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同步辅导与强化训练1000题
18998400000034

第34章 海关监管货物及其报关程序(18)

83.【答案】×

【解析】货物类快件中,对关税税额在人民币50元以下的货物和海关规定准予保税的货样、广告品,应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快件KJ2报关单、每一进境快件的分运单、发票和海关需要的其他单证。因此本题的说法错误。

84.【答案】√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暂准进口单证册项下进出口货物监管办法》有关规定,ATA单证册既是一份国际通用的暂准进口报关单证,又是一份具有国际效力的担保书。其适用范围是在展览会、交易会、会议及类似活动中供陈列或使用的货物。

85.【答案】×

【解析】无代价抵偿货物指的是进出口货物在海关放行后,因残损、短少、品质不良或者规格不符,由进出口货物的发货人、承运人或者保险公司免费补偿或者更换的与原货物相同或者与合同规定相符的货物。收货人不包括在内,因此本题的说法错误。

86.【答案】×

【解析】提前报关的进口转关货物应在电子数据申报之日起5日内,向进境地海关办理转关手续。超过期限仍未到进境地海关办理转关手续的,指运地海关撤消提前报关的电子数据。当进出货物的提前报关转关数据被撤销后,报关单位可以采用直转转关方式办理进出口货物的转关运输手续。因此,对于超过规定期限仍未到进境地海关办理转关手续的,指运地海关撤消提前报关的电子数据,报关单位采用直转转关方式办理进出口货物的转关运输手续的,应在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内,向进境地海关办理转关手续;在海关限定的期限内运抵指运地海关之日起14日内,向指运地海关办理报关手续。逾期海关按照规定征收滞报金。对于报关单位,在电子数据申报之日起5日内,向进境地海关办理转关手续的,应在转关货物运抵指运地之日起14日内,向指运地海关办理提交纸质报关单及其他报关手续,逾期海关按照规定征收滞报金。

87.【答案】√

【解析】出境修理货物超过海关规定期限复运进境的,海关按一般进口货物计征进口关税和进口代征税。因此本题的说法正确。

88.【答案】√

【解析】提前报关方式指的是进口货物在指运地先申报再到进境地办理进口转关手续,出口货物在货物未运抵起运地监管场所前先申报,货物运抵监管场所后再办理出口转关手续的方式。因此本题的说法正确。

89.【答案】√

【解析】本题的说法正确。海关对享受减免税优惠进口的机器设备的监管期限为5年,5年之后即可向海关办理核销结案手续。

90.【答案】√

【解析】从非保税区进入保税区的货物,按出口货物办理手续,出口退税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从保税区进入非保税区的货物,按进口货物办理手续。

91.【答案】√

【解析】经电缆、管道等方式输送进出口的货物,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及其代理人办理进出口报关手续的特殊地方就是可以定期报关。因为该类货物无法确定进出境的时间,又不能像普通货物那样接受海关工作人员的直接检查、清点和核对。

92.【答案】×

【解析】海关查验货物时,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到场,配合海关查验。已经参加过查验的查验人员不得参加对同一票货物的复验。因此本题不正确。

93.【答案】×

【解析】本题中的”对部分企业进口的部分料件和出口的部分成品征收保证金“不正确,对于部分加工贸易出口商品,国家实行的是限制类管理,但只对为生产限制类出口商品而进口的料件征收保证金。

94.【答案】×

【解析】外发加工是指经营企业因受自身生产特点和条件限制,经海关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委托承揽企业对加工贸易货物进行加工,在规定期限内将加工后的产品运回本企业并最终复出口的行为。外发加工的成品、剩余料件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残次品、副产品等加工贸易货物,经经营企业所在地主管海关批准,可以不运回本企业。

95.【答案】×

【解析】工艺损耗指的是因加工工艺原因,料件在正常生产过程中除净耗外所必需耗用、但不能存在或者转化到成品中的量,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四、综合实务题

(一)【答案】1.A、B、C、D 2.A 3.A、C、D 4.A、B 5.A、C、D

(二)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C、D

4.【答案】C

5.【答案】A、C

(三)

1.【答案】B

【解析】本题的案例属于跨关区异地加工。跨关区异地加工贸易是指一直属海关关区内加工贸易经营企业,将进口料件委托另一直属海关关区内加工生产企业加工成品回收后,再组织出口的加工贸易。

2.【答案】A

【解析】按规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应当由经营企业到加工企业的所在地主管海关办理加工贸易合同备案手续。

3.【答案】C

【解析】按规定,东部地区B类管理企业进行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设台账并按进口料件应征税款的50%付保证金。本题中需要加工的涤纶长丝属于限制类商品,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

4.【答案】A、D

【解析】加工贸易合同执行期间所发生的料件串换及处置,需提交书面申请并符合下列条件:①保税料件和保税料件之间以及保税料件和进口非保税料件之间的串换,必须符合同品种、同规格、同数量的条件。②保税料件和国产料件(不含深加工结转料件)之间的串换必须符合同品种、同规格、同数量、关税税率为零,且商品不涉及进出口许可证件管理的条件。③经海关批准,经营企业因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之间发生串换,串换下来同等级数量的保税料件,由企业自行处置。

5.【答案】A、B、C

【解析】加工贸易企业必须在同一经营单位、同一加工厂、同样的进口料件和同一加工贸易方式的情况下向海关申请将剩余料件结转至另一加工贸易合同生产出口。申请办理剩余料件结转时,加工贸易企业应当向海关提供企业申请剩余料件结转的书面材料、企业拟结转的剩余料件清单和海关按规定需收取的其他单证和材料。

(四)

1.【答案】C

2.【答案】A、B、D

3.【答案】A、D

4.【答案】A、B、C

5.【答案】A、D

(五)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C

(六)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A、C

4.【答案】A、D

5.【答案】C

(七)【答案】1.C 2.A、B、D 3.B、D 4.A、B、C 5.D

(八)

1.【答案】B

【解析】本题中的经营企业和加工企业属于同一个企业,经营企业和加工企业有可能是同一个企业,也可能不是同一个企业,国家规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应当由经营企业到加工企业的所在地主管海关办理加工贸易合同备案手续。因此B项的表述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