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3分钟读懂一个心理学常识
18992100000028

第28章 婚恋心理学——遵从心的指引,赢取婚恋幸福(4)

心理常识刻板效应

商人常被认为奸诈,有“无奸不商”之说;教授常常被认为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的老人;江南一代的人往往被认为是聪明伶俐、随机应变的;北方人则被认为是性情豪爽、胆大正直的……

我们在认识和判断他人时,并不是把个体作孤立的对象来认识,而总是把他看成是某一类人中的一员,使得他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很容易认为他具有某一类所有的品质。因而当我们把人笼统地划为固定、概括的类型来加以认识时,刻板印象就形成了,这种现象就称为刻板效应。

它的积极作用在于简化了人的认识过程。当我们知道他人的一些信息时,常根据该人所属的人群特征来推测他的其他特征。这样虽然不能形成一个正确印象,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简化对人的认识过程。刻板效应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种族偏见、民族偏见、性别偏见等等。它常使人以点代面,凝固地看人,容易产生判断上的偏差和认识上的错觉。

心理缺失引发“老少配”

当今社会“老少配”发生并成功的比例越来越高。当爱情已经跨越了种族、性别和宗教的界限,年龄是不是也是一个应该被解放的因素?有心理学家说,男大女小年龄悬殊的婚姻满足了女人内心隐藏的“恋父”情结,而男人也因此获得了照顾女人、证明男性价值感的机会。

有一份心理学上的报告指出,夫妻年龄差距在九岁以上的婚姻,幸福成功的几率较一般婚姻来得低。也就是说,过大的年龄差距,可能会加大两个人和幸福之间的距离。但是,从心理上看,同年龄的男女之间,女人的心理成熟度普遍要比男人高。同时,男女在社会成熟度上也存在差别。因此,年龄大一点儿的男人基本上已经完成了生理和社会成熟度的建设,更能给女人带来身心双方面的幸福。这些都给男大女小“老少配”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某男在47岁离婚,一年后娶了一位年仅23岁的女孩,他的理由是:“她对什么事都像小孩般的好奇,和她在一起,我又开始泡吧、蹦迪,也学骑马,仿佛年轻了20岁。”而对于这个年轻女孩而言,与年长的丈夫在一起,生活上更安定,也能得到从同龄男孩那里得不到的体贴。更重要的是,年长的丈夫懂得包容,这对女孩来说是一种很诱人的魅力。

许多三四十岁才考虑结婚的男人,二十多岁的女孩仍是他们心目中的首选,因为年轻就意味着“未经沧桑的美丽”,同时,也意味着“较佳的生育能力”。某男士如是说:“未变形的女性曲线让人着迷,找不到毛细孔和皱纹的肌肤使人心旷神怡。”

老夫少妻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传统。但夫妻双方年龄相差悬殊的“祖孙恋”,却远不是“老夫少妻”的概念,它是一种近似极端的婚恋观念和行为。其心理学的基础是挥之不去的“恋父情结”。

有的女孩小时候缺乏父爱,这种过度“饥渴”会使她们记忆深刻,结果使她们在潜意识里不自觉地会从年龄差别较大的男人身上寻找父爱的感觉,期望能够在他们身上体验到父亲般的精心呵护。还有的女孩从小崇拜父亲,觉得父亲非常完美,这使得她们成年后按照父亲的标准来寻找伴侣。

“老少配”是否幸福,因人而异。不同的成长背景,不同的阅历,会使两个人的思维和交流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这并不是决定幸福与否的根本原因。有人说,老少配夫妻是青春与成熟的结合,是一种双赢的局面。此时,男人完成了他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成熟,更懂得照顾女人的心理需要,也更有让女人迷恋的社会资源和背景。而女人天生就有或轻或重的恋父情结,这种心理导致女人希望寻找父亲般的配偶,比她大的男人刚好可以给她稳定的安全感。女人在男人的照顾与扶持下慢慢成熟;男人通过安抚小妻子,加强并巩固了自信,在获得属于男性的那份掌控感的同时,焕发了又一个青春。

人们对“老少配”持有不同看法,大多数人认为夫妻间的年龄相差较大,容易产生代沟,可事实上,幸福的婚姻不是以年龄为准绳的,幸福婚姻的重要因素有很多,比如良好的沟通,彼此的信任、尊重、理解和宽容,而这些都和年龄无关。

有人说,“老少配”与名利有关。年轻女孩嫁给老男人,绝大多数是为了名和利。这就是为什么“老少配”中那一“老”始终是有钱有名的成功男人。爱情是没有杂念的,而“老少配”虽然有些也能持久,但大部分人有着个人的目的,或为金钱,或为名利,或为虚荣,或为报答,或为某一次感动。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夫妻之间的性生活也肯定是不和谐的。总之,不纯粹的爱情所产生的婚姻是不幸福的。

有人认为,“老少配”破坏了自然传统和社会和谐。如果每个优势的老男人都跨代来“霸占”年轻女人,这对男女比例本来就日益失调的社会将会造成难以预料的恶果。做种做法会极大地破坏本已经风雨飘摇的传统婚姻伦理道德,会对青年人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从心理根源上分析,“老少配”主要是小时候的心理缺失造成的。有这种心理的人,应该重新定位自己。要看清自己是爱,还是对自己心理缺失的一种补偿。同时,可以多阅读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阅读可以增长知识,知识可以改变认识。多看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可以提高人的自我觉醒意识,让自己对“老少配”有一个重新的心理认识。

心理常识得寸进尺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得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后来人们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得寸进尺效应”。

心理学认为,人的每个意志行动都有行动的最初目标,在许多场合下,由于人的动机是复杂的,人常常面临各种不同目标的比较、权衡和选择,在相同情况下,那些简单容易的目标容易让人接受。另外,人们总愿意把自己调整成前后一贯、首尾一致的形象,即使别人的要求有些过分,但为了维护印象的一贯性,人们也会继续下去。

美丽的谎言:“试婚”

不存在法律承认的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为了验证彼此婚姻关系的可能性,尝试在一起共同生活,称为试婚。试婚是一种类似婚姻的生活状态,是未婚男女,包括已婚离异者,按照婚姻的模式进行的一种试验。

试婚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正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少数人已经开始接受它。在现代家庭中,男女双方在性格、心理、文化、道德、情趣等多方面的协调是婚姻存亡的决定因素,而这些在大多数恋人们看来是很难通过恋爱期的交往做出判断的。所以,很多人认为在正式建立家庭之前进行试婚很有必要。

两个人一起生活,才能相互细致全面地了解对方,看到最真实的彼此。试婚可以全面了解伴侣的人品、行为方式及生活习惯。经过试婚,往往对方真实的一面会与恋爱时留下的印象形成落差,这就需要双方都调整自己,修正自己对对方过于完美的印象,重新接纳完整的、真实的对方。如果双方不能随时调整自己,抱着自省和宽容对方的态度去磨合,就可能导致越来越多的矛盾,感情越来越淡薄。

性格外向、聪颖秀丽、快乐活泼的灿灿,最近一段时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变得心情忧郁,神志恍惚,经常一人独处。原来是草率试婚造成的后患。早在一年前,她就与男友开始试婚了,当时协议试婚后今年“五·一”结婚。不料试婚后,男友觉得不合适变了卦,不想结婚了。

盲目而大胆的试婚往往会造成双方,尤其是女方极大的身心伤害。婚姻是一件大事,切不可以随意拿来试。没有法律保护的婚姻注定没有安全感可言。

生理需要观点认为,性行为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体内性激素的水平决定人的性需求。试婚的男女,大都处于生理成熟期,性是人的自然属性,但盲目试婚,缺乏责任感,只会导致性放纵和性泛滥,违背人的社会属性。生理心理学认为,性生活是婚姻中一个重要的篇章,和谐的性生活与和谐的婚姻生活是相辅相成的。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两性生活和谐与否确实会影响男女之间的关系。但是,试婚会给那些道德观念差的男性制造玩弄女性的借口。而就试婚中的女性而言,当她们投入全部身心经营一段时日不短的恋情,最后以“不合适”为由而分手时,她们损失掉的绝不仅仅是宝贵的青春时光。当然,也有少数女性把试婚当做贪图享受、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一旦男方无法满足起,就对不起“拜拜”,使男方落得人财两空。

试婚在当今社会的流行有众多的社会原因和具体的个体动机,它可能与当前社会中高离婚率、婚外情、单身贵族相关。但是,对婚姻缺乏信心是主要原因。在不确定的年代要谈不确定的爱情,现代人似乎认为两个相爱的人贸然结婚是幼稚的行为。对于婚姻,“还没有准备好”是时下年轻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可见试婚和结婚之间,所差的并不只是薄薄的结婚证书,而是更多的承诺、责任、期望及要求。

经历过试婚的小丽谈起其感受时说:“苦辣酸甜,一言难尽。”她说,两个人以夫妻的名义住在一起,有简单快乐的时候,但毕竟不是正式的合法夫妻,心里难免有所防范,担心万一分手后自己吃亏,不可能像正式夫妻那样彼此放心而且有长久打算。

人们之所以要试婚,就是为了发现共同生活会不会出现不和谐的地方。抱着这样的心理,目光肯定会紧盯不和谐的地方,并把它无限放大。所以,越是试婚,结婚的可能性就越小。这也是相关方面的调查得出的结论。

对于婚姻,曾有过一个绝妙的比喻:婚姻好比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脚知道。这是否意味着婚姻也应该像买鞋一样,先试试才能保证婚姻的长久和谐?事实上,“试婚”并不能解决婚姻磨合期的所有问题,企图通过婚前一个时期的“准夫妻”生活来试出今后能否共同生活的结果未免过于天真。真正的婚姻需要夫妻双方一起经历生育、教养孩子、孝敬老人、应对处理好各方人际关系等诸多考验。因此,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来接纳“试而不婚”这样一个无言的结局,这婚还是不试为好。

心理常识监狱角色模拟实验

心理学家津巴多设计了一个模拟监狱的实验,参加者是男性志愿者。他们中的一半随机指派为“看守”,另一半指派为“犯人”,所有的参加者包括实验者,仅花了一天的时间就完全进入了实验。看守们开始变得十分粗鲁,充满敌意,他们还想出多种对付犯人的酷刑和体罚方法。犯人们有的变得无动于衷,有的开始了积极的反抗。

在这个实验里“现实和错觉之间产生了混淆,角色扮演与自我认同也产生了混淆”。尽管实验原先设计要进行两周,但它不得不提前停止。因为大多数人真的变成了“犯人”和“看守”,不再能够清楚地区分角色扮演,还是真正的自我。

这个颇受争议的模拟实验表明,一个简单假设的角色可以很快进入个人的社会现实中,他们从中获得自我认同,无法从他们扮演的角色中清楚自己的真实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