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导游基础知识
19012200000010

第10章 中华民族民俗文化(5)

饮食:土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尤其精于养羊。土族饮食以青稞、小麦、土豆为主,土族一般习惯于日食三餐。早餐比较简单,多以酥油茶、煮洋芋或糌粑为蘸盐而食;午餐比较丰富,有饭有菜,以蒸馍、馒头、花卷、包子等为主食,有煎、炒洋芋和青菜、萝卜汤或粥佐食。菜肴比较清淡,与北方汉族饮食习惯基本一致;晚餐多以各种面食为主,如面条、面片、面疙瘩、面糊。面条、面片、面疙瘩都喜用拉制。晚餐菜肴比较丰盛,有各种肉类,与各种蔬菜块块、块丝同煮面的汤,汤菜主食共烩而食。日常菜肴以肉乳制品为多,当地的手抓羊肉是最好的待客和节日食品。日常饮料与当地藏族一样,喜饮茯茶、酥油茶,还特别喜饮用青稞酿成的酩流酒。

丧葬习俗:以土葬为主。

节日:土族的节庆活动几乎月月都有,其主要传统节日有“赶年”,就是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农历正月十四佑宁寺的观经会;二月二威远镇擂台会;三月三;四月十八的“牛王节”,这是土家族的重大节日,这天家家户户要杀猪,做米粑、祭祖先,耕牛在这天要受到优厚的待遇;六月十一丹麻戏会;六月十三、二十九的“少年会”;七月二十的纳顿节等等。这些节日除传统的多种娱乐形式(如赛马、摔跤、唱“花儿”)外,还有规模较大的物资交流活动,因此,频繁的节庆活动已成为土族人民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进行广泛交流的主要途径。

禁忌:忌食狗肉;忌随意移动火坑中的三脚架;忌用脚踩灶或坐在炕上以及将衣服、鞋袜和其他脏物放在灶上;年三十不洗衣、不做针线活、不杀猪宰羊。正月初一不洒水、不扫地。清明、立夏及农历四月初八不用耕牛。客人不能与少妇坐在一起,但可以与姑娘坐一条长凳等。现在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各种禁忌逐步消失。新娘回门时,忌为娘家扫地,恐将娘家财气扫光。

三、苗族

(一)概况

概况: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分为黑苗、花苗、白苗、红苗、高地苗、长裙苗、短裙苗等。

历史:苗族的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就定居在湖南洞庭湖和沅江流域一带,从事渔猎和农业生产。后经过历代不断地迁徙进入西南地区。苗族自称“蒙”,云南的苗族有八个冠以“蒙”的自称单位,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苗族。苗族居住分散、支系较多,有青苗、花苗、白苗、独角苗等。

民族文化:苗族历来以能歌善舞闻名遐迩。苗族的歌曲调较多,如质朴庄重的古歌,豪迈奔放的飞歌,缠绵动听的情歌,还有酒歌、丧歌等,无不各具特色、韵味无穷。每年农历6月6日的“踩花山”是全省苗族最盛大的节日,届时男女青年欢聚对歌,选择佳侣,并举行吹芦笙、跳芦笙舞、踩鼓、爬花杆等活动。苗族人善用歌舞表达自我,苗族所独有的银饰工艺品、蜡染、织锦、刺绣等享誉国内外。

语言文字:苗族没有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宗教信仰:信仰万物有灵,祀奉祖先,崇拜自然,认为天地万物都由看不见的“鬼”、“神”主宰着。在苗族的宗教观念里,鬼有善、恶之分。

(二)民俗

住房:苗族一般都在依山傍水处建村寨,聚族而居。住房一般为木结构干栏式的平房或楼房。平房分为三间,中为堂屋,供接待客人和吃饭之用,两边分别为卧室和厨房。

服饰:苗族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苗族服饰多达130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的服饰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头,身穿短衣裤,但苗族妇女的穿戴普遍比较讲究,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裙子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配饰以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银饰为多见,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充分显示了苗族的聪明才智,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饮食: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主食为大米,一般用甑子蒸饭。贵州、湘西、海南和广西居于平坝地区的苗族,以大米为主,玉米、红薯、小米为辅食。而居于山区的苗族,多以玉米、土豆、荞子、燕麦为主食。特别喜欢吃酸味菜肴。一般每餐必有一两种酸辣味菜,而最普遍的是酸汤。喜欢喝酒,普遍吃糯食。

丧葬习俗:主要有悬棺葬、岩棺葬、土葬3种。

节日:节日是苗族风情展现得最淋漓尽致的时刻。黔东南苗族有名堂的节日有100多种,春节、过苗年、姊妹饭节、吃牯藏、爬坡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芦笙节、龙船节……数不胜数,一些节日又往往“节中有节”,或者不同地方同过一个节,节庆活动此伏彼起,“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说法一点也不过分。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的节日。苗族自古喜爱吹芦笙,善跳芦笙舞。黔东南许多地方如凯里、从江、榕江、黄平的芦笙节非常隆重。其中又以凯里市郊的舟溪乡和黄平县的谷陇大寨两地的芦笙节最为盛大。凯里、麻江、雷山、丹寨等四县交界地区舟溪芦笙节于每年阴历正月十六至二十一日举行,芦笙堂设在河沙坝。十六日开始“起堂”,十七日集会,十八日、十九日、二十日跳芦笙,十九日增加赛马活动,二十日还举行斗牛,二十一日,芦笙会结束时,苗族男女青年进行“游方”活动。芦笙会时,附近市县方圆几十公里的人都来赴会,一时间人山人海,笙声如潮。人们围成一个个圆圈跳芦笙,小伙子在圈内捧着长长短短的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踏着笙歌的节奏翩翩起舞。黄平县谷陇芦笙会,每年阴历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举行,芦笙场设在一块平缓宽阔的山坡上。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人数最多时可达数万人。节日的活动与舟溪的相差不远,那千把芦笙齐奏的场面非常壮观。

禁忌: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脚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粑;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记不能去夹鸡头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胆、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四、黎族

(一)概况

概况:黎族是唯海南独有的民族,人口约114万人,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东方、白沙、陵水、昌江黎族自治县和乐东、琼中、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海南其他市与当地民族杂居。黎族以农业为主,也有手工业、饲养业和商业。黎族地区沿海渔业、盐业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橡胶生产基地之一。

历史:在3000多年前就开始由大陆来到海南岛的原始居民,历代受后期登岛的汉族居民逼迫,从沿海平原退居到岛中南部山区。

语言文字:黎族有自己的语言,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不少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

民族文化:黎族人性格豪爽、能歌善舞,黎族的歌舞有其独特的魅力。现在,在海南“竹竿舞”已成为海南最富有特色的舞蹈表演。

宗教信仰:曾盛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现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二)民俗

住房:黎族多同姓聚居,黎族的住房是古老的民居——船形屋。它的外形象一条被高架起来的船,门外有船头(晒台),室内间隔象船舱,整座房子用木柱支撑,离地面1.5~2米,用竹片和滕条编成架空地板,靠小梯上下。明代《海槎余录》载:“凡深黎村,男女众多,必伐长木,两头搭屋各数间,上复以草,中剖竹,下横上直,平铺如楼板,其下则虚焉。”登涉必用梯,其俗呼曰“栏房”。黎族民居船形屋,亦属于干栏式住宅之一种。

寮房:因黎族生活在山区,男女接触机会较少,加上自然条件恶劣导致人口繁殖率低,儿女到了十五岁时,父母会为他(她)搭建一个茅草房(寮房),为其提供机会自由选择异性;在平时劳动结束后或每年三月三节日时,男女青年会结队在山坡上对歌以寻觅心上人,而后成双成对地离开去谈情说爱。

服饰:黎族男子穿无领对襟敞胸上衣,下穿前后两副布的吊布,结鬃缠头。女子穿对襟敞胸上衣,下穿无褶绣花筒裙。束发于脑后,披绣花头巾,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有些地方妇女耳环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俗称“儋(dan)耳”。妇女有文身的习俗,称之为“雕题”。衣服多以棉、麻为原料。植棉、纺棉历史悠久,元朝松江府黄道婆曾学习植棉、纺织于海南黎族地区。不同地区服饰又有差别。有的地区,妇女头发分拨两边,梳髻于脑后,不戴头巾,两耳戴沉重的大小多个金属圈或耳环,乃至使耳下垂至肩部。上衣对襟无领,用线系扣,衣的前摆长,后摆短,对襟两边和衣下有花纹,襟前左右花纹上端各系有铜钱和小花球,摆端往往系铜铃,挂流苏。衣背正中有一道垂直的红线或白线,把衣服分为左右两边。下身穿过膝中花筒裙,筒裙花纹以小方格几何图案为主。有的地区,妇女包黑头巾,戴小耳环,上身着开襟矮领黑上衣,下身穿长花筒裙,达小腿中部。男子上穿麻衣,下着三角包布。

饮食:黎族的主要农作物以粮食为主,而粮食中又以大米为主。包括粘稻、粳稻和糯稻等,其次是番薯、木薯和包麦(玉米)。习惯腌制生鱼、生肉。竹筒烧饭是黎族日常生活中独特的野炊方式,山栏稻中的香米是黎族做竹筒香饭的主要米种之一,可谓是黎族地区的特产,历史上早已闻名远近,煮成的饭味香可口。黎族进食的习惯是一日三餐,由于天气炎热,爱稀不爱干。黎族食用的蔬菜有南瓜、葫芦瓜、水瓜、木瓜、冬瓜和后来才从汉区传入的白菜、萝卜、豆角、葱、姜、蒜、芫荽等野菜。水果有香蕉、酸豆、菠萝、菠萝蜜和芭蕉树芯等。烟酒和槟榔是黎族男女的嗜好品,吸烟也是黎族男人的嗜好。

丧葬习俗:主要是土葬。

节日:黎族的节日与其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除夕”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三月三,黎族称“浮内浮”,因在每年夏历三月三举行故名,是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男女青年自由交往的日子。

禁忌:(1)妇女文身忌男子参与或偷看。(2)忌日不事农。家中死人,其亲属3年内逢忌日(死者去世之日)均不得下田,(3)婚姻禁忌。同血缘禁婚。订婚忌用白鸡,以为这样会使夫妻不和睦。(4)产忌。孕妇忌吃狗肉,否则以为会难产或流产。产妇分娩时,以门前挂树叶为忌门标志,禁止外人入产室,以免将鬼神带入。分娩3天内,产妇不得外出,不得与外人说话,不得洗身。(5)丧葬禁忌。丧期死者亲属不得正面穿衣,须反穿;不得洗头洗身;不得唱歌、奏乐、敲锣鼓、放鞭炮;禁忌耕作。丧宴忌吃米饭,可用肉下酒,可吃杂粮;众人不得在丧家吃猪肉粥、牛肉粥、鸡肉粥和米饭;忌中午出殡,认为午葬会招灾。(6)生活习俗禁忌。忌头朝门口睡觉,因尸体才头朝门口待抬出埋葬。若客人犯忌,主人亦不悦,认为可能有祸事临头。海南合亩地区黎族,只有在杀牲祭祖时可提及祖先名字。

第五节藏族、彝族、白族、纳西族、傣族

一、藏族

(一)概况

概况: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有人口4593330人。“藏”为汉语称谓,自称“番”(藏语音为“博巴”)。藏语对居住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称谓:居住在西藏阿里地区的人自称为“堆巴”,后藏地区的人自称为“藏巴”,前藏地区的人自称为“卫巴”,居住在西藏东境和四川西部的人自称为“康巴”,居住在西藏北部及川西北、甘南、青海的人自称为“安多哇”。“巴”、“哇”藏语意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