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即将就业大学生来说,要在众多的社会用人岗位中作出合理选择,就必须清楚了解就业途径与就业程序。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途径
一、各类招聘会
高校组织的“校园招聘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与省(市、区)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有着密切的联系,掌握着大量的人才需求信息。学校每年组织举办的“大型校园招聘会”和“小型专场招聘会”,可为毕业生提供大量就业信息。这种形式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政府劳动人事部门组织的“人才招聘会”。在人才招聘会上,招聘单位大多是以招收有工作经验的人才为主,希望招来的人才能够立刻上岗工作。所以这样的招聘会,对应届毕业学来说,成功率较低。
经营型人才服务公司进行的招聘会。这类招聘会一般定期举办招聘会,多设在体育馆、展览中心等大型场馆,属社会招聘。
此外,人才招聘会从内容上分为:应届生专场、大型招聘会、综合招聘会、行业招聘会、中高级人才招聘会,其中后四种皆属于社会招聘会。各类人才招聘会的最大优势是不仅可以掌握许多用人信息,而且能与招聘人员面对面地沟通,能透过单位的职位说明进一步了解企业和岗位信息。
相关链接:扩招后的几年,高校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大学生毕业后仍旧“漂”在校园。已经毕业,却不愿意离开校园,或为考研,或为“恋校”,这个特殊群体越来越庞大。据不完全统计,毕业后仍流连校园的大学生起码占毕业生总数的一成以上。……探究“校漂族”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就得追溯到整个大学的学习阶段。许多大学生将考入大学视为人生的重要目标,达成心愿后,接下来要做什么竟然模糊了。
二、网络求职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网络人才交流,最大优势在于可以跨越时空,即使求职者身在异地也能获得大量招聘信息及就业机会。毕业生不仅可以自由地从网上获取大量就业信息,而且还能把自己的履历放在网上,实现双向沟通。网络求职的优点是便捷、经济、信息量大。特别是网络人才网的兴起,让现代人在找工作时不但能够快速、准确地投递履历表,而且再也不必辛苦地邮寄一封封求职信,并苦苦等候对方通知了。但由于信息的可靠性差,应谨慎使用。
相关链接: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企业已经有45%以上的求职都是在网络上完成的。网络求职求才十分方便、省钱且高效率,因此越来越多企业不但花钱在求职网站上刊登人事广告,同时也在自己企业的网站上张贴求贤表,像著名的IBM、戴尔公司就多在网上寻找人才。
三、社会关系求职
许多企业、单位往往通过熟人推荐的方式来招聘员工,因为经熟人推荐的人比较可靠。所以提醒你就业时千万不要忘记老师、父母、亲戚、同学、朋友,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获取就业信息。此方式是最传统的就业途径,但也是最可靠的,而且成功率也是较高的。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中,毕业生在求职时不要忘记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寻求就业信息。谁的社会关系网能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谁能把握住机会,谁的主动性就更大,成功的几率也就更高。当然,在利用社会关系网这一途径时必须正当,切不可不择手段。毕业生必须树立正确的求职理念:自己的主观努力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终的决定因素。
四、大众传媒求职
处于高速发展、快速变化的信息社会,大众传媒方式,如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人们通过它们可以展现各种各样的信息。因此,大众传媒同样获得了招聘单位和求职者的共同青睐,招聘信息变得唾手可得。各地的报刊,包括综合报刊、晚报、专门的人才报等都不同程度地传递着职业世界的信息。
同时,现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已成为无可比拟的、巨大的信息资源中心。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网上发出招聘信息或建立自己单位的网站,越来越多的求职者上网寻求职业信息,这样既方便,又快捷。因此,毕业生必须学会利用网络为自己的求职服务,这样不仅可以自由地获取各种就业信息,还可以直接把自己的简历公布在网上进行应聘。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也建立了就业信息网为毕业生提供服务。也许在不远的将来,网络将成为人们求职择业的首选途径。
五、人才市场求职
“国家政策指导,毕业生自主择业”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劳动人事制度的进一步改革,社会上各级各类人才市场、中介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同时毕业生择业的自主权越来越大。因此,通过人才中介的方式实现就业,也是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市场上,毕业生不仅可以了解到各类不同的用人单位和具体职位信息,寻求面试锻炼的机会,学会面试的技能,增强面试的自信,也为今后的求职转岗积累经验。人才市场为毕业生求职的特点是,提供的有利因素是信息量大,就业机会多,交流直接,服务便利。
相关链接:第二条人事代理是指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人事政策法规,接受用人单位或个人委托,对其人事业务事宜实行集中、规范、统一的社会化管理和系列服务的一种人事管理方式。第五条?人事代理对象:(三)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人事代理。为委托单位提供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政策咨询,申报应届大中专毕业生需求计划,为接收的大中专毕业生接转、托管人事档案,办理就业、转正定级等手续。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事代理暂行办法》
六、其它求职途径
招考求职:通过参加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和行业公开招录考试,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法定程序,采用公开招考、严格考核的办法,经笔试、面试等环节严格选拔,最终实现成功就业。但该途径岗位少,报考人数多,竞争压力大,对毕业生个人能力、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毕业生利用家庭、社会关系或自己所学知识、个人发明、专利等科技成果,以合股、参股、自营的形式开办公司。自主创业不但不用与人抢岗位,而且还可为其他人创造就业岗位,给自己提供锻炼机会。自主创业需要一定的资金、项目、经验等,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经营风险,毕业生要量力而行,谨慎从事。
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服务(如: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是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为期1~3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服务期满后,鼓励其继续扎根基层,或者自主择业和流动就业。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自我开发就业信息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了解社会,提高思想觉悟,培养社会能力的同时,要做一个收集就业信息的有心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用人单位的信任,取得就业信息直接就业。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实践环节是毕业实习。实习单位专业比较对口,通过毕业实习可以直接掌握就业信息,如能在实习过程中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协议也是一个很好的就业途径。
灵活就业:灵活就业的类型,如家教、中介服务、设计员、自由撰稿人、自由作家或从事股票、期货、证券买卖经纪人等,但一般需要取得相关资质。
继续深造:继续深造如专科毕业后升至本科院校进行深造或本科生考研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历层次,也缓解了就业压力。
境外就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加入WTO,部分毕业生到国外继续读书“深造”,另外有不少毕业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到境外的企业去工作。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机构与程序
一、大学生就业管理和指导机构
从我国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看,大学生就业管理和指导机构大体分为四类:
国家就业管理与指导机构。我国大学生就业管理与指导工作职能归口在国家教育部,具体执行部门为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和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其主要职责是统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管理与指导工作;负责制定全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和行政法规;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组织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交流;负责全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及其师资队伍和就业工作人员队伍培训;监督检查各地和有关部门执行国家大学生就业方针、政策和各项行政法规情况;下达全国大学毕业生的指导性建议就业方案;负责教育部直属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各项工作。
地方就业管理与指导机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各有关国家部委的大学生就业管理与指导工作职能,依据国家现行管理体制,主要归口在政府(部委)教育部门或人事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在国家教育部的领导下,负责本地区(部委)所属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与指导工作;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负责制定本地区(部委)大学生就业政策和规章制度;负责举办和管理本地区、本行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活动;负责审核普通大中专学校毕业生资格,并办理毕业生《报到证》、档案托管及转递、集体户口挂靠、党组织关系挂靠等工作;负责本地区(部委)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及其师资队伍和就业工作人员队伍培训;监督检查本地区(部委)执行国家大学生就业方针、政策和各项行政法规情况。
高校就业管理与指导机构。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与指导工作职能归口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目前一部分高校也单独设置了大学生就业管理与指导工作机构。这些机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管理和指导本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日常事宜,如开展就业指导、组织校园招聘会、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咨询等。
用人单位就业管理机构。按照用人单位性质和用人自主权限不同,其就业管理机构大致可划分为三类。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其大学生就业管理机构一般设在上级行政主管单位的人事或组织部门。国有企业,其大学生就业管理机构一般设在本单位的人事(人力资源)部门。三资、民营、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其大学生就业管理机构虽设在本单位的人事(人力资源)部门,但与前两类机构不同的是,非公有制企业没有大学生人事档案管理权限,其人事档案一般仍在本单位所在地的政府人事(或人才交流中心)部门。用人单位就业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年度招聘录用大学生的工作计划;举办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种人才交流活动;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人才提供人事代理、职称评聘、人事档案托管以及接收和安置毕业生等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程序
在国家就业政策的统一指导下,各地方、各高校根据情况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程序作出了规定,但大学生求职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就业程序是大同小异的。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择业过程主要包括自我分析、收集信息、准备材料、双向选择、签订协议、办理离校手续、签转户口及档案、就业报到等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