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3分钟读懂一个心理学常识
18992100000035

第35章 心理困惑——赶走心理困惑,让心灵洒满阳光(3)

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学财会的小陈发现自己花了越来越多的时间完成功课,每次作完作业,他总是要反复检查,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毕业后到了一家银行工作,同事很快发现明明可以两三个小时完成的账,小陈却需一两天完成。因为他总是担心账没有作对,反复地检查。不仅是在工作上,小陈出门时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寄信时反复检查信的内容,看是否写错了字,花去了大量的时间。单位领导只好让他回家“休息”。

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具有强迫现象,比如反复检查窗户是否关紧,大门是否上锁。如果这种现象只是轻微的、暂时的,当事人不会觉得痛苦,强迫行为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妨碍,就不算是病态,也不需要太在意。如果强迫症状出现的次数比较频繁,干扰了正常的生活,对工作和学习有了很大影响,这就要去治疗了。

据国际权威专家统计,30岁左右的城市人群最容易引发强迫症,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他们大多长期机械工作,压力过大,对本职工作渐渐产生了厌倦,却又希望得到上司的赏识,不允许自己出错,凡事追求完美。这种状态形成了恶性循环,就容易导致强迫症。

强迫症与一定的人格特征有着密切关系。患有强迫症的人为人谨慎、墨守成规、缺乏通融和幽默感、太过理性;内心常常有明显的冲突,徘徊于服从与反抗、控制或爆发两种极端。他们常常对自己、对别人要求很高,结果总是批评别人不好,怀疑和否定自我,缺乏自信心,常因无法接受自己强烈矛盾的内心冲动欲望而崩溃。

社会心理因素是强迫症的诱发因素。正常人偶尔有强迫观念,但是并不持续,然而在某些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下,这种强迫观念却会被强化而持续存在。比如,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换,加重了责任,要求过分严格;家庭不和,性生活困难,怀孕,分娩等造成的紧张;亲人的丧亡,突然惊吓,遭受政治上的冲击,濒临破产等等。这些事件会给人带来沉重打击,使人谨小慎微,遇事犹豫不决,反复思考,忧心忡忡,容易促发强迫症状。

心理医生认为,如果已经患有强迫症,只要能勇敢理智地承认它,那它就并不可怕。

1.把心放大,一切顺其自然

要克服强迫症就要相信世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残缺也是一种美,维纳斯的断臂被世人称为“完美的美”就是例子。此法在于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做任何事情都要顺其自然,做完就不再想它,不再评价它了。如:担心窗户没关好就没关好了,东西好像没收拾干净就脏着乱着吧。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来克服由此带来的焦虑情绪,症状是会慢慢消失的。

2.让情绪得到宣泄

说出自己的紧张情绪,如自己过去曾在某个情景或某个时候受到的心理创伤、不幸遭遇等,把内心的痛苦情绪尽情向亲近的人发泄出来。说出自己的恐惧,也就降低了恐惧;说出自己的紧张,也就缓解了紧张。

3.直面引发强迫心理的环境

让一个人暴露在其恐惧的情境中,会使其感到焦虑和痛苦,所以,很多人会极力回避这种环境。这时必须靠自己的意志力或其他人的帮助来阻止回避行为的发生,只有在强迫的情境中暴露的时间足够长,这种焦虑和痛苦才会缓解。简单地说,就是一下子接触到最害怕的东西,然后让自己慢慢适应。反复运用此法可阻止回避行为的发生,最终对这类情境就不再恐惧,从而建立正常的行为模式。

心理常识视网膜效应

心理学上所说的视网膜效应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比如,有人买了一辆墨绿色的中型轿车。当时他觉得一般人的车都买白色或黑色,所以认为自己的选择很独特,而且很有品位。但是当他买回车来之后,却发现不论是高速公路上,还是小巷子里,甚至他住的大楼的停车场中,都看到许多和他的车同型,而且是墨绿色的轿车。这就是生活中的视网膜效应在作怪。

与内心的恐惧做朋友

有些人怕水,有些人恐高,还有些人连自己怕什么都不清楚,而只能笼统地说:“我怕黑。”其实怕黑的感觉不是来自黑暗,而是另有原因和情况。心理学上认为,“黑暗”只是常见的害怕的感觉的一种而已。害怕在形成之后,往往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消退。但对于有些人来说非但不会消退,害怕的程度反而会更加严重,久之则会形成“恐惧症”,进而影响人格发展与日常生活行为。

四岁那年,亚红的弟弟出生了,从此她不再享有被妈妈搂着睡觉的待遇,而那时村里树林茂密,几乎每天夜里都有狼来活动,大人自是熟悉了狼的叫声,不以为然,但年幼的亚红每每听到后却毛骨悚然。于是,她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睡觉必须开着灯。有时,爸妈看她睡着了,就把灯关掉。但敏感的亚红一旦意识到灯被关掉了,就会立刻醒来,并要求爸妈不要关灯。

成家后,亚红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依然不敢关灯睡觉。老公每次上夜班,她都会觉得夜晚特别难熬。一关灯,她就会觉得在不可知的黑暗中会有鬼怪跑出来,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更是怕得受不了,躺在床上一动都不敢动。所以有时候她会起床玩电脑游戏,直到困得不行了才去睡。

导致怕黑的原因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点。

1.教育方式不当

人之所以怕黑,不是先天的本能,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是父母亲或者童年陪伴人员的教育造成的。很多人小时候晚上不肯睡觉,长辈都会用鬼神等观念来吓唬他们。比如有的母亲会对孩子说:“黑暗里藏着一个魔鬼,你再不睡觉就让他来吃你。”这些观念一直植根于人的头脑中,让其潜意识中产生对黑暗的恐惧,而这种潜意识在今后的生活中会一直发生作用。

2.缺乏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人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尤其是伴随着黑暗、阴影和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有人说自己“怕黑”、“怕鬼”,很可能是害怕黑暗里看不清楚的事物,或模糊不明的阴影,也可能是自己不愿一个人独处,害怕孤独。

3.过于孤独

人具有社会性,人是群体性动物,孤立的人是不能生存的。或许你一个人单独走在黑夜会很害怕,但如果有一个人与你同行,害怕感会减少一点,人越多就越对黑夜不会怕,就是这个道理。

4.过分的渲染和夸大

怕“鬼”也是你小时大人对此过分的渲染和夸大所致,尤其是动作和表情,让你永生难忘,影响将来一辈子。比如,有些老人给孩子讲故事时把鬼的形象描述得恐怖又“真切”,什么“红嘴蓝鼻子,四只毛蹄子”等。

5.电视传播媒介的影响

一些电视节目或恐怖片,都会将“鬼”和黑暗联系起来,再配合一些诡异的音效、动作、道具和化妆,经过大众传播工具的渲染,“鬼很恐怖,它会出现在黑暗的地方。”于是“鬼”和“黑暗”在你心里便有了形象,甚至加深对它的恐惧感。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引起恐惧的往往不是黑暗,而是魔鬼的样子。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去尽快把魔鬼和黑暗分开来,那么,你就会既害怕黑暗,又害怕魔鬼。

面对因恐惧而产生的情绪反应,你可以试着以简单的思考方式,了解自己所害怕的到底是什么。如害怕黑暗,应让自己在黑暗中逐渐壮胆,增加面对黑暗的勇气。如果恐惧暗影造成的幻觉,应先让自己看清楚阴影的真面目。同时可以借父母亲友的陪伴和情感支持所给的安全感,消除恐惧。

你也可以采取其他方法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比如睡前看看电视或书,内容应该是自己喜欢的,积极向上的,时间不要太长,之后关灯闭上眼想一想刚才看过的情景。或者在睡前和自己心爱的人或喜欢的好朋友聊聊天。

心理常识毛毛虫效应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称之为“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

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

约翰·法伯分析导致这种悲剧的原因就在于毛毛虫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毛毛虫付出了生命,但没有任何成果。其实,如果有一个毛毛虫能够破除尾随的习惯而转向去觅食,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后来,人们把这种喜欢跟着前面的路线走的习惯称之为“跟随者”的习惯,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疑病症:“我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有些人整天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而担忧,总觉得自己身体的某部分患有较重的疾病。人人都很关心自身的健康,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怀疑自己的身体不健康,担心患有某种疾病,是很正常的。一般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与观察,或者经过医生的检查就可以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放心了。而一些人则反复就诊、反复咨询,仍然不能消除疑虑,这种情况是一种很典型心理障碍——疑病性神经症,简称疑病症。

疑病症又称为疾病臆想症,是一种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过分关注、担心或深信自己患了一种或多种躯体疾病,经常诉说某些不适而反复就医,但经多种检查均不能证实疾病存在的心理病理观念。

佳明是一个企业的负责人,不久前单位组织体检,医生在查身体时,觉得他的肝脏有点异常,建议佳明再到相关科室去查一查。佳明一听就紧张起来,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当天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第二天赶紧就去了一家大医院做检查,在B超室外等候检查时,腿脚不停地发颤、额上直冒虚汗,时不时地问家人一句:“万一得了肝癌怎么办?”检查时更是紧张得要命,结果B超检查什么问题也没有。佳明不相信,仍然三五天就去医院检查一次,后来医生建议他去精神心理科看一看,原来他得了“疑病症”。

疑病,就是怀疑自己有病,并非我们平时所说的“疑心病”。“疑心病”是指人疑心重,喜欢猜疑,但不一定是对自身健康的怀疑。疑病症突出的表现是过分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有各种主观症状,反复就医,虽经反复医学检查和医生解释没有相应疾病,但仍不能打消患者的顾虑,常伴有焦虑或抑郁。

疑病症的发生与心理、社会、个人素质等因素有关。易感素质是发病的基础。疑病症病人通常谨慎、敏感、多疑而又主观、固执。他们对自己体内的某些轻微不适,表现出高度的敏感、关切、紧张和恐惧,并努力寻找引起这些不适的原因。由于病人富于联想,又容易接受暗示,所以很容易与内脏轻微的感觉病理性联系在一起,并迅速地固定下来。疑病症病人在提供病史时滔滔不绝,并作“疾病日记”,唯恐漏了一点细微的症状而影响对疾病的判断。

疑病症可因某一疾病后身体处于衰弱状态而促发,也可由于环境的变迁、个体生理心理条件的改变,如月经初潮、绝经期等的疑虑,或者由于医务人员言语不当造成。这类病人在心理上受不得一点暗示,一受到某种暗示,就容易产生很多联想和怀疑,徒增自身的心理负担。

疑病症是一种较顽固的慢性病,治疗应以精神治疗为主。但是,一般性的解释和说服,往往不易被病人接受,有时候甚至还会起反作用。不必要的检查,其结果常常也会适得其反,助长病人产生“我得的是罕见病,一般性的检查查不出来”的病态心理。

因此要仔细寻找病人的发病原因,认真研究病人的病态心理,取得病人的信任,使病人树立起病能治好的信心,然后再采取精神治疗。这种做法,对部分病人可有一定疗效。

对疑病症患者的治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时进行。

1.消除心理压力

利用各种途径证明其无病。要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化验及仪器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表明他并无躯体性疾病,以打消其思想顾虑。

2.完善个性

疑病症患者往往具有固执、多疑、敏感、谨慎等性格特点。遇事总是过多地考虑悲观或不幸的一面,缺乏自信,这是疑病症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努力培养乐观情绪,提高生活信心是很必要的。要走向社会,同时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如养花、钓鱼、下棋、绘画等。还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家务活。每天坚持体育锻炼,要多与朋友和亲人交流,培养幽默感,从而战胜消极悲观情绪和不良心理状态。

3.心理治疗

治疗疑病症的关键是“疗心”,因此采用认知领悟疗法的疗效较好。

很多人迷信药物的威力,认为自己生了病只有吃药才能见效。医生提供药物,有时也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手段,药物能起到很大的暗示、安慰作用。可通过暗示、改变环境等方法。为了巩固疗效,主治医生要与其他医生、患者的家属取得联系,态度要一致,不能迁就病人的要求,给予过多的检查,也不能随便给药,以免强化患者的疑病观念和药物依赖。

心理常识幻想效应

幻想效应的心理基础是来自与弗洛伊德的防卫反应:人处于幻想状态,对不能得到满足的欲望,以幻想方式可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例如,一个在现实中备受欺凌的女孩,她可以想象自己有一天会碰到一位英俊的王子,而且能够帮助她脱离苦境,给她带来幸福,这是西方童话中“灰姑娘”的幻想。

幻想作用有其积极的一面。比如它能使人获得满足感,使人感到精力充沛和斗志旺盛等。然而,幻想作用也易形成人的情绪陷阱,因为幻想作用往往通过夸大他人的优良表现,而宽容自己对失望和挫折的反应,形成以他人的成就来代替自己努力实践的倾向。由于这种满足感是理想化的,而非自己努力的结果,过分使用就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导致一些实际上和情绪上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