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观赏园艺学
19026300000066

第66章 园林植物造景(8)

四、园林植物对道路的造景作用

古今中外道路绿化都备受重视。我国早在《汉书》中就记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说明两千多年前我国已有用松树作行道树。唐代京都长安用榆、槐作行道树,北宋东京街道旁种植了桃、李、杏、梨。西欧各国常用欧洲山毛榉、欧洲七叶树、椴、榆、桦木、意大利丝柏、世界爷、欧洲紫杉等。

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城市道路增多,功能各异,形成了各种绿带,有的将行道树、林荫道与防护林带共同联成绿色走廊,也有的把私宅、公共建筑周围的植物景观纳入到街道绿化,并连成一体,构成了整个花园城市,为此大大改善了城市环境条件和丰富了城市的植物景观。

城内、城郊各风景区、公园、植物园中还有许多不同级别的园路,其旁的植物配植更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使园景增色不少。

(一)城市道路的植物配植

1.高速公路及立交桥的植物配植

随着我国第一条沈阳到大连的高速公路通车,京津唐高速公路也随即通车,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时代的到来。沈大高速公路符合国际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具有上、下行4条以上的车道,中间3m的分隔带种植了低矮的花灌木、草皮及宿根花卉。一般较宽的分隔带可种植自然式的树丛,路肩外侧及高速公路两旁则视环境进行专门的植物配植。

英国高速公路的线路常先由园林设计师来选定,为避免驾驶员感到单调而易疲劳,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公路线路的平面设计曲线流畅,左转右拐时,前方时时出现优美的景观,达到车移景异的效果。公路两旁的植物配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常配植宽20m以上乔、灌、草复层混交的绿带,认为这种绿带具有自然保护的意义,可以成为当地野生动、植物的庇护所。树种视土壤条件而定,在酸性土上常用桦木、花楸、荚迷等种类,有花有果,秋色迷人,也有的用单纯的乔木植在大片草地上,管理成本低廉。在坡度较大处,大片草地易遭雨水冲刷破坏,改植大片平枝栒子,匍匐地面,一到秋季,红果红叶构成大片火红的色块,非常壮观。

高速公路及一般公路立体交叉处的植物配植,在弯道外侧常植数行乔木,以利引导行车方向,使驾驶员有安全感。在二条道交汇到一条道上的交接处及中央隔离带上,只能种植低矮的灌木及草坪,便于驾驶员看清周围行车,减少交通事故。立体交叉较大的面积,可按街心花园进行植物配植。

2.车行道分隔绿带

指车行道之间的绿带,具有快、慢车道共三块路面者有两条分隔绿带,具有上、下行车道两块路面者有一条分隔绿带。绿带的宽度各不相同,窄者仅1m,宽可10余米。在分隔绿带上的植物除考虑到增添街景外,首先要满足交通安全的要求,不能妨碍司机及行人的视线。

一般窄的分隔绿带上仅种低矮的灌木及草皮,或枝下高较高的乔木,如日本大坂选择低矮的石楠。春秋二季叶色红艳,低矮修剪整齐的杜鹃花篱,早春开花如火如荼,衬在嫩绿的草坪上,既不妨碍视线,又增添景色。随着宽度的增加,分隔绿带上的植物配植形式多样,可规则式,也可自然式。最简单的规则式配植为等距离的一层乔木。也可在乔木下配植耐阴的灌木及草坪。自然式的植物配植则极为丰富,利用植物不同的树姿、线条、色彩,将常绿、落叶的乔、灌木、花卉及草坪地被配植成高低错落、层次参差的树丛,树冠饱满或色彩艳丽的孤立树、花地、岩石小品等各种植物景观。

我国地域辽阔,城市集中,树种更为丰富,可配植出更为迷人的街景。在暖温带、温带地区,冬天寒冷,为增添街景色彩,可多选用些常绿乔木,如雪松、华山松、白皮松、油松、樟子松、云杉、桧柏、杜松。地面可用沙地柏、匍地柏及耐阴的藤本地被植物地锦、五叶地锦、扶芳藤、金银花等。为增加层次,可选用耐阴的丁香、珍珠梅、金银木、连翘、天目琼花、香荚迷、八仙花、枸杞等作为下木。北方宿根、球根花卉资源丰富,气候凉爽,生长茁壮,鸢尾类、百合类、萱草、地被菊、金鸡菊、荷包牡丹、野棉花等,以及自播繁衍能力强的二月兰、孔雀草、波斯菊等可配植成缀花草地。还有很多双色叶树种如银白杨、新疆杨,秋色叶树种如银杏、紫叶李、紫叶小檗、栾树、黄连木、黄栌、五角枫、红端木、火炬树等都可配植在分隔绿带上。落叶乔木如枫香、无患子、鹅掌楸等作为上层乔木,下层可配植常绿低矮的灌木及常绿草本地被。

无论何种植物配植形式,都需处理好交通与植物景观的关系。如在道路尽头或人行横道,车辆拐弯处不宜配植妨碍视线的乔、灌木,只能种植草坪、花卉及低矮灌木。

3.行道树绿带

这是指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种植行道树的绿带,其主要功能是为行人蔽荫,同时美化街景。南京、武汉、重庆三大火炉城市都喜欢用冠大荫浓的悬铃木、小叶榕等。吐鲁番某些地段在人行道上搭起了葡萄棚。夏威夷喜欢用花大色艳的凤凰木、火烧花、大花紫薇等,树冠下为蕨类地被,一派热带风光。青海西宁用落叶松及宿根花卉地被,呈现温带、高山景观。目前行道树的配植已逐渐向乔、灌、草复层混交发展,大大提高环境效益。在较窄的没有车行道分隔绿带的道路两旁的行道树下,不宜配植较高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一旦高空树冠郁闭,汽车尾气扩散不掉,将使道路空间变成一条废气污染严重的绿色烟筒。

行道树绿带的立地条件是城市中最差的。由于土地面积受到限制,绿带宽度常常仅有1~1.5m。行道树上方常与各种架空电线发生矛盾,地下又有各种电缆、上下水、煤气、热力管道,真可谓天罗地网,再加上土质差,人流践踏频繁,根系难以深入,容易造成风倒。种植时,在行道树四周常设置树池,以便养护管理及少被践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树池内盖上用铸铁或钢筋混凝土制作的树池篦子。除了尽量避开“天罗地网”外,应选择耐修剪、抗瘠薄的行道树种。

4.人行道绿带

指车行道边缘至建筑红线间的绿化带,包括行道树绿带、步行道绿带及建筑基带。此绿带既起到与嘈杂的车行道的分隔作用,也为行人提供安静、优美、蔽荫的环境。基础绿带常用地锦等藤本植物作墙面垂直绿化,用直立的桧柏、珊瑚树或女贞等植于墙前作为分隔。如绿带宽些,则以此绿色屏障作为背景,前面配植花灌木、宿根花卉及草坪,在外缘用绿篱分隔,以防行人践踏破坏。国外极为注意基础绿带,尤其是一些夏日气候凉爽,无须行道树蔽荫的城市,则以各式各样的基础栽植来构成街景。

墙面上除有藤本植物外,在墙上还可挂上栽有很多应时花卉的花篮,外窗台上长方形的塑料盒中栽满鲜花,墙基配植多种矮生、匍地的裸子植物、平枝栒子、阴绣球以及宿根、球根花卉。绿带宽度超过10m时,可用规则的林带式配植或配植成花园林荫道。

(二)城市道路树种的选择原则

一般说来城市道路树种应具备冠大荫浓、主干挺直、树体洁净、落叶整齐,无飞絮、飞毛、臭味、污染的种子或果实,适应城市环境条件,如耐践踏、耐瘠薄土壤、耐旱、抗污染等,隐芽萌发力强,耐修剪、易复壮、长寿等条件。

1.道路树树种选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从当地自然植被中选择优良的树种,但不排斥经过长期驯化考验的外来树种华南可考虑香樟、榕属、桉属、木棉、台湾相思、红花羊蹄甲、洋紫荆、凤凰木、黄槿、木麻黄、悬铃木、银桦、马尾松、大王椰子、蒲葵、椰子、木菠萝、扁桃、芒果、人面子、蝴蝶果、千层、石栎、桃花心木、白兰、大花紫薇、蓝花楹等。

华东、华中可选择香樟、广玉兰、泡桐、枫杨、重阳木、悬铃木、无患子、枫香、乌桕、银杏、女贞、刺槐、喜树、合欢、榔榆、榆、榉、构、薄壳山核桃、柳属、南酸枣、枳、青桐、枇杷、楸树、鹅掌楸等。

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可用杨属、柳属、榆属、槐、臭椿、栾、白蜡属、复叶槭、元宝枫、油松、华山松、白皮松、红松、樟子松、云杉属、桦木属、落叶松属、刺槐、银杏、合欢等。

2.根据适地适树原则,分别选择适合当地立地条件的树种如重庆为山城,岩石多、土壤瘠薄干旱、高温、雾重、污染严重。可选择黄桷树、小叶榕、川楝、构、臭椿、泡桐等。天津地下水位高、碱性土,可选择白蜡、绒毛白蜡、槐、旱柳、垂柳、侧柏、杜梨、刺槐、臭椿等。

3.结合城市特色,优先选择市花、市树及骨干树种如新会——葵城的蒲葵,福州——榕城的小叶榕,广州——棉城及厦门——英雄城的木棉,北京市市树为国槐和侧柏,国槐冠大荫浓,适应城市立地条件,是优良的道路绿化树种。

4.结合城市景观要求进行选择

如昆明——春城,要求有四季常青、四时花香的环境。道路树种要体现亚热带景观,采用云南樟、银桦、藏柏、柳杉等4种常绿树种及悬铃木、银杏、枳梖、滇杨、滇楸、直干桉等6种落叶树种较为全面。

5.道路各种绿带常可配植成复层混交的群落,应要选择一批耐阴的小乔木及灌木如大叶米兰、山茶、厚皮香、柃木、竹柏、桂花、红茴香、大叶冬青、君迁子、含笑、虎刺、扶桑、海桐、九里香、红背桂、大叶黄杨、锦熟黄杨、栀子、水栀子、杜鹃属、棕榈、棕竹、散尾葵、荚属、丁香属、小蜡、构骨、瓶兰、老鸦柿、棠棣、海仙、阴绣球、珍珠梅、太干花、金银木、小檗属、十大功劳属、胡枝子属、枸杞及溲疏属等。

6.郊区公路绿带可考虑选用一些具有经济价值的树种如乌桕、油桐、竹类、女贞、棕榈、杜仲、千层、枫香、箭杆杨、榆、水杉等。

(三)园路的植物配植

风景区、公园、植物园中道路除了集散、组织交通外,还起着导游作用,园路的宽窄、线路乃至高低起伏都是根据园景中地形以及各景区相互联系的要求来设计的。一般来讲,园路的曲线都很自然流畅,两旁的植物配植及小品也宜自然多变,不拘一格。游人漫步其中,远近各景可构成一幅连续的动态画卷,具有步移景异的效果。

园林中园路的面积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与游人关系十分密切,因此两旁植物配植的优劣直接影响全园的景观。

1.主路旁植物配植

主路是沟通各活动区的主要道路,往往设计成环路,宽4~10m,游人量大。

平坦笔直的主路两旁常用规则式配植,最好植以观花乔木,并以花灌木作下木,丰富园内色彩。主路前方有漂亮的建筑作对景时,两旁植物可密植,使道路成为一条甬道,以突出建筑主景。入口处也常常为规则式配植,可以强调气氛。如庐山植物园入口两排高耸的日本冷杉,给人以进入森林的气氛。

蜿蜒曲折的园路,不宜成排成行,而以自然式配植为宜。沿路的植物景观在视觉上应有蔽有敞,有疏有密,有高有低,种植形式有草坪、花地、灌丛、树丛、孤立树等。游人沿路漫游可经过大草坪,也可在林下小憩或穿行在花丛中赏花。路旁若有微地形变化或园路本身高低起伏,最宜进行自然式配植。如在路旁微地形隆起处配植复层混交的人工群落,颇得自然之趣,华东地区可用马尾松、黑松、赤松或金钱松等作上层乔木,用毛白杜鹃、锦绣杜鹃、杂种西洋杜鹃作下木,络石、宽叶麦冬、沿阶草、常春藤或石蒜等作地被。游人步行在松树下,与杜鹃花擦肩而过,顿觉幽静、优美异常,路边无论远近,若有景可赏,则在配植植物时必须留出透视线。如遇水面,对岸有景可赏,则路边沿水面一侧不仅要留出透视线,在地形上还需稍加处理。要在顺水面方向略向下倾斜,再植上草坪,诱导游人走向水边去欣赏对岸景观。路边地被植物的应用不容忽视,可根据环境不同,种植一些观花、观叶的多年生宿根、球根草本植物或藤本植物,既可组织植物景观,又可使环境保持清洁卫生。

2.次路与小路旁植物配植

次路是园中各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宽2~3m。小路则是供游人漫步在宁静的休息区中,一般宽仅1~1.5m。

次路和小路两旁的种植可更灵活多样。由于路窄,有的只需在路的一旁种植乔、灌木,就可达到既遮荫又赏花的效果。如广州中山大学的小路,只在一旁种植小叶榕和扶桑。有的利用诸如绣球、台湾相思、夹竹桃等具有拱形枝条等大灌木或小乔木,植于路边,形成拱道,游人穿行其下,富有野趣。有的植成复层混交群落,则感到非常幽深。如华南植物园一条小路两旁种植大叶桉——长叶竹柏——棕竹——沿阶草4层的群落。南京瞻园一条小径,路边为主要建筑,但因配植了乌桕、珊瑚树、桂花、夹竹桃、海桐及金钟花等组成的复层混交群落,加之小径本身又有坡度,给人以深邃、幽静之感。某些地段可以突出某种植物组织植物景观。如昆明圆通公园的西府海棠路,北京颐和园后山的连翘路、山杏路、山桃路,杭州的樱花径、桂花径、碧桃径,上海中山公园的二月兰花径等等。广州在小径两旁常用红背桂、茉莉花、扶桑、悬铃花、洒金榕、红桑等配植成彩叶篱及花篱,国外则常在小径两旁配植花径或花带。

竹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常绿、清秀挺拔。长江以南可在小径两旁配植竹林,开成竹径,诗中常见,如“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等,要创造曲折、幽静、深邃的园路环境,用竹来造景是非常适合的。杭州的云栖、三潭印月、西泠印社、植物园内都有竹径,尤其是云栖的竹径,长800m,两旁毛竹高20余米,竹林两旁宽厚望不到边,穿行在这曲折的竹径中,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夹径萧萧竹万枝,云深幽壑媚幽姿”的幽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