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4卷
19007100000098

第98章 解放军对湘西土匪的围剿(11)

《走玩大湘西》以八山七水六洞十三城贯穿全书,另加史迹觅踪二十一篇美文、情系故园二十余篇文章等,同时插钟以福、胡卫衡精彩迷人的摄影图一百余幅,堪称文图并美的旅游佳作。加上引人入胜的文字描述,给人以知识,给人以力量。是读者的知心朋友。

书中写山的文章代表作是《鬼斧神工天子山》。在作者的笔下,状写出了此山的博大、深厚、险峻、逶迤、雄奇和神秘。登过天子山,归来不看天下山。读罢此文使人回味无穷。没游天子山的人,浏览此文,那壮丽的画面,必会深深印在脑海之中,并促使人会想去亲眼一看。

书中写水的佳作是清清沱江水,它清澈碧蓝,如丝如带,如诗如画。李康学先生引著名作家沈从文自传“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都不能和水分离……”点缀沱江。起到了画龙点晴的妙用。

书中写洞的文章中,康学先生不但选择了亚洲第一大洞——九天洞作素材,他还筛选注入中国剿匪史册的缸钵洞作陪衬,讲述了解放16年后的1965年3月24日,中国最后一股土匪覃国卿被歼的故事。并与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相提并论。可见洞不在大,有事则神。显示剿匪部队在缸钵洞出奇制胜划上完整的句号。

在美丽县城的描写中,大湘西二十四县,作者集中选择描述了凤凰、乾州、吉首、泸溪、花垣、辰溪、沅陵、古丈、保靖、龙山、永顺、永定、桑植等十三县城,内容主要涉及城史、城貌、名人等。在《名人逸事》中还特别描写了古代的相单程、覃垕王、彭仕楚,近现代的陈渠珍、王尔琢、向达、廖汉生等人,使文章增添了不少趣味性。《情系故园》一组文章写作者青少年时期在故乡的种种生活经历,其真情实感也令人难忘。

读罢《走玩大湘西》,掩卷细思,无不使我感慨千万。作者写的山,巍然屹立在我的面前。他言的水,奔腾不息的流淌在我的心间;他道的洞,神奇异特,有目共睹。它是熔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于一炉的一本旅游佳作。

到大湘西旅游去,不用找美丽的导游小姐。有了这本书,它就会带你到风光美丽的大湘西随意神游而长知识、增见识,其收获必定会使你惊喜不已。

(原载张家界日报)我读《走玩大湘西》宋梅花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本书。那天,身边的一辆“货的”车旁有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人正忙着从车上往下提一摞摞的书。我听到一句很随意的问话:“《走玩大湘西》,李康学著。李康学就是你?”李康学?我心里一亮,立马刹住脚步,回过头来问:“您就是大湘西三部曲的作者李康学……老师吗?”只见李康学老师转过头来笑着回答:“是的,是我。”望了望站在旁边的我,似乎看出我的心思,慷慨地说道:“你想看,送你一本!”我一听,欣喜不已,捧着书忙连声道谢,帮着搬起书来。

细细揣磨书名《走玩大湘西》,觉得作者书名用的这个“玩”字大有意味。看完全书,果然不同凡响。作者在“走走玩玩”之间,“玩”遍了整个大湘西的山山水水,走遍了大湘西的角角落落,挖掘到了许多已经被遗忘的东西。这种方式的“走和玩”,恐怕是常人不能轻易做到的,这需要一种长期的毅力,一种爱心,一种坚持。就这么“走走玩玩”之间,竟把整个大湘西曾经远逝的灵魂都给“玩”回来了。湘西的山、湘西的水、湘西的人、湘西的鲜为人知的故事,都在这本书里面淋漓尽致地“复活”了,呈现给人们的是神奇的山、灵性的水、幽深的洞以及很多早已消失在岁月的时空里而至今仍被后人乐于传颂的史迹觅踪和名人轶事。仅仅这些还不够,连神秘的湘西旧民俗风情也被一一揭秘。这些,却统统只用了一个“玩”字来概括,足见作者对生活的大气、潇洒之态。

在这本书中,我认为最精彩、也是我最喜欢看的东西,便是书中最后一个章节《情系故园》。山村里长大的人,都会有一个难忘的童年。生活中可以忘却很多事情,唯有童年时烙下的生活记忆,却是无法从记忆深处抹掉的。所以,读到这些故事,有一种久违了的亲切。尤其是作者处在那样一个极其艰难困苦的年代,在那种环境下,人的心理会过早地学会承受,过早地知谙世事。作者的坎坷人生给他带来的是极其深厚的生活底蕴,所以才会产生本章节里处处饱含深情和希望而引人入胜的讲述。正所谓“不经一番风霜苦,哪有梅花放清香”。作者详尽地叙述了自己从小上学以及求学的整个历程,千回百折,几经磨历,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此章节看似和前面几个章节所述的湘西历史文化毫无关联,细细品味,它们却应该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这个空间存在着一种叫做顽强的精神纽带,正是这种顽强的精神,造就了大湘西民族地区世世代代生存不息、醇厚浓郁的历史文化。在李康学老师的身上,我也发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被我下意识地称作为“蜜蜂”精神。蜜蜂是一种非常勤劳的动物,每天都在不停地飞舞,辛勤地采集花粉,不管山高路远。我觉得,李康学老师就是一只蜜蜂,一只在大湘西高山峡谷间飞舞的辛勤的蜜峰。远远近近,曲曲折折,为人们呈献的,不恰好是一份难得的甘甜醇厚的“精神蜂蜜”么?

找寻大湘西的历史不易,人生之路更不易。正是“不易”二字,造就了一位为大湘西默默注视、不停奔走、辛勤笔耕的作者,才有了这本潇洒走一回的《走玩大湘西》。

(原载张家界日报)

奇文共赏妙趣横生——浅谈《传奇张家界》

覃葛

作家李康学大湘西写真集之一作品《传奇张家界》,我对它爱不释手,重读之后,写下了肤浅的感慨。

奇诗《木兰诗》,生动地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奇剧《大唐御使谢瑶环》三十集电视连续剧,讲述谢瑶环为报父仇,女扮男装,巧进皇宫,得到中国惟一女皇武则天重用的故事。这些奇闻趣事,能流芳千古,核心离不开“奇”字。

作家李康学搜集美丽动人的故事和源远流长的神奇传说,用清新生动活泼的语言,精雕细琢,重笔浓彩,描绘出耐人寻味的《传奇张家界》。复杂曲折的故事,引出一个身着戎装,手舞宝剑,俊俏英武,天下无双的白玉。

“你叫什么名字?”

“白玉。”

“白玉,怎么取个不男不女的名字?”向大坤开玩笑道。他细细打量这位士兵首领,只见他穿着一身铠甲,手执一柄长剑,头上的帽盔将头发罩住了,看上去是个秀气而又英俊的后生。

向大坤骑着马对白玉说:“走,咱们到前面小解去。”白玉随他到了一个僻静处,向大坤下了马,边解裤子边道:“这半天急行军憋坏了。”说罢,就解开裤子站着撒起尿来。这时白玉跑到一棵树后蹲下了。向大坤解完手,忽问白玉:“咦?你撒尿还躲着蹲着干什么?”

白玉系好裤子走过来道:“我有点怕丑嘛。”

这段对话,是作者埋下若隐若现的伏笔,给读者留下悬念。白玉究竟是男是女?天不知,地不晓,只有白玉自己知道。可见,作者围绕“奇”字苦下功夫,用意不能不说巧妙。

向大坤端起酒杯对白玉道:“白舍把,你是我的好兄弟,这次与黄知州一战,要不是你飞镖相救,我可丧命在董昌之下了。多亏你出手快,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来,为了感谢你,兄弟我敬你一杯。”

从向大坤的祝酒词中,读者会深深体会到白玉是个英勇善战的人,战功赫赫的人。

“来,咱到外面说。”杨郎中走到屋外。

向大坤跟着走出来。

杨郎中看着他道:“禀告向将军,这位伤兵是个女的。”

向大坤吃惊地瞪大眼睛道:“什么,你说什么?他是个女的?”

“是的,我给他包扎,脱了上衣才知道。”

向大坤道:“这……这怎么可以!天哪,难道她是女扮男装?”

脚踏云雾深山中,识破庐山真面目。这段淋漓尽致的描写,能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的奇诗媲美。

一切恋情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好的结局,这是绝大多数作者和绝大多数读者的共同期待,以悲剧结束的恋情文学作品,会给读者留下不愉快的阅读效果。康学先生的妙笔写道:

白玉莲道:“咱们生死相依,可不是说着玩的,我是真愿为你付出一切。”

“好!好!咱们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从今后,我的一切也是你的。”说罢,张开手臂,将白玉莲拥入怀中。

《传奇张家界》不仅有向王天子和白玉莲的传奇。还有覃垕王的传奇……超古越今,是康学先生的所向,耐人寻味,回味无穷,百读不烦是康学先生的创作追求。

(原载张家界日报)大湘西你在哪里???——大湘西系列作品编后记覃代伦我的心,只有我的心,亲爱的故乡,它是你的。

——引自黄永玉《一路唱回故乡》

当湘西人黄永玉带着他的诗与画,宋祖英带着她的歌一路唱回故乡时,我,一个从湘西大山里挑着铺盖卷走到京城的“乡巴佬”,一个非著名的桑植籍的土家汉子,一个同样非著名的民族出版人,拿什么奉献给你——我亲爱的大湘西?

让我把时间倒回到2002年夏天吧!

那一年,我回湘西省亲,在张家界市拜访我和我父亲覃葛两代人的文友李康学先生,在一个名为“大湘西酒家”的小餐馆里,白族作家李康学和湘西旅游文学土著作家流云,还有我,光着大膀子流着大汗吃着鼓起牛卵子大泡的湘西火锅,大碗喝着火辣辣的包谷烧,讨论着李康学老师的新作《湘西演义》。流云说:“书名还是叫《大湘西演义》吧,历史地理中的湘西有二十四个县,包括现在的张家界、湘西州,还有怀化市和常德市的一部分,比现在的湘西州大多了。”我立刻应和道:“这个书名好,把大湘西百年近现代史都包括了。如果我们再配上照片,图文并美,书肯定好卖。”李康学老师是个急性子,马上打电话叫来了张家界知名摄影家罗兆勇先生,四个人边吃边喝边吹,很快就把书的体例框架搞定了。书用章回小说体,像《三国演义》那样写大湘西近代史,有人物有故事有高潮有结局,大湘西人肯定爱看。罗兆勇和李康学当时就决定到大湘西二十几个县跑几趟,按历史线索拍些实景照片插在书中,让大湘西以外的读者不仅读文而且读图也有美感。于是,一本书的构想就这么在大湘西的小酒馆里落地了。

三个月后李康学寄来修改过的书稿,罗兆勇寄来几百张大湘西照片。我抽看了几章,感到大湘西的历史和大湘西的文明沉甸甸的厚重。于是,立即安排我们室的美女编辑姚晓丹老师责编,我根据李康学老师新的写作计划,还给丛书取了个名字“大湘西三部曲”,《大湘西演义》是第一部曲。根据一个湘西人对大湘西的感悟,我本人为近百张插图配了文字说明,请北京有名的书装设计师杨群先生设计了封面前环和正文版式。姚晓丹老师责编,我复审,我们联手按精品书标准打造《大湘西演义》。2003年,首印10000册,我心中开始有些忐忑,湘西人会认这个湘西人写、湘西人拍、湘西人编的东西吗?没想到半年不到就卖光再版了。全国30多家报纸热评此书,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后来李康学老师将此书改编成30集电视连续剧《湘西风云》,还通过了国家广电总局立项,这当然是后话了。

《大湘西演义》一炮打响,鼓舞了李康学、罗兆勇和我,我们三个湘西人组合,按照《大湘西演义》的编写模式和装帧风格,我们在2004年推出二部曲《大湘西匪殇》。这本书我定位在“大湘西强人和大湘西美人的绿林传奇”,稿子由我爱人于玉莲担任责编。她是地道的蒙古人,蒙文名哈斯其其格,祖先成吉思汗骑着马挥着刀弯弓射着雕一不小心征服了半个地球。我故意对她说:“你要想当好‘压寨夫人’,先给老子编好《大湘西匪殇》。”

她一听就来神了:“幸亏你只让我编编书,没让我住在湘西山洞里,你这浑小子真是一个没被文明洗礼的‘土匪’”。我一笑置之。“文明洗是洗了,但没洗干净哟,你这个成吉思汗的子孙,就认命吧。”书出来不久,有人居然说我要给湘西土匪平反。我回道:“屁话!你知道什么是土匪?你小子看湘西土匪,完全是二分法。两只眼睛看土匪你他妈肯定看不准,容易看歪了看偏了看扁了。你要用三只眼睛看土匪!你读一下老子写的《出版导言》,你就读懂湘西土匪了。”外人不懂湘西,更不了解湘西历史上的土匪,好在湖南人还懂。不久湖南政法频道联系上李康学和我,根据此书拍了五集专题片,电视一播,影响就造出来了。好在至今没有好事者告我状,心中暗暗庆幸分寸拿捏得好,所谓好人一生平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