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学论·行为规范论
19007900000016

第16章 我的大学自我徜徉(6)

学生自身原因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能力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

就业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业能力包括“硬能力”和“软能力”两个方面。所谓硬能力,是指知识、经验、技能等比较容易评估的素质。所谓软能力,是指创新、团队协作精神、自我管理能力等不太容易评估但又非常重要的素质。

部分大学毕业生知识和经验等“硬能力”不足,有的用人单位介绍,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是“花架子”,听起来是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可能比不上一个高中毕业的老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更看重“软能力”,看重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现代企业讲求集团式的经营,注重的是团队合作精神,心理素质要好;面对失败不泄气、敢于担风险;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具有优秀品质,善于竞争,才算具备立足社会的“软能力”。大学毕业生如果具备“硬能力”和“软能力”,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业就会顺利并取得职业成功。

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精英情结严重;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在2009年毕业生中进行的就业意向调查显示:60%以上的学生始终钟情于事业单位和外企,而只有28%的学生愿意去民营企业。64%的学生希望在地级市以上城市工作,25%的学生愿意到县级城市工作,只有11%的同学愿意有条件地到乡镇所属单位去。

2007年毕业的一名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本来签约到某省水利部门所属的供水公司,在大多数同学眼里那是一个很不错的单位。报到上班后,公司通知新招聘的大学生一律到水库实习锻炼,表现优秀者有机会被选回公司总部工作。很快就到了秋天,秋季属于供水淡季,水库里只安排有经验的职工在主控机房值班,其他职工和雇来的农民工一道去单位所属农田里收割庄稼,这位同学就坚决不干了:我是在城市里生活二十年的大学毕业生,来水库已经很委屈了,让我干农活坚决不可以。这位同学返回学校就业处要求再领一份就业协议书重新找工作,老师解释说:按规定不可以再给他就业协议书。这位同学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辞职,从此往返家乡和学校,并多次参加招聘会,2009年的招聘会上也出现了他的身影。后来了解到,因供水公司建设二期工程,2007年接收的毕业生全部回到公司总部从事对口专业工作了。

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现代社会要求毕业生具有相当宽广的知识面,能懂得较多的知识,能胜任多方面的工作。在大学生涯中,应充分认识知识结构在求职择业中的作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通过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加就业筹码。四年的大学学习,接受的知识总量是有限的,在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知识调节,一方面要更新知识,防止知识老化;另一方面要增强目标性,防止与自己专业方向无关的知识比例过大,以致降低自己的专业岗位能力。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动态的、可变的,能够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定向调整,以保持知识结构的弹性。

认识自我正确定位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们应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革除传统陈旧的思想,使自己从那些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把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和外企转向那些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就业地区由那些经济发达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那些地方更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调整好择业心态,合理地确定就业期望值,摆正自己的位置,争取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同时,在找工作前应建立明确的职业定位,就是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与目标,并制订相应的计划,避免就业的盲目性,降低就业失败的可能性。

有人把大学比为工厂,大一新生是初级原材料,经过近四年的加工制作,大四毕业生就是具有较高价值的商品,因此,毕业生找工作也就是商品推销。要成功推销自己,首先要对自身进行正确的定位。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先要想好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工作,能做什么样的工作。要摒弃陈腐的择业观,开阔视野。如只盯着几种热门职业,要求工作稳定,待遇尚可,拼命往里钻,这样势必会造成择业无门的后果。此外,在择业时,无论什么职业,只要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才能,就应该成为我们选择的对象。很多人在找工作时要求专业对口,非对口岗位不找,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大舞台,任何专业都不可能绝对对口,很多工作边做边学,边学边做。试问中国有“当官”的专业吗?有“老板”专业吗?显然专业对口不是绝对的。

那么,可按下列原则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择己所爱,从事一项你所喜欢的工作,就能给你一种满足感,你的职业生涯从此会变得妙趣横生,也将有所成就;择己所长,找工作要切合自己的特长,否则成功率是很低的,即使侥幸找到了,也是干不好的;择世所需,社会的需求不断演化着,职业的选择应顺应就业变动规律;择己所利,每个人都要生存,要养家,择业时要考虑一定的工作待遇和家庭的需要。如果家有年迈父母及其他亲人要照顾,就不宜找离家很远,或常要出差的工作等。

培养能力自我推销

美国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说:“生活就是一连串的推销,我们推销商品,推销一项计划,我们也推销自己,推销自己是一种才华,一种艺术。当你学会推销自己,你几乎就可以推销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可见,学会推销自己是当代青年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学问。

要推销自己首先要提高素质、培养能力,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形成。所以,我们不能等到毕业的时候才着手培养,必须始终贯穿于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自我决策能力

自我决策能力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在大学这个小社会里,别人的意见和忠告各种各样,最终要靠自己决定,这就是对自我决策能力的一次检验。因为在未来的工作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问题以及它们的变化进展都不可能像在学校那样有老师给你作指导,而必须靠自己迅速作出决定,及时予以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自我决策能力对培养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适应社会能力

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现实生活常常不尽如人意,五彩纷呈的现实生活使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眼花缭乱,很不适应。大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常常产生不安、不满的情绪,而常常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大学生却忽视了适应社会这个前提。适应社会,正是为了担当社会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适者生存,生存正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对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反映,更不是对消极现象的认同,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向社会后才能尽可能地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是人们将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借,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因此,大学生应注意克服只注重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操作的倾向。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实践操作上有过硬的本领,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仍以教师这个职业为例,许多用人学校在挑选毕业生时,往往注重的是毕业生的试讲能力和试讲效果,而不只是他们的专业考试成绩。所以培养实践操作能力不能到大四的时候抱佛脚,必须从大一开始制订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