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
19009400000006

第6章 进入新阶段树立新形象(1)

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人生的历程翻开崭新的一页,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莘莘学子满怀希望和憧憬,人生道路将在这里确定,未来的发展将在这里奠基,美好生活将在这里开始……面对崭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同学们既会充满好奇和兴奋,也容易遇到不适和困难。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为今后的健康成才打下良好基础,是同学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第一节环境的改变与适应

对于刚进校的大学生来说,进入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它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中学到大学会有一个“适应期”,这个时期我们应学会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竞争与合作、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怎样做人,怎样生活才有意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只有尽快适应并超越了这个时期,才能在人生新起点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在大学这片知识浩瀚的海洋里有着丰富的图书资料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能让大学生接触广博的知识,培养必要的专业技能。这里聚集着众多的学者和专家,在这些良师的指导下,通过严格的教学训练和系统的教学活动,同学们可以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时可以在大学深入学习科学知识,广泛汲取各种新的思想,不断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

一、积极适应新环境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相比,无论是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还是生活范围、生活管理等,都有明显的不同,新生面对的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个人爱好、生活习惯可能存在很大差别。大学生活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求学生自主独立,不论衣食住行还是学习交友乃至认识社会和人生,都需要更多地依靠自己的知识、能力去思考、判断、选择和行动。同学们既要学会过集体生活,又要学会独立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相比,无论是学习任务、学习内容还是学习方法、教学管理等都明显不同。既要学习专门知识又要掌握专门技能,还要学习和了解科技最新发展的成果,其内容多、范围广。进入大学需要同学们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大学中人际交往与其他的人际交往相比,其交往的方式和对象、交往的要求等都存在着不同。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伙伴、新的环境,其自身对友谊的渴望强烈,开始主动地与各种人进行交往。进入大学后,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等组织活动增多;由志趣、爱好相同的同学自愿组织起来的各种学生社团的活动丰富多彩,同学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时间、精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合理安排课余生活,锻炼组织和交际能力。生活有了重大转折,同学们应积极适应新的环境。

要正确评价自己,理性面对新的环境。同样的大学,同样的舞台,结果却有天壤之别,有的同学顺利地专升本或考取研究生,有的同学拿出了自己的科研成果,有的同学拿到了英语四级、六级、计算机证书、微软证书,而有的同学却常常出现不及格现象,有的同学拿不到毕业证,还有的同学甚至被处分、开除。造成如此大的差异固然有很多因素,但关键在于自己如何把握和利用好大学时光,要用坚定的信念和信心以及辛勤的努力设计好自己人生的黄金阶段,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认识大学校园独特的生活方式,理智地驾驭生活之舟。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大学表面舒缓、内里紧张的生活方式特点,分清大学生活的主次,提高自觉性,增强自制力;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虚心学习,大胆实践,自觉、主动地参加集体活动;学会理智地驾驭生活,形成张弛有度、有规律的生活方式。

(一)正确认识大学教学活动的特殊规律,在知识的海洋中奋进大学学习生活比高中自由,但是什么事情也都要自己去跑,很多事情要自己去问,如果可以进入学生会或者什么社团做干部的话,信息会比较灵通,如果没有进入什么组织,可以加入学院群之类的,那样你会知道很多事情和信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认识大学人际关系,掌握人际交往技巧

大学生应当把客观需要和主观愿望结合起来,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用心学习,不断实践,要承认客观差异而学会满足他人需要,要主动加强人际沟通并力求互相靠拢,要掌握自我介绍、受人欢迎等技巧,要在集体生活中塑造自我,在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开拓前进。

二、科学确定新目标

其实在生命的地图上,纵然需要别人指引,但自己才是真正决定该往何处去的人,无人能代替我们走完这段旅程。一路上或彷徨或无助,但正是这种种遭遇使你在试练和挑战的磨砺下,逐渐拨云见日,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要迈好大学生活的第一步,大学生必须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在社会生活中,人总是要围绕着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目标,制订出计划,展开有组织的活动,目的性是人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人们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作为大学新生,要注意科学地树立自己的目标,为大学生活作好导向。

确立目标可以明确奋斗方向。确立了目标,能够增强人活动的意识性,使人的活动具有定向性。有了明确的目标,才有明确的方向和任务,才能促使人们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坚忍不拔、信心百倍地去努力奋斗。确立目标,是提高成才自觉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在确定目标时,大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个人的奋斗目标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时代的要求。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今天,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世纪。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二是个人的奋斗目标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设计,切忌盲目。个人的奋斗目标与个人的兴趣、爱好相一致,就会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符或相关,与自己的能力、特长相符,奋斗目标才有坚实的基础,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三是学会调整与适应。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在对环境、自我、专业缺乏充分的认识时,确定的目标可能不太现实,及时作出适当调整是必要的。

(一)确定近期目标、树立远大志向

确立了远大的志向,就要为实现它而努力不懈地奋斗。在这一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曲折和困难需要我们克服,远大志向的实现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是要靠我们一步一步去积累,一级一级去攀登的,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向远大志向攀登的台阶就是我们所说的近期目标。当一个近期目标达到后,又会有一个更新、更高的近期目标等你去实现,这样才能不断地获得成功,用成功的喜悦时刻激励自己向更新、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掌握专业知识与开拓知识领域

作为一名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大学生,仅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底蕴。我国山水画大师李可染有这样形象的比喻:“吸收面窄,像豆芽菜。一条细丝,怎能长大?一棵树要长大,根须吸收面广,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这就要求我们筹划好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开拓知识领域的有机结合。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地胜任今后岗位上的工作。

大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大学是学习的天堂。人生也许很长,但只有大学这几年是可以让人充分、自由学习的时期,过了这个阶段就再也难找了。参加工作后,要么有心情没时间,要么有时间没心情。因此,决不可以为学的东西暂时没有发挥作用,或者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而不去学习。同学们要根据社会需要、社会发展趋势和个人的兴趣、特长及所学专业等确立自己大学期间努力的目标。并根据确立的目标,做好切实可行的生涯规划。然后根据制订的规划,及早准备,付诸行动。

(三)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

大学生首先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因为理论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学习理论知识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少走弯路。但是大学生仅仅学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书本知识需要实践来检验,更需要实践来不断完善。空头理论家是无用的,只有实践家才有其社会价值。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包括社会实践、生活实践、行为实践、技术技能实践等。大学生只有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逐步锻炼成为有用人才。

第二节融入大学生活树立大学生新形象

大学的教育与中学阶段的传授基础科学、文化知识、多学科性的、全面的、不确定专业方向的教育是不同的,它是一种定向的专业化教学,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有进入大学学习的同学都会明显地感觉到,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学的学习方法是大量记忆和反复训练,笔记和重点都由教师一一指明,课余时间主要是做作业。大学则不然,主要的学习方式是系统地掌握和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容量很大,而这些内容往往是提纲挈领的,甚至是教科书上找不到的,所以要求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作出自主判断,抓住重点,做好笔记,课下要整理笔记,课余时间还要阅读大量的参考书和有关资料,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学生自觉自愿地去完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去吸收知识。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图书馆、计算机房,定期举办学术报告、知识讲座、专题讨论等。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更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学生们通过上网,探索更多的未知领域,接受最新的知识。有能力的同学在学习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跨学科学习拓宽了学习的广度,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一、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提高学习效率

(一)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荀子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有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才能走好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大学生的学业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以学习为主的一切活动,是广义的学习阶段,它不仅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业务、组织管理能力、科研及创新能力等的学习。当代大学生在对待学业问题上存在着种种误区:或将学业涵义理解过窄,或对学业生活预期过高,或学业角色定位不准,或职业期望值过高,以至学业不精甚至荒废学业。为此,我们应正确处理如下四种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学业与专业的关系。珍惜自己的学业,就该学得其所,努力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把自己的爱好和国家的需要及社会发展的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相关能力,培养自己的专业素质。二是正确处理学业与职业的关系。在学习期间就应自觉地学好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锻炼职业能力,以期在将来的从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三是正确处理学业与事业的关系。将自己现在的学业、将来的职业和未来的事业联系起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认识所学专业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作用和发展前景,立志献身其中,在工作中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四是正确处理学业与就业的关系。就业与学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就业是学业的导向,学业决定了就业。以就业为学业的导向,有利于大学生专业报考的选择、学业目标的调整、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外延的拓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此同时,就业也构成了衡量学业成就的重要标志。想要就业好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以及创新精神,这些都应当在完成大学学业过程中养成。

(二)勤于思考,学以致用,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相比,一个明显的区别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从中学阶段的“抱着走”变成了“指着走”,学生在学习中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学习不只是通过苦思冥想去把握,从根本上说,它也是一个理解和实践的过程,我国明代思想家王廷相认为“广识未必皆当,而思之自得者真;泛讲未必吻合,而习之纯熟者妙。是故君子之学,博于外而贵精于内;付诸理而尤贵达于事”。这里的“习”讲的就是实践,学习的目的就在于行,把知行统一起来才能获得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