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10秒钟打造交际高手
18989800000011

第11章 如何与同事打交道(2)

第二种:是在耍弄人际手段,也就是说,那么亲切热络,是为了拉拢人生地不熟的小洁,让小洁对她心存感激,成为她的“盟友”,以建立或巩固她在同事间的地位,这是很多喜欢搞人际“合纵”、“连横”的常用手法。至于“老大姐”的突然冷淡下来则有三个可能:①测试小惠的“忠诚度”及真心,因为由热突然变冷,最容易让人在措手不及中露出本性;②逼小洁“表态”,因为先前对小洁的“照顾”已对小洁形成一种“人情压力”,小洁不可能白白享受这份人情,非做出回应不可。可是站在“老大姐”的立场,她不可能直接要求小洁表态,因此采用冷淡的方式试探,如果小洁毫无动作,“老大姐”肯定不会再去“照顾”小洁了。③等待小洁的“回馈”,在“给予”之后希望对方“回馈”是人之常情,因此,“老大姐”也有可能在等待小洁“知恩回报”,也请她吃吃饭,送送礼物……无论哪一种“可能”,“老大姐”这种人性现象,我们都有必要了解,也就是说,在同事之间你要把握两个重点。

1.没有任何基础的“热情”,终必由热而冷,因为人的情绪也需要“休养生息”。但容易由热而冷,难免让人“适应不良”而“误解”彼此之间的关系。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热情,有必要在心情上与之“保持距离”,这样就不会对随之而来的冷淡无法适应了。

2.现实社会中没有任何基础的“热情”常包裹着各种目的,这是一种交换;而由热变冷,就是对方要求“回馈”的信号,若视而不见,可能彼此的关系就要变化了。对待这种“热情”的最好方法是,在对方热情尚未消褪时就“回馈”,然后慢慢“撤退”、“降温”!不欠人情,日后相处起来便可以没有障碍。只是很多初出社会的人搞不清楚,以为自己人缘好,到处“被人照顾”,殊不知麻烦在后面。

明人陆绍珩的《醉古堂剑扫》中有一段话说:“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似乎很能说明“老大姐”的情绪变化,所以,别对初见面即“热情如火”的人特别有好感,对你有益的,反而往往是那些平淡以对的人。

落井下石非明智之举

很多人有痛打落水狗的习惯,落水狗可以打死,人却还要相处,所以,你大可不必跟着别人一起去打。

李某是一家杂志社的摄影,由于她曾在美国呆过一段时间,所以行事有些洋派,在那作风保守的杂志社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偏偏她个性散漫,又常做错事,总编早就看她不顺眼,只因她是老板朋友的女儿,所以只好对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一天,为了一些照片,总编和李小姐起了冲突,众人见战火引燃,纷纷过去围观。李小姐还要力争,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加入战场,李小姐一舌难敌众口,掩面而逃。之后,众人还不约而同地联合起来打击她,挑她照片的毛病,批评她偶尔的迟到早退。后来,她辞职了。

棒打落水狗,也就是对失势的人或遭遇困境及外来攻击的人再加以打击。落水狗已经够惨了,你还用棒子打它,它焉能不死?说起来很残酷,但却是社会真实的一面,这种情形在有人的地方就有可能会发生,而且你自己也有可能碰到。

人具有求生存的本能,求生存除了靠一己之力,也要靠他人的提携及团体的庇荫,因此人总是向力量强大的方面靠拢;有钱人朋友满天下,穷人朋友都没有,道理就是在此。这与其说是现实,不如说是人类的本能。因此当你成为落水狗时,你在同仁眼中已失去了价值,而别人为了和你划清界限并向占上风一方示好及表态,当然也要打你一棒。也许他无意伤害你,但常常在非理性的状态下这么做。

当然,落水狗还会被打尚有其他原因,例如平常和别人不易相处,锋芒太露,引人嫉妒,妨碍了别人的利益等等,这都会使人存有把你除之而后快的心理,所以棒打落水狗除了人性的因素之外,个人在团体中的作为也有很大关系。

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行事原则也不见得能让所有人满意,因此你绝对有成为落水狗的可能。成为落水狗还挨打,除了忍耐,别无他法;只要能上岸,你仍能像平时一样凶猛。但当别人成为落水狗时,除非你和他积怨颇深,非加上一棒把它歼灭,否则大可不必加入棒打的行列。落水的狗可以打死,而人了不起换个地方,只要他有本事,一样可以再站起来,这时,曾经打过他的你将如何自处呢?冤家路窄,棒打落水狗,这会成为你人际关系的负债。那么,要不要去同情或救这落水狗呢?如果你有这个勇气,不怕别人一并把你打下水,则大可在精神上支持他,只要你认为你的做法是对的,那么这对你绝对是有益的。至于袖手旁观,这当然是明哲保身的最好方法。

3破除同事间的不和谐

积极化解同事间的矛盾

所谓矛盾,泛指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同事之间可能表现为互相无法容忍和接受对方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愈是熟悉以后,往往愈是会发生更多的事情。彼此之间太熟悉了,也好也不好。好,是因为在熟悉的基础上,可以加深了解,知道对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以便决定自己在今后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对待他,是亲是疏,亲要亲到什么程度,疏又疏到什么程度。说太熟悉了不好,则是因为在没有熟悉之前,对方是有伪装的,他用外表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假相掩饰了自身的许多缺点、弱点和不足之处。但伪装毕竟不是永远的保护,既然是骗局,就总会有被揭穿的那一天。随着交往的日渐频繁,伪装也会日渐一日地失去它最初的作用。于是,一个近乎真实的人呈现在了你的面前。这个真实的人在有着一定优点的同时,身上也不乏缺点甚至还会有肮脏、龌龊的一面。于是感觉无法容忍,无法接受了。

人,都是这样,总想得到最真实的东西,而在潜意识里却多少又有一点儿拒绝真实。因为真实的,并不都是完美的,有时候,它可能是残酷的,甚至是丑恶的,人害怕接受残酷和丑恶的东西。与同事相处也同样是这个道理。最初大家互不了解,行为、话语处处都会多注意,小心谨慎。大家相敬如宾,相安无事,和平共处。可是随着交往的加深和时间的拉长,在不知不觉中,人就会暴露出自身的许多优缺点。对于优点,由于同事之间所存在的激烈竞争,很少有人能够以一种宽宏、大度的姿态去正视这些优点,并由衷地感到敬佩。他更多的可能是怀了一份嫉妒,进而故意做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而对于缺点,如果是自己看着不顺眼的,可能就无法容忍、无法接受。

在同事与同事之间,除个别胸襟宽广之人,绝大多数都缺少一种容人的气度,尤其是对于自己的同事。因为同事是自己竞争的对手,有谁会对自己的对手宽宏大度?真的是少之又少。

明里是友好的同事,暗里却是绷着一股劲儿的竞争者,在虚假的握手言欢,称兄道弟背后,可能隐藏着愤怒、怨恨。人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凡是自己不喜欢的,与自己为敌的,总是怎么看怎么别扭,甚至会把他的优点也当成缺点。

同事之间的矛盾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各种各样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是因为看在眼里别扭,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这股火,或说两句不好听的话,或是给对方甩个脸色看看,或是还有其他的任何方式,总之是表示不满。于是冲突、瓜葛就甚嚣尘上地应运而生。这些瓜葛和冲突,可能是表面存在的,也可能是背地里潜伏的。可能是公开说明的,也可能是隐蔽暗藏的。无论以何种方式,它是存在的。自己自然是心知肚明,对方又岂有不知之理?面对眼前即成的事实,又联系到过往的种种,这种不愉快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矛盾重重叠叠。而且这种矛盾一旦构成,再想化解,可谓是难上加难,而加深则几乎不需要任何催化剂。

同事与同事之间的利害关系和矛盾,从根本上来讲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必然的差异造成的,只是表现的情况各有不同。所以,对于这一点一定要看清楚,只有看清楚以后,才能更好地寻找自己的应对策略,和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不至于让他们成为自己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获取更大成就的牵绊。

直言伤人也伤己

某甲是一公司的中级职员,他的心地是公认的“好”,可是一直升不了职。和他同年龄、同时进公司的同事不是外调独当一面,就是成了他的顶头上司。另外,别人虽然都称赞他“好”,但他的朋友并不多,不但下了班没有“应酬”,在公司里也常独来独往,好像不太受欢迎的样子……其实某甲能力并不差,也有相当好的观察、分析能力,问题是,他说话太直了,总是直言直语,不加修饰,于是直接、间接地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

其实“直言直语”是人性中一种很可爱、很值得大家珍惜的特点,因为也惟有这种直言直语的人,才能让是非得以分明,让善恶得以分明,让美和丑得以分明,让人的优缺点得以分明。只是在人性丛林里,“直言直语”却是这种性格的人的致命伤,理由如下:

喜欢“直言直语”的人说话时常只看到现象或问题,也常只知道自己的“不吐不快”,而不去考虑旁人的立场、观念、性格。他的话有可能一派胡言,但也有可能鞭辟入里;一派胡言的直言直语,对方明知,却又不好发作,只好闷在心里;鞭辟入里的直言直语因为直指核心,让当事人不得不启动自卫系统,若招架不住,恐怕就怀恨在心了。所以,直言直语不论是对人或对事,都会让人受不了,于是人际关系就出现了阻碍,令别人宁可离你远远的,要不就想办法把你赶得远远的,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为静。

喜欢直言直语的人一般都具有“正义倾向”的性格,言语时爆发力杀伤力也很强,所以有时候这种人也会变成别人利用的对象,鼓动你去揭发某事的不法,攻击某人的不公。不管成效如何,这种人总要成为牺牲品,因为成效好,鼓动你的人坐享成果,你分享不到多少;成效不好,你必成为别人的眼中钉,是排名第一的报复对象。

所以,在人性丛林里,直言直语是一把伤人又伤己的双面刀,而不是劈荆斩棘的“开山刀”,有这种直言直语个性的人应该居黯深思。对人方面,少直言指陈他人处事的不当,或纠正他人性格上的弱点,不会被认作“爱之深,责之切”,而会被看作与他过不去;而且,你的直言直语也不会产生多少效用,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心的堡垒,“自我”便缩藏在里面,你的直言直语恰好把他的堡垒攻破,把他从堡垒里揪出来,他当然不会高兴。因此,能不讲就不要讲,要讲就迂回地讲,点到为止地讲,他如果不听,那是他的事。对事方面,应少去批评其中的不当。事是人计划的、人做的,因此批评“事”也就批评了人,所谓“对事不对人”,这只是“障耳法”。除非你力量大,地位高,否则直言直语只会替自己带来麻烦。如果能改变事实,则这麻烦倒还值得,如果不能,还是闭上嘴巴吧!如果非讲不可,也只能迂回地讲,点到为止地讲,如果没人要听,那是他们的事。

摆脱难缠的同事

你本来就非好管闲事之辈,却偏偏遇上一个爱诉苦的同事,叫你感到烦不胜烦。老实说,你一万个不想过问,连听也不愿意,却怕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或者有后遗症,所以常常有进退两难之感,却苦于无法摆脱对方。遇上这种“烦人”,既妨碍工作,又没有好处。所以,你必须想办法杜绝他的纠缠。

第一,你可以借口较忙,遇上对方单独邀约午膳、下午茶等,一概以“忙得不能抽身”为理由推却。凡想诉苦之人,情绪冲动,你一拖再拖,他肯定没有耐性再等下去。这样,你不是可以溜之大吉了吗?

第二,你可以“装傻”。一个善解人意的人,永远会是一个好听众。但是如果你凡事听不明白,频频反问对方,又没有好主意,对方等于对牛弹琴,你以为他有什么感受呢?又或者你显得心不在焉,漠不关心,牛头不对马嘴,对方也一定会无趣而退,另寻可分担苦恼的人,于是,你就脱离苦海了。

如何应付不妙情况

在公事应酬繁忙的圈子里,许多不妙情况是无可避免的。例如在一些商务午餐或晚宴上,许多时候就有以下情况发生:甲与乙有心病,见了面互不理睬,但两人与你皆有一定的交情,必然会上前跟你交谈,互道近况。在同一时间,两人分别朝你走过来,怎样好呢?比较理想的做法是,装作看不到两人,低下头去拿杯饮料,或整理衣衫,看谁先走到面前,就跟谁说“你好”。既然两人不和,乙若见到甲正跟你打招呼,自然会却步不前,那就能够避免二人同时与你在一起的情形出现了。另外,当寒暄完毕,说过“拜拜”之后,请尽速主动找乙,忘记刚才和甲有关的一切,只与乙尽情闲聊。

更糟的情况是,你发现给你安排的座位,刚好是夹在甲与乙中间。遇到这种情形,你怎样做?最好先发制人,去找主办者,随便说一个理由,请他替你调一个座位。总之,两方面俱不得罪,或者置身事外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