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从火车站到博物馆:城市生存手记
19006200000013

第13章 特立独行:我们多么稀缺的一种生活态度

博士哥的问题可能不只是一个年轻人的问题。很多人像他一样,在30岁的时候就要想到40岁、50岁,甚至是60岁的出路,不可谓不未雨绸缪、深谋远虑。这是一种很典型的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犹豫。作为知识精英,他们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民族脊梁,中国未来的希望。可很多人考虑的是,自己在60岁的时候,是否还能像一个人那样活着,活得有尊严。范小西也曾经不止一次动过考博的念头,因为自己已经是硕士了,成为博士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博士的光环在很多人看来是闪闪发光的,但只有博士,尤其是女博士自己才能体味其中的滋味。从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硕士、博士,过于长久的校园生活,让很多博士的内心都有点变态。在这里,我们很严肃地使用“变态”一词。比如一群猴子,他的弟弟妹妹都能外出自行捕食了,有的甚至已经开始拖家带口了,可他还是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所以博士对于生存,比常人要多一份焦虑。而且很多人都很功利地看待自己的学位,他们并不是真正地热爱科研事业,他们也并不真正地懂得自己要做的学问,在很多人眼里,博士只是一个头衔、一块敲门砖而已。

但这些都是范小西自己心里想的,他想了一会儿,说出来的是另外一段话:“让我们帮你出主意真的挺难的,因为我们都比你小,人生的阅历也没你丰富,可是你的话让我想起我看过的一个博客里的一篇文章《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我想引述这篇文章中的几段话。”

不久以前,我们去看一位从美国回上海探亲的朋友。这位和我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20年前赴美国留学,他谈到多年以来在美国的生活,感触最深的是,在美国的中国人的生活追求,与西方人相比,有一个相当大的区别,那就是旅美中国人无论事业成功与否,无论属于哪一个阶层,似乎都非常重视物质生活方面的追求,只要中国人在一起,无论是台湾人、香港人、内地人还是多年旅居美国的华侨,都非常实际,讲求生活的享受与安乐,中国人平时谈话的内容不外乎是房子、汽车,在世俗生活的享受方面似乎有很强的从众心理,不像西方人在人生追求方面那么多元化。在西方,确实有不少人只关心自己的物质生活,但也确实有为数不少的人在追求其他东西,例如有的人喜欢冒险,而在日常物质享受方面则相当随便,有的人成了事业上的亿万富翁,但生活却十分朴素,始终开一部普通的车子,钱赚得再多也不会想到买什么高级轿车。他们对于别人以何种方式生活,追求什么,物质生活如何好,可以完全不在乎。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己觉得值得追求的价值。换言之,中国人的人生追求相对而言则十分单一,而且很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既然社会上以物质生活为中心,在从众心理的支配下,人们也就自然会去摆阔,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成功。这位朋友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文化问题,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在人生目标追求上中西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反差,我过去也隐约感觉到了。就拿我所接触到的文科研究生与大学生来说,就我多年教学所知,其中相当强烈地出于对本专业由衷的热爱而选择这一专业的学生实在并不多。

前不久我见到一位来上海开会的美国女教授。18年前,我在南京大学读研究生时,就与这位研究中国历史的留学生成为好朋友。她现在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一所不太有名的大学任教,她说,她希望的是提早退休,这样,她就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自由地研究中国文化与历史,因为她现在上课太忙了,最缺少的是自由支配的时间。她还说,她生活很简朴,只要再积攒一些钱,提前退休以后的生活不会有问题。这种把学术视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价值追求的生活态度,在美国并不少见。在美国大学里,人文学科助理教职的收入并不那么有吸引力,然而往往会有数十个博士或博士后宁愿不去公司赚大钱,而要前来应聘,大学教职竞争非常激烈。我曾向一位美国朋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获得一个大学文科教职是如此困难,为什么在美国还是会有那么多人选择去读文科学位呢?这位朋友告诉我,这是因为他们确实有志于哲学、历史、文学与艺术专业,确实以此种学科作为自己由衷的爱好,他们才会作出这种选择。

当下中国人价值追求的单一化、同质化,我在日常生活中就有深切的体会。记得有一天晚上,我的自行车坏了,正在车摊修车时,放在车架上的一本《西方哲学史》的书给一位路旁休息的中年人看到了,他好像是突然发现外星人似的惊讶地看着我,并自言自语地说:“哈!哲学!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居然还有人在读哲学!”这件事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这位市民周围确实长期以来没有人对于纯粹属于人文领域的事物有兴趣,否则他不会把我看成异类,并如此真切地感到惊讶。其次,他非常自然地认为,所有的人都理应追求与他所追求的同样的价值。他无法理解别人追求一种与他不同的价值是合理的、自然的。他的表现正是他的人生态度的一种最自然的反应。我用这个例子只想以此来说明,中国人在人生价值方面,确实相当普遍地存在着一元化、板块化、同质化现象,中国人的价值观分化程度很低。用这个例子可以从反面来说明,什么是“特立独行”的生活态度。

我在旧金山硅谷参加过中国新侨民举办的家庭聚会。我满以为这些旅居海外的朋友会由于我这位刚从国内回来的老乡的到来,而问及有关中国的一些话题。然而在整个聚会中,人们谈的只是各自如何赚钱,刚买不久的房子又涨了,附近什么地方的托儿所最便宜,等等。人们几乎完全没有注意到一位中国内地来客的存在,也根本没有想到问问自己的故乡有什么新鲜有趣的事情,中国有什么变化,中国有什么问题,未来会怎么样。回来的路上,我对此十分感叹,询问带我来参加这次聚会的朋友,这是为什么,我的朋友一时也回答不上来,只是说:“这里大多数中国人圈子谈的都是这些。不谈这些他们还有什么可谈的?”

事实上,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乃是创造之母。而有没有这种多元化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有没有对生活本身的富于诗情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丰富与深度,决定这个民族对人类的文明是否能提供更多的具有原创性的东西,决定我们的生命有没有一种立体感。一个终日在电视机旁看“会动的图画”的两脚动物是不会有原创性的,一个不能宽容特立独行人生态度的民族,是很难产生天才的。天才就是那些具有常人所没有的思想与行事方式的人们。他们对于社会的意义在于,他们以全部的心思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并经由这种超越来达到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只有在那种境界中,才有可能发现常人难以发现的事物的本质。以上分析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创造力不发达,为什么我们社会缺乏人文科学的人才,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没有丰富的色彩。

不好意思,我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来复述他的这篇文章。因为我觉得他说得很对,比如我在网络上看见有一个人做了一个很大的自行车,用了很多的铁,这个车非常重,要几个人才能把他骑走。这个人的想法是把这个自行车作为儿子的生日礼物,他的儿子在深圳,他想骑着这车子去深圳。有的人就会说这个人是不是疯了,这样的车他儿子能骑吗?但是我却觉得这个人做得很好。即使是从功利的角度来说,这辆车也是无用之大用。就像数学这样的基础科学,看着没什么用,不能创造价值,可是应用数学的发展却离不开它。可是我们只会盯着能赚钱的东西。范小西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一副愤青的表情。

还有就是我觉得很多人都在按照别人的想法,或者舆论的想法活着,这样我们就严重葬送了每个人活着的可能性。我很早就听说,博士毕业后的出路很窄,他们只能去高校、科研院所,也可以考公务员,或者去大型国企。当然除此以外也可以干别的,可是,一旦出了这个圈子,世俗舆论就会认为你读这个博士没有任何意义了。对于世俗舆论来说,读博的三年或四年,只是获得了一种身份,以这种身份作为保障你可以进入某一层次的单位,除此之外,你的这三四年算个屁。如果我读博,我只想单纯地读,只是为了开阔视野,学到知识,获得一种专业的训练。

范小西说完,大家都笑了,笑得意味深长。

在大家沉默的时候发现四叔已经回来了,不知道在旁边站了多久。这个时候让博士哥站起来,让四叔坐下未免尴尬,聂小歪和李小懒两个小丫头很有眼色,她们说太闷了,坐得腰酸背疼,出去溜达一下,说完就起身走了。博士哥也觉得不好意思,说,我也该下车了,就向另一个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