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190095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学校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成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根本要求;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全面加强学生工作的时代课题;如何面对新环境、新对象,对高校的育人定位,育人理念,育人内容,育人方法、手段,育人机制,育人服务保障等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和新挑战,切实摸索出一套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符合校本实际,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方法途径,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时代感、感召力和渗透力,努力提高学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是我校学生工作者努力追求的奋斗目标。

学校升本已逾十年,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从专科到本科的全面转型,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实力得到显著提高。学校刚刚制定的“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为我们描绘了科学务实的远景蓝图。未来五年,学校在办学定位与理念、办学规模与结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将有新的突破和提升。该书正是在这样的特定背景下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既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更是学生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的生命线。一直以来,特别是升本以后,我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在对辅导员实行双重岗位管理,给予双线晋升的优惠政策的同时,突出辅导员业务培训和科学研究工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促进辅导员尽快成长、成才,开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篇章。从这个意义上讲,该书作为实践—思考—再实践—再思考的结晶,既是“学工人”的汇报,也是一份答卷。

该书诠释了我校“学工人”对学生工作的情怀,凝集了他们辛勤耕耘、潜心研究的点点心血,映衬出他们求真务实、不断求索、奋进创新的感人风采。纵览全部书稿,没有鸿篇大作,有的是“学工人”研究新问题、新情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求真务实、卓有成效的工作精神;没有艰涩高深的理论,有的是实践工作中的感悟、见解、反思、经验;没有不切实际的夸夸其谈,有的是脚踏实地的调查研究,以及更多的实实在在的工作过程、育人细节和管理心声的真实写照。

该书从策划到付梓,历时半年有余。收集论文60篇,内容涉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建与队伍建设、学生教育管理、学生就业、助困工作与身心健康、学风建设与校园文化、共青团工作,文中或鲜活的案例,或缜密的推论,或思想的碰撞,或心灵的对话,都凝聚着我校“学工人”的认真与执著,折射出我校“学工人”的睿智与灵性,更洋溢着我校“学工人”的追求与幸福。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讲,还显得缺乏精雕细琢,缺乏理论高度,但是,“苔花虽米小,亦学牡丹开”。这是一种精神,更是一份令人肃然起敬的责任。“而今迈步从头越”,衷心地期望大家在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面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记录下身边的故事、育人的睿智和心灵的足迹,努力打造“乐师”品牌,积淀“乐师”文化底蕴,奉献出更多、更新、更好的成果,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更期待着我校“学工人”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坚持实践检验真理的观念,在服务和实践中探索发现创新。

学生工作,是塑造灵魂、激荡生命的工作,让我们用心走进学生,用智点拨学生,用爱感染学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谨以此为序!

陈立志2011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