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保育员
18998300000068

第68章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的(3)

采用消退法矫正幼儿进食障碍的实施案例

一、被矫正幼儿的情况分析

(一)幼儿的一般情况

英××,女,5岁8个月,幼儿园大班幼儿。该幼儿从小以人工喂养为主,从婴儿时期起就食欲不佳,体质较弱,易生病。被矫正前,该幼儿性格内向,做事动作偏慢,智力一般。

(二)幼儿家长情况

该幼儿的父亲是一名个体工艺美术者,母亲是工人。母亲的体质较差,因而孩子从小是人工喂养,孩子大多数时间寄住在外公外婆家,与外公外婆接触时间较多。父母、外祖父母对孩子过于宠爱,要求不高,使孩子独立性差,依赖性强。

(三)问题行为的表现

英××对进餐不感兴趣,胃口不好,食欲较差,进餐时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将饭和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餐量少,进餐时间长。教师对英××进行了连续10天的观察,并做观察基线(见图4-1)。

从测得的基线可以看出,英××每次进餐的时间都在30分钟以上,其中有三次在40分钟以上,有四次时间为35~40分钟。其中英××有四次在教师向她提出进餐要求时出现了呕吐现象。

(四)可能的原因

1.由于母亲体质较差,影响了孩子的体质。孩子从小是人工喂养长大的,从婴儿时期起胃口就不大,食欲差,也没有及时矫正,一直延续到现在,对进餐仍无兴趣,胃口不好。

2.由于父母是双职工,孩子大多数时间居住在外公外婆家,老人对孩子十分宠爱,孩子不肯进餐,外公外婆也没有办法,又舍不得批评,一味迁就孩子,孩子不爱吃就尽量减少孩子的进餐量,进餐时还要大人喂着吃,长期如此,形成了不良的进餐习惯,造成了英××目前的进餐障碍。

二、矫正前的准备

(一)选择首先要消退的行为

英××进餐时胃口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又常将饭菜含在嘴中不下咽,因而进餐时间长。在运用消退法矫正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不可能一下子将英××所有的进餐坏习惯都改掉,因此要选择一个主要的行为。为此教师选择了该幼儿在进餐时将饭、菜含在嘴中不下咽作为矫正中首先要消退的行为,然后再逐步要求其缩短进餐时间等,最终达到进餐的正常要求。

(二)确定良好的替代行为及强化物

在用消退法矫正幼儿不良进餐行为的同时,若对良好的进餐行为进行强化,有利于消除不良行为,建立所需要的良好行为。教师根据英××进餐情况及选择的被减少行为,确定“能较快地咽下食物”作为英×ד把饭菜含在嘴中不下咽”的替代行为,并根据英××的爱好,选择微笑、手工纸、红五星、新图书、新玩具等作为强化物。

(三)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矫正前,教师将矫正计划告诉家长,以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希望家长在家庭中也能运用消退法,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矫正。特别是强调,刚开始矫正时,孩子的不良进餐行为会表现得更差些,家长此时决不能迁就孩子,要坚持取消对不良行为的强化物,应配合教师按矫正计划实施,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矫正过程

英××从婴儿时期起,就对进餐不感兴趣,不良的进餐习惯由来已久,因而要矫正这一不良习惯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矫正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矫正的第1~4周):对不满意行为不予强化,只强化满意行为。

基线测定后,教师即对英××实施矫正。矫正前,教师把矫正内容告诉幼儿,让英××知道教师这样做是帮助她能较好地进餐,使身体长得好,并要英××一起努力,克服不下咽饭菜的坏习惯。刚开始矫正时,由于教师对英××进餐时的不良行为不予理睬,更不喂她,英××进餐的时间更长了。进餐后教师耐心地向她讲道理,活动时还讲故事给她听,使她懂得样样菜都要吃的道理,并希望她和小朋友一起吃完,和小朋友一起休息、活动,不落后。经过几天的矫正,当有一次进餐时,吃的是肉丸菠菜汤,英××很喜欢吃,因而咽得也比较快。教师抓住英××这一点滴进步,予以强化,既表扬了她,又奖励给她一张手工纸。英××十分高兴,教师又鼓励她明天仍要大口大口地吃,吃得快一点,如果她能做到,可在午睡前奖励她看一本新图书。果然英××又有了一些进步,教师就给她看了一本新图书。连续几周,对英××进餐良好习惯的建立,教师分别用新图书、红五星、新玩具等强化物进行强化,同时还运用故事、儿歌、情景表演等内容向幼儿进行教育。在矫正过程中,每当英××吃得慢时,教师并不理睬她,而每当她自己吃饭有一点点进步时,就鼓励她、强化她。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对其良好行为的强化刺激,英××在进餐习惯和进餐时间上都有了可喜的进步。

第二阶段(矫正的第5~12周):家园同步要求,促进良好进餐行为的建立。

英××的进餐有了进步,但在家庭中,尤其是在外公外婆家还不能独立地进餐,还要大人一口一口地喂。于是教师和家长取得联系,希望家长能配合幼儿园对孩子的矫正,不无故迁就,坚决不喂,而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建立给予强化刺激。同时,教师还通过情景表演“比妈妈”,让英××也能像妈妈一样,为娃娃配好有营养的菜;还通过故事“蔬菜好朋友”,使英××知道各种蔬菜营养好,是小朋友们的好朋友,以此激发英××爱吃蔬菜的积极情感。通过教育,英××更懂道理了,能大口大口地进餐。在家庭中,家长对英××进餐时良好行为的点滴进步,也分别给予小红花、玩新玩具等强化刺激。在幼儿园的一次午餐后,由于英××的进步,教师让她玩小兔开车的玩具,她一脸的兴奋,还洋洋得意地告诉同伴:“老师表扬我吃饭进步了。”家、园共同努力,使英××在家庭中也能独立进餐,并能在半小时内和同伴一样吃好饭。

第三阶段(矫正的第13~16周):逐渐脱离程序,让幼儿进入自然情景。

矫正的第二阶段后期,适逢寒假来临,假期后,英××来到幼儿园,进餐情况出现了反复,进餐时间又长达42分钟。教师继续运用消退法消除英××进餐的不良行为,对能大口大口地吃饭的良好行为予以强化。经过一个月的强化刺激,该幼儿的进餐时间又恢复到第二阶段的水平。这时教师逐渐减少强化刺激的次数和时间,减少物质性奖励,并多采用赞扬、点头、抚摩等社会性行为进行奖励,使英××进餐的良好行为在自然情景中逐步得到巩固,在该阶段后期,英××进餐的食欲增强了,从原来的一碗饭都吃不下,到现在吃完一碗饭后还能再添一些;进餐时间也缩短了,从原来的吃一顿饭需要45分钟,到现在能在25分钟左右的时间内进餐完毕,英××进餐良好习惯已初步形成。

四、矫正结果

矫正在第三阶段有了明显的进步,教师对英××跟踪观察一周,测得英××进餐情况如下:

由图4-2可知,英××每次进餐的时间都在30分钟以下,说明接受矫正后的英××克服进餐障碍取得了成效。英××的外公外婆也为之感到非常高兴,并非常感谢教师对孩子的教育。英××的外婆说:“以后再也不用为英××的吃饭而发愁了。”由于英××的食欲增强了,饭量增加了,身体长得比以前结实多了,能积极地参加班级中的各项活动,性格也活泼开朗多了。

附录1人事部《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岗位等级规范(试行)》

保育员岗位等级标准

工种定义:负责幼儿的启蒙教育、饮食及看护工作。

岗位等级名称及等级线:初级保育员、中级保育员、高级保育员、保育员技师。

适用范围:托儿所、幼儿园。

初级保育员

(一)知识标准

1.掌握幼儿园的工作内容。

2.掌握幼儿的生活习惯。

3.本班设备、用具及幼儿物品的管理。

4.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基本要求。

(二)技能标准

1.会用潮湿法做好本班房舍、设备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

2.会配合本班教师管理好本班幼儿的生活,如盥洗、喝水、进餐、组织睡眠等。

3.会按照教师的要求,配合做好本班的保教工作,如幼儿入园、来园、离园、散步、劳动、集体教育活动等。

4.协助教师随时注意幼儿的安全。

5.会按照医务人员的要求,做好本班的消毒、防疫工作。

(三)岗位等级职责

1.热爱幼教工作,努力学习专业技术和技能,爱护幼儿,关心幼儿。

2.配合本班教师管理幼儿的生活,做好教育活动的准备工作,辅助教师组织教育活动。

3.了解本班房舍、设备和周围环境,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4.认真执行卫生保健制度,按照医务人员的要求,做好消毒、防疫工作,协助教师搞好幼儿的个人卫生。

5.负责保管幼儿的衣物和本班的设备、用具。

6.遵守幼儿的作息制度,配合教师照顾好幼儿的一日生活。搞好晨、午的检查。根据天气冷热变化,随时提醒或帮助幼儿增减衣物,按时打开水、取饭。热菜、热饭、热水放在固定的地方。

7.保障幼儿的安全。

中级保育员

(一)知识标准

1.幼儿园的任务和幼儿园保育教育的主要目标。

2.小、中、大各年龄班的幼儿心理、年龄特点。

3.小、中、大各年龄班幼儿应掌握的生活卫生习惯。

4.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5.本班设备、用具及幼儿物品的管理。

(二)技能标准

1.会使用潮湿方法定时和及时地做好本班房舍、设备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

2.在幼儿来园前和散步时会做好室内通风工作。

3.会配合本班教师管理好本班幼儿的生活,如:做好餐前准备工作,掌握幼儿饭量,随时为幼儿适当添饭,会组织幼儿安静入睡,提供幼儿随时喝水的条件,协助教师检查幼儿仪表,对个别幼儿进行帮助等。

4.会主动配合本班教师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如:幼儿入园、来园、离园、游戏、散步、劳动、集体教育活动等,并协助教师做个别辅导。

5.协助教师随时注意幼儿的安全。

6.会按医务人员指导,对体弱幼儿进行个别照顾。

7.会按医务人员指导,做好本班的消毒、防疫工作。

(三)岗位等级职责

1.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忠于职守,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爱护幼儿,关心幼儿。

2.积极配合本班教师管理幼儿的生活,细致地做好教育的准备工作,辅助教师组织教育活动。

3.了解本班房舍、设备和周围环境,及时快速地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4.认真执行卫生保健制度,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做好消毒、防疫工作,协助医务人员做好幼儿健康检查和保健工作。

5.保管好幼儿的衣物和本班的设备、用具。

6.严格遵守幼儿作息制度,配合教师照顾好幼儿的一日生活,搞好晨、午的检查。根据天气冷热变化,随时提醒或帮助幼儿增减衣物。按时打开水、取饭。热菜、热饭、热水放在固定的地方。

7.保障幼儿的安全,掌握有关的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

高级保育员

(一)知识标准

1.掌握幼教科学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能正确执行《幼儿园教育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熟练掌握保育知识。

2.掌握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卫生保健要求。

3.掌握营养知识,知道什么是合理膳食。

4.随时掌握幼儿的健康状况,并能参与分析研究,提出有效意见。

5.熟悉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并自觉严格执行。

6.能主动和家长联系,做好保教工作。

(二)技能标准

1.房舍、设备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得好、快、及时。

2.会做好幼儿来园前、喝水、餐前、睡眠、盥洗等各项生活环节的清洁卫生工作。

3.配合教师做好幼儿的生活管理,并在管理中注意教育。

4.配合教师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并协助教师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5.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注意做到保教结合。

6.会随时随地注意观察幼儿的健康状况。

7.会配合医务人员对体弱幼儿进行个别照顾。

8.会注意并且纠正幼儿的偏食情况。

9.会对营养、户外活动、环境等与幼儿健康有关的事项进行研究并能提出建议,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10.所管设备、用具存放整齐,保管有序,数量清楚。

(三)岗位等级制度

1.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忠于职守,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爱护幼儿,关心幼儿。

2.积极配合本班教师管理幼儿的生活,细致地做好教育的准备工作,主动辅助教师组织教育活动,能够组织游戏和户外活动,必要时可以代理教师组织教育活动。

3.了解本班房舍、设备和周围环境,及时快速地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4.认真执行卫生保健制度,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做好消毒、防疫工作,协助医务人员做好幼儿健康检查和保健工作。及时发现幼儿身体不适,细致照顾个别体弱幼儿和生病幼儿。

5.保管好幼儿的衣物,将本班设备、物品管理得整齐有序。

6.遵守幼儿作息制度,配合教师照顾好幼儿的一日生活,注意进行生活环节中的教育活动。搞好晨、午的检查。根据天气冷热变化,随时提醒或帮助幼儿增减衣物。按时打开水、取饭。热菜、热饭、热水放在固定的地方。

7.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切实保障幼儿的安全。

保育员技师

(一)知识标准

1.掌握学前教育基础理论,能正确地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熟悉地掌握学前儿童的体育知识,并运用到保育工作实践之中。

2.掌握营养学基本理论知识,能科学地分析和配制合理的儿童膳食。

3.掌握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促进儿童发展的卫生保健知识,并能自觉运用这些知识于保教实践中,努力提高保教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