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王磊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杭州310014)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和谐校园建设需要引导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的学习观。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要逐步培养起学生的终身学习观、自主学习观、研究性学习观与创新学习观等新的学习理念。
关键词和谐校园终身学习观自主学习观研究性学习观创新学习观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具备和谐社会的本质: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和谐校园建设必须以学生主体的学习生活为出发点,从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入手,首当其冲地就是引导学生树立合理、正确的学习观。学习观作为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传统学习观中的轻终身发展、轻实践、轻素质等缺陷在现实中仍存在着相当的影响。面对多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当代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学习观?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哪些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习观呢?根据笔者的研究与经历,认为应该确立如下四种学习观。
1.终身学习观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指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存(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做人(Learning to be)。这四大教育支柱蕴含了这样一个潜在的含义:学习并不是人生某个时期的事情,而为人一生发展所必需。这其实强化了人们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的思想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不能满足人的一生发展的需求的情况下提出来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终身学习观不仅冲击了人们心目中固有的传统教育观念、学习观念,而且在实践上也正在改变着现存的教育体系,终身学习观已经发展成“21世纪的生存概念”。
终身学习观与传统的学习观念在学习的时间观、空间观、价值观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比如,在时间观方面,传统学习观认为,人的一生分为学习期与工作期。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习、接受教育,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等到成年以后则要为生活而工作。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再把学习与工作、教育与生活截然分开是不科学,也不可行的。在终身学习观的语境中,学习的空间场所也并不局限在学校里,而是学校、家庭、社会所形成的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而学习的价值观突出表现在学习不再是为了学历而是学力。
显而易见,终身学习观更适合当下学生的发展,在21世纪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越发重要。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应该使所有学生更新传统的受教育观、学习观,树立起终身学习观,并为学生营造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的环境、氛围,便于学生养成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终身学习的思想。
2.自主学习观
在未来社会,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怎样学习,不知道如何获取知识,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观作为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论,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尤其对大学生而言,自主学习观尤其重要。自主学习是在自主教育的氛围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身能动的学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完善人格的学习过程。这里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自主学习是以自主意识(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为前提;二是自主学习是以学习的主动性、开放性、合作性、创造性为基本特征;三是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
根据自主学习观的内涵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的需要,教师应该完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首先,教师应成为学习兴趣的激发者,这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师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就调动了学生的内因作用,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其次,教师应该成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第三,教师应成为学习资源的开发者,这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最后,教师还应该注意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虽然问题意识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但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么去启发。
很多论述和谐校园建设的文章中,都指出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的焦点在于教与学的矛盾。自主学习观的养成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努力,因此可以很好地解决教与学的矛盾,从而能确保和谐校园建设的顺利完成。
3.研究性学习观
中国的研究性学习起步比较晚,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性学习最早起源于美国,现在美国研究性学习主要指中小学中以项目和以问题为两大中心的研究性学习。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是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性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学习,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与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相比,项目活动设计更偏重于操作和实践活动。
美国研究性学习的现状给我们的启示是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在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觉地收集与问题相关的材料,再通过分析、归纳、整理等必要的学习方法,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目的。
研究性学习与其说是一种学习方式,不如说是一种指导思想,它已经成为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指导性原则。和谐校园建设需要有本校特色的师生学习风格,而研究性学习以互动互助的小组、本级讨论研讨等形式展开,有利于形成活泼、积极的学习风气。和谐校园建设有许多问题不是学习自身能够解决的,因此从学校的角度看,可以以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口,接受社会的监督、理解、支持、参与、协调形成一种教育合力,营造一种有利于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
4.创新学习观
创新学习观是一种以创新为价值取向的学习观,它在全面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学习观赋予学习以新的功能,即通过学习活动培养一个人发现、吸收、组织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前瞻性的视野迎接当今和未来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
创新学习观是相对维持性学习观而言的一个概念。维持性学习观是封闭的、固定不变的,以公认的准则为基础,重视模仿和继承,重视获得知识成果和积累信息的能力,而创新学习观具有与之相反的特点。创新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重视自主能动性学习。创新学习的目的在于开发学习主体的潜能,它的内容面向生活经验而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它注重构筑团队合作式学习方式和通过网络学习的新的学习途径。
从维持性学习观到创新学习观的跨越是教育教学思想领域的深刻变革,不仅传统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受到撼动,而且营造了开创创新学习的新境界,是和谐校园建设所必需的。
5.小结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所传承的文化价值观、学校教育理念、师生的学习风格、学校教育环节中的和谐节律等,是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因素。创新学习观、改变学习方式不仅关系到学校学习风格的形成,而且影响到整个和谐校园建设。终身学习观、自主学习观、研究性学习观、创新学习观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共同组成新时期学生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学习理念。新的学习理念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师与生、教与学等矛盾,从而大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参考文献
[1]龚春燕.创新学习:学习方式的革命[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2]王浒.关于终身学习和学习性社会的几点认识[J].辽宁教育研究,2005(2)
[3]林毓锜.学生自主学习与相关教育思想[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4]杨明全.为什么需要研究性学习:追问与求证[J].教育科学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