各样的享受,无不经过我们的嘴。我们所有的追求和付出都是为了我们下一顿饭吃得更好更香。

我们在吃饭时,就是在享受我们所获得的成功,于是我们不可避免地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和修为,陶醉在自己的喜悦中,分不清哪些是自己应该享受的,哪些是自己不能享受的。结果使自己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愧对了养育自己的父母,信任自己的妻子和仰视自己的儿女。

前几天,一位朋友在我的《点燃自己的心灯》一文后留言:有些人的心灯是生来长明的,有些人的心灯是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有些人的心灯是从光明走向黑暗的,而有些人的心灯是一生黑暗的。

心灯,应该能够照亮我们的欲望之路。拨云见日,生活中的点滴无不为我们点化生活中的迷津,需要我们有一颗安定的心,才能够认清自己一生的执著,要追求什么样的归宿。

岁月不悟人沧桑!

有一则老掉牙的故事这样说。

从前一个老和尚带着小和尚出去云游化缘,来到一条河边,正准备涉水过河,看到河边有一位年轻美貌的妇人愁眉紧锁,显然是为过河的事发愁呢。老和尚善心大发,抱起那位妇人就过了河。

过河后,小和尚问师父: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师父怎么可以抱一个女人呢?

老和尚教育弟子:出家人慈悲为怀,急人之难那是一种修为,我都放下这么长时间了,你怎么还没放下。

这个故事传了千百年,用来教育人们要学会放下。可是,我总觉得它什么地方不对。老和尚年事已高,又是得道高僧,完全可以把这种做善事的机会让给徒弟,而且徒弟年轻力壮,似乎很轻松地就能抱起那年轻女子过河,老和尚为什么要自己抱呢?

看来真正没有放下的是老和尚。色胆包天,欲壑难填,一个迷失自我的男人,一个枉自修为的和尚,给了我一次顿悟的机会。放下欲望一身轻!

会错其意

昔有一人,与他妇通。交通未竟,夫从外来,即便觉之,住于门外,伺其出时,便欲杀害。妇人语言:“我夫已觉,更无出处,唯有摩尼可以得出。”胡以水窦名为“摩尼”,欲令其从水窦出。其人错解,谓“摩尼珠”,所在求觅,而不知处,即作是言:“不见摩尼珠,我终不去。”须臾之间,为其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