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人生每日的心灵鸡汤
19023000000026

第26章 六月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2)

好在每个人都会变老。女孩总有一天会老掉了牙,她就有机会走进男孩的诊所,舒舒坦坦地躺到手术椅上,让男孩有机会在她嘴里摆弄那些镊子、钳子,用来磨牙的小砂轮也会悦耳地嘶叫起来……

女孩很耐心地熬过30岁。40岁,50岁,60岁也过去了,还得耐心,70岁,80岁,到了100岁了。100岁生日那天,女孩在咬核桃时终于发现牙齿有些松动了,她挺兴奋的,要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男孩。没想男孩来找她了。

100岁的男孩来到100岁的女孩的理发店,他摘下帽子,露出一头和当天一样可爱的黑发。他解释说,这头发是假的,是个戴在电灯泡脑袋上的发套。他是送礼头的——把给他理发的机会送给女孩。

第二件礼物是副假牙。因为男孩得了治不好的病,怕等不到女孩牙齿全部掉光的时候,就先做了这假牙,给女孩准备看。

女孩接过假牙,顿时发了呆。

“还不知道合适不合适,”男孩说,“来不及看你试一试了。”

女孩说:“来得及。”

是什么样的力量在女孩口中震撼着,有隐隐的崩裂声。

她再张口时,吐出所有的牙齿,而将男孩制作的假牙轻轻佩戴在牙床上。

她让男孩亲眼看见——这假牙合适得天衣无缝。

然后,她让男孩坐好,给他围上一块洁净的布,开始为他理发。

剪刀和核子在假发上起落相伴,进退相随。理发师给牙医师的是当年想好的发型。

说着说着,女孩托住了腮,微微皱眉。

她说:“牙又疼了。”

我问:“怎么会?”

“感动的。”

她被自己的童话感动的。

点滴哲理

人生就像童话,我们总是希望它是美好的。可就是这些真真假假的故事,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

树叶

我在伯父的林场里散步,时不时听到树上小枝子断裂时发出的劈啪声,偶尔也可以听到猫头鹰的叫声。

“大卫,奶奶为什么会死?”八岁的堂弟蒂姆突然问我。我吓了一跳,因为我没有想到蒂姆会跟我说话,我们散步这么久了,他还没跟我说过一句话呢。

“那是上帝的意愿。”我边说边捡起一根树枝,用力甩了出去。我转过脸看看他,接着说:“上帝出于某种原因让她死的。”

“我不明白你,你讲讲死到底是什么?”蒂姆大声说。他的语气让我吃惊,我看到他的眼睛好像有了泪水。

“奶奶去世,你一定很伤心吧?”他点点头。

“好吧,我来跟你讲一讲。”我停下来,希望这时能看到一只兔妈妈带着小兔子穿过树林,这样我就可以用它们来做个例子。可是,四周除了高高的橡树,什么也看不到。“蒂姆,奶奶老了。”我正说着,一片树叶落下来,我捡起树叶递给蒂姆,“这片树叶曾经很年轻,可现在老了。”

“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死的吗?”他看着树叶问。

“当然不是,就像所有的树叶不会以相同的方式落下一样。”

“别的树叶是怎样落的?”

“有的落得很慢,像奶奶一样……”

“这我知道。”蒂姆打断我的话,“告诉我,其他人的树叶是怎样的?”

“我刚才不是在说吗?有些树叶落得很慢,像老人;有些落得很快,就像有人患了癌症。”我从地上拾起一块鹅卵石,抛向天空。

“为什么有的树叶落得快?”我真想不到蒂姆会提出这么多的问题。

“这,我也说不清,也许是因为有的树叶天生虚弱,要么就是它们病了,就像我们有的人很早就死去。”

“有时候我看到,树枝断的时候,成百上千的树叶同时落下,那是怎么回事?”

这孩子真够罗嗦的。“你想想,遇到飞机失事或地震时,不是也有成百上千的人死亡吗?这跟树叶是一样的,有时会一起落下来。”

“大卫,你的树叶呢?”蒂姆好像有点害怕提这样的问题。

“肯定在什么地方,但我现在说不清。”我感到有些冷,便把我的上衣拉链拉上去。“大卫,我要保护你的生命,我要抓住你的树叶,不让它落下来,这样你就不会死了。”

我惊愕了。“听着,小孩子,人总是要死的,只是迟早而已。死是避免不了的,正如你不可能把所有的树叶都抓住,就是这样。”

“可是春天来了,树上又长满了树叶,这是怎么回事?”

“这就像新生儿替代了死去的人。”我抬头望望天空,天色已经暗下来。

“那么,大卫,婴儿是从哪来的?”

“见鬼,这里好冷,咱们回家吧。我跟你赛跑,看谁先跑到家。”

“等等,大卫,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预——备——跑!”

“什么?”

“没什么。从现在起,让我们紧紧抓住自己的树叶吧!”

点滴哲理

生命就像是树叶,总有一天会飘落,把握自己的生命,让它顺其自然就好。

让心灵如泉

那天下午,打开电视,我看到了一个孤独舞蹈的男人。他站在镜子前,怔怔地望着自己,眼神里充满了爱恋和迷醉。那是对沉浸在舞蹈世界中的自己的爱恋和迷醉。这爱恋中蕴蓄着复杂的痛苦,这种迷醉中也折射出难言的艰辛。然而痛苦中又溢满了不悔的深情,艰辛里也蓄满了执著的坚定——那真是让人难忘的一双眼睛,一个人,一个灵魂。

后来我知道他叫黄豆豆。那一天,我欣赏了他的3个舞蹈《残春》、《鼓舞》和《一个扭秧歌的人》。

说是欣赏,其实应当说是读。因为他的舞蹈仅用眼睛去观看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得用心灵去理解,用思想去触摸,用你的最真最纯最净的意识去和他的舞蹈接吻。那天下午,我把自己完完全全地沉静了下来,沉到对他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中。

在舞蹈的间隙,经常会有这样一些镜头:黄豆豆穿过舞台后那些复杂的灯光设备和如网的电缆,穿过长长的狭窄的走廊,穿过宽大的令人窒息的边幕,穿过空荡荡的练功房……然后镜头定格在一桶清澈的水上。这些画面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一朵花的绽放要经历多少风霜,也许只有花蕊才能明了。然而无论它经历多少风霜,它都必须付出泪水、汗水和血水——这些都源于它心灵的泉水。花朵用泉水滋润着自己,也映照着尘世。在这鲜灵而纯净的泉水中,他为自己真实地生活着。

多么简单,又多么珍贵。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心灵如泉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我越来越感到连自己也不能像自己所期望的那样:心若止水。我总是被风诱惑,被各种各样的桥、岸和船帆诱惑。我总是觉得它们可以比水走得更远,却不明白,水其实是走得最远的物质。

有时候走在街上,我常常觉得十分迷茫。充斥在周围的那些词语在我的脑海里往往十分陌生:股票、黄金、各式商战、体育赛事、公关、效益、指数、关系网、房子、职称……追根究底,能把这些词语掀起滚滚热浪的只有一个字:钱。

我曾经谴责一位电视工作者过于残忍,因为他让那位在山洪中失去双亲又身患绝症的小女孩在屏幕上一遍遍地哭诉自己的遭遇,他说这种哭诉只是为了获取观众的捐赠和同情。而捐赠和同情对这个小女孩来说已没有任何本质意义上的拯救。他让小女孩揭开伤疤一次次残酷地表演,究其实只是为了新闻效应本身。听到我的谴责,这位电视工作者淡淡一笑,给我讲述了台湾名艺人白冰冰的女儿白晓燕被绑架后,由于新闻界的疯狂参与从而导致那位17岁的女孩惨死匪手的事,最后他说:“新闻业的恶性竞争与职业道德的丧失和白晓燕的死一样,都是这个社会的悲剧。现在我把生存放在第一位,道德放在第二位,已经很不错了。”

“生存?难道不搞这种报道你就不能生存了吗?”我问。

“当然能够活下去,不过我要活得比别人好,就要参与竞争,那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生存。”他振振有词。我忽然觉得无话可说。是的,在这个大背景下,他有什么错?如果错,他的错又算得了什么?在这个积极介入竞争也积极实践竞争的社会中,我们已经习惯了竞争房子、竞争财产、竞争名次、竞争地位、竞争业绩……除了人生和良心,我们竞争一切。可是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去竞争这一切?

也许有人会说:竞争可以加强人们工作或学习的动机,可以激发人们的热情和潜能,也可以提供检验自身的力量和能力的机会,更可以使人们在竞争中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但是如果我们的生活只信奉竞争,这种竞争就会充满了盲目性、攀比性和功利性——最后就会综合转化为恶性的竞争。我们的生活就只能面对着拼斗、冷漠甚至杀戮。“我们必须承受一种可怕的压力,我们必须为这种生活付出可怕的代价。当你不得不从自身之外去不断追寻以确定自己的价值和地位时,你的生命便不再掌握在你自己手中。”一位心理学家如此清晰地告诉我们这些步履匆匆的竞争者。“身心健全的人的生活目标并不在于去超越别人,而是要在内心去寻找。”

内心。我们的内心。我们内心的泉水。像黑夜里的灯光一样明洁,像暗洞里的珍珠一样晶莹,可是还有谁在关注我们的内心?像那位镜前的舞蹈者一样?

我们保养皮肤却忽略精神的滋润,妙手化妆却忽略大脑的形态,加薪提职却忽略灵魂的飞升,购车买房却不留思想的空间——我们重视一切物质,惟独忽略和荒芜着我们的内心。

我们的内心,究竟是什么?

电视里的黄豆豆依然在舞蹈,他决不仅仅是在舞台上舞蹈。也许他最美最真的舞蹈只在幕后隐藏,就像他的泉水只在内心涌动。他说:有人劝他再找个更实惠的职业。他回答道:太晚了。职业只是职业,舞蹈已经成为我的生命了。一个人,能放弃他的生命吗?

是的,太晚了。对于一个从内心出发的人来讲,任何诱惑都太晚了。他已经变成了那个扭秧歌的人,甩着条长长的红绸子,红绸子上的路在风中飘摇不定,在他的内心却坚硬如铁。

那么我呢?我也是或者说必将是一个扭秧歌的人。也许我的体态笨拙,也许我的舞姿拙劣,但这并不能妨碍我用心舞蹈。

我和黄豆豆站在两个舞台上。我们是两个人。可是我总觉得我们没有什么区别。

点滴哲理

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是一个舞者。只有心若止水,用灵魂舞蹈的人才能不受任何诱惑,享受生命的意义。

体验心动

平静的日子对我们最残酷的惩罚,莫过于让我们曾经激动、曾经充满种种青春的幻想的内心,一点一点地失去光泽与弹性,一点一点地黯淡下来。第一次听到那首校园民谣《上班族》,我就感受到一种难言的个中滋味。当我们渐渐远离了书生意气的学生时代,当我们的身影被求生存的碌碌人海所吞没,我们还会想起曾经有过的那些飞动的灵思、浪漫的情愫、迷惘的愤怒、流泪的舞蹈吗?当我们日复一日地拷贝着平淡无奇的故事,一度绚烂鲜亮的心灵彩图是否真的会就此褪色成一张模糊的旧照片?想起一位喜欢写诗的女孩子在离开校园之前,在写给我的一封信中说的:“真的担心不能适应未来的日子,我最怕的,不是别的,而是不再拥有激情。”

她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前几天遇到了久违的萧。他少年有成。读小学时就以文成名,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当编辑,出了不少书。我见到他时,他刚刚分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就在北京现代化的北四环路的边上,而他还没有结婚。我想,他或许正在春风得意呢。没想到他却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觉得活着没劲。他问我究竟干什么有意思,我说:你可以编书。他说早就编腻了。我说:你可以写作。他说没什么可写的。我说:你可以去赚钱。他说他早就应有尽有了。最后我说:也许只有爱情可以拯救你了。他却忍不住大笑起来,然后问道:你还相信这个世界有爱情?!他使我想起电影《本命年》里的那句话:忙吧,没劲,闲吧,也没劲;上班吧,没劲,在家呆着,还没劲;睡觉吧,没劲,不睡觉吧,也没劲;活着吧,没劲,死了吧,更没劲。

心灵静止,不再感动。

曾在一部西方喜剧里看到一位老人找到律师,吵着要和年迈的太太离婚。

那副老顽童的样子令我忍俊不禁,同时又为他对待人生的那份执著而深深感动。当代思想家熊公哲先生,在88岁寿诞之时戏称自己是“二八佳人”。而当人问及晚年的毕加索,谁是画坛新秀时,这位画圣竟回答:“我就是!”大师拈花一笑的风采,心灵中涌动的永不止歇的激情,多么令我辈敬慕。

20岁的人要自杀,而80岁的人则觉得生活才刚刚开始。

而比起孩童,我们亦是逊色的。孩提时的我们能够因为一次反常规地将苹果横切,意外发现里面的果核成为一个五角的星星而兴奋半天,如今我们却已经懒得去发现自然与人生的美丽,不再为之怦然心动了。

不再心动,并非与淡泊宁静同义。后者是超越现实功利的一种可贵的品格,是人生的一种完美境界,而前者则是对人生的无奈与放弃。不再动心,并不应该在青春的舞台上上演。

青春岁月里,我们应像年轻的郭沫若那样,因诗情涌动,激动地把胸膛贴向大地,感受大地母亲的温暖。

感动是诗,是歌,是尘世的火烛,是浇灌爱情之树的雨水,是推动生命之舟的波澜。

因为感动,婴儿的啼哭仿佛是怡人的歌唱,无声的岁月正好有助于我们凝神思想。我们流泪,我们微笑,在平静的日子里我们感受人生的光芒。

点滴哲理

灵动的心是一潭湖水,清澈、透明,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而不动的心是一潭死水,死气沉沉,感受不到一丝生气。既然活着,何不保持一颗灵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