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边缘、族群与国家:清末西北回民起义
18999300000036

第36章 回民起义中的团练、汉民问题(10)

③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页130。

④慕寿祺纂:《甘宁青史略正编》,卷廿二,页八、二二。

①曾毓瑜:《征西纪略》卷四,《回民起义》册三,页44。

②杨毓秀:《平回志》卷七,《回民起义》册三,页197。

③曾毓瑜:《征西纪略》卷四,《回民起义》册三,页44。

④奎昌、文硕奏,《方略》册十八,卷二百三十八,页八。

⑤张和,后充奇台县勇目。同治四年十二月,廷谕“准由该大臣(讷尔济)赏给五品顶戴以资统带”。见《方略》册十,卷一百二十二,页三。

⑥奎昌、文硕奏,《方略》册十八,卷二百三十八,页九。

①金国珍:《徐学功二三事》,载《新疆文史》第二辑,页11-12。

②杨毓秀:《平回志》卷七,《回民起义》册三,页197-198。

③杨毓秀:《平回志》卷七,《回民起义》册三,页197-198。

④何琯奏,《方略》,册十八,卷二百三十三,页二十二。

①成禄奏,《方略》册十八,卷二百四十五,页十一。

②据何琯奏,徐“探得山后安集延酋长呼什伯克带领回众围困吐番城,声称报效等语,徐学功督率团勇二千余名赴番会合,协力围攻”,《方略》,册十八,卷二百三十三,页二十三。

③景廉奏,《方略》册十九,卷二百五十四,页八。

④杨毓秀:《平回志》卷七,《回民起义》册三,页197-198。

⑤文麟、景廉奏,《方略》册十六,卷二百十,页九。

⑥何琯奏,《方略》,册十八,卷二百三十三,页二十三。

⑦文麟、景廉、伊勒屯奏,《方略》册十八,卷二百四十二,页十七。

①景廉奏,《方略》册二十,卷二百六十三,页二十五。

②景廉奏,《方略》册二十,卷二百六十五,页九。

③景廉奏,《方略》册二十,卷二百六十八,页十九。

④荣全奏,《方略》册二十,卷二百六十九,页十一。

⑤景廉奏,《方略》册二十,卷二百六十五,页九。

⑥景廉奏,《方略》册二十二,卷二百八十八,页二十六。

⑦文麟、明春奏,《方略》册二十二,卷二百八十九,页十七。

①景廉奏,《方略》册二十一,卷二百七十四,页二十五-二十八。

②上文取自金国珍:《徐学功二三事》,载《新疆文史》第二辑,页12。

③景廉奏,《方略》册二十一,卷二百八十五,页八。

④景廉奏,《方略》册二十二,卷二百八十七,页二。

⑤左宗棠:“借拨英翰饷项及归并定西振武各营情形折”,光绪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左宗棠全集·奏稿六》,页786-787。

①左宗棠:“额冯两军进攻玛纳斯城失利大概情形片”,光绪二年四月十三日,《左宗棠全集·奏稿六》,页459-460。

②金顺奏,《方略》册二十三,卷三百二,页二。

③左宗棠:“借拨英翰饷项及归并定西振武各营情形折”,光绪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左宗棠全集·奏稿六》,页786-787。

④杨毓秀:《平回志》卷七,《回民起义》册三,页197-198。

⑤金国珍:“徐学功二三事”,载《新疆文史》第二辑,页12。

⑥左宗棠:“答潘琴轩方伯”,《左宗棠全集·书牍》,上海书店影印本,册十三,卷十,页二十七。

①左宗棠:“进驻泾州筹办军务折”,同治八年六月三十日,《左宗棠全集·奏稿四》,页123。

②左宗棠:“请豁免甘省积欠钱粮折”,同治十三年二月十六日,《左宗棠全集·奏稿六》,页6。

③左宗棠:“陕甘饷源奇拙请指拨实饷折”,同治七年八月十六日,《左宗棠全集·奏稿三》,页779。

④曾毓瑜:《征西纪略》卷一,《四民起义》三册,页29。

⑤慕寿祺纂:《甘宁青史略正编》卷二十一,页四五-四六。

⑥左宗棠:“剿办陕省北路回土各匪大胜折”,同治六年八月二十六日,《左宗棠全集·奏稿三》,页444。

①左宗棠、库克吉泰、刘典:“刘厚基进剿清涧两获大胜并成定康克获奇捷片”,同治七年十月二十六日,《左宗棠全集·奏稿三》,页805。

②孔繁朴等修纂:《绥德州志》,卷五“纪事”,页三十二。

③曾毓瑜:《征西纪略》卷二,《回民起义》册三,页32。

④易孔昭等编:《平定关陇纪略》卷三,《回民起义》册三,页338。

⑤刘蓉奏,《方略》册八,卷一百一,页十九。

⑥刘蓉奏,《方略》册八,卷一百,页二十五。

⑦易孔昭等编:《平定关陇纪略》卷二,《回民起义》册三,页323-325。

⑧易孔昭等编:《平定关陇纪略》卷三,《回民起义》册三,页338。

⑨曾毓瑜:《征西纪略》卷一,《回民起义》册三,页28。左宗棠谓:“至甘肃之有楚军,自都兴阿、多隆阿由湖北带来,内多湖北投诚之众。嗣杨岳斌总督陕甘,所带则湖南水军(诸)[居]多,而皆名为楚军。故兰州历设有楚军粮台,不自臣始也。臣军虽名楚军,而陆续选募各省勇丁颇多,本不仅楚人,臣于楚军固无所庸其徇庇。”参见:“周开锡办理甘南军务情形片”,同治十年二月二十一日,《左宗棠全集·奏稿五》,页33。

①参见易孔昭等编:《平定关陇纪略》卷三,《回民起义》册三,页338。

②杨毓秀:《平回志》卷三,《回民起义》册三,页128。

③“附录上谕谕左宗棠等责成刘松山查办老湘军叛勇”,同治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左宗棠全集·奏稿四》,页61。及,左宗棠、刘典:“刘松山剿除绥德州叛卒收复州城折”,同治八年四月初一日,《左宗棠全集·奏稿四》,页79。

④易孔昭等编:《平定关陇纪略》卷六,《回民起义》册三,页462。

⑤左宗棠:“陕境肃清进驻泾州督办甘肃军务折”,同治八年五月十九日,《左宗棠全集·奏稿四》,页93。

⑥慕寿祺纂:《甘宁青史略正编》卷廿三,页十一。

⑦慕寿祺纂:《甘宁青史略正编》,卷二十一,页十三。

①左宗棠:“敬陈进兵事宜折”,同治十年六月十四日,《左宗棠全集·奏稿五》,页100。

②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页178。

③易孔昭等编:《平定关陇纪略》卷四,《回民起义》册三,页367-370。

④易孔昭等编:《平定关陇纪略》卷五,《回民起义》册三,页453。

⑤左宗棠、穆图善奏,《方略》册十九,卷二百四十六,页十九。

⑥曹子正编:《横山县志》(民国十八年印),卷二“纪事志”,页四十二。

⑦易孔昭等编:《平定关陇纪略》卷四,《回民起义》册三,页367-370。又,左宗棠、库克吉泰、刘典:“刘厚基进剿清涧两获大胜并成定康克获奇捷片”载刘厚基进剿未降前的董福祥所统李双良、李栋一股时,“号鼓齐鸣,三路毕集,枪炮止,刀矛接,贼尸遍野。官军奋威冲杀,锐气百倍,败贼拥挤,堕崖、坠涧者无算。”同治七年十月二十六日,《左宗棠全集·奏稿三》,页806。

①左宗棠:“进驻泾州筹办军务折”,同治八年六月三十日,《左宗棠全集·奏稿四》,页124。

②左宗棠、库克吉泰、刘典:“北路官军大胜折”,同治八年正月十三日,《左宗棠全集·奏稿四》,页7。

③左宗棠、库克吉泰、刘典:“刘松山径捣贼巢并剿败北窜回逆现筹安抚折”,同治八年正月十九日,《左宗棠全集·奏稿四》,页14。

④左宗棠的奏议;杨毓秀:《平回志》卷四,《回民起义》册三,页141。

⑤左宗棠:“进驻泾州筹办军务折”,同治八年六月三十日,《左宗棠全集·奏稿四》,页124。

⑥左宗棠、库克吉泰、刘典:“刘松山径捣贼巢并剿败北窜回逆现筹安抚折”,同治八年正月十九日,《左宗棠全集·奏稿四》,页14。

⑦易孔昭等编:《平定关陇纪略》卷五,《回民起义》册三,页454。

①灵州回民丁法的歌谣;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490。

②吴万善:《对于陕甘回民起义中回汉‘联合’问题的商榷》,《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2期。

③酉山书痴:《咸京被难述略》,载《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15、118。

①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74。

②顾寿桢:“孟晋斋年谱”,收《孟晋斋文集》,《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51。据言牛东有汉人降于孙玉宝,并嫁之以女,人称“孙娘娘”,但孙退走后,乡人杀此汉人。后以理屈,立碑纪功。或为贾七。见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95。

③上谕,《方略》册二,卷十九,页十九。

④刘东野:《壬戌华州回变记》,《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67。

⑤余庚阳:《池阳吟草》,《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93。

⑥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五,《回民起义》册四,页246。

⑦张兆栋:《守歧纪事》,《回民起义》册四,页283。

⑧东阿居士:《秦难见闻记》,载《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36。

⑨曹骥观纂:《续修礼泉县志稿》,卷十一“兵事”,页七。

①同治三年四月,前徽县知县赵必达募川勇。至五月由半个川进剿河回,战于白塔寺川,败绩,部勇溃散略尽。四年闰五月,川北镇总兵鹤龄率四川兵1500人援救似兰沟团勇,与红圈回战,大破之,犁其巢。参见张国常纂:《重修皋兰县志》,卷十七“武备上”,页四十二。

②张兆栋:“禀东南城偷挖地道轰塌城垣由”,《守歧公牍汇存》,《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60。

③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回民起义》册四,卷三,页227。

④刘懋官修,宋伯鲁、周斯亿纂:《重修泾阳县志》,卷七“兵事志·军事”,页六。

①魏丙:《琐尾集》,《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76。

②酉山书痴:《咸京被难述略》,载《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18。

③曹骥观纂:《续修礼泉县志稿》,卷十一“兵事”,页一二。

④酉山书痴:《咸京被难述略》,载《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18。

⑤左宗棠:“恭报旋陕日期及会筹调度情形折”,同治七年十月二十六日,《左宗棠全集·奏稿三》,页808。

⑥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281。

⑦左宗棠:“回目求抚情形片”,同治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左宗棠全集·奏稿五》,页155。

①杨毓秀:《平回志》卷四,《回民起义》册四,页140。

②何琯奏,《方略》册十八,卷二百三十三,页二十三。

③福济、荣全、锦丕勒多尔济奏,《方略》册十八,卷二百四十一,页五。

④慕寿祺纂:《甘宁青史略正编》卷廿三,页十三。

⑤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206。

⑥马重雍:《清同治穆生花起事始末》,《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修订重印),页11。

⑦穆启圣:《回忆曾祖父——穆生花》,《张家川文史资料》,第1辑,页153。

①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六,《回民起义》册四,页251。

②张兆栋《守歧纪事》,《回民起义》册四,页278。

③多隆阿奏,《方略》册四,卷四十三,页三。

④马凯祥修,王诏纂:《和政县志》(手抄本),卷八“纪事”。

⑤据载,“传说大荔县起义以前,城乡逢会,回人将所有的白布都买光了。买来以缠头,不久就全部变乱,以头缠白布为号。”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265。与此相应,回民军的重要头目,则多身着红衣,骑战马,或“肩舆三乘,身著红衣。”率众进退,非常醒目,但同时也成为官军易于攻击的重要目标。《方略》册二,卷二十三,页十一。

①桑丹桂修,陈国栋纂,《隆德县志》,卷三“人物志·烈士”,页五十。

②左宗棠:“官军先后渡洮攻克要隘大胜折”,同治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左宗棠全集·奏稿五》,页150。

③左宗棠:“官军连破贼垒逼攻太子寺获胜折”,同治十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左宗棠全集·奏稿五》,页177。

④马培清:《马占鳌起义与投降》,见《甘肃文史资料》第一辑,页19。

⑤左宗棠:“河州抚事渐可就绪片”,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左宗棠全集·奏稿五》,页233。

⑥马培清:《马占鳌的起事与降清》,《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修订重印),页16。

⑦马培清:《马占鳌的起事与降清》,《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修订重印),页20-21。

①马培清:《马占鳌的起事与降清》,《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修订重印),页22。

②易孔昭等编:《平定关陇纪略》卷十一,《回民起义》册四,页139-140。

③马鹤天:《甘青藏边区考察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页17。

④王黼堂纂:《安定县乡土志》,“宗教”,页廿七。

⑤慕寿祺纂:《甘宁青史略正编》卷二一,页十一。

①易孔昭等编:《平定关陇纪略》卷七,《回民起义》册四,页23、26。

②参见《左宗棠全集·奏稿四》,页220、224、419。

③穆图善奏,《方略》,册十六,卷二百三,页八。

④慕寿祺纂:《甘宁青史略正编》卷二二,页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