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保育员
18998300000034

第34章 婴幼儿认知和言语发展(上)(3)

一、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1.记得少,忘得快。婴幼儿记忆的范围和记忆保持的时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扩大和延长的。1岁左右的婴幼儿记忆的范围很小,起初只能认妈妈、亲人,然后才能认周围的事物。他们的记忆保持的时间很短,例如将他们和一起生活的亲人分开一个月,再相见时就不认识了。

2.记忆缺乏目的性。上学前,幼儿的记忆很难服从一个有目的活动,他们的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他们只能把形象鲜明的对象、引起兴趣的事物或引起强烈情绪体验的事物记住。要幼儿将记忆专门作为有目的活动是困难的。5、6岁的幼儿有意识记的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如大人给他分配任务委托他做某件事,他会运用简单的记忆方法,如重复大人所说的话来记住这件事。

3.记忆方法呆板。成人的记忆一般是通过对所要记忆事物的理解,找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屏弃事物非主要部分,进行意义识记,而婴幼儿由于受知识和经验的限制,不会进行这种分析,较多地对事物表面进行机械识记。例如成人和幼儿同时遇到一个初次见面的人,成人记住的是这个人的相貌特征,而幼儿记住的可能是这个人的衣着颜色等等。但是学前幼儿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识记,对他们能理解的事物也会进行一些意义识记。

4.记忆不精确。幼儿记忆的精确性也是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的。幼儿记忆不精确表现在记忆不完整、相互混淆、歪曲事实和易受暗示等方面。例如幼儿听了一个故事,他只记住感兴趣的某个细节,整个故事的情节却记不住,或者把另外故事的情节混在一起。这是由于记忆不精确加上以臆想来补充记忆而造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是会改变的。

二、记忆的发展

记忆是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记忆过程的第一步是识记,这是把感知或体验到的东西记下来的过程,好比图书馆购进新书。

记忆过程的第二步是保持,即把识记的材料保存在头脑里。保持过程往往不是简单地、原封不动地把材料放在那里,而是要进行一定的加工整理,就像图书馆将买来的新书登记整理、分门别类地储存在书库里一样。

记忆的最后一步是恢复,也就是把保存在头脑中的知识经验重新呈新出来的过程,相当于把藏书从书库里取出来。记忆恢复有两种形式:再认识和再现(也叫回忆)。再认识是指识记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感知过或经历过的。再现则是指识记过的事物并没有直接出现,由于其他事物的影响而使之呈现在头脑中。识记和保持是恢复的前提,恢复(再认或再现)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我们只能根据识记和保持的情况来判断记忆是否发生。

当然,婴幼儿的记忆能力的发展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有的婴幼儿发展早些,有的晚些,这一方面和生物学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教育有关。

2.3.2婴幼儿记忆与幼儿活动

一般研究认为,婴幼儿刚出生时是没有记忆的。随着最初的条件反射出现,他们的记忆开始发生。但是根据GOPLA的刺激联结理论,孩子的记忆,从胎儿大脑形成并发挥基本功能时就开始。只是由于没有测定的条件,并且没有能够和概念性的刺激相联系,才体现出没有记忆的现象。

婴儿的记忆,主要以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刚刚萌芽。2岁以前,婴幼儿的识记主要是无意识记,他们还不能为了设定的目的而去识记什么。对于他们,最容易记住的是那些印象强烈的或带有情绪色彩的事情。这一时期,婴幼儿再认和重现的能力也都比较低。1岁的时候,只能再认相隔几天或十几天的事物。

2岁以后,婴幼儿的有意识记开始萌芽,同时无意识记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意识记的萌芽是和言语的发展、词汇的扩大直接相联系的。这一时期,婴幼儿不但可以记住成人的一些简单的委托,并付诸行动,而且可以记住一些歌谣、故事等。一个2岁3个月的男孩,成人只教了两遍,就可以记住一首长达40字的歌谣。他们再认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时的婴幼儿已能再认相隔几十天或几个月的事物了。约在两岁的时候,可以观察到婴幼儿记忆重现的表现。如一个2岁多的孩子在去某个地方时,发现对面有一个标志,一个多月之后再去,他又去那里,问:“标志哪去了?”记忆重现是跟词相联系的,是凭借着词来恢复过去的印象的。

2.4婴幼儿的想像

2.4.1婴幼儿想像发展的主要特征

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这个定义已经告诉我们,想像的产生需要两个最基本的条件:

第一,头脑中要有相当数量的具有稳定性的表象储存作为想像活动的对象,即加工材料;

第二,要有运用内部的智力动作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能力。1岁半至2岁的幼儿基本上具备了想像的基础。

幼儿时期想像的特点是由无意想像到有意想像,主要是再造想像。幼儿想像,没有预先的目的,只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自然而然地想像出某种事物的形象。所以,孩子生活内容越丰富,得到各类事物的形象越多,就越有助于想像力的发展。

婴幼儿的想像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想像的主题容易变化。这是因为婴幼儿的神经系统还不够健全,神经活动还不够稳定,所以婴幼儿常常在想像中把一种东西变成另一种东西,而不管这两种东西之间有没有共同的地方。②想像和现实容易混淆,甚至往往把想像的东西当作现实的东西,并且说起来有声有色,好像是他自己耳闻目睹的事情。③容易对想像的过程感到满足,而不去对想像的目的和结果加以认真的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是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相对于成人而言比较浅,抽象思维的能力也比较弱。

2.4.2婴幼儿的想像与幼儿活动

想像与感知不同,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般认为,一岁以前的孩子没有想像。1~2岁的婴幼儿只有想像的萌芽。当孩子把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迁移到游戏中去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想像的因素。进行想像必须在大脑皮质上建立相当数量的暂时神经联系,并且对它们进行复杂的分析和综合。这只有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言语的发展才可能实现。

婴幼儿最初的想像基本是记忆表象的简单迁移,加工改造的成分极少。比如,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正在吃饼干。忽然,他停止咀嚼,对手中被他咬了一块缺缺的圆饼干看了片刻,然后把它高高举起来,并高兴地喊道:“看!月亮!”这种想像是一种简单的联想:由被咬掉一口的月牙状的饼干联系起了脑中储存的关于月亮的形象。

想像是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认知基础。没有想像,就没有理解;而没有理解,也就不可能真正掌握。例如,教幼儿学习《悯农》这首古诗时,幼儿如果想像不出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情景,那么,幼儿也就难以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也就不容易产生珍惜粮食的感情。再如,欣赏音乐时,如果幼儿不能随着乐曲展开想像,那么就只会有对音乐的感知,而无对音乐的理解,也不能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感受。无理解、无感受的感知是根本谈不上欣赏的。

想像不仅是理解新材料的基础,也是理解他人的前提。只有借助于想像,学会移情(“设身处地”),方能明白他人的处境和心情,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听老师讲《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时,幼儿可以借助于过去的经验(如冬天特别冷,冻得很难受等)想像出小女孩在圣诞之夜的悲惨情景,理解她并同情她。

想像是维持婴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比如,打针时,有的孩子一边卷衣袖,一边大声宣称:“我是解放军!我不怕打针!”明明一个人在玩,却口中念念有词,这类想像与婴幼儿的情绪情感关系密切,故而称为情感性想像。仔细分析一下,前例中的想像是一种“自居”作用,后例则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假想的角色游戏,它们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执行着一个共同的功能——满足婴幼儿的情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