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观赏园艺学
19026300000040

第40章 草坪及地被植物(1)

第一节冷季型草坪草种

我国常见的冷季型草坪草,最适生长温度为16~24℃,广泛分布于凉爽温润、凉爽半温润、凉爽半干旱及过渡带地区,主要为禾本科的草种,其次还有沙草科的草种。为便于草坪生产和管理者熟悉这些特性,以确保适宜草坪草生长和发育的条件,建设出理想的草坪,现将主要冷季草坪草种情况介绍如下。

一、草地早熟禾

[学名]Poa pratensis

[英文名]kentucky bluegrass

[别名]六月禾、肯塔基早熟禾、草原早熟禾、牧场早熟禾、光茎兰草

[科属]禾本科早熟禾属

(一)形态特征

具匍匐状根茎,根茎纤细,数量极多,可斜伸出地表形成株丛。一个生育期内,一株早熟禾扩展半径可达0.75m以上。根茎上的芽细如针状,横向穿行,其上须根极多,垂直或斜伸入土可达1m。杆高25~60cm。叶片条形,长1~2cm,宽2~4mm,密生于基部。叶分为茎叶和簇叶。茎叶3枚,螺旋互生,长4~7cm,宽3~4mm。簇叶狭长,下垂或伏地形成草层。圆锥花序直立,长6~10cm,由7~9节组成,小枝2~4个,每枝有小穗4~5个。花期5~6月,颖果呈纺锤形,黄白色。

(二)原产地及生态习性

原产欧亚大陆,现被世界凉爽地区广泛引种作草坪草。我国黄河流域、东北、江西及四川等地河道边缘、森林边缘有野生种分布。宜于温暖而温润的气候下生长,耐寒力极强,9℃叶不枯萎,夏季略忌干热,适于树下生长。此草喜排水良好、质地疏松的壤土,尤以富于腐殖质的土壤为宜。

(三)繁殖及栽培技术

1.繁殖

播种繁殖,每0.067hm?播种量10kg,播种方法与一般早熟禾相同,种子播种后10~15天萌芽,40天左右即成为新的草坪。

2.栽培技术

此草在华东地区冬季基本常绿;夏季生长茂盛,因此要求勤修剪,多施肥,如需要草地早熟禾整齐美观,全年应剪草12~19次,3月、4月各轧剪1次,5~9月,每月轧剪2~3次。在勤剪草的情况下,要求全年施追肥(以尿素、硫酸铵为主)3~4次,每次每亩施9kg。在夏季气候干旱情况下,每周至少浇水1~2次,如遇雨天则可停止浇水。添播草籽是草地早熟禾不可缺少的一项养护管理工作,因为多年生早熟禾生长发育3~4年以后,生长逐渐衰退,为了保持草地的茂盛,最好的办法是每隔3年添播1次草籽。

添播草籽最好在春、秋两季进行,每亩草坪根据生长情况播种草籽5~7kg,播前要用钉滚耙拉松草根,播后要用滚筒镇压,使草籽与土壤密切结合。播后如气候干燥,应每两天浇水1次,促使种子发芽。

(四)用途

草地早熟禾常用于草地、公园、公共绿地、高尔夫球场发球区及球道、路旁、机场、运动场及其他场地草坪的建植。由于其繁茂的密集的根茎及根系,因此在凉爽地区常用作商业性草皮块生产出售。该草常与小糠草混播建植草坪,也可与其他草种混种。该草在建植后4~5年,因其地下茎多,形成较坚硬的草皮,生长渐衰,故应在草坪内补播草籽或更新草坪。由于此草不耐踏,在一般人流较多的公园及单位只能供人观赏。

二、加拿大早熟禾

[学名]Poa compressa

[英文名]canada bluegrass

[别名]扁杆早熟禾

[科属]禾本科早熟禾属

(一)形态特征

加拿大早熟禾为多年生禾草。茎秆扁圆,呈半匍匐状,有时斜生茎节很短,基部叶片密集短小,叶色蓝绿,坚硬而直,长10~20cm,宽1~4mm,叶舌短而钝,幼叶边缘内卷,成叶扁平高15~50cm,基部具紫色短茎节。圆锥花序窄小,几无柄,含小花3~6朵,5月下旬抽穗开花,7月下旬种子成熟,结实较多,种子与草地早熟禾相似,但种子外稃的脉纹不明显。须根发达,具根状茎。

(二)原产地及生态习性

原产欧亚大陆西部地区,现广泛栽种于北美,尤其是加拿大。我国长江流域以北各地均已引种栽培。分布于较寒冷、湿润气候区。此草属多年生长寿命植物,具大量短的匍匐状根状茎,但不能像草地早熟禾那样形成致密的草皮。能很好地适应所有冷温带气候。具有在干旱地区和相当瘠薄的土壤上生长的优点。其适宜的土壤pH为5.5~6.5。有一定的耐阴性,略忌炎热气候,在我国长江以南夏季高温季节生长欠佳,在江南地区基本保持四季长绿。

(三)繁殖及栽培技术

1.繁殖

加拿大早熟禾采用种子繁殖。种子千粒重为0.18g,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5~30℃,单播每亩种子用量为6.5~7.5kg。

2.栽培技术

春播、秋播均可,但以秋播较好,因秋末时期一般野草均不萌发,故草坪中杂草较少。由于种子细小,播前应细致整地,播后应覆盖细土或及时镇压,喷水保湿促进出苗整齐,并保持一定的湿度,才能萌芽。苗高15cm时应及时修剪,使幼苗分蘖发蔸。

此草在越夏时,常常由于受干旱炎热气候影响而发黄,夏季高温时应及时浇水灌溉,以免干旱。此草栽植3~4年后,其长势衰退,可疏松土壤,切断草根,每亩施复合肥20~25kg,以促进其更新生长。

(四)用途

具有草层低矮密集、生长均匀整齐、绿色期长、竞争力强、耐踩踏等多种优点,主要用于开阔地草坪和赛马场草坪。

三、匍匐剪股颖

[学名]Agrostis stolonifera Linn .

[英文名]creeping bentgrass

[别名]葡枝翦股颖、葡茎翦股颖

[科属]禾本科剪股颖属

(一)形态特征

匍匐剪股颖秆茎偃卧地面,茎高15~40cm,有3~6节的匍匐枝,节着地生根,须根多而弱。叶鞘无毛,稍带紫色,长于上部者,略短于节间,叶舌膜质。叶片扁平,线形,先端尖细,长5.5~8.5cm,宽3~4mm。6~8月开花、结果,圆锥花序,卵状长圆形,长11~20cm,小穗两性,花1朵,小花脱落而颖宿存,颖果卵形,细小光滑。

(二)原产地及生态习性

原产欧亚大陆,现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浙江、江西、四川、内蒙古等地有分布,多生于潮湿草地。此草耐寒、耐热,喜温暖湿润气候。气温10~13℃时生长正常,42℃能安全越冬。持续36℃以上高温生长停滞,但水分充足时仍有一定的生长量并保持鲜绿。该草为中湿生植物,适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潮湿地方生长,在水分充足的岸边、沟边湿地、间歇性积水地等地方长势最好,最适宜年降水量600~800mm的地带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上生长良好,在pH值8.0的土壤上生长不良。喜光,不耐阴,在光线充足时匍匐枝生长健壮,叶色嫩绿,光照不足时叶色枯黄。不耐践踏,但当草坪受到损伤后,强状、旺盛的匍匐茎能迅速地再次覆盖地面,这种优良的恢复能力可弥补不耐践踏的缺点。

(三)繁殖及栽培技术

1.繁殖

繁殖甚易,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用营养节段繁殖。种子容易获得,发芽率高,出苗较快,多用种子直播建植草坪。

2.栽培技术

种子千粒重0.057g,适宜发芽温度为15~30℃,每亩播种量4~5kg。由于种子细小,播前整地质量要求高。一般以细碎、平整的沙壤土床地为好。种子混沙撒播,播后保持湿润,一般10~15天出苗。无性繁殖可用散铺草皮块,分株移栽、匍匐茎压埋、茎段撒播等方法均可迅速成坪。若草坪管理得当,一次成坪,可利用10~15年。在栽培管理上加强轧剪,可保持其整齐美观。

匍匐翦股颖喜肥,其草坪每年应补施氮肥20~25kg。草层高15cm时应及时修剪,修剪高度为0.6~2cm。频繁灌溉、覆盖细沙或肥土有助于控制草垫层的形成。

(四)用途

在适时修剪下,此草可形成美丽、结构良好的毯状草坪,尤其在冬季,常用于建植观赏草坪、靶场草坪、橄榄球场草坪、曲棍球场草坪和湿地草坪。与结缕草、假俭草、狗牙根等混播建植高尔夫球场草坪、高速公路草坪。

四、小糠草

[学名]Agrostis Linn

[英文名]red top

[别名]红顶草

[科属]禾本科剪股颖属

(一)形态特征

小糠草属于禾本科剪股颖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根状茎,茎直立或下部膝曲而倾斜向上,具4~6节,长5~15cm。苗高60~90cm,具细长地下根茎,浅生于地表。叶线形,叶片扁平,长17~32cm,宽3~7mm。夏秋开花,圆锥花序直立,分枝散开,小穗小而多,穗紫红色,每小穗只有1花。

(二)原产地及生态习性

原产欧洲,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地区。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西南及长江流域,常见于潮湿之山坡、河坡等处。此草喜冷凉湿润气候,耐寒、耐旱、抗热,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以粘壤土和壤土为宜,在微酸性的土质中亦能正常生长,但不耐阴。此草分蘖力及再生力均强,一般长成后即能自行繁殖。

(三)繁殖及栽培技术

此草播种和分根繁殖均可,国外均以种子繁殖为主,由于此草具有根茎和地上匍匐枝,故一经成苗,扩展能力较强,因此播种量可适当减少。幼苗出土后应注意保持土壤湿度,适量进行施肥生长更良好。

(四)用途

此草因其质地粗糙,形成的草坪稀疏,故常与其他禾草混播,用于路旁,沟边、公园等固土护坡草坪,由于它再生能力较强,故亦可作运动草坪使用。

五、羊茅草

[学名]Festuca ovina

[英文名]sheep fescue

[别名]羊狐茅、绵羊茅、酥油草

[科属]禾本科羊茅属

(一)形态特征

此草属于禾本科羊茅属多年生禾草植物。此草秆茎密集丛生,须状根,秆细直立,高15~25cm,近基部具1~2节。叶鞘开口直达基部,无毛。叶片内卷成针状,绿色或淡绿色,质较柔软,稍粗糙,长2~6cm,宽1~2mm。花果期6~8月,圆锥花序,长2.5~5cm,宽4~7mm,小穗绿色或带紫色,长4~6mm,含3~6朵小花,种子细小。

(二)原产地及生态习性

此草分布于欧亚大陆及北美温带地区。我国西北、西南,欧洲、美洲等北温带地区也有分布,在我国新疆常见于干燥的坡地及高寒草原,为优良牧草。其耐旱、耐寒、耐踩踏,耐霜、耐瘠薄、适应性较强。喜生于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在西北地区4月上、中旬开始返青,11月上旬枯黄,全年绿草期达195~205天。耐热性较差,自然越夏率50%~60%,灌溉和加强管理可以越夏。在酸性、肥力低下的土壤上也能生长。

(三)繁殖及栽培技术

适宜于春播或秋播,种子千粒重0.82g,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5~25℃,单播每亩种子用量为9~11kg。播种前应细致整地,施足基肥,并可适量增施磷肥,播种方式与其他草坪相同,播后应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润,30~50天即可成坪。此草栽培管理粗放,仅需略加修剪,每月修剪1~2次,修剪高度4~6cm,即能形成嫩绿、平整、美观的优良草坪。

(四)用途

因此草的种子供应有限而影响其广泛应用,商业性种子生产主要在欧洲。羊茅草质地柔嫩,植株低矮平整,国外用它组成混合草地效果良好。此草在我国野生资源丰富,为新疆优良牧草之一,牧民称它为“酥油草”。近年来此草已引入园林中作花坛镶边及岩石园覆盖植物栽培,因适应性强,常用于路旁、高尔夫球场障碍区及其他不经常使用的低质量草坪。此草分蘖能力很强,建坪时也可采用无性系繁殖。

六、紫羊茅

[学名]Festuca rubra

[英文名]red fescue grass

[别名]红狐茅、匍匐紫羊茅

[科属]禾本科羊茅属

(一)形态特征

紫羊茅属于禾本科羊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须根,茎丛生,基部常倾斜或弯曲后直立,高60~100cm,基部带红色。分蘖的叶鞘闭合,叶片光滑柔软,绿色或灰绿色,叶片对折或内卷,宽1~2mm,长6~15cm,少见扁平,下面平滑,上面有茸毛。每节有1~2个分枝,分枝与主轴都粗糙。小穗浅绿色,先端带紫色,长7~11mm,含3~6朵小花,花果期4~6月,种子较多,颖果灰褐色、细长、披针形。

(二)原产地及生态习性

此草原产欧洲、亚洲和北美,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地区均有野生发现,常见于山坡、草地及湿地。其耐寒、耐酸、耐强剪,绿色期长,全年达200天左右,但不耐炎热高温气候。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之处,生长旺盛,在沙地、稍干燥之土质及湿地,也能生长良好。对氯气、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有良好的抗性。

(三)繁殖及栽培技术

此草发芽率高,采用种子直播繁殖甚容易,种子千粒重0.82g,单播每亩种子用量为9~11kg。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20~25℃,保持一定的湿度,出苗迅速。春播、秋播均可,播后保持土壤湿润,出苗迅速。紫羊茅能很好地与早熟禾混播。因紫羊茅恢复伤害的能力较弱,混播草坪一旦建植,紫羊茅得以成活,因而增强了草皮的抗性,使其能承受2.5cm的修剪高度。

该草耐粗放管理,需水量少,但应勤修剪。单播草坪在生长季节每月应修剪3~4次。留茬高度为4~5cm,修剪后应及时灌溉与施肥。

(四)用途

常与早熟禾或细弱翦股颖混播建植庭院或公共绿地草坪,在亚热带可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建植冬季运动场。由于它能抗中度干旱,可建植阶地或其他水分供应不足的草坪,在有二氧化硫等污染严重的厂矿建植环保草坪。也可用于建设具有良好观赏效果的精细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