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背针疗法治百病
18998900000053

第53章 外科疾病(9)

【按语】

有人观察天宗穴对胆囊炎具有较好的诊断和治疗作用,经对35例患者观察,全部具有右侧天宗穴压痛,占100%,其中明显压痛(+)者27例,占77.1%;大声叫痛()者6例,占17.1%;疼痛剧烈出汗()者2例,占5.8%。对部分患者按摩其天宗穴(右)时,常可感到腹痛减轻,收到缓解症状的效果。而且患者之天宗穴(右)压痛程度,均随疾病之好转而逐渐减轻以至消失。这可能是因为胆道的感觉神经来自膈神经的分支,而天宗穴的局部解剖属于肩胛上神经分布区。前者发自第3~5颈髓,后者发自第5~6颈髓,两者在第5颈髓节段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当胆道发炎或结石时,因胆管壁膨胀、牵拉或Oddis括约肌痉挛而产生的痛冲动可以扩散到邻近的躯体感觉神经元,提高其兴奋性,使其痛觉感受阈降低,形成“过敏点”,从而引起右肩部的牵涉痛。而与肩胛上神经同时发自第5、6颈髓节段的尚有肩胛背神经与肩胛下神经,这可能是产生多处牵涉痛和压痛点的原因[中国针灸,1986,6(4):20]。

二、胆绞痛

胆绞痛是因胆系疾病引起的右上腹剧烈绞痛。中医学一般将其归属于“胁痛”、“黄疸”、“胃脘痛”范畴。

【病因病理】

胆绞痛多由胆系出现机械性阻塞或感染而导致,如胆石症、急性胆囊炎和胆道蛔虫病。由于各种理化因素、机械牵张及体内炎性代谢产物刺激或神经反射,释放出乙酰胆碱作用于奥狄括约肌上的胆碱能受体,从而导致奥狄括约肌痉挛,胆囊收缩,胆汁滞留而不能排出,从而出现绞窄样剧痛。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寒热失常,以致肝郁气滞,胆失疏泄而为病,或因肝胆湿热内蕴,日积月累,胆汁久经煎熬,凝结成石,或因“素有食蛔,或因病过饥……蛔亦上入于膈”,虫或石阻塞胆道,不通则痛,发为绞痛。

【诊断要点】

1.突发性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可向右肩放射,常伴恶心呕吐,黄疸,发热。常因劳累,油腻餐所诱发。既往有类似发作史。

2.右上腹明显腹肌紧张和压痛,胆囊触痛征阳性,少数可能扪及肿大的胆囊,伴明显压痛。

3.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增多。多普勒超声和胆囊区X线片有助于诊断。

【治疗方法】

方一

1.取穴肝俞、胆俞。

2.操作用点穴疗法。在肝俞、胆俞附近,用手指探查最明显的压痛点为穴,用右手拇指按于穴上,运用手腕及前臂的弹力,持续按压,每次5~10min,如力量不够,可用肘关节,借助上身力量压于穴位上。

方二

1.取穴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

2.操作用拔罐法。用3~4个中号火罐,以闪罐法从上至下,每穴反复拔罐4~5遍,然后在肝俞、胆俞留罐5~10min起罐。

方三

1.取穴天宗。

2.操作用毫针刺法。取天宗穴用1.5~2寸针直刺0.5~1.2寸,用泻法,提插捻转强刺激,使右肩胛、肩臂和肩颈部有明显酸麻胀痛感,留针30min,每5min行针1次。

方四

1.取穴膈俞、肝俞、胆俞、脾俞。

2.操作用刺络拔罐法。取膈俞、肝俞、胆俞、脾俞穴,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2~3次,深0.1~0.3寸;随后用中号火罐以闪罐法拔罐,留罐10~12min,放血数毫升。

【治疗效果】

尚清旭用方一治疗胆绞痛60例,显效51例,占85%;好转9例,占15%,总有效率100%[尚清旭.针灸临床杂志,1997,13(4、5):81]。王兴华用方二治疗37例,显效23例,占62.16%;有效9例,占24.32%;无效5例,占13.52%,总有效率86.48%[王兴华.中国针灸,1996,16(11):38]。邓英莉用方三治疗56例,结果有效53例,占94.6%,3例结石过大,暂时缓解,起针后复发转手术治疗[邓英莉.陕西中医,1993,14(11):512]。魏彩莲用方四治疗45例,显效共29例,占64.44%;有效,共l3例,占28.89%;无效,共3例,占6.67%(其中2例为胆总管结石合并化脓性胆管炎,行外科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3.33%[魏彩莲.中国中医急症2003,12(1):58]。

【处方荟萃】

1.选胆俞膏(延胡索、乌药、大黄、川芎、各15g,白芍、黄连、血竭、五灵脂、樟脑、冰片各10g,共为细末,用清开灵注射液60ml,凡士林适量,调膏)18g,外敷胆俞穴,胶布固定。再针阳陵泉,留针20min,10min捻转1次[尹国有.中国民间疗法,1997,(3):13]。

2.取肝俞、胆俞或二者之间,配穴外丘、中都;昏倒或休克加刺人中、内关。主穴用1.5寸毫针直刺,快速进针1寸,双手同时行针边捻转,边提插,每分钟100次,使针感向胸腹放散,配穴用3寸毫针透刺,留针30~60min,3min行针1次[陈邦国,湖北中医杂志,1988,(3):43]。

3.取第1腰椎棘突左右旁开3指,用拇指自上而下寻找压痛点,进针1~1.5寸,强刺激半分钟得气后,留针15~30min,5min行针1次[王方.江苏中医杂志,1987,8(8):40]。

【按语】

胆绞痛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往往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而抗炎治疗或手术切除需要时间过程,在病因祛除前,可反复发作。此时应用背针疗法疗效显著,有较好的镇痛作用,有的甚至可以达到治愈目的。在穴位注射疼痛缓解后,应查找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从根本上解除疼痛因素。全身反应较重及感染较重时,可配合药物综合治疗,病情危急者可外科手术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流质饮食。病情缓解后,酌情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三、胆道蛔虫症

胆道蛔虫症是由于肠道蛔虫钻入胆管所引起的一种常见急腹症。中医学称之为“蛔厥”或“虹厥”。

【病因病理】

本病常因饥饿、发热、胃酸降低等,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蛔虫沿碱性的胆汁来源钻入胆管,引起胆管强烈痉挛和严重梗阻,产生上腹区剧烈绞痛。蛔虫将细菌带入胆管内,可发生胆管感染等疾患。蛔虫阻塞胆管,胆汁不得疏泄,可发生黄疸。死虫的残体和虫卵又可成为结石的核心形成胆总管结石。中医学认为,饮食不洁是本病致病的最主要原因。虫卵由不洁食物经口而入体内,在肠道寄生、繁殖。蛔虫好动窜,喜钻孔窍,当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畅时,蛔虫便四处窜动,若窜入胆管,则使肝胆气机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因气机瘀滞,疏泄失职,阳气不得外达,尚可见四肢厥冷。

【诊断要点】

1.突然发生的在上腹及剑突下疼痛,阵发性“钻顶”样绞痛,常常向右肩及背部放射,痛时辗转不安,甚则汗出,四肢发凉,腹痛严重而体征轻微,体检可见上腹剑突右下方有压痛和轻度反跳痛,而无腹肌强直。在发作间歇期,上述症状和体征可完全消失。

2.绞痛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和呕吐,吐出物多为胆汁,有时含蛔虫。

3.化验检查:血白细胞数稍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加。粪便、呕吐物、十二指肠引流液中可查到蛔虫卵。

【治疗方法】

方一

1.取穴至阳。

2.操作用毫针刺法。病人取左侧卧位,用2寸毫针直刺1.5寸,得气后采用泻法,每2min运针1次,留针15~20min。

方二

1.取穴胆俞。配穴:足三里。

2.操作用穴位注射法。用10ml注射器接5~7号针头,抽取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维生素K3注射液8mg混合后。对穴位常规消毒。将针头刺入双侧足三里和胆俞穴,待出现酸胀感后,回抽无血,每穴注入0.75ml。

方三

1.取穴右侧背部第10胸椎下旁开2.5寸。

2.操作穴位按压加磁疗。先用右手拇指按压右侧背部第10胸椎下旁开2.5寸处,至疼痛缓解后用200高斯磁铁1片置于穴上,胶布固定,24h后取去。

方四

1.取穴第7胸椎夹脊穴或至阳穴。配穴为胆俞、脾俞、胃仓。

2.操作用毫针刺法。取穴以右侧为主。取第7胸椎夹脊穴左、右各1穴,垂直刺入皮下后,以65°斜向胸椎刺入1寸左右,使针尖抵达脊柱骨膜,行小幅度捻转泻法,以病人胸腹部有宽松感为止,留针20~30min。配穴按常规针法。

【治疗结果】

陈小平用方一治疗胆道蛔虫症36例,结果36例全部有效,显效35例,占97.2%;有效1例,占2.8%[陈小平.中国针灸,1998,18(1):23]。唐怀吉用方二治疗30例,1次治愈16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唐怀吉.现代中医,1992,(4):169]。庄景甫用方三治疗本病54例,痊愈9例,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7%[庄景甫.福建医药杂志,1981,(4):51]。吴家庆用方四治疗34例,治愈28例,显效4例,好转2例。

【处方荟萃】

1.取穴胆俞,配上脘。病人取侧卧位,在上脘和胆俞穴各刺1根毫针,得气后接电针仪,频率在2~3/min,电流强度以能耐受为度。每次通电5~10s,中间间隔数分钟,第1次通电、痛即大减,反复通电,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即可起针。

2.蛔厥穴第8胸椎棘突下凹陷中,患者俯卧,以2.5寸不锈钢针,消毒后沿棘突间隙略向上斜刺,深度1.5~2.0寸,每隔5min捻转1次,留针15~30min[郭俊民.吉林中医药1981,(1):28]。

【按语】

针刺治疗效果与发病时间长短成正比,即发病时间越短,针刺后腹痛时间缓解越快;反之,腹痛缓解时间越慢。需要强调的是,当患者腹痛缓解后应立即给予驱虫治疗,以防复发。针刺无效的原因有:蛔虫数量多,或与结石并存,或钻入肝胆管并交叉成团:胆道畸形,胆总管重度炎症等。

疼痛缓解后,应立即驱蛔,注意大便次数和排出蛔虫的数。明显合并感染者,应加用抗生素;严重呕吐者,应配合加量。治疗后疼痛不减并出现高热,黄疸加重、肝胆肿大、血白细胞升高、腹肌强直等危急病情时,应速转外科手术治疗。

四、外伤性截瘫

外伤性截瘫,又叫下肢不遂,俗称瘫枯。是由脊髓横贯性病变引起的以下半身运动功能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病因病理】

外伤性截瘫是由于直接损伤(如火器、刀刺伤等)和间接损伤(脊椎骨折、脱位等)脊髓所致。脊柱损伤可影响到肌肉逐渐萎缩、丧失有关的感觉和知觉、某些器官功能受损(如膀胱失控等),或失去某些活动能力等,严重的有生命危险。中医学认为,本病是因外力致内伤,引起瘀血凝聚于大脑或脊椎各部,阻塞经络、压迫神经,使其失去活动功能。

【诊断要点】

1.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立即出现完全性弛缓性瘫痪,肌张力消失,各种反射、感觉、括约肌功能消失,小便潴留,一般于数小时内自行恢复。大多需3~6周才能逐渐出现损伤水平以下的脊髓的功能活动。

2.根据CT或MRI能帮助确诊。

【治疗方法】

方一

1.取穴在脊髓损伤节段上方和下方各取督脉1穴(椎间隙处)。配穴:

上肢取肩铡、曲池、合谷、外关;下肢取环跳、风市、足三里、昆仑、太冲。

2.操作用温针法。2穴尽量靠近损伤脊髓节段,针刺时应避开瘢痕,沿棘突方向进针,得气后,施以捻转行针,强刺激1min。然后在针柄上套艾条2cm,点燃后施灸,每穴灸2壮。配穴按常规针刺,留针30min。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d,再进行第2个疗程。

方二

1.取穴在病灶上、下各一节段的两侧夹脊穴(T1~T8节段的脊髓病变取穴应取C7和T9节段的夹脊穴)。

2.操作用电针法。选用2~3寸毫针,在病灶上、下各一节段的两侧夹脊穴进针,针尖方向略向内侧斜刺,深度一般为在胸夹脊2.0~3.0cm,在腰夹脊4.5cm左右,患者有麻胀感或触电感向下放射为佳,接通KWD-808Ⅱ型脉冲电针仪,波宽0.4~0.7ms,频率为1~100Hz,每侧上下连接导线,痉挛性瘫痪波形用密波,弛缓性瘫痪波形用疏密波,通电后逐渐加大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通电30min。

方三

1.取穴取感觉平面的上缘,棘突旁开0.5寸处。

2.操作用毫针刺法。用2~3寸毫针,在两侧穴位各针1针,分别顺着脊柱经纵轴方向向下沿皮刺。每次30min,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方四

1.取穴夹脊穴、背腧穴。配穴:秩边、关元、次髎、涌泉。

2.操作用电针法。在受损脊髓平面上两个椎体开始针刺,右侧取夹脊穴,左侧取背腧穴,或相反取穴。每一个针刺平面只进1针,穴位呈“之”字形分布。每一个穴针刺至横突骨膜近神经根处,由上至下到第5腰椎为止点。

将两个电极分别连接两侧夹脊穴高点和背俞穴低点,或背腧穴高点和夹脊穴低点,然后接通电流,痉挛性瘫以密波为主,弛缓性瘫以疏波为主,电流强度以引起肌肉收缩,患者能够耐受为准,或以患者诉有酸、麻、胀、触电样感觉为主,强度不能过大,以免引起脊髓再损伤。涌泉穴宜强刺激,其他配穴常规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