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10秒钟打造做人高手
18990400000007

第7章 做人要管住自己的嘴巴(4)

丢开了对方的个性不谈,就说话方式而论,第一种说话方式最讨人喜欢,为多数人所乐于接受。第二种说话方式,最是吃亏,往往会使对方恼羞成怒;第三种说话方式,会使对方以为你喜欢空谈,不脱书生本色;至于第四种说话方式,往往使有地位的对方,认为你俗不可耐;而第五种说话方式,却又会使对方以为你是忠诚有余,能力不足。

每个人踏入社会都要与人接触,而接触的方式,当然是说话。说话艺术,与人的一生升沉荣枯大有关系,凡是有心人士,都得把它当做重大课题好好地研究一番。

与人说话,先要明白对方的个性,他喜欢婉转的,就应该说智慧的话;他喜欢亢直的,就应该说激切的话:他喜欢有高雅,那么就说高雅的话:他若是喜欢琐事的,便要说浅逝话;他喜欢诚恳的,那么就应该说直率的话。说话方式能与对方个性相符,自然能一拍即合。

但是只明白对方的个性,还是不够,还得估量一下彼此交情,交情未到相当的程度,说话方式虽然合乎对方个性,但说话是否发生了效力,仍是一个疑问。话是说得对了,交情资格不对,就是犯了“交浅言深”的错误。如果你说流利的话,却被对方以为你是华而不实,虚而无用,甚至认为你是别有用心,一旦有此反应,所说的话便是等于零了。

你要是说了激切的话,对方可能以为你是气焰万丈,大“肆酒骂座”之意,一定心中不快,认为你借题发挥,声声刺耳。有了这种反应,你的话又等于零了。

再者,若说高远的话,对方便以为你是大言浮夸,无主田实,不近人情,虽有引证,也不过是卖弄你的渊博知识,若是有这些反应,你的话,还是等于零!

若说浅近的话,对方却又以为你是鄙陋而庸俗,目占如豆,不足与言大事。一有这种反应,你的话,当然毫无效果。

最后再说质直的话,对方反而以为你是观察不精,分析不细,只知大概,不知内容。这些反应,不等于说你的话直如风过耳,怎能得人重视?

其实这些都是对方的心理作用,而心理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彼此的交往还未达到相当的程度。

如此可见,最常见的事,最容易做的事,人人都会做的事,偏偏是最不能运用自如的,与人交谈是人际系交往中最直接的方法,你只有认真听,仔细想,反复推敲,才能掌握适合自己的方式。

8.学会不表达什么

喜欢表达自己的见解是人的一种偏好。有水平没水平的,有知识没知识的人,见过世面没见过世面的人,都如此。发生了一件事情,我们喜欢议论;看了一部电影,我们喜欢评论;有什么与我们利益相关的事,我们更是马不停蹄地说个没完没了;如果有人请教我们,我们更当仁不让地说三道四。有时我们偏执到不知安危得失只图嘴巴说得快活,结果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这种例子在历史上举不胜举。可是人们偏不记得这些,一有说话的机会或者一争取到说话的机会,便又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地海谈起来。其实,津津乐道口舌之欲,真的不是一件好事,很多圣贤都发现了这个道理,因此,他们慎言畏出,缄默守声,不表达自己的心声和对外界事物及其他人的看法。这里面有着很深的道理和觉悟。下面我们来看看口舌表达?穴赞赏、反对,说得对或说得不对有哪些惹火烧身的地方。

1.你的见解意在阐明你的某种主张。你明确地表达你的主张,在很多时候和情况下不仅无益,还十分危险。这无异于你把自己赤身裸体地暴露在他人的面前,让人们从任何地方都可以明白无误地攻击你。这对你的打击将是致命的,而他人又不会有太大的危险。虽说直陈你自己,也能为你吸引意气相投者,也能表明你的一种天地正义,但就个人来说,太暴露自己的确不是上策,它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远远小于它将给自己带来的祸害。因为人群复杂,鱼龙相间,把自己置身在不明底细的环境中,自己在明处,人家在暗处,你哪能占到什么便宜呢?而且从哪里飞来的祸害或什么人将与你作怪,你都浑然不知。因此,在一个不明根底的场合中,轻易地暴露你的身份和想法,这是十分危险的和不智的。要学会含而不露,模糊主张,这样才能较少树敌,争取更大的外围基础和内围力量。

2.你的见解意在赞赏他人的观点、身份、主张。赞赏他人,虽说不会让他人直接反感,但赞赏的方式和内容也智愚有别,使用的场合不尽相同也言而有别,因此,赞赏他人也并不一定就能得到他人的赞许和好感。比如你水平太臭,本想赞美人家却夸错了地方,犹如拍马屁拍到了马蹄上,马儿没有给你一个吻,却蹦起给你一个马蹄子。又如你身份太低,见识太少,妄想对一个司令进行赞赏,却用了对连长的赞赏标准?穴甚至根本没有资格对一个远远在你身份之上的大人物夸奖褒誉。看来夸夸别人,也不是随口就能做到的。而且,赞赏也表明了你的一种态度,会同与你的意见相左方结仇。

3.你的见解意在反对他人的观点、身份、主张。反对他人,当然不会有人会感谢你了。虚心纳谏的齐王和唐太宗也是少而又少的人。一般的人,哪有虚心待人的气度呢?如果你有,你也就不会言之凿凿地讥刺他人了。不仅从胸怀上看,人大多接受不了他人的反面意见,而且还有很多很实质性的问题,很不可动摇的基础问题,如立场、原则、利益、主张等,它们不是几句空洞的言辞就能改变的。再堂而皇之的意见,再掷地有声的意见,再天地为公的意见,一遇上它们就发挥不出什么作用了。不仅他人如此,你也不可能例外。也许在给他人提出反面意见时,你只是一时热情,一种见解,并没有太深的考虑和什么利益攸关的地方,你只是随便说说,随口而出,谈不上善意,也决没有恶意。但是人家听话时,就不是你这种样子了,人家可能十分反感,十分在意。你的话也会对环境和舆论起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人家更会记恨在心,试图报复。如此看来,如果你和他人没有某些根本上的、实质性的矛盾,千万不要随口胡乱批评他人。你是无心的,而他人却并非如此,他们是有心的,认真的,要报复的。从你说话对他们的不利影响来看,他们这样的反应似乎也不无道理。这么严重的人际关系问题,当你没有什么必要时,你何必难为自己和他人呢?

4.即使你的见解说得很好,你的见解说得很对,也不一定能引起别人的好感。这里面还有很多因素在左右着人们的感情和是非选择,如批评对象的气度、受教育程度,批评时的场合,批评产生的影响等等。这还没有把批评对象的阶级立场和利益关系考虑进去,如果考虑进去,那就更复杂了。人们对真理和是非的判断从来没有相同的判断标准和尺度。对同一事物,人们往往会作出截然相反的判断和选择。不同立场上的人,完全没有相同讨论的可能性。把那些最有宽容精神的学者、知识分子、艺术家等人包括进来,他们也没有根本上的公理包容性,只有极少数的人例外。而你面对的那些人,连那些有宽容精神的人都不如,他们哪能和你心平气和、天地为公地讨论是非得失呢?因此,即便很高明的见解,也不一定要对人说。有告诉别人的冲动,实是一种城府有限、境界有限的表现。

5.你的见解说得不对。你的见解说得不对,那就更没必要对人说了。人家会十分轻视你、蔑视你,把你当个傻瓜看待。你为什么非要把你浅薄的东西或地方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中呢?这是十分不必要的。而且,由于你的见解谬误,他人会认为你不怀好意,是个十足的敌人。你有心如此,倒也没有什么;你无心如此,那就太划不来了。人家以你为敌,欲图报复,你何苦呢?糟糕的是,我们大都没有这种自知之明,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浅陋和鄙俗,反把浅陋和鄙俗张扬得众人皆知,我们不知其丑,反自得意。当了小丑,还以为是个大英雄,其实还是个要被人报复的小丑。

可否学学圣人的样子,三缄其口,金口不开,以减少口舌、是非的侵害。回头想想,对懂得你的道理的人,有什么说的必要呢?对不懂你道理的人,说了又有什么用处呢?看来,对亦不说,不对亦不说,不言真君子。在人欲浮泛,利益纷争,小人得志,党同伐异的环境里,有表达自己意见的必要吗?同时,不表达什么,还是一种策略,让人莫辨根本,从而免受敌害。

再说,不表达什么,也是一种境界,是超越人间是非和人的认识有限性的一种豁达和彻悟。把语言让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搬弄口舌的人,让自己有一片宁静的安详,独自体味上帝赐予生命的各种妙趣和自然事物的无穷变化。

9.谈话要避开自己

人们最感兴趣的话是谈论自己的事情,对于那些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情,多数人会觉得索然无味。年轻的母亲会热情地对人说:“我的宝宝会叫妈妈了!”她这时的心情是很激动的,可是,旁人听了会高兴吗?谁家的孩子不会叫妈妈呢?你可不要为此而奇怪,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孩子不会叫妈妈才是不正常的,所以,在你看来是充满了喜悦的事,别人不一定也会这么着。竭力忘记你自己,不要老是谈你个人的事情,你自己的生活及你的其他的事情。人人最喜欢谈论的都是最熟知的事情,那么,在交际上你就可以明白别人的弱点,尽量去逗引别人说他自己的事情,这是使对方高兴的方法。你以充满了同情和热诚的心去听他叙述,你一定会留下最佳的印象,并且他会热情欢迎你,热情接待你。

在谈论自己的事情时,和人家较真或与人争辩,是不明智的表现。但还有一样最不好的,就是在别人面前张扬自己,在一切不利于自己的行为中,再也没有比张扬自己更愚笨的了。

例如,你对别人说:“那一次他们的纠纷,如果不是我给他们解决了,不知要弄到怎样,你们要知道,他们对任何人都都不放在眼里的,不过当着我的面,就不敢妄动了。”即使这次的纠纷,的确因为你的排解而得到解决,可是如果你只说一句,“当时我恰巧在场,就替他们排解了”的话,不是更令人佩服?这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被人发觉之后,人们自然会崇敬你,但如果你自己夸张地叙述出来,所得到的效果恰恰相反,人们会认为你在自吹自擂,大家听了你的自我夸张,反而会轻视你。

一句自我夸张的话,是一粒霉臭的种子,它是由你的口里播种在别人的心里,从而滋长出憎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