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10秒钟打造赚钱高手
18990300000013

第13章 这样最容易打败竞争对手(3)

此外,古尔德的另一个妙笔是将艾克特打进西联高层,从而使高级情报可以及时地传到古尔德的手里。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时古尔德对小范德比的作为一目了然,而小范德比却对古尔德一无所知,未加丝毫防患。本来唾手可得的四重发报机专利,却从眼皮底下被古尔德夺去。

古尔德得到了四重发报机的专利,此后他便可以实施他赚取西联公司的最后攻势了。要么撤走总工程师,要么合并,如此条件之下,小范德比只好俯首就范。合并公司,古尔德终于登上了总经理的宝座。

从这个例子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要成功,首先要懂得把自己藏起来了,做好出击的准备,到了该出手时就出手。

6.胡雪岩处世成败谈

成在“助人成功”,败在“奢侈腐化”

胡雪岩,出生于1823年,安徽绩溪人。年少丧父,家境贫寒,从小就在钱庄当学徒。也就因为出身贫穷,胡雪岩自小就明白:做事要靠朋友,助人就是助己。台湾作家高阳所著《胡雪岩全传》中讲,胡雪岩20岁左右的时候,遇见了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名叫王有龄。这个书生很有才华,也很有包负,有机会做官,但是缺少进京的盘缠和做官的“本钱”。胡雪岩虽然和他并不相熟,但二话没说,立即私下借用了钱庄的500两银子送给了王有龄。这样一来,他虽因此失业了,但却为自己铺就了锦绣前程。做了官后的王有龄感其恩德,视其为生死之交。得势的胡雪岩也利用王有龄在官场上的发达,开设了钱庄、当铺、药铺,经营丝、茶,从而迅速暴富。

如果说胡雪岩的成功得益于他的“花钱助人”,那么他的衰落的原因之一便是“花钱失度”。胡雪岩在其事业达到巅峰后,大兴土木,营造庭园,规模甚巨,并拥有众多妻妾,穿衣吃饭模拟王者,生活极其腐化,不堪言状。骄奢淫逸,大改本性。到了光绪九年?1883年,胡雪岩经营失败,钱庄倒闭,商号破产,家资罄尽,负债累累,随后被革去道员职衔,最后忧愤而死。

成在“善借他力”,败在“用人不当”

胡雪岩的成功与他善于收买人心、唯才是交,擅于借助他力、用人所长,从而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分不开。《胡雪岩全传》中讲,胡雪岩在筹办自己的阜康钱庄时,非常重视人才的作用。杭州城为太平军攻破,后又被清军收复,城里一切都是兵荒马乱的景象,可居然有自觉恪尽职守的巡夜更夫。胡雪岩发现这个“奇迹”后,认为这个60多岁的老人是了不起的人才,胡雪岩觉得不可以放过,认为他最适合看管仓库,于是立即派人郑重请其为自己帮忙。

胡雪岩成在识人用人,败也败在用人不当。胡雪岩经商后半期,他起用的几个主事伙计,有的本事有限,有的品性不好,毁了他的事业,坏了他的名声,他却一点儿也不知道,有的虽有察觉,但却防不胜防。

成在“尽量化敌为友”,败在“不能彻底知彼”

胡雪岩的处世哲学是“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堵墙”,与人交往,他处处为对方着想,胸襟宽阔,豁达大度,不计个人小怨。胡雪岩年轻时,因为擅自借用钱庄银子去资助王有龄,从而被钱庄主管解雇。等到王有龄做了官,有了钱来还贷后,胡雪岩并没有因此而“扬眉吐气”,来报复钱庄主管解雇自己的一箭之仇,反而委屈了自己,保全了别人。由于其居心仁厚,这位钱庄主管后来成为胡雪岩生意场上的朋友。当遇到十分棘手的“敌人”时,胡雪岩也是尽量“只拉弓,不放箭”;当“敌人”知难而退后,心里明白是胡雪岩手下留情,便会心存一份感激。一方面,胡雪岩擅长“化敌为友”,另一方面,胡雪岩却对“敌”估计不足。当英国瓦特发明蒸汽机,导致工业革命后,手工业将没落是时间早晚的事。胡雪岩不是没看到这个问题,但为了维持广大江南农村养蚕人家的生计,他不愿改弦易辙,亦不甘心屈服于西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力量之下。他以一人之力,囤积生丝,垄断居奇,企图迫使外商高价收买。但胡雪岩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过低估计了对方的力量,外商联合拒买胡雪岩囤积之丝,逼得胡雪岩不得不贱售其丝,遂致破产。

7.怎样引人重视自己的赚钱术

我们想要达到某种商业目的,就应先引起对方的注意,让他重视你的意见。然而,要"引人注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钢铁大王卡纳奇在一个紧要关头运用一种引人注意法。有一次,一座很重要的铁路桥梁工程被别人夺去建造,眼看他就要失去签订合同的机会了。于是,他竭力想使那些建造铁路桥梁的决策者改变他们的决定。那时,他们对熟铁比生铁更坚实这一点还不知道。于是卡纳奇开始活动了。据卡纳奇自己说,当时恰好发生了一桩对他很有利的事情。有一位管理人员,在黑暗中驾着干辆汽车飞速地向前开着,稍不留意,撞在一根生铁的灯柱上,把那根灯柱撞断了。卡纳奇立刻抓住了这件事。他说:“诸位,看见了没有?”在场的铁桥管理者都注意起这件事来。于是,他便详细地告诉他们为什么熟铁优于生铁。卡纳奇从那些管理人员自己的经验中,去找寻出使他们注意的机会,以达到成功。

在与人谈话时,我们谈的内容与别人的兴趣愈接近,就愈能抓住别人的注意力。美国就有一位极善于与人交往,引人重视,使自己的事业受益匪浅的报人。

这人名为鲍克,是一本妇女家庭杂志的主编,他从13岁就开始与当时的名人通信。当时鲍克只是一个西联电报公司里默默无闻的送报童子,他十分爱与伟人通信。他给那些名人的信是一种特殊的信。鲍克曾读遍了那些名人的传记,他在信中谈的问题都是出自那些小传,鲍克看过那些小传后,找出一些问题,以一个直爽的孩子的口气径自给名人去信。例如,他写信给迦斐尔将军,问他小传里记载的他小时候曾经做过拉纤童子的故事是不是真的,并且还说明自己为什么要写信询问。迦斐尔将军收到信之后立即回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很客气、很详细地回答了鲍克提出的问题。鲍克看到回信高兴极了,从信中他得到许多启示,并且还得到一些有用的知识。所以他愈发喜欢给名人去信,他问那些人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或那件事情,或是询问他们某件事发生的日期等等。这样他的交往多了起来,那些名人不仅给他回信,有些人还让鲍克去看他们,他们同鲍克谈得很愉快,鲍克有机会就去看那些名人,与他们做朋友,得到他们的指点。

鲍克与其中的一些人建立了友谊,如格兰脱将军和他的夫人、迦斐尔将军、学者海思、休曼将军、林肯夫人。他赢得了他们的重视。后来,他的朋友海思居然做了美国总统,鲍克创办刊物时,向他约稿,他写了不少文章寄给鲍克,这些文章在鲍克创办的《索罗克林》杂志上发表,于是这个杂志身价大增,销路蒸蒸日上。

又如,贝尔是电话的发明人。一次,他到朋友许巴特家,希望能为自己新发明的事业筹点款。他弹着钢琴,忽然停下来,向许巴特说:“你可知道,如我把这脚板踏下去,向这钢琴唱一个‘i’,钢琴也会重复一声‘i’,这事你看有趣吗?”许巴特放下手中的书,好奇地询问贝尔,于是,贝尔详细地向他解释了和音和复音电信机的原理,结果许巴特很愿意负担贝尔的一部分实验经费。

贝尔的取胜方法非常简单,他在讲正题前先设法引起对方的好奇心,他完全采用了“引人注意法”的策略。

8.测试:如何面对竞争

1.在平时的工作中,你非常想超过别人吗?

A.经常这样想 B.有时这样想 C.从未想过

2.与过去相比,你愿意参加各种竞赛,以检验自己能力的高低吗?

A.愿意 B.无所谓 C.不愿意

3.你认为对于竞争的正确态度是:

A.竞争能发挥个人才能,应该积极参与 B.竞争不关我的事 C.竞争会带来很大的压力,造成心理紧张

4.业余时间,你最喜欢读的书籍是:

A.名人传记类 B.文艺小说类 C.娱乐类

5.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为保证在事业上胜过别人,不能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告诉别人,你的态度是:

A.反对 B.不大同意 C.同意

6.为了适应环境,人们应该:

A.视情况而定 B.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话 C.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话是滑头的表现

7.我认为对于朋友的选择应:

A.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 B.非常慎重 C.广交朋友

8.一个人应该从事任务重、风险大、收入高的工作。对于以上观点,你:

A.同意 B.不一定 C.反对

9.在职业的选择上,你希望找一个“铁饭碗”吗?

A.不是 B.是 C.不一定

评分:A为2分,B为1分,C为0分。

总分大于10分:应该祝贺你,你是一个不怕竞争的人,也能选择正确的竞争观。

总分小于6分:说明你是一个回避竞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