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帮孩子从小学才艺
18998100000015

第15章 才艺项目指导教授(2)

(六)指导孩子学习拉小提琴的经验

1.指导孩子学习小提琴必须抓住孩子的特点教孩子学琴必须采用与孩子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一步一步有效地去训练孩子,这样方能使孩子较好、较快地达到预期的训练目的。决不能用教大人的方法去教孩子。

孩子学习小提琴其实并没有什么诀窍,不过是:“正确的引导加上刻苦的学习。”所谓正确的引导指的是“方法”;所谓刻苦的学习则是指“时间”,就是说方法对了还必须有时间做保证,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孩子学习没有效果,就要从这两方面找原因。要么就是方法不对,要么就是功夫下得不够。如果方法对了,功夫也下到了,成功率不能说有百分之百,也起码有百分之九十九。

2.注重训练指导孩子学习小提琴,其中一个基本经验即是突出一个“训”字,不要着重于“教”“训”的概念在这里意味着:不仅要把教授的内容告诉他,而且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看着孩子练,直到练会、练好。如果像教大人那样,只是给他讲一讲,掰掰手指头,而后便任孩子自己练习,这样是不会有效果的。所以“训”于孩子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技巧的训练要与音乐表现相结合大家都知道技巧是音乐表现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它永远为内容服务。一般说来,正确的技巧必须体现出良好的音乐效果。效果不好的“技巧”,不管怎么说也不能称之“技巧”,因为技巧的本身绝不是单纯的机械运动,而是要表达感情的。所以说单纯的技巧训练没有任何意义,而必须同音乐表现紧密地联系起来。孩子尽管不成熟,但也有一定的表现能力,关键在于家长(或教师)是否进行引导。

4.提琴上的一切技巧动作(包括左手、右手)都应以人体的自然形态为基础

任何违背人体自然条件人为地做出来的动作都是错误的,甚至会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尤其是教孩子时,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让他学会怎样用力,而是要想方设法把他的力撤下来,这样才能使孩子在平衡协调(自然力)的基础上进行练习,任何人为的外力都会造成不必要的紧张。

5.在训练孩子学琴的同时要注意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孩子自然是天真的、幼稚的,但是在他的心灵深处也有极其朴实而简单的思维因素,只是这些因素常常是分散的、单一的。但随着外界事物的刺激作用,会逐步深化、复杂化。因此,作为孩子的家长就应该珍惜这一因素,在指导孩子的学习中,不应只是简单地看着孩子练琴,而应及时、主动地让孩子明确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始终要让他建立正确的概念,增强孩子的辨别能力。同时还要告诉孩子怎样练琴,怎样克服技巧难点,让孩子在学习中逐步掌握练琴方法,学会自己练琴。总之,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把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放在首位。

6.家长要有决心和毅力孩子能否学好小提琴,关键在于家长,老师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老师只是引个路而已,关键就在于家长是否有决心、有毅力,并且好学好问。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7.要想孩子德才兼备,教琴的同时必须育人我们经常议论说,人家孩子拉琴拉得好,是因为人家家长有学识,可是人家的孩子思想品质也不错,到底是怎样教育的?其实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重要,尤其是父母对子女起着关键作用。具体地讲,平日生活中家长处处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为孩子树立榜样。后天的环境对人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七)小提琴的购买与维护

小提琴有大小不同的规格,一般分为1/10、1/8、1/4、1/2、4/4、成人琴几个类型,应根据小孩的年龄、身高选用。将琴夹在左颚下,将左手伸直,用手能包住琴头,就是合适的琴。如果握不到琴头,就意味着琴太大不能选用。这种方法是指儿童琴的挑选。有的家长考虑到孩子以后一段时间能用,就买稍大一些的琴,这是不可取的,这样会影响儿童正确的演奏姿势。所以,一定要选大小合适的琴学习。

弓子的选择也应特别注意,要看其外表是否笔直。方法是用手握住弓子的尾端,将右手臂向前伸直,从弓根处向弓尖看去,检查是否成一直线。检查做工和上漆的质量,以及弓毛的松紧度,同时还应注意弓杆木纹是否密直、富有弹性(最好的弓子是用苏木做成)。最后将弓子在琴上轻奏,或者拉一些特殊弓法如跳弓等,看看手感如何、发音如何,这是检验弓子质量的主要依据。

小提琴的维护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每次练琴之前拧紧弓毛,但不要太紧,弓杆离开弓毛稍有弯度,不能用手摸弓毛;②每次练琴之前都应在弓毛上均匀地来回擦七八下松香;③每次练完琴之后,应用软布擦净琴,拧松弓毛,放入琴盒收盖好;④琴不能倒扣着放,不能在琴盒上压放东西,更不能靠近暖气、火炉以及放在潮湿的地方;⑤琴出现脱胶或音柱倒了,应先把弦拧松,找指导老师或请专业人员维修。

(八)铃木教学法

铃木镇一,1898年出生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

他的父亲拥有日本第一家小提琴厂,他曾在那里工作过,学会了小提琴的设计和制造。17岁开始学习小提琴,1920年赴德国留学,8年后回国,在国立音乐学院任小提琴教授、帝国音乐学校校长、才能音乐教育研究会会长。

铃木的教育思想是:“我想造就出良好的公民,如果一个儿童从降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音乐,并自己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的性格,使他获得一颗美好的心。”

他的教学法被称为“天才教育”,其理论是:“每个幼儿都具有潜在的能力,能力不只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的环境、培养的方法更为重要。”铃木发现孩子一生下来就处于语言声音的环境里,所以幼儿很轻易而自然地学会了很难学的复杂的母语,这种过程即是心理学家称为语言发展的过程。他说:“所有的孩子只是在学习祖国语言这一点上得到很好的培养。”但是孩子们的美好素质并没有与此同时得到应有的注意和发挥。这件事真是人类一个很大的疏忽!如果孩子一生下来就处于音乐声音环境中,也同样会产生音乐发展的过程,从而掌握许多音乐知识和技能。他的方式是把母语教学的方式移到音乐教学上来。比如在学习新曲子的同时不断重复已经听过的曲子,熟能生巧,像学习语言那样观察、接触、模仿,重复、逐渐积累音乐语言,在自然中渗透着强化教育。

首先他重视选择优秀的教师和严谨的教学态度,铃木认为;“要使小黄莺学会美妙的鸣啭,在生下来的一个月内,就要给他们找个好老师。这个黄莺的未来,实际上是由那个老师的声音和调子的好坏决定的。”教师为幼儿展示音乐形象,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教育是技能技巧的教育,让幼儿耳听音乐,眼看表情动作,所以教师在示范时必须准确熟练、清晰、富有艺术感染力。而幼儿的模仿能力又特别强,因此要求教师要有精湛的专业能力、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教学态度,他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素质,他还要求教材和音响的高质量。他十分重视选择世界优秀的名曲作为教材,他让孩子们一开始就欣赏世界名曲,并规定家长陪同上课,陪同练习、陪同欣赏指定的乐曲,使孩子的感受能力、思维能力、欣赏能力、审美能力、想像能力、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都融入高层次的品位中。

其次,他主张教师要充满极大的爱和高度的责任心。他反对训斥孩子,他说:“在孩子们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虽然处于他们双亲的‘摧残’之下,然而还是发挥出难以相信的能力,只要抛弃错误的教育方法,则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壮地成长起来。所以说孩子的能力的幼芽是被大人掐掉的。”

铃木在教学中不断鼓励孩子们去完成作业,他经常大声地夸奖孩子“很好!”“很好!”树立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获得攻克难关的胜利喜悦。使孩子在愉悦的心情下自然地学习。

教学形式是定期上集体课,定期举行汇报会和演出会,给孩子们当众表演的机会,家长也要参加。

铃木自1944年开始在日本展示了幼儿学习小提琴的“才能教育活动”,它与传统教学法比较在于他是从“人类爱”的角度为出发点来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的。他说:“人类最重要的是……都能悉心地照顾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们具有一颗优美的心灵和优越美好的能力,能够爱人如己,也能为人所爱。”

二、钢琴

(一)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弹钢琴

学习钢琴从5岁开始是最合适的,在5岁以前可以让孩子听好的钢琴曲,以训练感觉和增强兴趣。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正式学钢琴,这个年龄也是比较适当的。

(二)学弹钢琴选择什么样的老师

钢琴作为西方音乐之王在人们心中太深奥啦,学好钢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孩子能否学好钢琴,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于老师。要想让孩子充分的学会钢琴的基础,就要为孩子选择经验丰富、优秀的音乐老师来为孩子作指导。有些老师虽然很喜欢教孩子,但音乐素质不够,办才艺班的主要目的不是教孩子,类似这样的老师不能请他指导孩子。有的老师让孩子不光只学钢琴,还让孩子接触其他的乐器,来与钢琴相提并论,这种老师是可以考虑的。

(三)在家练习的注意事项

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家长、孩子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其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辅导更有着不可忽视的决定性作用。例如有些孩子先天条件一般,由于家长认真努力、辅导有方,孩子学琴进展顺利,成绩优秀。而有些孩子虽然先天条件相当好,但家长并不积极辅导和鼓励孩子,任其自流,有的家长则采用了错误的辅导方法,影响、阻碍了孩子的进步,有的甚至学琴半途而废。为了使孩子学好钢琴,家长就需要为孩子创造有利的练琴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练琴习惯,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练琴方法,还要不断增强自身的音乐修养。

(四)练琴环境和气氛

练琴环境的好坏对孩子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整洁、明亮、安静,气氛愉快和谐的练琴环境能使孩子精神振作、注意力集中,有利于激发练琴兴趣,增强记忆力,提高练琴的效率。反之,孩子在声音嘈杂、杂乱无章的环境中练琴,注意力不集中就难以达到效果。练琴房应布置得干净整齐,钢琴上最好有专供孩子练琴时用的灯光,明亮而柔和的光线能使孩子产生良好的感受,也有益于保护孩子的视力。同时需要注意孩子练琴时用的琴凳,凳子的高度要适当,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弹奏的姿势并导致错误的弹奏方法。孩子练琴时,家长要为他创造安静的练琴环境。有的家庭把钢琴放置在公用房间,在孩子练琴时,家庭其他成员应当注意不要大声说笑、看电视、听收音机等等,也不要有一些与练琴无关的事干扰孩子练琴。安静美好的家庭环境,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学琴的兴趣,陶冶了情操,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之中。

为保持并不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练琴过程中,家长应特别注意培养、创造一种愉快、认真的练琴气氛。时刻注意掌握正确、理智的态度和方法,不要做破坏孩子情绪、伤害孩子自尊心的事情。孩子练琴“坐不住”的时候,如果采取粗暴的斥责,甚至动用武力的办法可能一时奏效,然而久而久之,孩子就可能失去学琴的兴趣,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练琴消极被动,成了应付父母的机械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孩子学不好,也会破坏和谐美满的家庭气氛。还有些家长在孩子练琴碰到困难,一时又难以克服时,立即表现出灰心失望的情绪,甚至采取轻蔑,刺激的态度,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产生自卑感,失去克服困难的勇气。这里很有必要提醒家长一下,切不要只从美好的愿望出发,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不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结果是适得其反。在孩子练琴的过程中,和睦、愉快的家庭气氛,父母不断的鼓励,肯定会在孩子身上得到反响。对孩子学习上的支持,鼓励和表扬,会使他们充满自信,加倍努力,把琴弹得更出色。

(五)怎样培养孩子的练琴习惯

练琴习惯是在练琴中逐步形成的。孩子好的练琴习惯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努力合作下培养出来的,不好的练琴习惯则是在无人指导或要求不严的状况下萌生的。练琴习惯的好坏对练琴效率有直接的影响,我们必须注意要在孩子初学钢琴阶段不失时机地培养好习惯,否则坏习惯逐渐形成,等到察觉到它的危害性再想改时,就很困难了。因此,家长要时刻注意从细小环节做起,注重培养孩子自觉,集中、严格,独立的练琴习惯,这些好的练琴习惯一旦养成,孩子就会把练琴作为一种自觉的内心需要,勤学苦练,发挥他最大的智慧能力。

1.培养孩子自觉的练琴习惯练琴是否有自觉性,确实是孩子们学习钢琴成败的一大关键。然而,对于初学钢琴的孩子。面对着这个陌生的“朋友”,要求做到坚持天天练,自觉地去练是很不容易的,这在相当多的学琴孩子身上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因此成为很多家长伤脑筋的问题。它不仅要靠孩子练琴的恒心,更取决于家长耐心的诱导和严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