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背针疗法治百病
18998900000075

第75章 五官科疾病(4)

【处方荟萃】

1.取双侧肺俞、膈俞、肝俞、肾俞,拔罐每次15min,一般经20多次可治愈[高明.针灸临床杂志,2000,16(1):33]。

2.用三棱针在大椎穴呈梅花状点刺,深1~2分,立即用闪火法拔罐10min,令其出血3~5ml,再用毫针针刺双侧天容穴直刺20~30min,隔日1次,3次为1疗程。主治慢性咽炎[蒋荣民.上海针灸杂志,2004,23(12):27]。

【按语】

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咽喉部疾病,病因复杂,迁延难愈。应用背针疗法治疗慢性咽炎,在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等方面,常可取得一定效果,有的可达治愈目的。鉴于本病的慢性过程和特殊的咽部不适感,在诊断方面应与有类似症状的咽部肿瘤相鉴别。在治疗上应有耐心,应避免情志刺激,远离多尘环境,忌辛辣,戒烟酒,注意起居,防止感冒,积极防治咽部其他疾病,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并防止其复发。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七、咽部异感症

咽部异感症是患者自觉咽部有异常感觉而检查又不能发现阳性体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又称“癔球症”和“咽部神经官能症”。中医学称之为“梅核气”。

【病因病理】

本病是由于大脑皮质功能与皮质下相应关系的失调而产生,由于皮质对咽部的自主神经调节紊乱时,就会产生梗阻、异物及异常感觉等症状。它的发生、发作多与精神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为情志所伤,肝失调达,则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因肝病乘脾,以致肝郁脾滞,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积聚成痰,痰气互结于咽喉而发病,也有因妇人断经前后,肝易失疏泄调达之常,气机不利,气滞痰凝,而生此病者。

【诊断要点】

1.以咽中似有梅核或炙脔,或其他异物梗塞感,并随情志波动而发作为主要症状。

2.一般见于成人,多见于女性,常受精神因素影响而反复发作。

3.对咽喉、食管及其他有关器官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

【治疗方法】

方一

1.取穴大椎、肺俞、肝俞、膈俞。配穴:天柱、天鼎、廉泉、合谷、三阴交。

2.操作用刮痧、撮痧法。先用泻法刮一组穴,再用撮痧法中拧挤二组穴,均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方二

1.取穴取脊针穴:双喉穴。

2.操作用毫针刺法。用毫针快速刺入,先以90°直刺1~1.4寸,进行一个方向捻转,得气后左手拇指或示指指腹压在穴下皮肤上施行压拉手法行针数次,再将针退至皮下,以45°向前下方斜刺1~1.4寸,同法行针数次,再将针退至皮下,以15°向下沿皮下刺入1.4寸后放留针30~40min。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

【治疗效果】

程爵棠用方一应用于临床,效果甚佳。均1次见效,25次左右即愈(程爵棠.刮痧疗法治百病,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95)。王惠敏用方二治疗160例,基本痊愈48例,明显好转53例,无效8例(王惠敏.脊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34)。

【处方荟萃】

脊柱两侧,颈前区,颈侧区,肘弯区,颈椎1~7与胸椎7~9及其两侧。用刮痧法。先刮脊柱两侧3行,至出现潮红为止重点刮颈椎与胸椎7~9及其两侧5行,至出现痧痕为止。刮颈前区(用揪痧法)、颈侧区及肘弯区,每日1次,5次为1疗程(程爵棠.刮痧疗法治百病,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95)。

【按语】

用背针疗法治疗咽部异感症,疗效较好,一般均可在治疗2或3次后获显效,虽个别可能反复,但再次加以治疗,仍然有效,只要耐心治疗,细心调养,注意避免感冒和精神刺激,增强治疗信心,都会取得良好效果,并可防止复发。

第三节口腔疾病

一、牙痛

牙痛是多种牙病或牙周疾病的常见症状,见于龋齿、牙周炎、牙髓炎等。

中医称为“齿痛”。

【病因病理】

牙痛可由牙齿本身疾患、牙周组织及颌面某些疾病或因神经性疾病引起牙根部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或牵涉而发生疼痛。中医认为多因外感风热邪毒瘀阻牙龈或因胃火上扰牙床;或因肾阴亏损,虚火上炎而导致牙痛。

【诊断要点】

1.牙疼痛,遇冷、热、酸、甜等刺激加重,咀嚼更甚。

2.可伴龋齿、牙龈肿胀、出血等症状。

3.牙髓炎者,牙痛反复发作,疼痛剧烈病人常以手扶腮;牙周病者牙松动,局部肿痛。

【治疗方法】

方一

1.取穴脊柱棘突压痛点。

2.操作用指针疗法。沿脊柱T1棘突逐个向下按压,找出最痛的棘突,用力按压,使患者有明显的酸胀感觉,同时让患者用力咬牙,待患者自诉牙痛减轻或完全消失时,立即停止按压。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方二

1.取穴肩井。

2.操作用指压法。患者用对侧手按在肩部,示指贴颈,中指按压凹陷处。取患侧,用右拇指按压,逐渐加力以患者能忍受为度,30s后放松压力,再压再放松直至牙痛缓解或消失。

方三

1.取穴背部阳性点。

2.操作每次找2~4个痛点(于背部第7颈椎下,第5胸椎以上,背中线旁开1~2寸,找出有色泽粉红点,约0.3cm),在其中心点刺放血,然后拔罐5~10min。主治各种炎症起的牙痛。

【治疗效果】

王润培用方一治疗牙痛42例,治愈39例,其中1次治愈18例,2~3次治愈21例,好转3例,有效率100%[王润培.中国针灸,1999,19(9):534]。

何有水用方三治疗80例,一般按压1~3min(很少超过5min)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何有水.浙江中医杂志,1989,24(4):165]。王春义用方三治疗牙痛30例,均治疗1~2次后痊愈[王春义.新中医,1990,22(12):33]。

【处方荟萃】

取大椎和胃俞穴。用三棱针在大椎穴点刺三下,以呈品字形,再拔火罐出血2ml。再抽取林可霉素2ml,分别注射在双侧胃俞穴。每天1次。

【按语】

背针疗法治疗牙痛,有良好的消炎止痛作用,经1~3次治疗,即可达到止痛效果,有的可立即达到止痛目的,其中以神经性牙痛疗效最好,在发作时疼痛越重,疗效越好。但对病变已累及深层组织,牙龈已产生脓肿者,疗效可能受到影响。治疗期间应少食膏粱厚味之品,以防炙煿之火;要避免房劳过度,耗伤肾精,以免影响疗效。

针刺止痛时间最长者是急性根尖周围炎,急性冠周炎次之,急性牙髓炎较差。中医辨证,对风火牙痛和实火牙痛疗效较好,对虚火牙痛疗效较差。因此,对一些炎性疾病引起的牙痛还应配合消炎方法,方能根除。在用本法治疗时,应积极寻找原发性疾病进行治疗。对于龋齿,止痛后,应转口腔科进一步处理。

二、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一种口腔黏膜出现溃疡的常见疾病。中医称为“口疳”、“口疮”、“口舌生疮”。

【病因病理】

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内分泌失调、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免疫功能减退、病毒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多由精神、情绪、劳累、月经及其他慢性病等因素刺激细胞变性,又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而产生。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过食辛辣厚味或嗜饮醇酒,以致心脾积热、阴虚火旺、脾胃虚弱及肝气郁结等脏腑失衡而产生。当热邪循经上行,搏结于口舌,热胜肉腐致口舌生疮。

【诊断要点】

1.以口腔黏膜出现单个或数个直径3~5mm的溃疡,灼热为主要症状。

2.起病较快,一般7d左右愈合,若此起彼伏,则病程较长,愈后常易复发。

3.溃疡较表浅,圆形或椭圆形,数量少则1~2个,多则10余个,表面有黄色分泌物,周围黏膜大多充血。

【治疗方法】

方一

1.取穴大椎、陶道、身柱、四椎下、神道、灵台、至阳、八椎下、筋缩、中枢。

2.操作用毫针刺法。进针深度为2寸,病人有酸胀、沉重和向两肋及内脏放散的针感。留针40min,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方二

1.取穴大椎。

2.操作用挑治法。以大椎穴为中心,左右1.5~2cm,每次选2~3个点,呈弧形排列,消毒后持三棱针,锋刃向下从大椎穴开始直刺皮肤,穿过皮肤时可上下划动针柄,挑断皮下纤维2~3根,即可出针。接着以同法挑大椎左右各点,当5~7个点挑刺完后挤压针孔,令其出血3~5滴。按压止血,常规消毒,外敷鱼石脂软膏即可。每周挑2次。

方三

1.取穴心俞。配穴:心肾之火上炎配足三里;虚火上炎配三阴交。

2.操作用穴位注射法。选维生素B12注射液0.1mg。用5号封闭针头套上注射器,吸入药液,然后斜向胸椎方向刺入0.5~0.8寸,有针感后,每穴缓慢注入药液0.5ml,每日1次,每次左右交替使用。5d为1个疗程。

【治疗效果】

韩露霞用方一治疗复发性阿弗它溃疡10例,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治疗次数最少3次,最多30次[韩露霞.中国针灸,2000,20(11):666]。

李克曲用方二治疗4例全部治愈,其中2次治愈3例,3次1例[李克曲.北京中医,1984,(2):64]。卢爱文用方二治疗300例,设对照组85例。结果两组分别痊愈294、52例;好转6、18例,无效0、15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8%、61.2%[卢爱文.新医学,1994,25(5):29]。

【处方荟萃】

取大椎、旁开1.5~2cm处,用三棱针刺入穴位皮下,划断皮下纤维组织2~3根,刺后挤压针孔,令出血少许。每周治疗2次。

【按语】

由于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西医尚无针对性的疗效和满意的方法,针刺治疗本病,古今早有运用,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取得一定疗效,值得加以推广应用。尤其在其他疗法无效时,针刺不失为一种简便可行的治疗措施。

据观察,用本法治疗起效迅速者2~3d愈合,缓慢者2~3周方能彻底愈合,一般可在1周内愈合,因患者本身发病时间差异较大,所以愈合的时间差异亦较大,但多数远期疗效可靠,复发情况较少。在临证中要让患者保持饮食清淡,大便通畅,睡眠充足,有利于预防溃疡复发。若伴有消化道疾患、肝炎或其他疾病者,应注意对这些伴随病症的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

有人观察运用方一治疗后,溃疡明显收敛,疼痛减轻,如有新的病灶,也只是见黏膜发红,或被咬破的黏膜,未发展成新的溃疡,间歇期延长,是治疗前间歇期的1~2倍[韩露霞.中国针灸,2000,20(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