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菲律宾民间文学
19016800000017

第17章 菲律宾史诗(2)

(三)菲律宾史诗的代表作:《呼德呼德》和《达冉根》

在菲律宾各民族的众多史诗中,《呼德呼德》(Hudhud)无疑是最有代表性、最为知名的。《呼德呼德》史诗总长40段,包括有二百多个故事,全部吟唱下来需要三到四天,也有人类学者在田野作业中发现,连续唱一两天就可以唱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杰作名录》,并于2001年首次评选出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德呼德》作为亚洲的六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之一位列其中。伊富高族居住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的科迪列拉山区,他们所开垦的庞大的高山梯田有2000年的历史,被列入联合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呼德呼德》是以阿丽古荣(Aliguyon)等英雄人物为中心,由一系列口头吟唱诗篇积累而成的“史诗集群”,各种各样版本的异文在伊富高族的各个部族中广泛流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阿丽古荣呼德呼德》(Hudhud hi Aliguyon),其中较为知名的诗篇讲述的是两个敌对部族化干戈为玉帛最终相互联姻的故事。在汉南加有个叫阿丽古荣的少年,偶然得知自己父亲原来是被仇人所杀,于是决定去复仇。他占卜求得了吉兆,经历了各种技能的考验,带领同伴出征达利迪干(Daligdigan),寻找杀父仇人巴干伊万(Pangaiwan)。在那里,他遇到了巴干伊万的儿子布巴哈用(Pumbakhayon)。阿丽古荣向布巴哈用提出挑战,布巴哈用迎战,战斗持续了一年半直到稻田荒芜也未分出胜负。农业生产受到了影响,阿丽古荣主动停战返回了汉南加,布巴哈用带人追来,又在汉南加较量了一年半,汉南加的稻田也荒芜了但仍未分出胜负。于是布巴哈用返回达利迪干,阿丽古荣也跟着追来打算再次在达利迪干交手。此时巴干伊万出面了,经过一番调解阿丽古荣与布巴哈用终于化干戈为玉帛,阿丽古荣娶了布巴哈用的妹妹布干(Bugan),布巴哈用娶了阿丽古荣的妹妹阿吉纳亚(Aginaya),从此两个部族在各自的土地上过上了富足美满的生活。

关于《呼德呼德》的历史,学术界尚无定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用的观点是,它的表演形式最早可能是公元7世纪之前伴随着梯田的产生而出现的;也有学者认为,它是伴随着伊富高人水稻种植文化的发展而产生的,很可能直到18、19世纪才发展成今天所见的样子。在《阿丽古荣呼德呼德》中是这样讲述史诗产生的经过的:最初伊富高人只会唱一首关于布巴哈用的《呼德呼德》,一天几位妇女在稻田里边干边唱,突然出现了一位男子,他把长矛往巨石上一插,对她们说他就是布巴哈用,来教她们唱新的《呼德呼德》。接着他唱了很多关于阿丽古荣和布甘等英雄人物的《呼德呼德》,唱罢就消失了。后来见到他的妇女都莫名其妙地死去,只有几个在远处仅闻其声的妇女幸存了下来,从此她们把《呼德呼德》传唱了出去。伊富高人认为,在利布利班(Libliban)附近的一块巨石上有个洞,就是当时布巴哈用拿长矛戳出来的,旁边还留有他的脚印。

在伊富高民族中,《呼德呼德》并非一部明确的口头史诗或者民间文学作品,而是一种覆盖面极宽、表现形式丰富、民众广泛参与的综合性的“呼德呼德”文化,“呼德呼德”在伊富高人的生活中有着多层面的表现形态及文化内涵。“呼德呼德”一词音译自伊富高语中的“hudhud”,是伊富高人对于本民族世代口头传承的叙事诗歌的统称。在当地语言中,“hudhud”的意思是“吟唱、歌唱”,是一个用来描述人们进行吟唱行为的常用词汇。“呼德呼德”概念的外延颇为复杂,伊富高人认为它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意思。广义上,它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吟唱”,伊富高人把一切吟唱活动中所唱的内容都叫做呼德呼德,它涵盖了伊富高人的各种民间叙事诗和史诗等民间文学样式,是一种样式极为丰富的“呼德呼德”民间吟唱文化,它包括了多种具体的民间叙事内容;狭义上,它特指其中关于一个特定内容的“吟唱”,即吟唱阿丽古荣(Aliguyon)和布巴哈用(Pumbakhayon)等几个英雄人物伟大业绩的各种传奇故事,伊富高人称之为“阿丽古荣呼德呼德”(Hudhud hi Aliguyon)。在现代民俗学看来,这就是关于英雄阿丽古荣的“呼德呼德史诗”。

广义上,伊富高人有多种被称做“呼德呼德”的吟唱,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在特定的场合吟唱。第一种是在田间耕作、收获稻米、庆祝丰收等各种与水稻种植劳作相关的场景中唱诵的,即“丰伊富高人的稻米之神Bulul,引自网络资料收的呼德呼德”(hudhud di qani/hudhud di ‘ani)或“稻米的呼德呼德”(hudhud di page);第二种是在部族中显贵人物去世以及为祖先举行二次葬时吟唱的,伊富高人称之为bogwa,即“死者的呼德呼德”(hudhud di nate);第三种是在伊富高人的成年礼“剪发仪式”上吟唱,即“剪发的呼德呼德”(hudhud di kolot);第四种是在婚礼庆典上吟唱的,对该类型学术界尚未有定说。俄罗斯学者斯坦尤科维奇(Maria Stanyukovich)采用更为简洁的分类法,以是否与仪式有关为标准把“呼德呼德”分为了两类。第一类是呼德呼德史诗本身,即阿丽古荣英雄史诗,是伊富高人在田间劳作时吟唱的,与生产活动相关而与仪式无关。这就是上文中归纳的第一种。第二类则是采用呼德呼德史诗吟唱形式的、在各种具体仪式上吟唱的其他民间叙事,它们吟唱的形式与史诗几乎一致,内容也有重叠,这些民间叙事吟唱时的领唱人往往也是史诗的领唱人。但是这类吟唱始终是与具体的仪式有关,唱诵的也不仅限于阿丽古荣、布巴哈用等英雄人物,还有部族中的知名人物和祖先。上文中第二、三、四种都属于这一类。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广义上的“呼德呼德”是伊富高人所有韵文体的民间文学的总和,是伊富高人的一种专用文体,指称的是当地民间文学的一种样式(folklore genre),是伊富高民间文学的“自然分类”,即原住民自己认知中对其口头传承的类别区分。这一概念隶属于伊富高人的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并不能直接等同于神话、传说、史诗等任何已知的现代民俗学关于口头民俗样式的分类。对于广义上的呼德呼德吟唱,男性和女性都可以作为呼德呼德的吟唱者,往往女性多于男性。既可以单独一个人吟唱,又可以由一人领唱、众人集体合唱或各自回应。一个优秀的领唱应该掌握上述四种类型的“呼德呼德”的内容和技巧。吟唱大多是在晚饭后,持续两到四个小时,因为夜晚比较安静,既利于吟唱者集中精力,又便于部族成员聚集观看。而庆祝丰收的唱诵则是在白天,人们大量聚集在谷仓边,举行丰收庆典、祭祀谷神并吟唱史诗。吟唱者把芦苇草垫铺在谷仓下或院落中显眼的角落,男子、妇女和儿童围在四周跪坐着或趴着倾听。

狭义上的《呼德呼德》是广义所辖概念中的一部分。在形式上,它就是上文的第一种“丰收的呼德呼德”或“稻米的呼德呼德”,是伊富高人在稻田劳作和庆祝丰收时吟唱的,通常由一位年长女性领唱,劳作的人们在非常生活化和随意的场景中吟唱。内容上,狭义的呼德呼德是指当地的一个特定的民间文学作品--《阿丽古荣呼德呼德》英雄史诗,它包括了各村社流传的一系列关于英雄阿丽古荣的活形态史诗,属于专门讲述英雄伟大业绩的韵文体民间文学。阿丽古荣史诗是伊富高传统信仰的根基之一,史诗英雄已进入了伊富高信仰中的万神殿。伊富高人认为,阿丽古荣等人既是伟大的英雄,又是崇高的神,伊富高人称他们为halupe ma'ule(善良的神)。在劳作时吟唱,可以取悦这些halupe(神灵),从而促进水稻的生长。因为《阿丽古荣呼德呼德》内容丰富、情节复杂、语言音韵优美,常被视为伊富高所有“呼德呼德”中的杰出代表,而且其他类型的“呼德呼德”在内容上大都与史诗中的情节、英雄人物有关联,于是“呼德呼德”一词常被用来特指阿丽古荣史诗,即用类型化的概念来称呼其中的代表作。值得注意的是,《阿丽古荣呼德呼德》是富有流变的“活形态”的史诗,并没有固定的、权威的定本,我们所见到的文本完全依靠民俗人类学者的记录。各种异文在伊富高各地广泛流传——多见于中部和南部,它们合在一起才构成了一部内容可观、规模宏伟的阿丽古荣英雄史诗。所以从民俗学的角度,《阿丽古荣呼德呼德》其实是以一个事件或杰出人物为中心的传奇故事集,是由多个版本的口头叙事异文积累而成的一个“史诗集群”。

《呼德呼德》是“活形态”的英雄史诗,千百年来都是以口头传诵的形式在伊富高人当中流传,直到20世纪初,由菲律宾国内外的民俗学者和人类学者在研究伊富高民族文化、搜集民俗资料时,采集、记录了下来,才形成了文本形式的《呼德呼德》史诗。由于最初有多位学者采取不同途径进行采录,于是当时产生了不同的版本。最早涉及《呼德呼德》研究的是俄国人类学家吉纳伊达·艾瓦德(Zinaida Evald),后来罗伊·巴顿(Roy Franklin Bar-ton)整理了他的成果。之后有三位民俗人类学者在研究伊富高民俗文化时都涉及到《呼德呼德》,分别是胡安·维拉维尔德(Juan Villaverde)、罗伊·巴顿和哈罗德·康克林(Harold Conklin)。维拉维尔德是西班牙天主教神父,在伊富高地区传教时研究过当地土著的宗教信仰和习俗。罗伊·巴顿出版了多部关于伊富高民俗和神话的著作,为研究伊富高传统信仰奠定了基础。康克林曾在菲律宾众多少数民族中进行过大量田野工作,发表过数部伊富高民俗研究的著作。在那个时代,《呼德呼德》还仅仅是存在于民俗人类学者们浩瀚民族志材料中的零散记载,尚未有专门的、系统的研究以及完整的记录和译介。不过,这已标志着《呼德呼德》已通过早期民族志材料开始进入学术界的视野。《呼德呼德》文本的系统搜集和整理始于20世纪20年代,至今已形成了五个版本,并都已由当地语言翻译成英文。比利时语言人类学家弗朗西斯·兰布雷希(Fr.Francis Lambrecht)开始最早,他在伊富高地区进行了数十年的细致的田野作业和系统的文本搜集,然后在碧瑶(Baguio)圣路易斯大学(St.Louis)进行了整理和译介,于是《呼德呼德》得以在国际学术界引起民俗学者和人类学者广泛关注。他在劳德斯·杜拉万(Lourdes Dulawan)的帮助下,整理出了四个地方性的《呼德呼德》异文,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陆续发表。这些版本彼此间的区别主要在于讲述内容和采录地点,虽然史诗都是围绕着几个主要英雄人物,讲述的英雄事迹却各式各样,所以可以把它们视作具有不同地方性色彩的版本。另一个重要学者是菲律宾诗人和小说家阿马德·达归奥(Amador Daguio),1953年他在斯坦福大学攻读文学硕士学位时,撰写了学位论文《〈阿丽古荣呼德呼德:伊富高人丰收之歌〉的翻译、介绍与注释》(Hudhud hi Aliguyon:A Translation of an Ifugao Harvest Song with Introduction and Notes),论文中他把自己采录的伊富高语文本译成英文。这个英译本可读性较强,成为了今天最为流行的呼德呼德版本,曾多次入选各种民间文学集成,比如东盟文化委员会编纂的《东南亚民间史诗集成》。遗憾的是,我国学界至今尚未有关于《呼德呼德》的专门研究,只有在东方民俗学的研究中有过零散介绍,比如《东方民间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