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捭阖术
18997600000011

第11章 内揵第三(3)

苏代在给魏冉的信中写道:“我听使者说:‘秦国打算派四万人马帮助赵国进攻齐国。’我不相信穰侯会这样做,就对齐王说:‘秦王贤明而熟悉谋略,穰侯明智而深谙军事,必然不赞成派兵帮助赵国攻打齐国。’我之所以冒险断言,因很清楚,如果韩、赵、魏三国哮盟,显然对秦国十分不利。如今攻破齐国是使赵国得到好处,秦国是不会甘愿做傻事的。因为赵国与秦国世代有仇,这样做不符合秦国的利益。再说,或许秦国的仁人志士会问:‘攻破齐国,拖垮赵国,秦国可腾出力量南下制服楚国,岂不是两全其美吗?’事实上,齐国已疲惫不堪,经不起秦、赵的合击了。这样做,不仅使赵国从中渔利,更谈不上去制服楚国。其次,如果秦国只出少量的兵力,赵国和楚国就认为秦国讨伐齐国没有诚意;万一大量出兵,赵国和楚国必然对秦国怀有疑虑,不会齐心协力攻齐。同时,由于大兵压境,齐国势必背秦投人赵、楚的营垒,这是秦国所不愿看到的结果。另外,一旦齐国割地向赵、楚求和,两国无疑乐于接受,肯定不会继续履行与秦国的协约,甚至停止向齐国进攻。齐国欲报复秦国,也许会举兵与赵、楚两国结盟反击秦国,那就措手不及了。这等于赵、楚两国用秦国来对付齐国,又用齐国来算计秦国,岂不是坐山观虎斗吗,为什么赵国和楚国这般聪明而秦国和齐国却被蒙在鼓里还不知道呢?因为,我认为秦得到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只要悉心经营,就不会有祸患的,尔后逐步会取得天下的中央地盘,这与冒险出兵进攻齐国相比,哪一面更有利,是不难判断的。所以,我自信在权衡利弊后,秦王和穰侯肯定不会轻易派四万兵士帮助赵国讨伐齐国的。”细读了苏代的书信,穰侯左思右想,觉得是那么回事,匆忙下令撤军,取消增兵攻齐的作战计划。后人称赞苏代棋高一着,书退秦兵,不战而胜。

以上三例中,都有内捷术的运用。在“全纵伐齐,大获全胜”中,苏代先顺应燕昭王的意图——“想报齐国之仇”,然后分析燕、齐两国形势,提出合时宜的计策一一“合纵伐齐”,这样,苏代的计策正如内捷术篇中所要求的那样“既合时宜,又合君意”,所以苏代进献说辞获得成功。

在“巧施妙计,保住雍氏”中,苏代出使韩国,见到韩相国,分析了当时楚、韩、西周的形势和情况,并提出了合乎时宜的计策,使韩相国连声称“妙”,此乃正符合内揵术的要求:“方来应时,以合其谋”即又合时宜,又合君意。再看在“棋高一筹,书退秦军”中,苏代也有内捷术的运用:劝穰侯不要派兵给赵国对齐宣战,陈说利害;不对齐宣战不会出现赵、楚两国用秦国来对付齐国,又用齐国来算计秦国的现象,一一合乎时宜,如此也就合乎君意了——秦悉心经营安邑,没有祸患,逐步取得天下的中央地盘。

从别人的退中发现商机

40岁的塔比,是法国经济界引人瞩目的企业家。他拥有45家公司,经营范围很广,从营养食品到滑雪绷带、高级时装,各种产品都经营。每年产品的销售额都达5亿5千万美元之上,获利千万美元。

塔比成功的关键在于他掌握了条文复杂的破产法。他的公司,绝大多数都是原公司倒闭后由他收购来的。塔比出身贫寒,1956年从一所工程学校毕业后曾在一家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当小职员。两年后,他辞职自办公司。几次失败后,他发现了一条发挥自己才能的路:“拯救”破产倒闭的企业。第一次,他买下了四个破产的制图公司,经过整顿改造,制图公司开始有盈利。之后,他更是不断地收购破产的企业,用他的特殊方式对其进行整顿。很快,这些公司都恢复了正常生产,变成有盈利的公司。

塔比的成功,首先在于他把破产法研究透彻。他若看准某家倒闭的公司,就先申请争取成为该倒闭公司的合股人;然后收购这个公司债务至少三年的协定;对收购过来的企业进行调整,他采取的方法是大幅度的裁员,然后改进生产的工艺,同时积极打开销路,建立推销员队伍。

通过这四个步骤,原来破产的公司便起死回生。例如“泰拉隆”是法国最大的一家商标公司,它在亏损200多万美元后申请破产。塔比接管后,将520名雇员减至100人并投资240万美元改进设备,使新产品的成本消耗降低一半以上,而生产效率却提高80%,三年内,这家公司获利380万美元。

塔比的成功还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成功原因当属他的收买治理术和敢于冒险的精神。

“得情制人”的玩具商龙头老大

西方企业战略管理中比较强调两点:一是“善窥形式,因应变化”;二是“好比种树,不能轻易挪动”。靠纸牌起家的日本玩具商——任天堂公司,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这种经营之道。

曾任社长多年的山内博志已经开始创新,当时以手工制作纸牌。1953年,制作塑料扑克牌使营业额上升;1955年与美国迪斯尼公司签订合同,大量生声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等人物扑克牌;1959年,日本电视台举行皇太子娱典节目,山内博志投巨资,冒险播放15分钟针对儿童好奇心理的“扑克魔术”节目,此节目引起轰动,使销售额上升。不久,又推出“魔手”,“超级机器”等玩具获得成功。

但好景不长,塑料扑克牌不符合欧洲、美国一次性使用习惯,造成积压。1969年,任天堂向家用电脑玩具发起总攻。当时,日本、美国几家公司也推出这种电脑玩具,售价为2万-6千日元,销量不大。任天堂公司推出成本低、功能比美国好的家用电脑的大型集成电路,几乎一夜间,压倒所有对手。

现在每5个美国家庭,就有一台任天堂公司的娱乐系统。难怪美国的杂志上说:“美国的孩子,没有任天堂,就会像没有棒球手套一样遗憾。”

美国任天堂子公司的经理荒川发现:美国的父母担心孩子们迷上任天堂的产品后,减少体育活动,于是任天堂迅速推出一种叫“动力台”的游戏机,孩子们在玩时,必须用跑、跳、蹦等方式控制荧光屏上的人物。如此挖空心思,使任天堂生意红火。

通常,任天堂日本总公司的产品一经设计完成,就会立即把它寄到在美国的分部,而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办公室人员收到快递后,立即开箱检查审视,看美国的市场能否接受这种产品。所有的文字、图画都要被仔细审查,等到确信没有问题后才正式投放美国市场。

由于国情不同,玩具产品很容易引起“水土不服”,甚至民族矛盾。比如,有一次在日本开发出来的一套电视游乐系统中的人物形象就经过了更改才推向美国市场的。因为其中扮演坏蛋的那个角色一看就是印第安人;还有一套“赌博”游乐系统,唯一的贼是一位黑人,为了避免种族歧视问题,有关人员就把“印第安人”的面孔改变,把黑人的肤色“淡化”一番等等。可见,如果放任有问题的产品推出,后果不堪设想。

产品设计不仅要符合目标市场政治文化环境的需要,而且要符合目标市场审美观念和传统习俗的特点。比如“富翁”电玩,在日本版本中是吃了寿司增强体力的,而到了美国市场,这个版本就将寿司改变成了热狗。相应地,主角的眯眯黑眼也变成浓眉大眼,这样就容易被美国消费者接受。

触龙游说赵太后

《战国策》记述了触龙游说赵太后这样一个故事。

当时的赵国处于秦国轮番进攻的困境,而国事由赵太后把持。赵国派使臣向齐国求救,齐国提出要将赵太后的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才肯派兵。赵太后极为疼爱长安君,不答军应这个条件,大臣们极力劝说太后委曲求全,都受到斥责,而且大后宣称:“谁再来劝说将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就将唾沫吐到他的脸上。”这样大臣们都感到难办,只有左师官触龙冒着遭受斥责的危险,采取与赵太后情意相投,拉近距离的办法大胆进谏。触龙的方法既不是以道德、党友,也不是以财物投其所好,而是针对赵太后疼爱长安君,以人之常情都爱其子的共同心理拉近了与太后的距离。触龙知道太后正在气头上,所以来到宫中,故作若无其事地慢慢走到太后跟前,向太后谢罪说:

“我脚上有毛病,不能快步走。好久没有见到您,特别想来看看您,向您请安。”

太后说道:“我也只能以车代步。”

触龙又问:“饮食方面怎么样呢?”太后道:“不过吃点稀饭罢了。”

触龙又说:“我近来不想吃什么,却勉强散散步,每天走几里路,稍微增加些食欲,身体也舒畅些。”太后说:“我做不到啊。”

这样,以几句寒暄问候的话,使太后心平气和了些。

触龙又进一步拉近与赵太后距离,说:“老臣的小儿子舒祺,不成器得很,而我已经衰老了,心里很怜爱他,希望他能充当一名卫士,来保卫王宫。我特冒死向您禀告。”

大后答道:“他多大了?”

触龙说:“他十五岁了。不过,虽然他还小,我却希望在我死之前将他安置好。”触龙这一句话触动了太后的心思。

太后问道:“男子汉也爱他的孩子吗?”

触龙说:“是啊,比女人还疼爱得很哩。”

赵太后说:“不,女人更疼爱她的孩子。”

触龙说:“是吗?可是我觉得您爱长安君的姊姊胜过爱长安君。”

太后急忙分辩:“不,我爱长安君大大的胜过爱他的姊姊哩。”

触龙趁机说道:“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就必须为他考虑长远的利益,您将长安君的姊姊嫁到燕国做王后时,十分伤心,不让她走。她走后,您虽想她,却总是希望她不要回来。您这样做难道不是为她考虑长远利益,希望她在燕国有子孙能相继为王吗?”

赵太后说:“是啊,是这样。”

触龙又说:“从历代君主看,哪有封侯受爵能沿袭三代不衰的呢?不止是赵国,诸侯各国都是如此。”

太后说:“我没有听过这回事。”

触龙说:“难道是这些王侯子孙很不肖吗?是因为他们地位尊贵,却无功于国;俸禄优厚,却毫无劳绩,而他们有许多珍宝财物。现在,您使长安君地位尊贵,把丰饶的土地封给他,却不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有朝一日您不在了,长安君的位置还能稳固吗?”

太后答道:“我明白了,将长安君派到齐国去吧。” 于是赵国将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齐国随即派兵救赵。

触龙正是运用内揵术,从与赵太后拉近关系到有共同语言,到最后使赵太后接受自己的主张,正是得其情,乃制其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