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护理员
19028800000046

第46章 外科学及护理(4)

(6)配合各种治疗,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及一般生活护理工作。健康恢复期应指导病人正确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肌腱粘连、关节强硬等废用性改变。

(7)遵医嘱合理、正确地使用抗生素并注意观察疗效和副作用。联合用药时,注意配伍禁忌,一般宜采用分次、分别静脉给药,避免两种以上药液混合使用而降低疗效。需要24小时内保持较高血药浓度的病人,应有计划地将当日药物总量分批加入2~3瓶液体内,分别在输液的开始、中间和最后滴入;采用分次静脉注射(经输液器茂非氏滴管注入)比持续性静脉滴注的效果要好。在用药的疗程中应注意体温和局部症状变化,在相应的时间内如体温明显下降、局部感染症状明显减轻则表明药物有效;若使用抗生素之后效果不明显,应报告医生以便及时更换药物。一般在感染被控制,体温恢复正常后即可停药;严重感染则需在体温正常后维持用药1~2周。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抗生素的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细菌的耐药性及有无二重感染等问题发生。

【健康教育】

教育病人及社区人群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做好皮肤的清洁和保健,减少感染机会;做好劳动保护,预防组织创伤发生;加强宣传,若有损伤和感染,应及时治疗。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医护人员在进行各种操作的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以减少医源性感染。加强医院、病区管理,控制包括交互感染在内的医院内感染。

二、特异性感染破伤风及护理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芽胞梭菌经伤口侵入机体组织,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是外科常见的感染。破伤风芽胞梭菌是革兰阳性厌氧梭状芽胞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以泥土和人畜粪便中为多。

(一)临床表现

以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为特征。首先从咀嚼肌痉挛开始,以后出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弓反张、阵发性痉挛,可发生肺部感染、窒息而死亡。在持续肌肉收缩的基础上,任何刺激如声、光、疼痛都可以引起病员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持续数秒或数分钟,病员大汗淋漓、面唇发绀、口吐白沫、呼吸急促、手足抽搐不止,甚至衰竭,而神志始终清楚。

(二)治疗原则

及时、彻底地施行清创手术,应用青霉素控制破伤风芽孢杆菌及控制其他需氧菌感染来消除毒素来源;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中和血液中的游离毒素;使用镇静剂或冬眠疗法控制痉挛和抽搐,预防并发症。

(三)护理

【护理评估】

1.主观资料

(1)有受伤史。潜伏期平均6~10天(最短24小时,最长可达数月),潜伏期不足48小时属重症,亦有的病人在摘除存留体内的异物如子弹头或弹片后,才发生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一般在断脐后7日左右发病,故俗称“七日风”。一般潜伏期越短,症状越严重,死亡率越高。

(2)前驱症状有乏力、头晕、头痛,咀嚼肌紧张酸胀,烦躁不安,一般持续12~24小时。

(3)了解患病后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对破伤风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单位工作的劳动保护情况。

2.客观资料

发作时的典型表现为肌肉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最初是咀嚼肌,以后扩展到面部肌肉、颈部肌肉、躯干及四肢肌群。病人开始感到咀嚼不便,张口困难,随后牙关紧闭。如从张口困难到全身性肌肉痉挛不超过24小时则属重症。面部表情肌群收缩,出现皱眉,口角牵向下外方,呈“苦笑”面容。颈部肌群收缩,使颈部强直,头向后仰,不能点头。背腹部肌肉收缩,因背肌力量较强,故腰部前凸,头足后屈,形如弓背,出现“角弓反张”。四肢痉挛时出现握拳屈肘、屈膝姿态。咽肌痉挛致吞咽困难。膈肌及肋间肌痉挛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在强直性肌肉收缩的基础上,任何轻微的刺激,如声、光、疼痛等均可诱发强烈的阵发性痉挛。每次发作时,口唇紫绀、呼吸急促、口吐白沫、流涎、牙关紧闭、磨牙、头频频后仰、两拳紧握、肢体扭曲、全身抽搐不止、大汗淋漓,表情十分痛苦,发作持续数秒或数分钟不等,间歇期长短不一。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超过1分钟),间歇时间短,属重症;发作即造成窒息,或发作虽短暂,但频频发作,并用一般镇静药物难以缓解痉挛发作,亦属重症。发作时病人神志始终清楚。

一般无高热。如出现高热、有肺部感染、心动过速或神志不清,则为病情严重。注意有无呼吸急促和肺部有无哕音等肺部感染体征;有无脱水和酸碱平衡失调体征;有无心力衰竭、压疮和骨折的发生。

注意伤口情况,有时伤口渗出液涂片可查到破伤风芽胞梭菌。

【护理措施】

1.安置病人住单人隔离病房,保持室内安静,尽量减少外界刺激,说话低声,走路轻巧,室内光线应柔和。治疗及护理操作应尽量集中安排在使用镇静剂后30分钟内进行。

2.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生命征变化,详细记录抽搐发作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及用药效果。防止输液针头脱出血管外。

3.按接触隔离要求护理病人,接触病人时须穿隔离衣。治疗或换药用器械及敷料均须专用。使用后的器械要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1小时以上,洗净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伤口敷料应焚毁。室内用品应进行消毒处理,严防交互感染。

4.协助医生施行清创术,伤口未愈者,必须彻底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敞开伤口,用3%过氧化氢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和湿敷。但伤口已愈合者,不必特殊处理。

5.遵医嘱给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给予病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喂食时避免误咽。不能进食者,在控制痉挛后给鼻饲,必要时可经胃肠道外补充营养。

6.遵医嘱使用破伤风抗毒素(TAT)中和血液中的游离毒素。首次剂量2~5万u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1000mL内静脉缓慢滴注,以后每日1~2万u作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共3~6日。或用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深部肌内注射1次,剂量为3000~6000u。

7.遵医嘱使用镇静、解痉药物,对病情较轻者,可使用一般镇静剂,用以减小对刺激的敏感性,如地西泮、苯巴比妥钠、10%水合氯醛;对病情较重者,则可使用冬眠合剂I号(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呼吸和血压。对抽搐频繁且用上述药物不能控制者,在气管切开及控制呼吸的条件下,遵医嘱使用硫喷妥钠和肌松弛剂。

8.遵医嘱使用青霉素80~100万u,肌内注射,每4~6小时1次,或大剂量静脉滴注,既可抑制破伤风梭菌的繁殖体,又能控制其他需氧菌感染;也可给予甲硝唑,每日2.5g分次口服或静脉滴注,持续7~10日。

9.在配合控制痉挛的同时,多与病人沟通,鼓励病人叙述心理反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减轻、消除病人的恐惧感,使病人保持稳定的情绪。

10.加强安全措施,防止意外,必要时加用床栏防止病人坠地;使用牙垫,避免舌咬伤。床旁常规备气管切开包,病情重者应及时协助医生进行气管切开,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做好气管切开护理。做好口腔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防止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加强心脏监护,注意防治心力衰竭。

【健康教育】

1.做好对破伤风知识的宣传,使病人、病人亲属或社区民众了解破伤风发病原因和预防知识,知道破伤风最可靠的预防方法是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此外,宣传劳动保护注意事项,避免创伤;普及科学接生;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等,都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2.告知病人家属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声、光、风等刺激引起病人抽搐;教会病人家属消毒隔离方法,严防交互感染。

3.宣传、鼓动家属及社区人群接受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方法

(1)健康时预防方法(自动免疫)通过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使机体产生抗体。

(2)受伤时预防方法(被动免疫)开放性损伤时预防破伤风的有效措施是彻底清理伤口,并及早进行被动免疫。

5.2常见外科疾病及护理

5.2.1甲状腺功能亢进护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造成代谢亢进和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甲亢按原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甲亢、继发性甲亢和高功能腺瘤。

一、临床表现

甲亢多见于女性,发病年龄在20~40岁之间,主要表现为:

1.甲状腺肿大,可有杂音及震颤征。

2.神经系统。神经过敏、兴奋、易激动、急躁、失眠,可有手颤及舌颤。

3.循环系统。心慌、脉快、血压增高、脉压差大。

4.代谢方面。食欲亢进、体重下降、多汗和发热,基础代谢率增高。

5.其他方面。月经失调、腹泻,原发性甲亢有突眼征等。实验室检查T3、T4升高。

二、治疗原则

有三种方法: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目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治愈率高、复发率低。除轻症病员、青少年及老年不能耐受手术者均可采用手术治疗。

三、护理

【护理评估】

主观资料

对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应了解病人的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和嗜好,当地有无同样的病例,病人是否存在颈部压迫症状以及以往治疗情况。对甲亢病人应详细询问有无易激动、心悸、怕热、食欲亢进、消瘦、颈部肿块、突眼等表现,并估计症状的程度,以及了解有关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资料。对甲亢病人应特别重视其心理反应,因情绪变化、激动、恐惧等可直接影响手术的进行和安全。

【护理措施】

(一)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1.护士接触病人应关心体贴,态度和蔼,避免刺激性语言。告诉病人突眼和甲状腺肿大等体态变化在疾病受到控制后将会得到改善,及时解除病人焦虑,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了解病人家庭与工作环境,请病人的家属配合,控制各种可能对病人造成不良刺激的信息,帮助病人建立舒畅愉快的生活氛围。病人焦虑严重时可适当给予镇静药物如地西泮等。

2.甲亢病人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应安置于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内,避免强光和噪音的刺激。轻症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不宜紧张和劳累,重者或有心律失常时应卧床休息。

3.甲亢病人能量消耗大,要保证营养供给。除可适当增加进餐次数外,选择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避免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以免甲状腺素合成增加。避免进食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补充足量的水分,但禁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的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4.突眼的病人要注意保护角膜,高枕卧位、限制食盐、应用利尿剂,以减轻眼部肿胀。眼睑闭合不全时,可戴有色眼镜以减少强光刺激和异物损伤。经常以眼药水湿润眼睛,避免过度干燥。睡眠时可戴眼罩或涂抗生素眼膏保护角膜,以免干燥,预防感染。

5.甲状腺危象的护理措施包括:

(1)绝对卧床休息:将病人安置于安静、室内温度较低的环境中,避免一切不良刺激,烦躁不安者,按医嘱给适量镇静剂;

(2)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

(3)遵医嘱口服复方碘化钾溶液,首次剂量3~5mL,或紧急时用10%碘化钠5~10mL加5%~10%葡萄糖溶液100mL静脉点滴;

(4)遵医嘱静滴氢化可的松、普萘洛尔等药物;

(5)密切观察病情,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评估意识状态的变化和心、肾功能的受损情况;

(6)高热时,用冰袋、乙醇或温水擦浴、凉水灌肠等降低病人体温,必要时施行人工冬眠降温;

(7)维持营养与体液平衡,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通过口服或静脉及时补充足量的液体。

(二)围手术期的护理

1.手术前护理原则上基本同于非手术治疗的一般护理,但应做好手术前的常规准备,并注意以下事项。

(1)重视心理护理,向病人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及手术前后应配合的事项,消除病人的顾虑和紧张心理。解释保持情绪稳定的重要性,对精神过度紧张或失眠者,可给予镇静剂或安眠药。鼓励家属给予心理支持。

(2)配合医生做好药物准备,通常先选用丙基硫氧嘧啶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待甲亢症状基本控制后,改服碘剂。碘剂的作用是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控制基础代谢率,同时能减少甲状腺血运,使腺体变小变硬,有利于手术进行。

2.手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1)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和协助病人咳嗽、咳痰,以免痰液阻塞气管。床边常规准备气管切开包、氧气、吸痰设备以及急救药品,以备急救。

3)严密观察病情,定时测体温,每30分钟测脉搏、呼吸、血压1次,直至平稳。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

4)术后6小时如无呕吐,可进温或凉流质饮食,少食慢咽,并注意进食时有无呛咳。若病人主诉因疼痛吞咽困难时,可在进食前30分钟给予止痛剂。手术后第2日开始进半流质饮食。

5)为防止伤口内积血积液,术中常放置胶片引流或胶管引流,必要时伤口内硅胶引流管需接负压吸引装置。应保持引流通畅,注意引流液的量及性质。引流物一般于手术后24~48小拔除。

6)继续服用复方碘化钾溶液,每日3次,从每次16滴开始,逐日每次减少1滴,到每次3滴时止。术前用普萘洛尔作准备者,术后继续服用4~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