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是以某一神灵为中心的传承故事,在神话流传的年代、在神话流传的民族中,无论是它的讲述者还是听众,都认为那是确实发生过的。神话在内容上有一定的具体特征:
(1)记述的是事物的起源、生物和神灵的行为,以及它们和人类的关系。
(2)被该民族认为是一种真实记录。
(3)其中的角色是超越于人类社会的存在,他们的种种创造活动形成了人类出现之前的远古时代。
(4)这些角色活动的远古时代,所有本质的东西已经产生。
(5)他们主要活动在远古的大地上,其次才是天上和地下。
(6)它不仅解释说明已存在的现象,还用一次发生在上古的起源事件作为依据来进行证明,从而使人们能严格遵守神话所规定的行为规范。研究菲律宾神话对于更为全面和深入地了解菲律宾民族的信仰和世界观体系有至关重要的价值。
它们揭示了菲律宾人对自己与神、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深度思考,有助于理解他们的历史和现实。对神话进行分类是神话学研究最基本的步骤。在现有的菲律宾民间文学集成资料中,各民族的神话大多数都属于创世神话的范畴。
参照斯蒂·汤普森在他的“神话母题索引”中所设计的分类,根据较有代表性的母题,可以把菲律宾神话分为10类:
(1)世界创造和进化的神话;
(2)宇宙构成的神话;
(3)太阳、月亮和星星神话;
(4)地貌特征神话;
(5)大洪水神话;
(6)自然现象神话;
(7)人类起源神话;
(8)文化起源神话;
(9)动物起源神话;
(10)植物起源神话。
在探讨菲律宾各民族的神话时,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在神话学中,依据神话的功能,可以把神话分为“真的神话”和“说明神话”两类。在关于世界各民族的民俗资料、民族志文献中,这两种神话常常被笼统地归纳在一起,菲律宾各民族神话的情形也是这样。所以在考察时,应该把“真的神话”和“说明神话”适当地分开来。“真的”神话是以对人类具有本质性、决定性意义的事物为对象,真实性是它最重要的功能,比如宇宙的起源、人类的起源、文化的起源等等,这些都是对于世界和人类有着本质性意义的事物。“真的”神话就是要去确切地、明白无误地“证明”这些至关重要的事物,它构筑了人们认识周围世界的基础,是当地民族绝不可少的精神信仰。因为如果缺乏这些真正确凿的“证明”,人们会感到心理上的恐慌,当地宇宙观、宗教观、历史观的根基就会缺失,从而在根本上影响到该民族精神信仰的形态和内容。所以“真的”神话具有的本质属性就是神圣性、宗教色彩和历史“真实性”。这一类型的神话在菲律宾各山地民族的神话中数量特别大,构成了菲律宾山地民族神话的最主要特色。而“说明”神话,针对的多属非本质的或次要的东西,比如地貌特征的产生、动植物的起源和某些事物及其特征的产生等。“说明”神话对这些相对不太重要的事物加以“说明”,只是给人一个可有可无的解释罢了,即使缺了这些说明,当地民族的宇宙观、宗教观、历史观也不会发生显著的改变;如果有了这些说明,经常可以起到一种使人轻松愉快的娱乐作用,有助于人们用一种饶有趣味的方式去加深对于周围世界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看,“说明”神话就远不像“真的”神话那样极具神圣性。所以它们看起来甚至会有些传说和民间故事的色彩,或者至少是很容易和传说、民间故事混杂在一起。这种“说明”神话在菲律宾平原民族中明显多见,而且有很多是和该民族的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有密切联系的。关于“真的”神话和“说明”神话的差异,是菲律宾山地民族和平原民族两种不同的文化特质在神话领域中的一个表现。
(一)世界的创造和进化
对于神话体系完备的民族而言,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以及人类起源的神话构成了神话的主体。菲律宾各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宇宙起源神话,它们体现了这些民族的宇宙观。菲律宾各族先民在宇宙观上是多神论者,他们信仰的神灵体系通常由一个至高无上的至尊神以及一些地位稍低的男神和女神共同组成。于是菲律宾各民族就有了多个至尊神灵的名称,诸多的民族和部族对至尊神又有自己各不相同的称谓:他加禄人(Tagalog)称至尊神为“Bathala”,邦板牙人(Pampango)称做“Mangetchay”,比科人(Bikol)称做“Gugurang”,班多克(Bontoc)称做“Lumawi”,伊戈洛人(Iloco)称做“Kabunian”,伊富高人称做“Liddum”,哈努努沃芒扬人(Hanunuo-Mangyan)称做“Makakaako”,阿拉安芒扬人(Alangan-Mangyan)称做“Ambuao”,马诺伯人(Manobo)称做“Diwata”,比萨扬人(Bisaya)称做“Laon”,布基农人(Bukidnon)称做“Magbabaya”,特鲁里人(Tirury)称做“Sualla”或“Tullus”,布拉安人(Blaan)称做“Melu “,阿古桑地区的马诺伯人称做“Makalidung”,马努乌人(Manuvu)称做“Manama”,特博里人(T ‘boli)称做“Kadaw La Sambad”和“Bulon La Mogoaw”。
根据日本民俗学家大林太良的神话分类,世界上的宇宙起源神话通常可以分为创造型和进化型两大类。菲律宾的创世神话大多属于创造型,各民族普遍认为世界是有意识地被创造出来的,至高无上的神灵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创造神独自或者与协助者或敌对者在合作或对抗中创造了世间万物。菲律宾创世神话有许多是简化了的创造型神话,常常只是粗略交待了伟大的至尊神创造了大地,而没有描述相应的过程和细节。比如马拉瑙族(Maranao)神话中既不知道创造神是谁,也不知道创造的时间,只是说天上和地上各分为七层,每层由不同的生物或神灵统治,门口都有神鸟、天使守护,人居住在地上的最上一层,天堂在最高的第七层,那里有一棵生命树,树叶上写着大地上每个人的名字,控制着人类的生死,树下的罐子里装着人的灵魂。这种生命树的母题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神话中的生命树或宇宙树、世界树有联系,东南亚的马来民族中广泛分布着生命树是世界结构一体化和万物创造根本的观念。也有一些菲律宾神话叙述到了神灵创造的细节,而且创造神创造世界的原因和过程看起来极具想象力。比如,班乃地区(Panay)的神话中,天神顿空(Tungkung)和妻子阿伦西娜(Alunsina)统治着仍是一团混沌的宇宙,他们开辟了天地。但后来夫妇俩发生了争吵,妻子离开了天神,天神寂寞孤独至极。于是,他来到世界上,创造了大地、太阳和星星,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菲律宾也有不少“堆积型”的创世母题,其中“石块堆集形成大地”的母题最为常见。譬如,他加禄和比萨扬创世神话说道,原来世界上只有天、海和飞翔其间的一只鸟。为了让自己能有个地方可以歇脚,鸟就挑拨天和海的关系,让它们争斗起来,大海把海水喷向天空,天空则往大海中扔下许多石块,石块就变成了岛屿,最后终于形成了陆地。在这则神话中,人格化了的自然力量成为了敌对的双方,经过相互作用世界才被创造出来,这种对抗的模式在菲律宾神话中是很常见的。此外还有“清洁身体堆积”的母题,比如布拉安创世神话说麦鲁神(Melu)非常爱干净,所以经常用手清洁身体上的污垢,把泥和死皮搓下来放在一边,于是积少成多日渐堆成了小丘。麦鲁觉得很麻烦,为了解决小丘,便创造了大地。菲律宾也有进化型创世神话,即没有创造神的直接介入,由某种原始物质或胚胎自然发展出宇宙万物,具体还可以分为三种:由单一物质或胚胎发展而来;由两种以上物质或人格化了的自然力量相互作用发展而来;由上古存在的人的形体或动物的身体、或者其中的一些部分发展而来。菲律宾的进化创世神话数量相对较少,这类神话中世界的出现虽然并非神灵的主观意愿,但通常也与神灵有一定关系。因为万物有灵的泛神信仰在菲律宾各民族中非常流行,是最基本的世界观和信仰,因此在菲律宾各民族中创世和神灵始终有着密切的关联。比科人有一则尸体化生的进化型神话。布兰神(Bulan)和他的兄弟阿德劳神(Adlao)作战,他们的手臂被割断压扁形成陆地,泪水变成了河流,两缕头发就成了男人和女人。还有排泄物作为胚胎孵化创世的母题。在苏洛德(Sulod)神话中,拉基神(Laki)和巴伊神(Bayi)居住在水中,一天巴伊神抓到了一条叫拉古拉古(Lagu-lagu)的蠕虫,她把虫子握在手中,虫子就不断排便,粪便不断堆积终于形成了大地,拉基神和巴伊神就在大地上繁衍生息。哈努努沃芒扬人的神话说,马卡卡阿克神(Makakaako)手中有一条蠕虫,它排出的排泄物不断堆积,以后又有了更多的蠕虫继续排便日积月累,后来马卡卡阿克神觉得寂寞就创造了兄弟俩,让他们整理排泄物,于是就形成了大地。
(二)宇宙的构成
关于宇宙构成的宇宙论神话和创世神话一样都反映了菲律宾人原始的宇宙观。在东南亚,马来民族的神话中关于宇宙结构的观念非常相似,菲律宾神话也是如此。在这种宇宙观中,宇宙常被想象成为三层的结构体,分为上层的天界、下层的下界(冥界)和位于两者中间的地界。最初只有天界和冥界,后来由于神灵的造化或其他的创造,才形成了地界--大地。下界通常是海洋,陆地在水中产生,漂浮于浩瀚无垠的大海中。这构成了典型的横向“陆地-海洋”体系,反映了作为海洋民族的菲律宾人的海洋文化特征。纳波里人(Nabaloi)有一则“天父地母”式的创世神话,说一切初始时宇宙中没有大地,只有天上和地下。天上和地下的两派人因为世仇而常年打仗,所以至高无上的太阳神就创造了大地,把双方隔开。但这并没有彻底阻止战争,因为两派人都经常会来到大地上打猎。有一次,他们因为一只鹿而大开杀戒,死伤无数。一个来自天上的男人和一个来自地下的女人受了伤,便被各自的同伴抛弃了。这对男女伤愈之后结成夫妻,成为纳波里人的祖先。很多菲律宾民族都有相信宇宙是由多层组成的复杂宇宙观。伊富高人认为宇宙并没有起源,一直就是这么存在着,而且也将永远存在下去。它是由很多层相似的水平平面组成,每层的表面都覆盖着泥土,土地下面是一种光滑的蓝色石头,叫“穆岭”或“布岭”(muling 或buling)。大地位于宇宙的中心,从中心往两边,一层层变得越来越小。人类居住的大地叫做“地界”(Luta)。人类上方是“天界”(Daya),由四层组成,从上而下是:Hudog、Luktag、Hubulan 和Kabunian。最下面的那层紧靠着大地。地下的冥界(Dalom)由多少层组成并不清楚,只知道所有的层面在地平线最远端相接,那里是神秘的东方地区拉古德(Lagud)。马拉瑙神话中,世界的构成更为复杂,他们认为大地分为七层,每一层都有统治者。第一层居住着人类,第二层则是小矮人,第三层是仙女,等等。天也分七层,每层的门口都有一只神鸟守护,并住着一个天使。第七层则是天堂,它也是由七层组成,天堂里有一棵生命树,树叶上写着大地上每个人的名字,树下密封的罐子中装着人的灵魂。在马拉瑙英雄史诗《达冉根》中,英雄班杜干死后,英雄的朋友就冒险来到了天堂,找到了装有班杜干灵魂的罐子,并偷走了它,混过了重重守卫,重返人间,最终帮助英雄班杜干死而复生。布拉安人的神话则认为,宇宙共分九层,整体形状像两只扣在一起的碗,最高处是天神的居所,下面一层没有名字;再下一层被称做“卡雍”(Kayong),住着死于意外和被谋杀的人;再下一层是太阳、月亮和星星;人类居住在中间的一层,下面则是水层;再往下是“Kilut”和“Bolul Mawing”,住的是死人;大地的支柱穿过最后一层,连着创造神的手指。
在菲律宾神话中,世界并非创造神一次创造的结果,有时还需要其协作者--往往是人类祖先继续完成,即在创世的后继阶段宇宙构成便与人类自己的活动密切相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天地分离型”母题。不少民族的神话都讲道,天原来很低,紧贴着地面,以至于妇女可以把首饰、梳子或婴儿挂在天上,人们还不得不钻到洞中去躲避太阳的烈焰。后来在人们打谷时不断地用杵子敲打到天空,天便不得不一点点上升,才有了今天的样子。比如巴格伯神话中说道,天太低了,连转动胳膊都必须蹲在地上,后来有一个舂米的妇女哀求天,天才一步步升高到现在的高度。在文化史上,这类神话是谷物栽培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天地的分离,就是在人和宇宙之间产生了新的秩序,而这种秩序是通过人向天神反叛确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