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背针疗法治百病
18998900000072

第72章 五官科疾病(1)

第一节眼科疾病

一、睑腺炎

睑腺炎是一种眼睑腺体化脓性炎症。可归属于中医“疔疮”范畴。

【病因病理】

本病系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引起睫毛附近的皮脂腺、变态汗腺或睑板腺产生急性化脓性炎症。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平时过多食用辛辣、燥热的食品,致使脾胃蓄积热毒,或是脾胃蓄积湿热,复感风热外邪,引动脾胃温毒积热,邪毒相搏上眼,气血滞而发红、肿痛,形成本病。

【诊断要点】

1.单发型眼睑部局限性、单个硬结,疼痛和触痛明显,硬结顶端出现黄色脓点,破溃后脓液流出。

2.多发型:眼睑部出现多个硬结,大小不等,时消时起或破溃。

3.顽固型:眼睑缘部出现一个或多个红肿硬结,反复发作,或硬结难消退,迁延不愈。

【治疗方法】

方一

1.取穴睑腺炎点。配穴:耳穴、眼。

2.操作用穴位注射法。主要取背部睑腺炎点即胸1~7椎体两侧,旁开3寸之内的范围,找寻红色疹点,取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4万U,每次在后背一侧取3~5个睑腺炎点,用注射器在睑腺炎点垂直进针,刺入皮下约0.5cm,每点注射药液约0.5ml。第2次取背部一侧的睑腺炎点,注射方法同前。7次为l个疗程。不愈者可再治疗2~3个疗程。

方二

1.取穴肩井。

2.操作用毫针刺法。用毫针以75°,针尖向大椎穴快速刺入0.5~0.8寸,边捻转,边提插,强刺激,待针下得气后,休息1min,再捻转30次,摇大针孔,缓慢出针。每日1次。

方三

1.取穴背部阳性反应点。

2.操作用挑治法。在背部第1~12胸椎至腋后线范围内寻找反应点,为粉红色或暗红色充血性疹点,有的隆起如粟米状,有的稍扁平,直径0.5~1cm,以1个多见,偶可见2~3个。左手拇、示指捏起皮肤,右手持三棱针,将选好的疹点挑破,以出血为度,挤出2~3滴鲜血,用消毒干棉球拭净血迹即可。如治疗1次未愈可隔2d后再挑治1次。

方四

1.取穴患侧膏肓穴,化脓期配耳尖穴放血。

2.操作用刺络法。医者右手持三棱针,左手拇、示两指固定病人患侧膏肓穴两旁,快速刺入2~3分挑起,然后用手轻轻挤压,使其流出数滴血液后,用乙醇棉球外敷,胶布固定1d,以防感染。然后嘱患者抬头按摩患眼周围穴位10min左右。

【治疗效果】

王新成用方一配合中药内服治疗214例,193例单发型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痊愈184例,占95.3%,显效9例,占4.7%。12例多发型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痊愈6例,占50%,显效6例,占50%。9例顽固型患者经3~5个疗程治疗后,痊愈6例,占66.7%,显效3例,占33.3%。总有效率100%。

[王新成.针灸临床杂志,2000,16(6):28]。祁一用方二治疗21例,针2~4次痊愈15例,5~8次痊愈4例,2例无效。治愈率90%[祁一.上海针灸杂志,1994,13(4):191]。张立涛用方三治疗42例中,痊愈38例,占90.5%;显效4例,占9.5%。有效率达100.0%[张立涛.中国针灸,1996,16(11):51]。林少英用方四治疗48例患者均1次治愈[林少英.中国针灸,1997,17(5):282]。

【处方荟萃】

1.治疗方法:先用泻法针刺大椎穴,不留针,出针后用梅花针叩击至潮红或轻微渗血为度,范围约3cm×3cm,然后在叩击部位拔火罐出血略有增多,时间5~15min[蔡恒.针灸临床杂志,1997,13(12):36]。

2.取双侧肝俞穴,左手捏起被刺皮肤,右手用三棱针点刺肝俞,并加拔火罐,使血液流出,以1~3ml为度,起罐后用胶布固定。每2d1次[祁一.上海针灸杂志,1994,13(4):191]。

3.采用划背法,用一端为圆钝形的小棒,沿着患者肩胛骨内侧边缘。自上而下划,连续3次,然后再划另一侧(先后顺序不限)早、晚各1次,症状严重者可再加1次。一般治疗1d后,眼睑红肿疼痛明显好转,初发、轻症病人1d后症状基本消失。重症、发病时间较长者需3~4d可痊愈,平均2.5d[栾涛.上海针灸杂志,1997,16(3):45]。

4.分别在胸1、5棘突上缘,用2寸长28号针与皮肤成15°顺椎体刺入皮下和棘突之间,针尖可稍往上移3~5分再向下刺入,使针体正好通过穴位,每10min行针1次,用强刺激泻法[牛阳中.陕西中医,1987,8(12):536]。

【按语】

在背部穴位进行治疗过程中依据病症轻重不同,采用不同的刺激方法,疗效是满意的,对感染初期者疗效较好。早期一般治疗1次,1~2d即可消肿痊愈,尤以发病在3d之内又无化脓趋势者疗效最佳;病重者,可连续治疗2或3次。有脓者可用方三的方法排脓。3~4d即愈。如配用外用药可缩短疗程。

特别是用挑治法,对重症患者,硬结坚硬,或已化脓又复发者,具有明显疗效,但在挑治过程中,挑刺深浅是十分重要的,以挑出皮内纤维为度,过深过浅,疗效均可受到很大影响,甚至无效。治疗期间应避免不良刺激,同时治疗结膜炎、沙眼、倒睫等,有助于提高疗效。

二、急性结膜炎

急性结膜炎是因结膜被细菌或病毒感染,或因其他理化刺激而引起的结膜炎症。中医称为“天行赤眼”、“暴发火眼”。

【病因病理】

本病可由细菌、病毒感染所致,由微生物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因化学、物理因素刺激如对光、热、粉尘、花粉等过敏,或接触某些物品、药品、化妆品等,引起的结膜炎症,不具有传染性。中医学认为,系由外感风热之邪或猝感时邪产,疫毒,侵袭目窍,火郁不宣因肝胆火旺循经上扰而致。

【诊断要点】

1.白睛红赤,或见白睛溢血点、呈片,眼睑红肿,黑睛可见星翳。耳前或颔下可扪及脊核。

2.眼沙涩,灼痛,畏光流泪,甚热泪如汤,或眵多清稀。

3.起病迅速,邻里相传,易成流行。

【治疗方法】

方一

1.取穴肝俞。

2.操作用穴位注射法,取曲安奈德(曲安缩松)混悬液1.0ml,2%利多卡因1.0ml,肝俞穴注射1.0ml,3个月1次,只注射1次。对复发者于第1次治疗后3个月重复治疗,主治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方二

1.取穴大椎。

2.操作常规消毒大椎穴,先用泻法针刺大椎穴,不留针,出针后用梅花针叩击大椎穴,皮肤被叩击至潮红或轻微渗血为度,范围约3cm×3cm,然后在叩击部位拔火罐,拔罐时间5~15min。

方三

1.取穴粟米点(位于背部皮肤的第4~6胸椎左右旁开3寸范围内寻找红色或暗褐色的摸之碍手,略带光泽,压之不褪色的“粟米点”)。

2.操作用挑治法。让患者反坐在椅子上寻找“粟米点”,若一下看不出,可用指腹推擦至其出现。用乙醇棉球消毒后。左手拇、示指固定“粟米点”

及附近皮肤,右手持三棱针,用针尖先挑破“粟米点”表皮,然后用半挑半钩的手法寻找纤维状物,挑起时弹扯拉拔一下,再把它挑断。如此反复挑扯少者十余条,多者数十条不等,一般不出血或稍出血,然后用乙醇棉球覆盖伤口,胶布固定。单眼患病挑对侧,双眼同时患病挑明显阳性点,3d挑治1次,3次为1疗程。

方四

1.取穴①大椎、左心俞、右肝俞;②身柱、右心俞、左肝俞。

2.操作用刺络拔罐法。每次选1组,先用三棱针点刺,以微出血为度,然后拔罐15~20min。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

【治疗效果】

林让东用方一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91例,在1~5d内症状消失或减轻为86例,5例无改善,有效率为94.8%[林让东.中国针灸,2002,22(5):323]。蔡恒用方二治疗李某,双眼刺痒、怕光流泪,头痛3d,双眼睑及球结膜片状充血水肿,治疗30min后病状缓解,共治3次而愈[蔡恒.针灸临床杂志,1997,13(12):36]。李建国用方三治疗本病53例,结果:1次痊愈39例;2次治愈8例,好转4例,无效2例[李建国.河南中医,1988,(5):15]。程爵棠用方四治疗本病15例,均获良效(程爵棠.拔罐疗法治百病,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347)。

【处方荟萃】

1.取肝俞穴注射板蓝根注射液,2穴分别注射0.5~1ml,隔日1次,针时针尖向脊柱方向刺入,有酸胀感后注药。主治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赵红地.中国针灸,1998,18(2):72]。

2.取肺俞、脾俞、肝俞阳性反应物。用药物:维生素B1100μg/ml。常规皮肤消毒,在肺俞、脾俞、肝俞局部找阳性反应物,平刺得气后,每穴注入药物0.2~0.3ml,每日1次。

3.分2组,一组为大椎、心俞、太阳;二组为身柱、膈俞、肝俞。用刺络拔罐法。每次选l组穴。先用三棱针点刺,以微出血为度,然后拔罐15~20min。每日1次,5次为1疗程(程爵棠.拔罐疗法治百病,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347)。

【按语】

本病起病急,传染性强,用背针疗法治疗该病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多在1~2次可以见效,如配合眼穴、耳尖放血,疗效更佳。患病期间注意眼部卫生,配合冷开水洗眼,勿用手揉眼,减少视活动。

治疗期间忌食辛棘燥热之品。治疗同时配合氯霉素滴眼液,病毒灵滴眼液点眼。

三、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是指视神经发生退行性变,致使视神经乳头颜色变为苍白并出现浅凹陷。本病属中医学“视瞻昏渺”、“青暴”等范畴。

【病因病理】

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多由外伤损伤视神经、视交叉神经及视束,致传导中断;或晚期梅毒、脱髓鞘性疾病等因素而引起,另外,甲醇、奎宁、铅、砷等中毒亦为致病因素。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可由视神经乳头炎、视网膜脉络膜炎引起,以及变性萎缩、遗传性萎缩等。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肝肾不足,精血耗损;或脾失健运,精微不化,不能运精于目;或心营亏损,神气虚耗;或情志郁结,玄府阻闭;或久病体虚,精不养目;或先天禀赋不足,脾肾阳虚;或头部引伤;或肿瘤压迫等因素导致目之经脉阻滞瘀塞;或精气亏损,目又濡养而失明。

【诊断要点】

1.患眼外观如常人,无异常变化。

2.初起自觉视物昏渺,蒙昧不清,最终完全失明。同时伴视野改变,出现向心性缩小。

3.眼底检查,视神经乳头、黄斑区及其他部位可查见相关病变。视野、眼电生理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可助诊断。

【治疗方法】

方一

1.取穴肝俞,肾俞。配穴:耳枕中(位于耳轮顶点与枕骨粗隆连线之中点)。取单侧穴,两侧交替使用。

2.操作用埋线法。常规消毒和局麻后,用持针器夹住穿有1号肠线的直形三角针,刺入耳枕中穴后沿皮向下干刺3cm出针,来回牵拉肠线,使局部产生酸麻胀感,再紧贴针眼剪去皮外两端线头,针眼用乙醇棉球和小胶布固定。然后,分别以肝俞、肾俞为中点,各做长1.5cm、深为0.5cm的横行切口,在切口探部割取皮下脂肪约蚕豆大一块。将止血钳插入切口内给以强烈的刺激,使病人有不可忍受的感觉,刺激肝俞穴应使酸麻胀感向上传至耳枕中,甚至达同侧眼部,刺激肾俞时,亦应感传至肝俞,再经耳枕中达眼部,尽可能使上述三穴及眼间的感传沟通。之后在上述二穴处用弧形三角针埋入2号羊肠线,缝合皮肤,盖无菌敷料,胶布固定。此疗法一般25~30d1次。2次为1疗程。

方二

1.取穴肝俞、肾俞。

2.操作用穴位注射法。取654-2注射液1ml加维生素B1注射液2ml,

吸入注射器,刺入穴位,得气后注射于上述2穴,各注入1.5ml,双侧交替。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

方三

1.取穴肝俞、肾俞。配穴:风池。

2.操作用穴位注射法。取维生素B12注射液100μg加维生素B1注射液200μg,吸入注射器,刺入穴位,得气后注射于上述2穴,各注入1.25ml。

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d。

【治疗效果】

卫君卯用方一治疗16例中痊愈5例,占31.3%;显效4例,占25.0%:有效5例,占31.2%,无效2例,占12.5%。总有效率为87.5%[卫君卯.中国针灸,1997,17(5):296]。陈龙俟用方二治疗本病38例45只眼,有效33只眼。其中28只眼经1年以上观察20只眼视力未降,8只眼有下降,5只眼又有提高[陈龙俟.山东医药,1979,(9):41]。李镤用方三治疗李某,治疗10次后有光感,20次后视力完全恢复(李镤.穴位注射疗法临床大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675)。

【处方荟萃】

脊柱两侧,眼区、颈椎1~4及其两侧,胸椎9至腰椎2及其两侧,肘弯区。

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从大椎穴至尾椎)。轻刮3行,至出现潮红为止,并重点刮颈椎1~4及其两侧3行,胸椎9~12及腰椎1~2及其两侧5行,均刮至出现痧痕为止。再用梅花针在眼区进行叩刺,然后刮肘弯区。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或加刮配穴(程爵棠.刮痧疗法治百病,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