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海原大地震·1920
19026500000030

第30章 海原新貌(1)

震柳精神

1920年大地震过后,在海原县境地震断裂带形成了13处遗址,其中哨马饮震柳保存较为完好。地震造成山体错位,将这棵古柳撕成了两半,因具有顽强生命力依然坚韧地挺立,因风沙磨砺显得干枯苍老,但其底部已呈枯朽,而上部却枝繁叶茂。这棵震柳代表着海原回汉各族人民,在抵抗自然灾害中不屈不挠、互济互助的精神。震柳精神已成为全县人民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创业动力。

海原县城建设回眸

海原县城所在地海城镇,元代名海喇都,明代赐楚王为牧场,设楚府。明天顺三年(1459年)始筑小城,周二里,高丈余。成化七年(1471年)兵备佥事杨勉增筑其城,规模达“周四里三分,高阔各三丈,池深宽各一丈五尺”。清代,简称海喇都城为海城。乾隆十四年(1749年)盐茶同知移驻海城后,置厅治行政机构,并修复加固东西门和改筑南门。同治十三年(1874年)裁厅设海城县。

民国九年(1920年),海原县发生8.5级大地震,城墙破毁严重。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甘肃省政府拨款重新修复。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城内布局以原钟鼓楼遗址为中心,设四街六巷。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城区内设复兴镇。

1949年8月,海原解放后,旧有城池渐被废弃。50~60年代,本县为改变城市面貌,重点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70~80年代,县城以铺设供排水管道、兴修公路设施、拓宽道路、改造路面结构、修建人行道、绿化街道为治理重点,改善城市面貌。

90年代,随着城镇建设规模的扩大,为彻底改变规模小,脏、乱、破和“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城在垃圾中”的面貌,海原县对县城进行了合理建设。1991~2000年,主要对东城路、建设路、黎明路、南门广场、南二环、南三环、防洪渠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完善了县城道路网络、排水系统、电力等基础设施。

90年代的建设路

改造后的建设路

2001~2009年,海原县城建设发展速度更快,主要对政府街、海喇都广场、黎明路、南环路、北城梁、勉巷道路、文联路商业街、建设路、东城路、海同出入口、黑海出入口、绿化带改造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完善了县城道路、排

南门广场改造

改造后的海喇都广场(原南门广场)

水、电力等基础设施。2010年,海原县对县城实施了“美化、亮化”工程,打造靓丽山城。海原县城通过街道改扩建、巷道硬化、楼房兴建和广场、公园建设及城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街道整洁、绿树成阴、楼房林立,县城面貌焕然一新;牌路山生态公园初具规模,防洪渠改造后绿化带绿树成阴,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林荫道,成了县城亮丽的风景线。城镇乡村通过实施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面貌明显改善。

阳春三月,海原县牌路山的老杏树挂满花苞。山下,海原县街道办组织的人员正在街道两旁补种树苗,给防洪渠新栽植的树木浇水……

田彦有老人住在海原县老城区防洪渠岸已经多年,他对2008年海原县改造老城区非常称赞,他说,这条防洪渠以前被渠岸两边的群众当作垃圾站,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都统统堆积到了防洪渠。夏季臭水四溢、蚊蝇孳生、臭气熏天,防洪渠两岸的群众在家里吃饭都没有胃口。渠岸两边的道路狭窄,坑洼不平,遇到雨天出行十分不便。实施老城区改造后,环境好多了,被称为“臭水沟”的防洪渠压上了疏水管道,渠边种上了树,垃圾了、空气也清新了。

2008年,海原县启动了新区建设。这让老城区的群众感到不安。他们担心建了新区,不再完善老城区公共设施,他们的生活质量会受到影响。然而海原县在启动新区建设的同时,丝毫没有放松对老城区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完善。该县坚持一手抓新区建设,一手抓老城区繁荣发展,形成了“多极发展、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这让田彦有、马尚录等老人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海原县街道办主任刘政权正在指挥人员补种街道两旁树木,他结合自身工作谈起了老城区改造。他说,海原县受干旱影响,经济发展缓慢,为了寻求新的发展出路,海原县实施了新区建设。但在新区建设的同时,又积极启动实施了老城区13个改造项目,通过大力实施“绿化、硬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狠抓老城区软硬环境建设,老城区目前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也对此非常满意。

今年,海原县还启动实施创建区级卫生县城的目标。海原县各级、各部门都在为实现这一目标积极行动。防洪渠是海原县老城区改造的老大难,因污水横溢,垃圾肆虐,住在防洪渠两岸的群众怨声载道,县领导也为此而煞费脑筋。

治标还需治本,标本兼治方为上策。海原县委班子达成了共识,要想让海原县城靓起来,就要从根本上消除脏、乱、差现象。为此,一场浩浩荡荡的民生战役在海原打响。

经过海原干群近一年的奋战,防洪渠换了新颜。用当地群众的话说:“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林荫道。”

海原县城南北出入口,是海原县展现给客人的“左脸”和“右脸”,南北出入口美不美,决定着海原县城品位的高低。美,是每个人的追求,也是一座城市的追求。

2008年,海原首先下大力气改造县城南北出入口,拓展出入口道路,建设了北入口停车场,绿化了南入口,向远方的客人敞开了大门……

2008年,海原对县城实施了绿化、美化、净化,完善了城市服务功能,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这让海原老城区靓了很多。

(彭红兵张晓勇周晓兵刘仓等撰稿,2009年4月16日《中卫日报》第3版)

海原倾力打造亮丽县城

如今,当你走进山城海原,你会切身感受到海原县城变大了、变美了。10月11日清晨,全市(中卫市)经济工作观摩会在海原拉开帷幕。看过海原县的城乡变化后,观摩团成员走进了海原县新区行政中心。

一年来,海原县不断加大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配套设施,进一步强化城市建设和管理,县城的辐射聚集和带动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县直部分单位的办公楼在新区已开始动工;行政中心建设已进入混凝土垫层处理和框桩建设阶段;廉租住房建设正在进行地基开挖;中小学校舍及教师培训中心建设正在进行单体规划设计。在此基础上,新区产业功能区的道路正在进行地基平整及冲击碾压、沙砾垫层、板涵主体工程建设。给水工程、边坡部分削坡均已完成,新区已基本形成了路网骨架。

走出新区看老城,观摩团成员惊讶了!昔日的海原县城基础设施落后,城区狭小,交通不便,发展缓慢,城乡接合部环境脏、乱、差,直接影响着海原的对外形象。如今,在抓好新区建设的同时,海原县继续加大对旧城区的改造,做好破损路面维修、路灯架设、供热管网改造及其他附属设施的配套完善。拓宽了北入口停车场,绿化了南入口,完成了南北出入口两侧人行道砖铺设;改建完成了2座换热站,实现海原老城区今冬集中供热;绿化了县城环境,建成了牌路山森林公园。目前,海原县老城区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公共绿地面积达22万平方米,修建主次干道17.12公里。

今日的海原,东西两山变绿了,城区美丽了,旱厕变成了水冲式,主干道路标、标线醒目,超市里购物的人来来往往,呈现出一派现代城市的景象。

(李建平撰稿,2008年10月5日《中卫日报》第3版)

人饮工程惠泽山乡

引子:海原县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自然条件恶劣,水的供需矛盾长期难以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尤为突出。苦咸水、饮水水质超标、水量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水源保证率不达标一直困扰着山区群众,也困扰着历届党委政府。如今,该县老百姓喝水难的问题,通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以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的方式逐步得到了解决,在海原农村大地筑起了一座座惠泽老百姓的“民心工程”。

昔日吃水难的海原县农民,如今一拧水龙头,白花花的自来水就流了出来,喝上了“放心水”“健康水”。

农村通上了自来水

自国家2000年启动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来,海原县将农村安全饮水作为惠泽百姓的“民心工程”,分北部和中南部两个项目区分步实施,8年时间共完成人畜饮水工程78处,泉水改造工程92处,解决了16.2万严重缺水的农村人口的饮水难题。

握住水龙头扔掉背水罐

“日盼夜盼天天盼,盼来清水进家园,握住水龙头,扔掉背水罐。”这首群众自编的顺口溜反映出海原县群众对用上自来水的喜悦。

在海原县干盐池管委会张寨村村民胡凤莲家,记者在厨房里看到原来用来装水的大水缸里装满了杂物,拧开灶台旁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就流了出来。

“每天天不亮就要到10公里外的水泉子去背水,遇到人多水少时,一天才能背一回,通了自来水后,再不用背水了。”今年70岁的胡凤莲,丈夫早逝,儿子在煤矿打工时遇难,多年来一直是儿媳忙家里的农活,她负责一家5口人的吃水供给。

讲起背水吃的日子,胡凤莲有说不尽的心酸事。以前村上大多数村民是用牲口驮水,而胡凤莲家里当时穷得连牲口也没有,所以她一直自己背水。一次,胡凤莲为了能早点赶到水泉子取水,天没有亮就摸黑去,结果不小心掉到了山沟里,当同村的人发现时,她还紧紧抱着背水的瓦罐。虽然张寨村通自来水已经6年时间了,但胡凤莲老人还是不愿意把伴随自己多年的背水罐扔掉。

张寨村是海原县北部干旱带上极度缺水的地区之一,祖祖辈辈靠人背驴驮在山泉子取水。2002年,海原县在张寨村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工程解决了该村5个组938口人长期饮水困难,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0%以上。

工程建设初期,张寨村的村民大多持怀疑态度。从水源地到他们村子翻山越岭近10公里的路程,能把水引来?“当时组织人挖管道时我们就这么想,这还不是瞎折腾吗?”62岁的村民苟少文说,怀疑归怀疑,管道还要挖,一口人100米,村上就这样分了任务。苟少文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经过水务局技术人员和村民的3个多月奋战,自来水通了。

当技术人员将胡凤莲家的水龙头轻轻拧开时,老人用微微颤抖的双手捧起哗哗流淌的水时,如捧着世代单传的婴儿,一遍遍地说: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惊喜的泪水流了下来……

视人饮工程为生命

“山沟沟泉水一点点流,提起那挑水心里愁,半夜走出小村庄,挑着水桶到处串,掌灯时候找到水,进门太阳已落山,汗水浸透了衣衫……”这是过去海原县缺水的人们找水的真实写照。

海原县树台乡红井村姚沟组70多户人家都是东乡族,这里是海原县东乡族最为集中的村组,也是海原县最为缺水的村组之一。

吃上自来水后村民视人饮工程为生命。“姚沟的自来水没有因为村民偷水或不及时缴纳水费而停过水,这里的供水管理是全县最好的。”海原县水务局供水站负责人给记者介绍说。

“咱这里过去吃水,都到5公里外的山泉取水,还是苦水,吃了肚子疼。”60多岁的村民马振宇说。

据马振宇讲,1981年,在村口挖了一眼大口井,找到了水,让大家失望的是这水比山泉的水还要苦,但水再苦却在家门口,没有劳力取水的村民还得饮用。

因为缺水,这个地方的小伙子找对象都成了大难题。本村的姑娘想方设法往外嫁,外面的姑娘又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嫁进来。

“由于吃水困难,过去打光棍的男人一大群,我老婆就是被我骗到这儿来的。”说到这里,已55岁的马玉成颇感自豪。这话打开了妻子车如英的话匣子:“还好意思说呢,说你们这儿水有多好,天有多蓝,哟哟,来了一看才知道满山满洼找水吃,还是苦水,把我那本来细嫩的脸洗得就像刚割完玉米的地茬子一样粗……”这话引起了大家的大笑,但却道出了当地人当时缺水的艰辛。

“现在好了,清亮的自来水接到了锅灶边,龙头一拧水就出来了,还是甜水,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了。”村民马义贵抢着说。

昔日无水户户愁,如今水流家家乐。而这一切的彻底改变来自人饮工程的建设,马玉成的两个儿媳都是自觉自愿嫁过来的,姚沟组的村民没有理由不珍惜他们吃上甜水的日子。

引来了甜水幸福了农家

海原县史店乡前川村是个纯回民村,穆斯林讲究干净是出了名的。村民田玉才最早装上太阳能热水器后,洗浴不再用炕头的水窖子热水了。当然田玉才用太阳能热水器是有两个条件的:一是2005年,前川人饮工程建成后,他家通上了自来水;二是有了水后他靠养牛赚了钱。2008年田玉才就靠养牛收入上万元。

当然,在前川村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不只是田玉才一户人家。田玉才使用了干净方便的太阳能热水器后,有条件的村民都纷纷效仿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前川村的变化是海原县群众从“饮水难”到“饮水甜”的一个缩影。

海原县海城镇王井村村民王国宏是该县八斗村重点供水工程受益者之一,“吃上了自来水才知道老井的水是咸的”。自来水解决了吃水问题后,海原县最早种植蔬菜大棚的王国宏又打起了老井的主意:用老井的水多种几栋蔬菜大棚。王国宏的一栋简陋的大棚一年收入近两万元,就是靠种植蔬菜大棚,他和妻子王小玲供着三个大学生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