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观赏园艺学
19026300000038

第38章 二年生露地花卉(1)

一、羽衣甘蓝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英文名]curled kitchen kale

[别名]叶牡丹、花菜

[科属]十字花科甘蓝属

(一)形态特征

羽衣甘蓝株高30~40cm。叶宽大而肥厚,平滑无毛,被有白粉,外部叶片呈粉蓝绿色,内叶叶色极为丰富。总状花序,抽薹开花时可高达1.5~2m,花黄白色。花期3~4月。

(二)原产地及生态习性

羽衣甘蓝原产西欧,自生于海岸岩崖缝隙间。性较耐寒,长江流域一带冬日可露地栽植。喜凉爽、湿润、光照良好和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幼苗必须经过寒冷才能成形良好。12月至翌年2月气温偏低时,叶片更美。

(三)品种

二年生草本花卉,系叶菜甘蓝的变种。

(四)繁殖及栽培技术

1.繁殖

羽衣甘蓝用播种繁殖。5~6月种子成熟,其果实不易开裂,可放在阳光下晒干,用棍棒敲打,再用手揉搓使种子脱出,然后将果皮等杂质清除,即得净种。种子千粒重1.6g。

2.栽培技术

播种于8月,在露地苗床或盆、箱等容器中进行,覆土以盖没种子为度,播后需浇足水,1周左右即可出苗。当长出4~5片真叶时移植1次,结冻前上小盆移入光照条件较好的室内越冬。室内温度保持在5~10℃,避免夜温过高和光照缺乏,否则植株易徒长。羽衣甘蓝种间易杂交,第二年抽薹时,如不用于赏花或结实可将花葶剪除以集中养分供叶片生长,否则会影响叶片的观赏价值。如需赏花采种,留种植株应分地栽培或开花前套以塑料薄膜袋,以防自然杂交。抽薹后植株较高,遇风极易倒伏,以立支架固定为宜。

(五)用途

羽衣甘蓝虽然春季开花,但其叶的观赏价值较花为高,由于其叶形、叶色丰富多彩、鲜艳美丽,且观赏期在早春花卉稀少的季节,故是冬季和早春重要的观叶植物。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多用于布置花坛、花镜或编组图案,亦可单株盆栽陈列观赏。常用的园艺品种有:红叶系统,顶生叶紫红、淡紫色或雪青色,茎紫红色;白叶系统,顶生叶乳白、淡黄或黄色、茎绿色。

二、鸡冠花

[学名]Celosia cristata L.

[英文名]Cockscomb

[别名]鸡头、洗手花、波罗奢、鸡冠海棠

[科属]苋科青葙属

(一)形态特征

鸡冠花是一年生草本,茎高20~150cm,通常有分枝或茎枝愈合为一。茎光滑,多分枝;叶互生全缘或有缺刻,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有绿、黄绿、红绿及红等色。花序肉质顶生,扁平呈宽扇状或扁球形、肾形等,小花细小,不显著,整个花序有深红、鲜红、橙黄或红黄相间等色。小花两性,花序上部退化呈丝状,中下部呈干膜质状。花被5数,雄蕊5,基部联合。花期在7~8月,花后结果,每小花结黑色发亮种子多数,千粒重约1g。以花下部的种子最好,8~10月成熟。

(二)原产地及生态习性

鸡冠花原产非洲、美洲热带和印度,世界各地广为栽培。生长期喜光照,不耐阴;喜高温干燥,不耐寒;短日照下能诱导开花。宜土层深厚、肥沃、湿润、弱酸性pH5.0~6.0的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温室栽培时日温宜21~24℃,夜温15~18℃。花期6~10月。种子陆续成熟,采种期8~10月。种子可自播,生活力能保持4~5年。

(三)品种

常用的栽培品种有矮鸡冠、凤尾鸡冠、圆锥鸡冠等。

(四)繁殖及栽培技术

1.繁殖

鸡冠花露地播种,可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畦地进行。播种前应先将畦地深翻、细耙、整平,并稍加镇轧,然后浇透水,待水渗后,先往畦内轻撒一层细土,然后再播种,种子萌发嫌光照,需盖土,因种子细小,盖土宜薄,覆土厚度为种子的1~2倍,为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应在播种畦上覆盖蒲席,每隔一天打开蒲席照1次太阳光,上午10点打开,下午4点再盖上,经10天左右小苗出土,可撤去蒲席。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幼苗长出2~3个真叶时,可移栽。花坛定植株距30~40cm,因属直根系,不宜多次移植。栽后浇两次水即松土,再过20~30天定植,经过定植的花苗,发育健壮,高矮整齐,开花头齐。

2.栽培技术

当小苗具7~10片叶时摘心,促进分枝,若想使主枝上花朵硕大,可在幼苗期摘除全部腋芽。生长期需水多,尤其炎夏应注意充分灌水,应保持土壤湿润。至开花前应施稀薄追肥。花期要求通风良好,气温凉爽并稍遮荫则可延长花期。植株高大,肉质花序硕大者应设支柱以防倒伏。鸡冠花为异花授粉植物,留种必须隔离。

(五)用途

鸡冠花高型品种植于花镜、花坛,矮型品种盆栽或作边缘种植。高型品种还是很好的切花材料,插瓶能保持10天以上或制作干花。花可入药,有止血、止泻和调经养血的功效。

三、金盏菊

[学名]Calendula officinalis L .

[英文名]potmarigold calendule

[别名]黄金盏、金盏花、长春菊、长生菊、醒酒花

[科属]菊科金盏菊属

(一)形态特征

金盏菊为1~2年生草本,株高20~50cm。全株具毛,叶互生,多肉,长圆形或长圆倒卵形,叶片基部抱茎。总花梗粗壮,头状花序单生,直径4~5cm,花色有金黄、乳黄、橙黄、橙红,有重瓣、卷瓣,黑紫色花心等栽培品种,美国还选育出不少单瓣、重瓣的种间杂交种。花初开时植株较矮,随花朵不断开放而长高,4月上旬至5月下旬开花,5~8月果实陆续成熟,瘦果条形或卷曲,寿命3年,种子千粒重9.35g。

(二)原产地及生态习性

金盏菊原产南欧及伊朗。喜阳光充足,耐低温,能耐9℃低温,但忌高温,耐移植,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疏松肥沃的土壤和日照充足的地方生长更好,土壤pH以6~7最为适宜。遇干旱花期延迟,种子发芽力常温下可保持3年。

(三)品种

栽培品种有金黄、乳黄、橙黄、橙红,有重瓣、卷瓣,黑紫色花心等。

(四)繁殖及栽培技术

1.繁殖

金盏菊繁殖以播种为主,春、秋均可。春季播种适期为2~3月,播后覆上薄土层,置于阴凉处保持湿润,约经1周可发芽。待小苗长至10cm左右便可定植。北京地区多以秋播为主,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于苗床内,播后覆土1cm,约7天可出苗,按10cm的株行距栽于阳畦,浇水缓苗后即可进行正常养护,第二年春暖再定植。但春播苗不如秋播苗生长健壮,优良的栽培品种也可用扦插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