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观赏园艺学
19026300000005

第5章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及分类(2)

分类学上是以“种”(species)作为基层等级或基本单位。同一种植物,以它们所特有的相当稳定的特征与相近似的种区别开来。把彼此近似的种组合成为“属”(genus),又把相类似的“属”组合成“科”(family),依据同样的原则由小到大,依次组合成目(order)、纲(class)和门(phylum),而后统归于植物界(vegetable kingdom)。在每一等级内,如果种类繁多,也可根据主要分类依据上的差异,再分为亚门(subphylum)、亚纲(subclass)、亚目(suborder)、亚科(subfamily)和亚属(subgenus)。有时在科以下除分亚科以外,还有族(tribe)和亚族(subtribe);在属以下除亚属以外,还有组(section)和系(series)各等级。在种以下,也可细分为亚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y)和变型(forma)等。这种由大到小的等级排列,不仅便于识别植物,而且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植物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地位。

举例:小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var.minima Thory.

界:植物界Regnumvegetabile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edoneae

变种:varietes

科:蔷薇科Rosaceae

亚科:蔷薇亚科Rosoidea

属:蔷薇属Rosa

种:月季R.chinensis Jacq.

变种:varietas:小月季

1.种(species)(sp.)是植物分类鉴定和命名中的基本单位。遗传学上或者说生物学上对待种有一种流行的解释,认为同一物种的个体间可以进行交配、交换基因,产生能生育的后代,因此同一物种的全部个体就是一个能自己交配繁殖的群落,而不同的种之间就不能交配,或者交配了也只能产生不能再繁殖的后代。换句话说,不同的种有生殖隔离,这就是生物意义上的种。因此,归纳起来,种的定义是:①具有相似的形态,并在特征、特性上易与其他种相区别;②有一定的分布范围,要求相似的生存条件和分布地区;③相对稳定的遗传特征;④种内可相互配偶,且能产生完全能生育并和亲代相似的正常后代。

2.亚种[subspecies(ssp.)]、变种[varietes(var.))和变型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1971年)第四条规定,在种下可以设立亚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y)、亚变种(subvariety)、变型(forma)、亚变型(subforma)诸等级。它们都是“依次从属的等级”。有些植物分类学者十分强调种以下的层次级别,试图区别出种的全部等级。但分类学上通常只采用亚种、变种和变型三个等级。

关于亚种和变种这两个等级,沿用历史较久而广泛,历来为许多世界性植物专著和地方性植物志广泛使用,但其概念一直是比较模糊的,往往一个学者认为是亚种的,而另一学者则认为是变种,相反亦然。究竟两者如何区别呢?

(1)亚种是种内的变异类型。它除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的特征外,在地理上也有相当范围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2)变种也是种内的变异类型,但在地理上无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3)变型是指形态性变异比较小的类型。比如毛的有无、花的颜色等。它的分类位置未必都在ssp、var之下,有时可以紧接着种名之后。

总之,整个分类学的发展史,反映了人们对种的认识过程。目前所确立的各级分类单位,标志着现代分类科学所达到的水平。

3.栽培品种[cultivar(cv.)]严格地讲栽培品种并不属于自然分类的基本等级,它是通过人工培育而来的。目前种植业所使用的种子或苗木,如农业、林业、牧草、果树、蔬菜、花卉、观赏树木等,许多种苗均可作为栽培品种(cv.)看待,它的基本条件是:

(1)不是植物分类上的sp.ssp.var.f.等。如月季(种)、小月季(变种)均非栽培品种。

(2)具有符合人们所需要的经济性状。如产量、质量、色、香等。

(3)具有地区性,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

(4)具有稳定的遗传性状,通过实生繁殖或无性繁殖,能保持上述经济性状原有特征。

(5)原有品种经过继续杂交、选育,或突变出显著差异后,可另外命名,作为新品种看待。

(6)1959年1月1日以后制定的品种名称,可用现代语言命名。品种名称紧接学名之后,加上cv.符号,或不用cv.而附以单引号。但品种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如四季石榴可写成Punica granatum cv.Nana.或Punicagranatum‘Nana’。

(7)制定品种名称要遵守下列原则:①同属内不要重复。②不用属种的名称;也不用双亲拉丁名的组合字。③不用数字编号。④不用夸大词,文字力求简明,少用三字以上。⑤命名人的姓氏不要附在品种名称后边。

二、观赏植物分类

(一)按生态习性或生物分类

1.一、二年生花卉(annuals and biennials)

(1)一年生花卉种子发芽后,在当年便开花结实、完成生命周期而枯死的为一年生花卉。一年生花卉都不耐寒,一般在春季无霜冻后播种,多是短日性,于夏秋开花结实后死亡。如百日草(Zinnia elegans)、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半支莲、波斯菊、万寿菊属等。

(2)二年生花卉种子发芽后当年只进行营养生长,到翌年春夏才开花结实,完成生命周期,其实际生活时间常不足一年,但跨越了两个年头,故又称为越年生。这类花卉有一定的耐寒力,但不耐高温,大都是长日性植物,在春夏日照增长后迅速开花。如三色堇、金盏菊、石竹、桂竹香、紫罗兰、瓜叶菊、报春花、虞美人等。

2.球根花卉(bulbs)球根花卉均为多年生草本。共同的特点是具有由地下茎或根变态形成的膨大部分,以度过寒冷的冬季或干旱炎热的夏季(呈休眠状态)。至环境适宜时再活跃生长,出叶开花,并再度产生新的地下膨大部分或增生子球进行繁殖。球根花卉的多数种类仅在旺盛生长时期有绿叶,另一段时期地上部分枯死,如水仙属、百合属、郁金香、风信子、唐菖蒲、小苍兰、晚香玉等。另一小部分则终年常绿,如玉帘(Zephyranthes candida)、百子莲(Agapanthus africanus)、君子兰属等。

球根花卉种类很多,因其变态部分各不相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1)块根类(tuberous roots)块根是由不定根或侧根膨大形成的,其功能是贮存养料及水分。一般在块根上不形成不定芽,故块根一般不直接作繁殖用。

(2)球茎类(corms)球茎是比较短缩的变态茎。它有明显的节与节间,节上环生干膜质鳞片状叶,将球茎包被,起保护作用。球茎有发达的顶芽,将来抽叶开花。如唐菖蒲、小苍兰、番红花、秋水仙(Colchicum autumnale)等。

(3)块茎类(tubers)块茎是由地下根状茎的顶端膨大形成。它的节不明显,但有螺旋状着生而易辨认的芽及退化叶脱落后留下的叶痕,在它的上面不直接产生根。马铃薯是块茎的典型,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及彩叶芋也具块茎。

(4)块状茎类(tuberous stems)这是一类在来源与形态上都和块茎不同的变态茎。它是由幼苗的下胚轴为主发育膨大而成,也含有部分上胚轴及主根的基部,直立生长,顶芽发达,基部产生次生根。多年生,能继续膨大,但不产生新的子球。球茎秋海棠、仙客来(Cyclamen persicum)为具块状茎的花卉。

(5)鳞茎类(bulbs)鳞茎是易于与其他类型地下变态相区别的变态茎。鳞茎占比例最大、显而易见的部分是变态叶。其茎肉质扁平而短缩,位于鳞茎的基部,称鳞茎基或鳞茎盘。中央有顶芽,将来生出叶、花葶或地上枝。顶芽被一至多数肉质鳞叶包围。肉质鳞叶是由叶或叶的基部变态形成。鳞茎绝大多数见于单子叶植物的百合科及石蒜科的某些属中,极少见于双子叶植物中,铜锤草(Oxalis corymbosa)是具鳞茎的双子叶植物的代表。

鳞茎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①有被鳞茎(tunicate bulbs,laminate bulbs):这一类鳞茎的最外层,尤其在休眠的成熟鳞茎中,有一至少数几层干膜质的鳞片叶包被,对内部肉质鳞叶起保护作用。有被鳞茎的鳞叶有一目多层,封闭成筒,一层套一层,横切面上呈同心圆排列。这类鳞茎的花卉种类较多,如葱属、郁金香属、风信子、绵枣儿属、水仙属、文殊兰属(Crinum)、朱顶红属(Hippeastrum)、雪片莲属(Leucojum)、石蒜属、玉帘属等。

②无被鳞茎(nontunicate bulbs,scaly bulbs):这一类鳞茎的外表无干膜质鳞叶,肉质鳞叶不成筒状而为鳞片状,旋生鳞茎盘上。如百合属、贝母属、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等。

(6)根茎类(rhizomes)根茎或称根状茎,是横卧地下、节间伸长、外形似根的变态枝。有明显的节、节间、芽和叶痕,易与根区别。根状茎在植物中普遍存在,在蕨类、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中均能见到。

3.宿根花卉(perennial herb flowers)宿根花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herbaceous perennials)的一部分,其概念是指那些与一二年生花卉相似,但又能生活多年的花卉。常见的宿根花卉有芍药、菊花、香石竹、荷兰菊、非洲菊、红秋葵(Hibiscus coccineus)蜀葵、天竺葵、蜘蛛抱蛋属、文竹等。

4.多浆及仙人掌类(succulents and cacti)该类花卉是根据其共同具有旱生、喜热的生态生理特点及植物体含水分多、茎或叶特别肥厚、呈肉质多浆的形态而归为一类。在植物分类系统中,有40多科均含多浆植物。常见栽培的有仙人掌科、景天科、番杏科、萝蘑科、菊科、百合科、龙舌兰科、大戟科的许多属种,其中以仙人掌科的种类最多,因而有时又独立于多浆植物之外另成仙人掌类。常见的多浆花卉有玉树、落地生根、豹皮花、吊灯花、仙人笔、翡翠珠、生石花(Lithops pseudotruncatella)、霸王鞭(Euphorbia antiquorum)、芦荟(Aloe vera var.chinensis)、十二卷及仙人掌科的仙人指、令箭荷花、仙人掌等。

5.室内观叶植物(indoor foliage plants)这是一类按观赏部位而分的花卉。即以叶为主要观赏对象并多盆栽供室内装饰用的植物,不论是蕨类或种子植物,也不论是草本或木本。但室内观叶植物大多数是性喜温暖的常绿植物,许多种又比较耐阴,适于室内观赏。其中有不少是彩叶或斑叶品种,有更高的观赏价值。蕨类植物作盆栽观叶或插花装饰用的配叶,日益受到重视。现已栽培利用的如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铁线蕨、鸟巢蕨、鹿角蕨(Platycerium bifurcatum)、凤尾蕨(Pteris nervosa)、波士顿蕨、肾蕨等都很受欢迎。木本植物中也有一些作室内观叶用,常见的有苏铁、异叶南洋杉(Araucaria heterophylla)、印度橡皮树(Ficus elastica)、一品红、棕竹等。草本观叶植物更为丰富,以胡椒科、秋海棠科、爵床科、百合科、天南星科、竹芋科、凤梨科、鸭跖草科等的种类最丰富。

6.兰科花卉(orchids)兰科是植物中的第二大科,共20000余种,已利用及有价值而尚未利用的种类均很多。因其具有相同的形态、生态和生理特点,可采用近似的栽培与特殊的繁殖方法,故把兰科花卉独立成一类。

兰科植物都是多年生、地生或附生。许多属种都具有变态茎假鳞茎(pseudobubs),假鳞茎是由长短不一的根状茎顶部膨大而成,一般由1~10节组成,含有大量养料与水分,供开花及新假鳞茎生长之需。一般以合轴分枝方式分枝。

兰科花卉中著名的有兰属、石斛属、卡特兰属(Cattleya)、贝母兰属(Coelogyne)、齿瓣兰属(Odontoglossum)、兜兰属、蝶兰属、万带兰属等的许多栽培种。

7.水生花卉(aquatic flowers)水生花卉包括水生及湿生的观赏植物,如荷花、睡莲等。

8.木本植物(woody plants)木本观赏植物类按其形态、生态习性等特征可分为落叶木本植物、常绿木本植物、竹类三大类。

(1)落叶木本植物按其性状又可分为以下三类:落叶乔木类,如鹅掌楸、悬铃木等;落叶灌木类,如月季、牡丹等;落叶藤本类,如葡萄、紫藤、凌霄、木香等。

(2)常绿木本植物按其性状又可分为以下四类:常绿乔木类,如云南山茶、白兰花、橡皮树等;常绿灌木类,如杜鹃、含笑、栀子、茉莉等;常绿亚灌木类,如八仙花、天竺葵、倒挂金钟等;常绿藤本类,如常春藤、美国凌霄、龙吐珠等。

(3)竹类(bamboos)竹类是园林植物中的特殊分支,它在形态特征、生长繁殖等方面与树木不同,它在园林绿化中的地位及其在造园中的作用,也非树木所能取代。根据其地下茎的生长特性,有丛生竹、散生竹、混生竹之分。常见栽培的有佛肚竹、凤尾竹、紫竹、刚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