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10秒钟打造成功高手
18989700000008

第8章 成功需要攻克自身弱点(1)

1远离自卑

自我们出生到死亡,我们的心灵与肉体,便一直相互矛盾、相互统一着。

每个人的生活风格不同,因此人与人之间在心灵上有着巨大的差异。有缺陷的人,在心灵的发展上要比其他人有更多的阻碍,他们的心灵也较难影响、指使和命令他们的肉体趋向优越的地位。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才能获得相同的目标。由于他们心灵负荷重,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结果,这些人的社会感觉和合作能力就比其他人差。弱点尽管造成了许多阻碍,但绝非无法摆脱。如果主动运用其能力克服困难,可能会和正常人一样获得成功。事实也证明,有弱点的人,虽然遭受许多困扰,却常常要比那些身体正常的人有更多的成就。身体阻碍往往更能促使一些人前进。当然,只有那些决心要对群体有所贡献而兴趣又不集中于自己身上的人,才能成功地学会补偿。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希望改进自己所处的环境。同时也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一定会采取某种行为,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如果一个人已经气馁,认为自己的努力不可能改变所处的环境,却又仍然无法忍受他的自卑感,那么他依旧会设法摆脱它,只是所用的方法不能使他有所进步。他的目标虽然还是“凌驾于困难之上”,可他却不再克服障碍,而是用一种优越感来自我陶醉,麻木自己。造成自卑感的情境仍然一成未变,问题依然存在,自卑感会越积越多,行动会逐渐将他自己导入自欺之中,这便是“自卑情结”。这个术语的定义是:当个体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当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时,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结”。如果别人告诉他正在蒙受自卑情结之害,而不是让他知道如何克服,这只会加深他的自卑感。应该找出他在生活风格中表现出的气馁之处,在他缺少勇气处鼓励他。

由于自卑感问题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的补偿作用必然会同时出现。补偿作用的目的不在于解决问题,争取优越的补偿作用总是希望现实生活有所改变,真正的问题却被遮掩,是在避免失败而不是在追求成功,在困难面前表现出犹疑、彷徨,甚至是退却的举动。

事实上,对优越的追求是所有人类的通性,而这些人的错误在于他们的努力总是指向是生活中不大可能获得成功的一面。若要帮助这些用错误方法追求优越的人,首先是让他们知道,人对于行为、理想、目标和性等各种要求,都应以合作为基础,要面对真正的生活,重新肯定自己的力量。

世界上有许多成功名人,在学校中曾是屈居人后的孩子,后来恢复了勇气和信心,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能够妨碍事业成功的,不是遗传,而是对失败的畏惧,是自我的气馁和自卑情绪。

因而,你如果有了成功的目标,你必须搬开自卑的绊脚石。

2挑战内疚、悔恨

经常听到人们如此哀叹:“要是……就好了!”这是一种明显的内疚、悔恨的情绪,每个人都会不时地发出这种哀叹。这是一种徒劳无益的情绪,它由多重因素产生,而且它既不能帮助一个人改变自己的过去,又影响着他的现在和将来。如果你也经常有后悔的情绪,那么就从现在开始,丢掉你身上的后悔吧!

一个人具有内疚感,这是好的。每个人,不管其好与坏,都会体验到这种内疚情绪。这种情绪是一种“悄然的小声音”对你说话的结果,这种“悄然的小声音”就是你的良知和道德修养。

内疚情绪能使一个人经常为他人着想,体谅别人,这是每个人应有的品德。当一个人刚刚出生时,他很少注意到别人是否舒适和便利,自己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当他逐渐长大时,他会慢慢认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别的人,有时自己必须顾及他人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当他了解到自私是一种不良的品行,而且在只顾及自己的利益时,就会产生一种内疚的刺痛。

内疚情绪并不完全是坏事,它能激励具有德行的人产生一种好的思想和行为。但是,并非每种内疚都能产生良好的结果。内疚悔恨情绪只有配合积极的心态才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当一个人产生内疚,却又不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时,就会产生一种有害的结果。

1.内疚悔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许多人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内疚悔恨情绪的影响,简直成了一台名副其实的悔恨机器。这种机器的运转程序是这样的:某人发出一个信息,这一信息反馈到你的身上,而你根据自己所说或未说、感到或未感到、已做或未做的事情来看,你似乎可以得出一种结论:你已变成一个坏人。于是,一旦你听到这一信息,你便会在现实中感到情绪低落,并为自己过去的事情感到后悔和不安。这样你便成了一部悔恨机器,一种能够行走、说话、呼吸的装置。只要他人给你加入适当的燃料,你便可以再生内疚悔恨。如果你完全符合这个滋长悔恨的社会的要求,作为悔恨机器,便总是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对于你来讲,内疚悔恨的形成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其主要原因在于:如果你不感到悔恨,就会被人看做是“缺乏良知”;如果不感到内疚,就会被认为“不近情理”。这一切都涉及到你是否关心他人。如果你确实关心某人或某事,那就显示你关心的方式就是为自己所做的错事感到内疚悔恨,或者对其将来感到关注。这无异于表明,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就必须表现出神经机能性疾病的症状。

在所有的弱点中,内疚悔恨是最为无益的,它无疑是在浪费一个人的情感。内疚悔恨是人们在现实中由于过去的事情而产生的惰性。然而,时光一去不返,无论你怎样内疚悔恨,已经发生的事是无法挽回的。

在这里,有必要指出,内疚悔恨与吸取教训是存在很大区别的:悔恨不仅仅是对往事的关注,而且是由于过去某件事产生的现实惰性。这种惰性范围很广,其中包括一般的心烦意乱直至极度的情绪消沉。假如你是在吸取过去的教训,并决意不再重做,这并不是一种消极悔恨。但是,如果你由于自己过去的某种行为而到现在都无法积极生活,那便成了一种消极的悔恨了。吸取教训是一种健康有益的做法,也是我们每个人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的必要环节。悔恨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它是白白浪费自己目前的精力。这种行为既没有好处,又有损于身心健康。实际上,仅靠悔恨是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

2.选择内疚悔恨的“好处”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什么会如此普遍地拥有内疚悔恨这一弱点,为什么要浪费自己或他人的美好时光去为那些已经做过或未做的事情悔恨呢?因为他们确实从中得到了许多“好处”。

雪内疚悔恨让一个人回避改变。

显然,同许多自我挫败行为一样,内疚悔恨是让自己回避做出改变的一种手段。这样,你就可以将目前的状况归咎于过去,从而摆脱一切责任。

雪内疚悔恨让人不思进取。如果将一切归咎于过去,你不仅可以回避为改变自己的现状而做出艰苦努力,而且可以避免因改变而招致的各种风险。因对往事的内疚悔恨而产生惰性,自然比在现时的荆棘路上迈进要容易一些。

雪人们往往以为,一个人在做错了事情之后,只要感到极为悔恨,最终总会被人宽恕。

这种求得宽恕的效果就像监狱对待犯人的基本指导思想,即犯人因犯罪所受的惩罚就是在长时间内遭受精神痛苦,罪过越严重,所需的悔恨期便越长。

雪内疚悔恨可以使一个人重新回到幼时的受保护环境。

当我们年幼时,别人会替我们做出各种决定并关怀、照料我们。这样我们便可以求助于过去的价值观念,而不必掌握自己的现实。其结果是依然可以避免主宰自己的生活。

雪内疚悔恨有助于一个人将自己行为的责任推卸给他人。

因受人摆布而激愤或将自己悔恨的焦点转向别人都是很容易的,那些可恶的人神通如此广大,以致能够控制你的感情,包括使你感到内疚悔恨。

雪如果一个人因自己的行为产生内疚悔恨,即使别人并不赞许他的行为,他也往往能够得到别人的赞许。

一个人或许有些越轨行为,但是内疚悔恨的心理表明他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并且正在努力加以纠正。

雪表示内疚悔恨是赢得别人同情的绝妙办法。

如果一个人希望得到同情,这说明他的自尊心不强。但关系不大,因为他希望得到同情,甚至自尊自爱。

以上种种便是内疚悔恨行为带来的最为明显的“好处”,但这些“好处”没有一个是积极的。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内疚悔恨同其他弱点一样,是可以改变的,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我们完全可以消除它,以使自己完全“不再悔恨”。

3征服嫉妒

亨利的身体状况不大好,经常失眠,心跳过速,40多岁正当年的男子汉却干不了多少力气活儿。到医院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也没有查出什么大毛病。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心理医生才发现亨利心理状态不正常:他对周围的人存在着强烈的嫉妒心理。在这里我们且不分析亨利之所以“见不得别人比他强”的思想缘由,单就其结果——对亨利身体的伤害来讲,就足见嫉妒心理的严重危害性,难怪西方某国已将嫉妒与麻风病相提并论。

嫉妒是一种难以公开的阴暗心理,人们普遍存在着的人性弱点。在日常工作和社会交往中,嫉妒心理常发生在一些与自己旗鼓相当、能够形成竞争的人身上。比如:对方的一篇论文获奖,人们都过去称赞和表示祝贺,自己却木呆呆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由于心存芥蒂,事后也许或就这篇论文,或就对方其他事情的“破绽”大大攻击一番。对方再如法炮制,以牙还牙。如此恶性循环,必然影响双方的事业发展和身心健康。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嫉妒对一个人的伤害特别大,是妨碍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巨大阻力。所以,我们必须克服嫉妒这一弱点。如果被嫉妒心理困扰,难以解脱,一定要控制自己,不做出伤害对方的过激行为。然后不妨用转移的方法,将自己投入到一件既感兴趣又繁忙的事情中去。

工作及社交中嫉妒心理往往发生在双方及多方,因此注意自己的修养,尊重与乐于帮助他人,尤其是自己的对手。这样不但可以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而且可使自己免受或少受嫉妒的伤害。同时还可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又感受到生活的愉悦,何乐而不为呢?

4告别愤怒

一个人应好好地把握自己的情绪,避免发怒,尽管你有发怒的理由。当然,你需要选择很多新的思维方式,并且需要逐步实现。每当你遇到使你愤怒的人或事时,要意识到你对自己说的话,然后努力用思维控制自己。从而使自己对这些人或事有新的看法,并做出积极的反应。下面是消除愤怒情绪的11种方法:

1.当你愤怒时,首先冷静地思考,提醒自己:不能因为过去一直消极地看待事物,现在也必须如此,自我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2.当你想用愤怒情绪教育孩子时,可以假装动怒:提高嗓门或板起面孔。但千万不要真的动怒,不要以愤怒所带来的生理与心理痛苦来折磨自己。

3.不要欺骗自己。你可以讨厌某件事,但你不必因此而生气。

4.当你发怒时,要提醒自己,人人都有权根据自己的选择来行事。如果一味禁止别人这样做,只会延长你的愤怒。你要学会允许别人选择其言行,就像你坚持自己的言行一样。

5.请可信赖的人帮助你。让他们每当看见你动怒时,便提醒你。你接到信号之后,可以想想看你在干什么,然后努力推迟动怒。

6.在大发脾气后,大声宣布你又做了件蠢事,现在你决心采取新的思维方式,今后不再动怒。这一声明会使你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并表明你是真心实意地改正这一错误。

7.当你要动怒时,尽量靠近你所爱的人。

8.当你不生气时,同那些经常受你气的人谈谈心,互相指出对方最容易使人动怒的那些言行,然后商量一种办法,心平气和地交流看法。比如可以写信、由中间人传话或一起去散步等,这样你们便不会以愤怒相待。其实,只要在一起多散几次步,你便会懂得发怒的荒谬了。

9.当你要动怒时,花几秒钟冷静地描述一下你的感觉和对方的感觉,以此来消气。最初10秒钟是至关重要的,一旦你熬过这10秒钟,愤怒便会逐渐消失。

10.不要总是对别人抱有期望。只要没有这种期望,愤怒也就不复存在了。

11.在遇到挫折时,不要屈服于挫折,应当接受逆境的挑战。这样你便没有空闲来动怒了。

愤怒对你没有任何好处,它只会妨碍你的生活。同其他所有误区一样,愤怒使你以别人的言行确定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别人左右你的情绪,只有这样,你才能变得快乐,不再动不动就发怒。

5控制虚荣

每一个人都有一点儿虚荣心,是无可非议的,人之生而为人,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但如果虚荣过了头,那就有害了。

虚荣的魔鬼阻隔着我们与成功握手,虚荣过强的人,很容易被赞美之词迷惑,甚至不能自持,走向一个虚幻的世界。爱慕虚荣就是太渴望别人的认可,即使明知别人是拍马奉承他还是愿意洗耳恭听,甚至即使欺骗撒谎来的赞美之词也不例外。

那么虚荣如何控制,我们怎么才能走出虚荣的误区呢?

摆脱虚荣,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让我们先看一看存在虚荣心理的原因吧,这将有助于你想出一些办法,消除虚荣的心理。下面是人们坚持虚荣的一些常见原因,其中大都是表现性的“好处”,它将人引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