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为形式
在我国,民事立法确认民事法律行为可采用的形式包括明示形式和默示形式两大类。明示形式就是行为人用积极的、直接的、明确的方式表达其内部意思于外部,具体包括用言语进行表达内心意思的口头形式,用文字表达内心意思的书面形式及其他形式。所谓其他形式具体可表现为视听资料形式和需经特定主管机关履行特定手续的特殊书面形式,诸如公证、审核批准、登记等。默示形式是指不依赖语言或文字等明示形式,而通过某种事实即可推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形式。行为人虽然并没有做出明示的意思表示,但根据法律的规定,可以认定行为人的某种客观事实状态就是表达同意进行民事活动的意思。
二、成立要件
(一)有意思表示
单方法律行为,当事人意思表示完成,法律行为既告成立;双方法律行为,互相意思表示一致时法律行为方告成立。
(二)标的需确定并且可能
标的的确定,指关于标的表示需达到能被具体认定的程度。认定标的确定与否的时点,通常为行为成立时。标的可能,指标的在客观上需具有实现的现实性。
三、构成要件
①主体合格。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②意思表示真实。
③内容合法。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或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
④行为合法。
四、无效民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独立的概念并且其实质为合法行为,但在实际中,民事行为不必然合法。因此,我国民法创制了上一位阶的概念——民事行为。下列为无效民事行为:
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民事行为有效,其他民事行为要经过其代理人的追认,因此可视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双务民事行为需要经过其法定、指定代理人的追认,在未追认期间效力待定。
③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其中,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的行为确定无效,损害个人利益的行为为可变更或者撤销的民事行为。
④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⑤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⑥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⑦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五、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
对于下列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①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
②显失公平的。
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
另外,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期限。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所附期限到来时生效或解除。
六、民事法律行为的后果
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后,还会产生下列法律后果。
(一)财产返还
由于民事行为无效,当事人从民事行为中取得的财产就失去了合法根据,所以当事人应将其从该民事行为中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财产返还分为单方返还和双方返还。前者是有过错的一方将其从无效民事行为中所得财产返还给对方,而对方所得财产则不予以返还,依法另行处理;后者则是双方各自将其从无效民事行为中所得财产分别返还给对方。
(二)赔偿损失
无效民事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还相应地产生损失赔偿的后果。该后果的承担是与当事人的过错相联系的,应依据当事人的过错确认其赔偿责任。
(三)追缴财产
在法律规定情况下,执法机关要将当事人因无效民事行为所取得的财产(已经取得和约定取得的财产)予以追缴,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返还给第三人。
第四节民事权利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一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简单地说,就是权利主体对实施还是不实施一定行为的选择权。在理解权利的概念时,要注意与权能和权限相区分。其中,权能通常指权利的具体形式,而权限是法律准许当事人意思发挥作用的限度范围。
一、分类
(一)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
人身权,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二)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支配权,是指主体对权利客体可直接加以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都属于支配权。
请求权,是指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抗辩权,广义上是指抗辩请求权或否认他人的权利主张的权利,有的称为异议权,狭义上是指对抗请求权的权利。
形成权,是指权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
(三)根据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民事权利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绝对权,又称对世权,是指其效力及于一切人,即义务人为不特定的任何人的权利。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都为绝对权。
相对权,又称对人权,是指其效力及于特定人的权利,即义务人为特定人的权利。债权为典型的相对权。
(四)根据两项相互关联的权利之间的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主权利与从权利主权利,是指两项有关联的权利中不依赖另一权利可独立存在的权利。
从权利,是指两项有关联的权利中其效力受另一权利制约的权利。
二、内容
(一)财产所有权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与其他物权相比,财产所有权具有如下特征:①所有权为自物权;②所有权为独占权;③所有权为原始物权;④所有权为完全物权;⑤所有权是具有弹性力、回归力的权利。
(二)债权
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债发生的根据即产生债的法律事实。引起债发生的主要根据有:
①合同之债。合同是债发生的最重要、最普遍的根据。
②侵权行为之债。侵权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非法侵害公民或法人的财产所有权、人身权或知识产权的行为。
③不当得利之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或合同上的根据,取得不应获得的利益而使他人受到损失的行为。
④无因管理之债。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遭受损失,自愿为他人管理事务或财物的行为。
⑤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之债。指因一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这种单方法律行为能在与该行为有关的当事人之间发生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即债的关系。
(三)人身权
1.人身权的概念
人身权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的与其生命和身份延续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2.人身权的种类
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方面内容。
(1)人格权
人格权是法律规定的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所应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①姓名权;②荣誉权;③名誉权;④生命权;⑤身体健康权;⑥自由权;⑦肖像权。
(2)身份权
身份权指因民事主体的特定身份而产生的权利,主要包括:①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利;②监护权;③公民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身份权,即亲权;④继承权。
(3)人身权的保护方法
《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了适用保护人身权的民事责任形式:①停止侵害;②消除影响;③恢复名誉;④赔礼道歉;⑤赔偿损失。
(四)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又称智力成果权,是指智力成果的创造人和工商业生产经营标记的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的总称。其内容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
(五)财产继承权
财产继承权是指公民依法承受死者个人所遗留的合法财产的权利。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四种: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
三、本质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据民事法律取得的可以实施一定行为或获取一定利益的法律资格。民事权利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享有权利的人可以在法定范围内直接享有某种利益或实施一定的行为,享有权利的人可以要求负有义务的人实施一定的行为或是不实施一定的行为,享有权利的人在其权利受到侵犯时有权请求法律予以保护。
民事权利是公民在社会上存在和生活的最基本的权利,也是与公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项权利。从权利的具体内容来分,民事权利主要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为客体、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的民事权利,如物权、债权等;人身权是指以特定的人身利益为客体,并不体现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有些民事权利既有财产权性质又有人身权性质,如知识产权、继承权等。
四、行使
民事权利的行使是指权利人为实现自己的权利实施一定的行为。权利行使的方式有事实方式和法律方式两种。事实方式是指权利人通过事实行为行使权利,法律方式是指权利人通过民事法律行为行使权利。
权利行使应遵循以下两项主要原则:
第一,自由行使原则。权利行使是权利人的自由,自应依当事人的意思决定,他人不得干涉。
第二,正当行使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权利人应依权利的目的正当行使权利,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
五、保护
民事权利的保护是指为保障权利不受侵害或恢复侵害的民事权利所采取的救济措施。
民事权利的保护分为自我保护和国家保护。
民事权利的自我保护,又称为私力救济,是指权利人自己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来保护其权利。自我保护的方式主要有自卫行为和自助行为两种。实施自助行为的条件为:第一,须为保护自己的权利;第二,须情势紧迫来不及请求国家保护;第三,须采取法律许可的方式;第四,须事后当即请求国家保护。
民事权利的国家保护,又称公力救济,指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由国家机关通过法定程序予以保护。
第五节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对民事法律责任的简称,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民事责任属于法律责任的一种,是保障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实现的重要措施,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权益得以恢复。
自然人或法人因违反法律或合同规定的民事义务,从而侵害了他人的财产或人身权利时,依法应当承担法律后果。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因而导致承担的民事责任有:①违约责任,即不履行、不适当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中规定的义务的民事责任;②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③不履行法定义务(如扶养)的民事责任。在刑事诉讼中如果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则犯罪人除服刑外还要承担民事责任。
承担民事责任一般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民事违法行为的存在;二是违法行为人要有过错,包括故意与过失。但是随着工业交通事业中具有高度危险性的技术的使用日益增多,经济交往的情况日益复杂,工业污染日益普遍,公害日益严重,为了维护受害人的利益,立法原则上相应地提出了无过错责任原则,在英美法中也称作结果责任原则,即只要有损害结果,就要负民事责任。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这一规定的实施在交通事故等民事案件中占有重要地位。
民事责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免除:①不可抗力。即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水灾、战祸等。②正当防卫。即为了保护国家、集体、他人或自己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违法行为的侵害,对侵害人进行必要限度的反击行为。③紧急避险。即在发生了某种紧急危险时,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害和人身伤害而不得不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造成一定的损害(如自力救助)。
民事责任是对违反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或法人提出的必须履行其民事义务的行为要求,具有国家强制性。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又称为民事责任的形式,是指民事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措施。根据《民法通则》第134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①停止侵害;②排除妨碍;③消除危险;④返还财产;⑤恢复原状;⑥修理、重做、更换;⑦赔偿损失;⑧支付违约金;⑨消除影响、恢复名誉;⑩赔礼道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思考题
1.民法基本原则有哪些?
2.我国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有哪些?
3.民事权利的分类有哪些?
4.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