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观赏园艺学
19026300000023

第23章 观赏植物栽培的设施(5)

三、现代化温室的性能

(一)光照

现代化温室全部由透明覆盖物——塑料薄膜、玻璃或塑料板材(PC板)构成,全面进光采光好,透光率高,光照时间长,而且光照分布比较均匀。光照充足与否,直接影响着园艺植物生长的好坏、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优劣,所以这种全光型的大型温室,即使在最冷的日照时间最短的冬季,仍然能正长生产喜温瓜果、蔬菜和鲜花,且能获得很高的产量。在荷兰,温室黄瓜产量70kg/m?,番茄54kg/m?;上海孙桥园艺公司引进的荷兰温室,黄瓜产量也达到30kg/m?;北京中以示范农场引进的以色列温室生产切花月季,666.7m?年产量高达10万支左右,都比小型单屋面温室高几倍。

双层充气薄膜温室由于采用双层充气膜,因此透光率较低,北方地区冬季室内光照较弱,对喜光的园艺植物生长不利。发达国家在温室内配备了人工补光设备,在光照不足时进行人工光源补光,保证园艺植物,尤其是花卉的优质丰产。

(二)温度

现代化温室有热效率高的加温系统,在最寒冷的冬春季节,不论晴好天气还是阴雪天气,都能保证园艺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12月至翌年1月,夜间最低温不低于15℃,上海孙桥的荷兰温室,气温甚至达到18℃,地温均能达到植物要求的适温范围和持续时间。炎热夏季,采用外遮阳系统和湿帘风机降温系统,保证温室内达到植物对温度的要求。北京顺义区台湾三益公司建造的现代化温室,1999年7月,在夏季室外温度高达38℃时,室内温度不高于28℃,蝴蝶兰生长良好,在北京花卉市场销售始终处在领先地位。

采用热水管道加温或热风加温,加热管道可按植物生长区域合理布局,除固定的管道外,还有可移动升降的加温管道,因此温度分布均匀,植物生长整齐一致。此种加温方式清洁、安全,没有烟尘或有害气体,不仅对植物生长有利,也保证了生产管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现代化温室可以完全摆脱自然气候的影响,一年四季全天候进行园艺植物生产,反季节栽培,高产、优质、高效。但温室加温能耗很大,燃料费昂贵,大大增加了成本。双层充气薄膜温室夜间保温能力优于玻璃温室,中空玻璃或中空聚碳酸酯板材(阳光板),导热系数最小,故保温能力最优,但价格也最高。

(三)湿度

塑料薄膜连栋温室,由于薄膜的气密性强,尤其双层充气结构,气密性更强,因此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均比玻璃连栋温室高。连栋温室空间高大,植物生长势强,代谢旺盛,植物叶面积指数高,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大量水汽进入温室空间,在密闭情况下,水蒸气经常达到饱和。但现代化温室有完善的加温系统,加温可有效降低空气湿度,比日光温室因高湿环境给园艺植物生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小。

夏季炎热高温时,现代化温室内有湿帘风机降温系统,使温室内温度降低,而且还能保持适宜的空气湿度,为园艺植物尤其是一些高档名贵花卉,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现代化的温室越来越多地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即使土壤栽培也都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等先进技术,取代传统的平畦漫灌,不仅节水,还减少了温室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防止植物表面,特别是叶片濡湿,对减轻病害有利。

(四)气体

现代化温室的CO?浓度明显低于露地,不能满足园艺植物的需要,白天光合作用强时常发生CO?亏缺。据上海测定,引进的荷兰温室中,白天10:00~16:00时CO?浓度仅有0.024%,不同种植区有所差别,但总的趋势一致,所以须补充CO?,进行气体施肥,以显著地提高植物产量。

(五)土壤

国内外现代化温室为解决温室土壤的连作障碍、土壤酸化、土传病害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普遍地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尤其是花卉生产,已少有土壤栽培。果菜类蔬菜和鲜切花生产多用基质栽培,水培主要生产叶菜,以生菜面积最大。无土栽培克服了土壤栽培的许多弊端,同时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可以在不同植物、不同生育阶段,以及不同天气状况下,准确地提供园艺植物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及微量元素,为园艺植物根系创造良好的土壤营养及水分环境。国内外现代化温室的蔬菜或花卉高产样板,几乎均出自无土栽培技术。

现代化温室是最先进、最完善、最高级的园艺设施,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劳动生产率很高。它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进行园艺生产,也被称为工厂化农业。

四、现代化温室在园艺植物生产中的应用

现代化温室主要应用于高附加值的园艺植物生产上,如喜温果类蔬菜、切花、盆栽观赏植物、果树、园林设计用的观赏树木的栽培及育苗等。其中具有设施园艺王国之称的荷兰,其现代化温室的60%用于花卉生产,40%用于蔬菜生产,而且蔬菜生产中又以生产番茄、黄瓜和青椒为主。在生产方式上,荷兰温室基本上实现了环境控制自动化、植物栽培无土化、生产工艺程序化和标准化,生产管理机械化、集约化。因此,荷兰温室黄瓜产量大面积可达到800t/hm?,番茄可达到600t/hm?。不仅实现了高产,而且达到了优质,产品行销世界各地。设施园艺已成为荷兰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国引进和自行建造的现代化温室除少数用于培育林业上的苗木以外,绝大部分也用于园艺植物育苗和栽培,而且以种植花卉、瓜果和蔬菜为主。虽然个别温室已实现了工厂化生产,如深圳青长蔬菜有限公司和北京顺鑫长青蔬菜有限公司等,引进加拿大HYDRONOV公司深池浮板种植技术,进行水培莴苣生产,已经实现了温室蔬菜生产的工业化。运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以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采用流水线生产工艺,充分利用温室的空间,加快蔬菜的生长速度,使蔬菜产量比一般温室提高l0~20倍,充分显示了现代化设施园艺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第四节设施的综合环境管理

一、综合环境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设施园艺的光、温、湿、气、土五个环境因子是同时存在的,综合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为了叙述清楚,将其分别论述,但实际生产中各因子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具有同等重要性和不可代替性,缺一不可又相辅相成,当其中某一个因子起变化时,其他因子也会受到影响随之起变化。例如,温室内光照充足时,温度也会升高,土壤水分蒸发和植物蒸腾加速,使得空气湿度也加大,此时若开窗通风,各个环境因子则会出现一系列的改变,生产者在进行管理时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只偏重于某一个方面。

设施内环境要素与植物体、外界气象条件以及人为的环境调节措施之间,相互发生着密切的作用,环境要素的时间、空间变化都很复杂。有时为了使室内气温维持在适温范围,人们或是采取通风,或是采取保温或加温等环境调节措施时,常常会连带着把其他环境要素(如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要素)变到一个不适宜的水平。结果从植物的生长来看,这种环境调节措施未必是有效的。例如,春天为了维持夜间适温,常常提早关闭大棚保温,造成终夜高湿、结露严重,引发霜霉病等病害。清晨,为消除叶片上的露水而大量通风时,又会使室内温度不足,影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等。总之设施环境与植物间的关系是复杂的。

所以,人们早就注意到要将几个环境要素综合起来考虑,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环境的调节。所谓综合环境调节,就是以实现植物的增产、稳产为目标,把关系到植物生长的多种环境要素(如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气流速度、光照等)都维持在适于植物生长的水平,而且要求使用最少量的环境调节装置(通风、保温、加温、灌水、施用二氧化碳、遮光、利用太阳能等各种装置)既省工又节能,便于生产人员管理的一种环境控制方法。这种环境控制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对于各种环境要素的控制目标值(设定值),必须依据植物的生育状态、外界的气象条件以及环境调节措施的成本等情况综合考虑。

如对温室进行综合环境调节时,不仅考虑室内、外各种环境因素和植物的生长、产量状况,而且要从温室经营的总体出发,考虑各种生产资料的投入成本、产出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化、劳力和栽培管理作业、资金等等的相互关系,根据效益分析进行环境控制,并对各种装置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记录和分析,以及对异常情况进行检查处理等,这些管理称为综合环境管理。从设施园艺经营角度看,要实现正确的综合环境管理,必须考虑上述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二、综合环境管理的方式

综合环境管理初级阶段可以靠人的分析判断与操作,高级阶段则要使用计算机实行自动化管理。

(一)依靠人进行的综合环境管理

单纯依靠生产者的经验和头脑进行的综合管理,是其初级阶段,也是采用计算机进行综合环境管理的基础。

许多生产能手,早就善于把多种环境要素综合起来考虑,进行温室大棚的环境调节,并根据生产资料成本、产品市场价格、劳力、资金等情况统筹计划、安排茬口、调节上市期和上市量,为争取高产、优质和高效益进行综合环境管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人脑管理系统和电脑管理系统的工作过程是不一样的,电脑获知环境信息是靠各种传感器,而生产能手是通过感官和简单的温、湿度仪器观测;指挥电脑管理系统工作的,是在人的科学管理知识基础上编制的电脑程序,而人进行管理靠的是从各种渠道获取、积累的知识;电脑依据人规定的工作程序对获知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决定采取哪种措施,控制相应的机器去动作。而生产能手则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获得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后,决定应该采取的措施,由人去完成管理操作。

从以上比较看出,依靠人脑实行的综合环境管理,对管理人员的要求:①要具备丰富的知识;②要善于并勤于观察情况,随时掌握情况变化;③要善于分析思考,能根据情况作出正确的决断,集思广益;④能让作业人员准确无误地完成所应采取的措施。依靠人进行综合环境管理,可以取得很好的生产成绩。例如,20世纪70年代北京郊区一些生产能手管理的大棚,春茬黄瓜和番茄都取得了每667m?产l万kg以上早熟高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