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边缘、族群与国家:清末西北回民起义
18999300000046

第46章 起义回民的生存与斗争(10)

⑧张彦笃修,包永昌纂:《洮州厅志》,卷十八“杂录”。

①王廷珪修,张元際、冯光裕纂:《重纂兴平县志》,卷五上“人物”,页四十。

②董杏林纂修:《徽县新志》,卷七“人物”,页二十七、三十。

③陈鸿宝纂修:《渭源县志》,卷六“人物志·列女”,页十五。

④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64、127。

⑤胜保奏,《方略》,册二,卷二十二,页九。

①多隆阿奏,《方略》,册三,卷三十六,页三、十七;上谕中或谓多隆阿军掘银两三百余万,黄金六万两,多隆阿辩称有误。虽掘得三十万两,但被兵勇私分八九万两,实得二十一万三千有奇。参见同书卷三十七,页十六;卷三十八,页十九。

②瑛棨奏,《方略》,册二,卷十九,页九。

③马培清:《马占鳌的起事与降清》,《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修订重印),页16-17。

④慕寿祺纂:《甘宁青史略正编》,卷二十一,页四九。

①慕寿祺纂:《甘宁青史略正编》,卷廿四,页五。

②左宗棠、库克吉泰、刘典:“追剿逆回大胜荡平董志原庆泾各属一律肃清折”,同治八年四月初一日,《左宗棠全集·奏稿四》,页74。

③任瀛翰纂:《崇信县志》,卷十“志余”,页四十六。

④苟廷诚纂:《通渭县新志》,卷十“戎政·战防”,页八十四、八十六。

①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57、254。

②马重雍:《清同治间甘肃回变中的马化龙》,《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修订重印)。

①洪良品的序,曾酼瑜:《征西纪略》,《回民起义》册三,页21。

②这里不讨论蒙古-元朝时期的汉人和南人地位问题,只想提请读者考虑蒙元时期的汉人和汉文化地位的逐步上升问题。

①参见《方略》,册二,卷十三,页十三;卷十七,页十。

②翰林院侍讲沈秉成奏,《方略》,册三,卷三十四,页一。

③东阿居士:《秦难见闻记》,载《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123。

④《穆宗毅皇帝实录》(一),卷四十一,同治元年闰八月下,页十六。中华书局《清实录》影印本,第四十五册。

①左宗棠:“复陈拟办事宜并办理营务城防各员请奖折”,同治十二年十二月初十日,《左宗棠全集·奏稿五》,页545-546。

②山东道监察御史寻鑾炜奏,《方略》,册二,卷十六,页十五。

③上谕,《方略》,册二,卷十五,页六。

①本表参考《方略》制作。其他举凡各州县学正、训导、通判、守备、粮台委员等虽处于下层、但具有国家功名、吃国家粮饷的吏员,死者更不可计数。

续表

①都察院奏,《方略》册三,卷三十七,页八。

②都察院奏,《方略》册五,卷六十,页五。

③吴可读《清史稿》有传。参见赵尔巽等撰,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综录类(1)清史稿列传》,第五册,卷四百四十五,列传二三十二,页一二四六一。

④山东巡抚丁宝桢:《通筹陕甘滇黔用兵情形暨沥陈黔省剿办各事宜疏》(同治七年),页2150。转引自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页175。

①“同治以前秦川有大、小八百多座清真寺,不分教派。陕西有依赫瓦尼(新教)和阁迪木(老教)是从民国六年才开始的。”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79。在咸同之前,陕回间见于记载的宗教上的纷争比较明显的是明代万历年间开始于陕西胡、马、海三家首倡的“独班”之议及由此而来“连独班”之争,但并非教派纷争。参见刘东声、刘盛林注释:《北京牛街志书——〈冈志〉》,北京出版社,1991,页83。

①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七,《回民起义》册四,页257。

②易孔昭等编:《平定关陇纪略》卷四,《回民起义》册三,页396。同治七年三月初七日,清军于泾州泾河川捕得禹得彦者,供称“孙义宝死后,众回悉听该犯调度。”“情愿缄约众回求抚”闰四月,供称本名禹均彦,冒名禹得彦求抚,被斩。参见库克吉泰、刘典奏,《方略》册十三,卷一百七十,页二十。

③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409、416。

④左宗棠:“攻破金积堡东关巨巢连克寨垒折”,同治八年九月十二日,《左宗棠全集·奏稿四》,页428。按:马寿清(1814-1902),文牍中有时写作马清寿。字次山,先人原为云南河西大东沟人,后至普洱讲学。马寿清于嘉庆十九年(1814)生于普洱,所以后以“普洱马”著名。同治十年(1871)受抚之后,居于平凉,先后到归化、平凉、开封、成都等各地讲学,是驰名的大阿訇。

⑤严树森:“劾钦差大臣胜保疏”,收于焦连甲修:《新续渭南县志》,卷十中“艺文志”,页三十四。

⑥韩敏:《董志原十八营元帅事迹考》,《回族研究》,1993年2期,页24。

①时阿訇另有“十七省阿訇”之称,所指不明。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450。

②此为任武曾孙任廷轩及泾南冶家村于建功阿訇的传述。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412、416、439。

③西北回民的俗称,指没有念过经的、没有经学知识的一般回民。

④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448-449。

⑤据穆图善奏称,同治六年(丁卯)正月初八、初九等日,“马生彦、杨文治随同前经投诚之马万选、郝壮图、王三春等亲来臣营俯伏投诚,情词极为恳切,杨文治并将抗不归顺之小头目数人杀毙,众情始皆翕服。该头目复称情愿带领马队数百人随同大兵剿贼赎罪。……查杨文治系陕西回酋,人素犷悍,为同类所畏惮。”《方略》册十二,卷一百四十九,页四、五。

①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398-399、380。

②左宗棠:“进驻泾州筹办军务折”,同治八年六月三十日,《左宗棠全集·奏稿四》,页123。

③恩麟奏,《方略》册六,卷七十一,页九。

④雷正绾奏,《方略》册九,卷一百二十,页八。

⑤穆图善奏,《方略》册十,卷一百三十一,页十三。

⑥雷正绾奏,《方略》册九,卷一百二十,页八。

⑦按:口述材料误说孙义章为孙玉宝。按孙玉宝在赫明堂之前于同治四年三月早被清军杀死。参见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452-453。

⑧杨毓秀:《平回志》卷四,《回民起义》册三,页131。

⑨左宗棠:“固原回众自相戕害饬员镇压片”,同治六年十二月十七日,《左宗棠全集·奏稿三》,页584。

①穆图善奏,《方略》册十二,卷一百四十九,页四。

②左宗棠:“进驻泾州筹办军务折”,同治八年六月三十日,《左宗棠全集·奏稿四》,页122。

③左宗棠:“复奏刑部咨查拿获置买军械回党片”,同治八年二月二十三日,《左宗棠全集·奏稿四》,页55。

①雷正绾奏,《方略》册七,卷九十三,页二十三。

②慕寿祺纂:《甘宁青史略正编》,卷二十一,页三。

③雷正绾:“克复固原各情形疏”,载王学伊纂:《固原州志》,卷八“艺文志二·奏疏”,页二十五。

④雷正绾奏,《方略》册七,卷九十三,页二十一。

⑤都兴阿、穆图善奏,《方略》册八,卷九十九,页二十三。口述史说“后来在甘肃被宁夏雷提督使了反间计,为白彦虎所杀”,恐非事实。参见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180。

⑥杨金庚纂:《海城县志》,卷十“艺文志”,页十六。

⑦毡爷:《曼纳给布》,页125。毛拉舍海(MawlāShaykh)是尊称,托必尔屯拉(Tabi‘at Allāh,“主道的本质”),是马化龙的经名,道号是赛义德·束海达依(Sayyid Shahaday,意为“殉道的领袖”)。

①毡爷:《曼纳给布》,页125。

②左宗棠、库克吉泰、刘典:“追剿逆回大胜荡平董志原庆泾各属一律肃清折”,同治八年四月初一日,《左宗棠全集·奏稿四》,页74。

③左宗棠:“北路官军连获大捷折”,同治八年九月二十五日,《左宗棠全集·奏稿四》,页158。

④左宗棠:“进驻泾州筹办军务折”,同治八年六月三十日,《左宗棠全集·奏稿四》,页123。

⑤易孔昭等编:《平定关陇纪略》卷九,《回民起义》册四,页73。

⑥穆图善奏,《方略》册十五,卷一百九十九,页十四。

①柏景伟:《柏沣西先生遗集》,载《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页42。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亦记载“白彦虎等退到董志原后,马化龙不卖给他们粮草,但却把粮草卖给官军。”页179。

②易孔昭等编:《平定关陇纪略》卷八,《回民起义》册四,页71。

③说法不一,有二十、三十、四十两之别。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431、447。

④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纪录》,页427。

⑤慕寿祺纂:《甘宁青史略正编》,卷廿二,页九。左宗棠:“北路官军连获大胜现筹办理折”,同治八年八月二十九日,《左宗棠全集·奏稿四》,页137。

⑥⑦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页431、379。

⑧左宗棠:“进剿北路连获大胜折”,同治八年九月三十日,载《左宗棠全集·奏稿四》,页171。

⑨慕寿祺纂:《甘宁青史略正编》卷廿四,页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