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桦王水林
近年来,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将高校的党员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各级党委的重视下,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党员比例逐年递增,一大批优秀的大学生被吸收到党组织来。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学生党建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薄弱的环节,实际工作中对党员的思想教育还很不够,积极寻求问题所在,在实践中找到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才能不断完善党建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一、加强入党前教育,端正学生入党动机
入党动机,就是为什么要入党,是指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大肆冲击,在学生中普遍缺乏马克思主义信念,入党往往不是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而是出于在激烈的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把是否党员作为衡量毕业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这就导致学生要求入党的目的不明确,动机不纯,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通过日常和学生的一些谈话中了解到,不少学生入党是为了有一个政治资本。
学生价值观不明确,处于彷徨时期,在对社会上一些腐败黑暗现象深恶痛绝的同时,又无法勇敢地和这些现象作斗争,感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苍白无力的。而高校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思想政治工作也受到一定的弱化,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和教育不够,或者流于形式。
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机制不健全,导致在吸收新党员的过程中出现不和谐的声音,考察工作做得好不好将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党将来的命运。现在高校加大党员发展力度,学生的党员比例较高,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主要通过指定入党联系人、找发展对象谈话等形式来进行,有些问题流于表面,支部书记和学生平常交流不够,对有些问题调查不够深入,这些都导致了党员发展过程出现一些问题。
针对这样的情况,要切实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员的质量。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理想、信念等问题上处于一个探索和形成的阶段,我们应该把握实际加以引导。
1.选择高年级优秀的一些党员同学作为辅导员助理,通过日常的生活接触,在学习生活上帮助低年级学生,也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等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专门的关于入党问题的教育,还可以通过他们的大学生活和入党的经历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指导,激发他们的热情,处处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2.从大一开始就开设党章学习小组,推选优秀的同学进入党校学习,树立入党理想,强化入党信念,端正入党动机。党校聘请的教师一般都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或长期从事党政管理工作的有丰富经验的干部,由他们对学生进行党校培训,可进行系统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
3.成立入党联系人制度,为每一位入党积极分子指定两位入党联系人,定期对他们进行谈话和考察,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与入党积极分子沟通。入党联系人要定时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的日常表现和思想状况。
4.重视群众调查的情况。入党光有信念和热情是不够的,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热心为同学服务,获得广大同学的认可是成为一名党员不可或缺的标准。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让同学心服口服,党建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下去,吸引更多的同学向党组织靠拢。
5.在发展学生党员过程中,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方针,有计划有目标,每个学期初拟订发展计划,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避免为了数量而盲目发展的现象。
二、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再教育
高校党建工作中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而对入党积极分子成为党员后的思想教育力度不够,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学生党员入党时间较短,社会经历少,思想活跃,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产生动摇,许多党员在入党以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没有体现作为一名党员的模范作用,对学生中的一些不良现象无动于衷。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形成孤立局面,或者因为自己是一名党员产生自负心理。如何对党员进行管理和再教育,加强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是高校党建工作存在一个重要问题。
1.加强理论学习,引导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联系我国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绩,从邓小平理论上领会实践检验真理的精神,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关注国际和国家热点问题,正确认识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联系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解决困惑。
2.建立学生党员责任机制,将党员的标准具体量化到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在我们分院和后勤服务公司联合实行的党员模范寝室挂牌活动中,在党员寝室挂牌,接受同学的监督,无形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在低年级党员中,侧重于明确党员的义务,在学习、生活、社会工作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在毕业班党员中,结合就业和毕业教育,对他们提出希望。
3.积极发挥党员的作用,让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工作,定期向党支部汇报,指导团支部开展党员推优工作,开展党的理论学习活动等。另外还可以协助党组织做一些党员组织发展材料的准备工作。针对学生党员数量多,拆分支部的同时,积极选拔和培养学生支部书记,由他们开展党员发展和支部活动,辅导员做好最后的审核和通过工作。
4.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在对学生党员的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肃党纪党风,重视对他们的教育过程,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通过谈话等方式使之改正。在对学生党员的监督过程中,应建立公开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少数不重视党性党纪修养,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仅不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反而损坏党员的形象的学生党员,可以在学生支部中实施群众座谈,民主评议等,将群众对他们的看法反馈给他们,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时刻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党员。
总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培养优秀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否具备完善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能否适应社会、工作岗位,能否在基层中扎根,这些都对高校的党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具有坚定信念的大学生党员,积极稳妥做好高校党建工作,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本文第一作者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辅导员)
对学生党员再教育的几点思考
苏燕施翔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任务、条件及具体部署,强调了建设和谐社会关键在党。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又将带领广大人民为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而不懈努力,如何更好地完成这一使命,党自身的建设又面临新的挑战,而大学生党员是党的新鲜血液,是党的未来建设者,党是否能在以后的道路上继续发扬先锋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在的青年学生党员们。因此,在新的形势和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学生党务工作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党员的再教育上,也就是对已成为党的一分子的那部分同学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以思想教育为基础的全方位式教育,需要个人、学校、社会甚至家庭的共同关注和努力,特别是在高校党员发展有粗放型的苗头和建设和谐社会对党员综合素质及能力有更高要求的情况下,如何将学生党员培养成未来党的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成为和谐社会的推动力量和领导者,是急需我们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有三方面表现:
1.从学生党员自身来看,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党员意识薄弱
学生党员本应是大学校园里最具有榜样作用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处处体现的是一个党员的先锋作用,不仅是作为学生最主要任务的学习方面,还应该是日常生活中与同学相处的融洽,关心爱护同学,且是同学利益的最好体现者,将党群关系很好地在校园里得到维护和发展。此外,更要在遵守学校纪律,维护校园平安,建设校园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身处何种职业和环境,无论主观客观是否允许,都要积极发挥能动效应,利用和创造条件去体现党员的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己,感化他人,加深党群关系。而事实却是部分党员在入党之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将党员的义务放在心里,甚至将自己降格到普通群众的位置,更谈不上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一些高年级党员在不担任学生干部后,对集体事务不闻不问,没有热情参与党组织活动,以各种借口和理由推诿,党员意识的严重薄弱是大学生党员普遍存在的问题。
2.从党组织方面来看,忽略对学生党员的再教育
近年高校在发展党员方面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偏向于注重党员发展的数量,而并不注重在学生入党之后的再教育和再培养。人本主义的教育是人根据自身需要而能得到的全面发展,一个学生在组织的培养下被吸收为党员,只是一个开端,对他们的培养只能说是刚刚开始,还远远没有结束。共产党是优秀分子群体,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变迁,与时俱进地学习对每个党员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对于还处在成长期的青年学生党员而言,如何教导他们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在实现人生目标的同时,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是党组织的责任和义务。党组织应该抱着对青年负责的态度做好这项工作。
3.从群众的角度看,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威信下降
学生党员是高校中优秀青年的代表,榜样的力量不言而喻,而实际情况却是一些学生在争取入党的阶段表现积极,各方面都能起到一定表率作用。但在进入党组织后,特别是转正后,非但不是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反而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仅仅在行为上,而且在言语上表现出对党的冷漠和调侃,这在学生群体中只会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在群众眼中,党员和自己没有什么区别,没有值得自己学习和效仿的地方,这就会造成入党动机功利性的扩大,党员不再是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象征,而仅仅是一种符号。这些对党的事业的长远发展都将发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鉴于学生党员再教育的严峻现状和重要作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刻不容缓,那么应该如何去进行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呢,怎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才能避免再教育流于形式,而真正发挥效用,获得成效呢?这是个复杂而细致的命题,其中主要的方向是为学生党员的成长创造可能的各种条件,帮助他们确定人生的目标,克服成长道路上的困境,实现一个党员的人生理想,也为国家、为人民、为党学好奉献自己的本领。而这些可能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思想上的引导,思想教育听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从小学开始,学生就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思想教育,但作为党员,其信仰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教育必然是更为严格和深刻的。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决定了个人的发展,只有对党员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用马列主义科学思想去开拓学生党员的思维和心胸,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专业学习固然重要,但并不能取代学生素养的培养,专业技术发挥的水平和程度往往决定于一些非专业的因素,比如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等。
因此,学生党员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党组织在思想上的正确教育与引导,用先进理论强化和升华党员的修养,如此才能把崇高的理想和良好的个人素质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党员的成才创造前提条件。当然理论学习难免于枯燥,关键是学习的方式和严格的督促,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党员认识到理论对个人的指导作用。此外,人普遍具有惰性,因此相应的督促和检查也就必不可少,比如可以要求定期上交关于学习马列著作、国家时势的小汇报,需要重点检查的是作者在阅读中是否有所收获,以及他们思想的变化,可以根据这些掌握的情况,对症下药,对个人的成长进行启发和指导。当然,这就要求指导者本身具有较高的洞察力和一定的理论水平,以及高度的责任心。这就涉及高校党务工作者的培养与提高问题。
其次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学生党员是未来国家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个人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这些能力包括掌握专业知识、与人交往协作的才能、对事务的观察力和敏锐度、管理才能等等。大学阶段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为以后发展打基础的重要人生阶段,因此应该要积极施行党员的培养工程。一方面要把学生中的优秀学生吸收到党这个大群体中来;另一方面,也要为这些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提供发展的条件,挖掘他们最大的潜能,从而真正发挥学生党员在德智体美方面的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