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处世锦囊.1
19004200000024

第24章 赶鸭子上架缩短办事进程(3)

及至驾崩,大权尽归皇后吕雉之手,吕后一旦握权,便想杀尽遗臣及各王,变汉朝为吕家天下。各王逐渐被她杀害了,未遭毒手的也都被削了兵权。

齐王刘泽,眼见各兄弟被姓吕的迫害到这般地步,禁不住在院子里仰面大哭起来。正当他大放悲声之时,忽然背后有人说:“大王,有什么事值得这般悲伤?”

刘泽回头一看,原来是田子春,便对他说:“我虽封王,却一点权力都没有,当日父王给我的20万兵,被吕后追回去了,我自身也难保。”

田子春笑着说:“这有什么难?只要你相信,我有办法去京城长安把兵权讨回来,你给我一笔活动费和黑白两匹马就行。”

刘泽马上答应。田子春还带了7岁大的儿子奉郎一齐上路,在长安的旅店住下。他打听到吕后最心腹的人是六宫大使张石庆,便在他身上打主意。他知道,只有利用吕后跟前的红人,才能把事办成。

田子春给张石庆献了宝马,又攀上了亲戚,称他为姐夫,来往得很不错。田子春每每捡张石庆爱听的话说,渐渐关系越来越好。

田子春是个善于逢迎的人,每天和张石庆高谈阔论,很得“姐夫”欢心。一日,在闲谈间,张石庆谈起吕后的事,田子春乘机便说:“如果姐夫能向太后奏请封吕氏三人为王的话,她一定很欢喜,将来姐夫可能做上大夫呢1”然后再把利害关系一说,张石庆连连称赞他的计策高妙。

次日入朝,张石庆果然奏请封三吕为王,太后大喜,转问丞相陈平,陈平说:“太后所见甚对。即封吕超为东平王,吕禄为西平王,吕产为中平王,又封张石庆为末厅丞相,赏帛金三万。

张石庆喜不自胜地回来,告诉了田子春。田子春假作一惊,说:“我真该死,不酒后胡言,这一来倒坏了吕家世界了!”

“什么?”张石庆也吃了一惊。

“是这样,刘氏还有三个王在外,无兵无权的,今见一天之内封三个姓吕的为王,自然不欢喜啦,万一起疑心,造起反来,事情不是弄糟吗?”

张石庆本是一个脓包,听他一说,也连忙问:“那怎么办好?”

“现在唯有想办法也给姓刘的一点好处。”田子春这般这般,在姐夫耳底嘀咕了了阵,说得张石庆眉毛都动起来。

当晚,张石庆入宫见太后,奏说;“外间已传开了,说关外三王刘泽、刘号、刘长,知封三吕为王,心中不服,想造反了。”

太后问:“又要用什么方法制止他们呢?”

“可不可以这样?”张石庆说:“将三王中的有官者赐赏,无官者付给兵权,他们有了甜头就不会造反了!”

“对!你说的是。”

太后立即叫陈平入宫,商议此事,陈平心里暗喜,想必是山东有人打进来替刘泽取兵印了。

太后问:“刘氏三王谁无兵权?”

陈平答;“只有山东刘泽无职无兵印。”

“好,叫刘泽入朝!”

使者到山东,告诉刘泽,刘泽大喜,即刻起程上京。太后在殿上召见,说:“我儿镇守边庭,久困劳苦,我就把兵印军权给你,务要谨慎从事!”

刘泽拜舞谢恩。太后一见刘泽身躯魁梧,状貌如神,心中有点畏惧,拿起兵符又问陈平:“可不可以给他?”

陈平说:“太后圣鉴不错!”

太后便把兵印给张石庆转交与刘泽。

太后又问:“兵印已交给了,应该给多少兵马?”

陈平说:“凭太后主意吧!”

“3万?”太后伸指对刘泽说。

陈平向刘泽眨一下眼,刘泽不说话。

“5万?”。

刘泽还不开腔。

“7万?”太后再问一句。

刘泽依然眼光光地望着,头摇了两摇。

太后发火了,连忙摆手说:“不给了,不给了。”

当时陈平立即喝叫起来:“刘泽!还不叩头谢恩。太后娘娘已允给你五五25万军马了。”刘泽急忙跪下谢恩。这可急煞太后了,真想不到陈平有此一着,但“君”无戏言,只好无可奈何地对刘泽说:“看在高祖面上,就给了你吧!”

在明确了所求之事,选取了所求人后,为了使长期等待并软磨硬泡的事件早日达成,你必须不择手段地采取非常之措施,分析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找到对方最怕的地方,来一个釜底抽薪,不怕他产答应你的要求,计策在运用过程中,有两点非常重要;

第一、要设“局”诱敌。

例如,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残暴,生活奢华,弄得民不聊生,遍地饥荒,于是各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有些有实权的人,也拥兵自重,自立为王。当时还有一谣言,说是:“杨当灭,李氏将兴。”炀帝心怀疑虑,将朝中大臣李密罢职削官,李密投奔瓦岗寨义军。炀帝又怀疑到另一大臣李浑身上,将他杀死。此时身为重臣的李渊坐卧不安,怕炀帝怀疑到自己头上,但李渊并无反叛之意。

到了隋炀帝十三年,多地反叛有数十起,炀帝江山岌岌可危。此时李渊任太原太守。裴寂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人,他悄悄结交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密谋反叛,但必须动员有忠心的李渊一起行动,这样才能借助他的兵权。但是劝说工作异常艰苦,裴寂与李世民见长期这样下去终究不成,于是密谋,趁机行事,采用“赶鸭子上架”的计策,切断李渊的退路,逼李渊造反。

有一天,裴寂在晋阳宫设下宴席,请李渊饮酒,二人相交已久,李渊也不怀疑,就高高兴兴地去了。

这晋阳宫是炀帝杨广的行宫之一,宫中设有外监,正副各一人。李渊为太原留守,兼领晋阳宫监,裴寂为副宫监。李渊身为宫监,到此赴宴,也正合情理。

裴寂与李渊坐定,美酒佳肴,依次献上,二人边喝边谈,十分快活,李渊开怀畅饮,一会儿就喝了几大杯,已有了几分醉意。忽然听到门帘一动,环佩声响,李渊定睛一看,竞走进两个美人,都生得十分俏丽,如花似玉,美不胜收。裴寂即指引两美人,左右分坐,重行劝酒。李渊已酒醉糊涂,也不问明来历,一味乱喝。

就这样,李渊醉卧晋阳宫,两个美人侍寝,三个同床,不亦乐乎。李渊只知沉沉入睡,哪里还晓得什么犯法。酣睡多时,酒已醒了大半,见有两个美人陪着,不由感到奇怪。李渊打起精神,问二人姓氏,一美人自称姓尹,一美人自称姓张。李渊又问她们二人是哪里人,二人并称是宫眷。李渊不由大吃一惊,立即披衣跃起说:“宫闱贵人,那得同枕共寝?这是我该死的了。”

二美人却连忙劝慰:“主上失德,南幸不回,各处已乱离得很,妾等非公保护,免不得遭人污辱,所以裴副监特嘱妾等,早日托身,藉保生命。”想这二位美人,长居宫中,受尽寂寞,宫人美人数成,二人难得炀帝御幸,今日若得李渊垂青,已是感激万分,受用不尽了。看到裴寂真可谓已得“厚黑”真传,利用别人,好像还是在为别人着想,让人千恩万谢。

李渊频频摇头说:“这……这事怎可行得?”一面说,一面走出寝门,走了几步,正巧遇着裴寂。李渊一把拉着裴寂,叫着裴寂的字说:“玄真,玄真?你难道要害死我吗?”

裴寂笑着说:“唐公?你为什么这般胆小?收纳一两个宫人,很是小事,就是那隋室江山,亦可唾手可得。”

李渊忙答道:“你我都是杨氏臣子,怎么出此叛言,自惹灭门大祸。”

裴寂说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今隋主无道,百姓穷困,四方已经逐鹿,连晋阳城外差不多要作战场。明公手握重兵,令郎暗储士养马,何不乘时起义,吊民伐罪,经营帝业呢?”

李渊道:“我李家世受皇恩,不敢变志。”

李渊口说不敢变志,奈何退路一断,不反即死,他知与宫眷同寝的罪名是何等严重,那炀帝早对李姓人心怀疑虑,若他知晓这件事,一定会借口杀死自己,甚至诛灭九族,李渊只有反叛一条出路,再加上裴寂、李世民分析天下形势,讲清利害,终于坚定了李渊反叛的决心,最终建立大唐江山。

第二、要抽“梯”断敌

无独有偶,徐达成为朱元璋的得力助手,为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功不可没。但是,当初徐达并非自愿为朱元璋出力,朱元璋请他出山还费了一番心思。

当朱元璋广招天下贤才时,各路好汉纷至沓来,可就是缺少一位运筹帷幄的领兵元帅。这时,朱元璋手下的大将胡大海想到姑表兄徐达精通兵法,胸怀韬略,只是不满当时朝廷,故而隐居山林,过着自食其力的田园生活,遂向朱元璋举荐。而朱元璋对徐达并不陌生,所以当胡大海一说,便欣然应允。

一见徐达,胡大海迫不及待地把想法告诉了他。谁知没等胡大海讲完,徐达连连摇头道:“多承贤弟美意,只是愚兄久居深山僻野,一向孤陋寡闻,实难从命!”说着,徐达又指指胡大海带来的礼物,“重礼不敢收,烦请带回,在你家主人面前多多美言请另选贤达之土。”胡大海知道徐达做事谨慎,对朱元璋不太信任。于是,软磨硬缠,说劝徐达。

第二天,徐达干脆远出山门,对胡大海避而不见。胡大海急得团团转。忽然,胡大海心头一动,想起徐达是一名大孝子,遂授计随从,各随从领命而去。

当天夜半,大风呼啸。突然,徐宅浓烟弥漫,不多时,一座清静淡雅的四合院竟烧得片瓦无存,一片灰烬。徐达闻讯赶到,以为老母已葬身火海,直急得捶胸顿足,哭得死去活来。就在徐达痛不欲生时,胡大海赶到,一把拉起徐达:“表兄莫要悲伤,快去追赶强人,为姑妈报仇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