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阿拉伯文学史
18994700000072

第72章 土耳其时期的文学

诗歌

在这个时期,使诗歌振兴和使诗人们提高创作水平的许多因素都消失了。国王和苏丹们都是外族人,除在极少情况下,他们都不重视和鼓励诗人进行创作,也不接近他们和给他们赏赐。诗人们靠职业和劳动谋生,他们中有屠夫、漆匠、治眼病者。那种在古代使自豪诗和民族诗得以繁荣的种族偏见和热忱衰微了,在充满政治动荡的严峻生活中,游乐的动因也减少了。但诗歌源泉并未枯竭,诗人们的灵感也未消失。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这个时期诗歌的特点和重要诗人。

诗歌特点

在土耳其时期,诗歌染上了雕文饰辞的通病,这使它失去了体面和光彩,使它多次处于垂危的境地。如果揭去那华丽词藻的外衣,剩下的绝大部分是重复的剽窃来的羸弱的内容。诗人们玩弄各种修辞和修饰,如萨菲丁写的赞颂艾尔图基国王的诗,共二十九首,每首由二十九行组成,各首韵脚字母按字母顺序表排列下来,每行诗的词首字母和韵脚字母相同。在这种束缚下,艺术怎么可能健康发展呢?同时还常搞增行诗、五句诗、多题诗、借取诗。诗人们还特别喜用双关语,把它夸耀为时代的特征。还作游戏诗、谜语诗,以显示他们的技巧和才能,他们多用小化名词、外来语和生词僻义,恪守一些无需恪守的格律,写些根本引不起反响的东西,还乐于用诗歌记年历,即按照每个字母代表的数字拼凑历史年代。

这个时代流行写献给先知的颂歌,蒲绥里所写的著名的《斗篷颂》、《哈姆宰韵基诗》和《拉姆韵基诗》在当时十分流行,特别是《斗篷颂》,更是诗人们争相仿效的楷模。诗人们还写包含一个笑话或趣闻的短诗,也描写地毯、念珠、小刀、风扇这样一些日用品。他们还使用粗鄙的下流语句描写同性恋。诗歌中的土语、非纯正的阿拉伯语和各种民歌体盛行。

重要诗人

萨布·惹里夫(1263—1289):生在开罗,长在沙姆,年轻时就死去。他父亲阿菲夫是位名诗人。他本人擅长写艳软的情诗,喜雕琢,诗句优美动人。他有一部诗集,曾在贝鲁特和埃及多次印行。他还写有《伊本·阿菲夫玛卡梅韵文故事》,在大马士革出版。

蒲绥里(1212—1296):生于埃及达拉斯城,后移居蒲绥里,故得名。他擅长文学创作和其他写作,曾主管东方省,死于亚历山大。作品有歌颂穆罕默德的著名诗歌《斗篷颂》,共一百六十二行,为历代诗人仿效,注家蜂起,先后译成印度文、波斯文、土耳其文、德文、法文和英文。他还写有同一内容的《海姆宰韵基诗》以及按《苏尔妲离去了》诗律写成的另一首名为《来世珍储》的诗,共二○六行。蒲绥里的诗歌凝练浑厚,在赞颂先知时善于使用各种艺术手法。此外他也适应世俗,像其他诗人一样写些低劣的诗,诗中使用一些土语和不规范的词句。

伊本·沃尔迪(1289—1348):生于麦阿拉·努尔曼,死于阿勒颇。他精通文学、语法、语言、历史、教义,写有许多著作,历史方面有《人类史记补遗》,语法方面有《句析精华》《伊本·玛利克千行诗解释》《伊本·穆尔蒂千行诗解释》,文学方面有一部诗集,于伊斯兰教历1300年在伊斯坦布尔印行。他还写有玛卡梅韵文故事,及一首劝谕诗,名为《伊本·沃尔迪的拉姆韵基诗》,共七十七行。伊本·沃尔迪的诗只有中等水平,诗中双关语和各类修辞艺术比比皆是。其最著名的是《拉姆韵基诗》,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表明了作者的成熟程度。

萨菲丁·希里(1278—1349):生于幼发拉底河畔的希赖城。曾与马尔丁的艾尔图基王国的埃米尔们接触,后迁往埃及,赞颂纳绥尔·本·盖拉翁。后死于巴格达。他有一部自己整编的诗集,曾在大马士革、贝鲁特多次印行。诗集包括各个传统诗歌门类。他还写有赞颂艾尔图基国王们的诗,前已提及。他被认为是这个时代名列前茅的诗人。他喜好修辞艺术,是第一个在诗作中使用全部修辞手段的人,因而其诗歌称为修辞诗。他具有很高的文学才能,刚柔缓急,运用自如,他毫不畏惧地企望与穆太纳比争雄。他主张摈弃僻词怪义,务求朴质流畅。

伊本·努巴太(1287—1366):生于米亚法里基一个书香门第,在埃及长大,后迁居大马士革,与哈马国王穆埃依德结识,为他当文书,死于埃及。他有一部诗集,1905年在埃及印行;还有一部《小诗集》,全是对穆埃依德的赞颂;还有一部《伊本·泽顿书信注释》,其中有从蒙昧时期到伊斯兰初期重要诗人的传略。他力图与当时诗歌首领萨菲丁争雄,仿效他写不同内容的诗歌。但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怨诉,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充满了动乱、阴谋、暴虐和流血,人们财产遭到侵犯,人身权利毫无保障。但他的讽刺诗并不尖锐,也不触及统治者。他的责怨是温和的,他不敢反对自己的敌人,而是把他们的事情交给真主。他还痛惋失去的青春,抱怨老之将至,哀叹希望的破灭,追求苦行和出世。他相继失去妻子和孩子,使他悲痛万分,写出了感人至深的悼念诗。他喜好雕文饰辞,被认为是这方面的大师。他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创新。由于多用世俗俚语,诗中难免有败笔和语言错误。尽管如此,他仍是那个时代的诗歌大师,为许多同时代人所效法。

散文

这个时代的作家们从事艺术散文和科学散文的写作。艺术散文分两类:行政文书和文学书信。

行政文书行政文书是苏丹们和统治者们所发出的信件,为此建立了专门机构,称为“书写局”,由一批优秀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文化人士组成。主子的任务要求他们出谋献策,善于处理各种关系,能了解心理特征,懂得修辞艺术,以使语句适应情况需要,能被接受和使对方满意。仅“书写局”候选人的名单,就编了一本厚厚的册子。行政文书的特点是保持了一些称号术语,如“至尊者”、“至贵者”、“至高者”等称谓;保持了各种场合通行的表达格式,如祝贺胜利时、被委任就职时,以及总督或埃米尔通信时等。鉴于疏忽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这门艺术要求表达的高度准确,然而,书信中充斥着骈韵和各种修辞,使它大受损害。奥斯曼时期土耳其语的流行对行政文书是个毁灭性的打击。曼麦鲁克时代著名的行政文书作家有《夜盲者的曙光》的作者盖勒格尚迪等。

文学书信文学书信涉及朋友间的各种友好通信,文学争论等。这类写作也像行政文书一样,作家们注重语句胜过内容,过多使用双关、隐喻、同形字及令人生厌的骈韵。著名者有《微风拂煦》的作家巴德尔丁·哈勒比、盖勒格尚迪,后者较少使用修辞艺术。

科学散文在土耳其时期,各门学科的著作家诸如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旅行家多了起来。他们的风格比较自然,较少造作,因为其学术目的不允许他们雕章琢句,他们的语言明晓流畅,如伊本·赫尔顿。但后来一些作家都趋于造作,降到了一般散文的水平。

在诗人们和作家们进行创作和著述的同时,还有一些人从事对本时代和以往时代文学的编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