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护理员
19028800000054

第54章 儿科学及护理(1)

【本章要点】

初级护理员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

中级护理员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

高级护理员理解儿科学基础及一般护理知识;掌握儿科常见疾病及护理。

护理技师掌握儿科学基础及一般护理;重点掌握儿科常见疾病及护理。

7.1儿科学基础及一般护理

根据我国卫生部的规定,在临床上是以出生到14周岁作为儿科的就诊范围。儿科护理工作主要涵盖的内容有:临床护理工作;儿童保健工作;儿童及家庭的健康教育工作。

7.1.1儿科护理的特点

一、儿童身体方面的特点

(一)解剖方面

小儿骨骼较柔软并富有弹性,故长期受外力时易变形,应避免肢体长期负重和受压;某些关节臼窝较浅,韧带较松,过度牵拉及负重易致脱臼及损伤;小儿呼吸道管腔狭窄、支架柔软,黏膜血管丰富,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和阻塞而发生呼吸困难。小儿皮肤、黏膜表皮薄而柔嫩,容易损伤和感染,故做好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对小儿十分重要。

(二)生理方面

小儿因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阶段,年龄越小,生长越快,故其营养及液体需要量都比成人相对较多;年龄越小,呼吸和脉搏的次数越快,睡眠时间越长;小儿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尚不完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特别是新生儿皮下脂肪薄,故体温易波动;婴儿代谢旺盛而肾功能尚不完善,故比成人容易发生水和电解质紊乱等。

(三)免疫方面

小儿皮肤、黏膜柔嫩,淋巴系统发育未成熟,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也都不如成人健全,防御能力差。母体IgM不能透过胎盘,故新生儿的IgM含量低,易受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新生儿可通过胎盘获得IgG,但6个月后逐渐消失,其主动免疫IgG一般要到6~7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婴儿期分泌型IgA也缺乏,易患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其他体液因子,如补体、趋化因子、调理素等的活性及白细胞吞噬能力也较低,故对年幼小儿做好感染性疾病预防、护理特别重要。

(四)营养代谢方面

小儿生长迅速、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和水的需要量相对比成人多。但小儿消化系统功能尚不成熟,容易出现腹泻、呕吐和营养缺乏等问题。

三、儿科临床方面的特点

(一)疾病种类方面

小儿的疾病种类与成人有很大区别,婴幼儿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较成人多见;小儿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先天性心脏病为多见,成人则常见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小儿肿瘤疾病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见,成人以其他肿瘤为主。当小儿患急性传染性病或感染性疾病时,常表现为起病急、来势猛,且小儿病情容易反复波动、变化快,故应加强观察。

(二)病理方面

相同病因在成人和小儿所引起的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可有不同,如维生素D缺乏时,在小儿表现为佝偻病,在成人则表现为软骨病;婴幼儿多患支气管肺炎,较大儿童及成人多为大叶性肺炎。

(三)预后方面

小儿患病时虽起病急、来势猛、变化多,易恶化及死亡,但如诊治及时,措施恰当,好转恢复也快。由于小儿各脏器组织修复及再生能力较强,后遗症一般较成人为少。

(四)预防方面

很多小儿疾病都可以预防,开展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和加强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可使许多小儿传染病的发病率大为降低,故加强儿童保健非常重要。而在儿童时期注意饮食起居,避免营养过剩,对成年期的肥胖症、心血管疾病和某些高血压的预防有重要作用。普及防病知识,加强预防措施,早防早治,可使小儿发病率不断降低。

7.1.2小儿的生长发育与营养

一、生长发育

小儿出生后机体即在不断地进行形体的增长和功能的演进,因而生长发育是小儿机体的基本特征。

(一)体格发育

1.体重

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其胎次、胎龄、性别和在孕母宫内的营养状况有关。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约为3kg。出生后前3个月每月平均增长700~800g;4~6个月时每月平均增长500~600g;7~12个月时每月平均增长300~400g。1周岁时婴儿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2周岁时体重可达4倍,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kg。

2.身高(长)

身高是指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是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3岁以下小儿采用仰卧位测量,3岁以后立位测量,称身高。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平均身长为50cm,1周岁时为75cm,2周岁时为85cm。2岁以后身高(长)稳步增长,平均每年增长5~7cm。

身高包括头部、躯干(脊柱)和下肢的长度。这3部分的发育速度并不一致,一般头部发育较早,下肢发育较晚,某些疾病可使身体各部分比例失常,因此临床上需要分别测量上部量(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和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以检查其比例关系。

3.头颅

(1)头围。自眉弓上缘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头围大小反映脑、颅骨的发育程度。正常新生儿头围平均为34cm,1岁时约46cm,2岁时约为48cm,15岁时接近成人头围。

(2)囟门。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交界处形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对边中点连线的距离约1.5~2.0cm,至1~1.5岁时闭合。后囟是顶骨和枕骨边缘交界处形成的三角形间隙,有的出生时已闭合或很小,一般于生后6~8周闭合。

4.胸围

胸围是平乳头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测量时应取吸气与呼气时的平均值。胸围的大小与肺和胸廓的发育有关。正常新生儿胸围比头围小1~2cm,平均为32cm;1岁左右胸围与头围相等;1岁以后胸围应逐渐超过头围。

5.牙齿

人的一生有2副牙齿,即乳牙和恒牙。小儿出生时无牙。一般于6个月(4~10个月)左右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尚未出牙者可视为异常,乳牙于2~2.5岁出齐,共20个。2岁以内小儿的乳牙数目约等于月龄减4~6。出牙顺序为下中切牙、上中切牙、上下侧切牙、第一乳磨牙、尖牙、第二乳磨牙。6岁左右开始出第二颗恒牙即第二磨牙,7~8岁后乳牙按长出的先后次序逐个脱落,代以恒牙。12岁左右出现第二磨牙,18岁以后出现第三磨牙(智齿)。恒牙共32个,一般于20~30岁出齐,亦有终身不出第三磨牙者。

出牙是一种生理现象,个别小儿在出牙时可有暂时性流涎、睡眠不安及低热等症状。佝偻病、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1-三体征等患儿出牙延迟,牙质欠佳。

(二)小儿神经系统、运动功能和语言的发育

1.神经系统发育

新生儿大脑皮层兴奋性低,经常处于睡眠状态(约20小时左右),随着年龄增加,觉醒时间逐渐延长。

2.语言发育

生后小儿即会发哭声,4个月时能无意识的咿呀作语,8个月以后才能有意识的呼“爸爸、妈妈”。1~3岁时能从单词到运用简单词汇,4~6岁语汇较丰富,能说出表达各种意思的词句。

3.运动发育

新生儿动作常是无意识的反射性或泛化性反射动作。2个月时可抬头,3个月时能挺胸、翻身,5个月时能坐,6个月时能独坐,7个月时翻身自如,8个月时能爬行,扶物能立,10个月时可独站,扶物能走,12个月时能蹒跚迈步。1岁后能爬梯,2岁会跑,3岁能上下台阶,跑时能控制自己,4岁会跳跃、抛物,5岁会单腿跳,6岁时动作灵敏。

二、小儿的营养和喂养

充足与合理的营养一方面是保证小儿体格和精神健康发育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

(一)小儿营养物质的需要

1.小儿热量的需要

小儿热量的需要分五个方面:(1)基础代谢所需;(2)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3)生长发育的需要;(4)活动所需;(5)排泄的损失。

2.营养素的需要

六大营养素,包括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供给人体热量和生长发育,矿物质、维生素和水虽不供给热量但能调节人体各项生理功能,均为营养必需品。

(二)喂养种类和方法

1.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适宜的天然营养品,小儿在1岁以内应尽量采取母乳喂养,特别在生后4~6个月以内尽可能哺以纯母乳。母乳具有许多无可取代的优点,世界卫生组织大力宣传和鼓励母乳喂养。母乳营养价值与消化吸收率高,各种成份比例适合,并含有多种维生素、消化酶等;母乳中含有多种抗体,可增强婴儿免疫能力;温度适宜,不易污染,经济方便。且哺乳促进母子感情交流,亲切的爱抚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

2.部分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婴儿体重增长不满意时提示母乳不足,此时应选用配方乳补充,即为部分母乳喂养。

3.人工喂养

母亲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亲自哺喂小于6个月的婴儿时,可采用其他动物乳(如牛乳、羊乳等)或其他代乳品喂哺婴儿,称为人工喂养。人工喂养时喂养品的成分和能量应尽可能地接近母乳,且要调配合适,注意消毒。

注意事项:选择的婴儿食品应以乳品或乳制品为主。同时注意调制的浓度和量,不要过稀、过浓或太少、太多,以免引起营养不良或消化功能紊乱而致腹泻。喂乳时要特别重视消毒,配乳及喂乳前均须洗净双手。乳瓶、乳头、碗、杯等食具,每次用后都要刷洗干净,置锅内煮沸消毒,乳头待水开后再放入煮沸5分钟以上。也可将每天所需乳瓶、乳头集中一次消毒备用。乳瓶中剩余乳汁不宜下顿再喂,尤其是在夏天,以防变质的牛乳引起小儿腹泻。此外,母亲因缺乳才采取人工喂养,故喂养时应由母亲亲自喂哺为好,这样可使母亲与婴儿经常接触与沟通,有利于婴儿心理发展。

4.辅助食品的添加

随着婴儿的生长,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小儿,均应按顺序逐步添加各种辅助食品,以保证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添加辅助食品可达到补充乳类营养素的不足,为断乳做好准备。逐步培养婴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的目的。

(1)添加辅助食品的原则。添加辅助食品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并根据婴儿的消化情况而定。每次只添加一种,从少量开始,逐步增量,3至4日后,待小儿适应了再添加另一种。如蛋黄可以从1/4个逐渐增至1个;蔬菜可以从菜汤到菜泥、碎菜;米饭可以从稀粥到软饭等。每一新的辅食品种均应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如果发现大便异常而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时,即应暂时停食新添加的辅食,待大便恢复正常后再从头开始。

(2)添加辅助食品的顺序。1~3个月:可添加鱼肝油制剂、鲜果汁、青菜汤;4~6个月:可添加乳儿糕、稀粥、蛋黄、鱼泥、豆腐、菜泥;7~9个月:烂面、饼干、蛋、鱼、肝泥、肉末;10~12个月:稠粥、软饭、面条、豆制品、碎菜、碎肉。

5.儿童的饮食

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所需热量和各种营养相对较多,而小儿胃肠消化机能尚未成熟,故应给予既富营养又易于消化的符合小儿生理特点的饮食。对患病小儿更应合理调配营养,以促进疾病的痊愈和康复。1~2岁食物应细、软、烂,易于消化;3~6岁食物要多样化,以增进食欲。粗细粮荤素食搭配,营养完备。学龄期饮食与成人相同,但需增加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的摄入,以满足其活跃的脑力和体力活动需要。

此外,还要培养小儿自我服务的能力,以发展自信自立精神。1岁左右的小儿可由成人协助学习用匙吃粥;1岁半起应学习自食;2~3岁时可培养用筷子进食。进食前后洗手,帮助老师(或家长)摆凳子、分碗、筷等,养成良好的习惯。

7.1.3住院患儿的护理

一、儿科病房管理特点

1.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新生儿病室温度22~26℃,相对湿度55%~65%。儿科病室温度18~22℃,相对湿度50%~60%。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应避免对流风,注意患儿保暖。病房墙壁、窗帘及工作人员服装应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用图画或玩具装饰,色彩明丽,以减轻患儿恐惧紧张感。

2.注意安全护理,无陪伴患儿的病床应有床挡,每次离开患儿应关好床挡,以免患儿跌伤。盛有热烫食物及开水的容器应远离患儿,以防烫伤。禁给患儿吃花生米、瓜子等食物,以免呛入气管。直接接触患儿之饮水管、滴药管应加橡皮套管,以免玻璃管咬碎发生意外。防止强迫喂药引起吸入性肺炎。凡可造成损伤的用具如刀、剪、注射器、体温计等,用后及时清点,归还原处,注射及测温时防折断。病室内电扇、电开关、插座、暖气、楼梯等应有防护设备。任何玩具应检查后再给患儿。地面平整,无积水,以防患儿摔伤。

3.防止交叉感染。小儿抗病能力较低,患病后抵抗力更弱,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交叉感染。

(1)不同病种的患儿应分开收治,同一病种急性期与恢复期也应分开。病室空气经常保持新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与清洁制度。

(2)工作人员进入病房应穿工作服,必要时戴口罩,护理每个病儿前后均应洗手。患感冒及传染病者不得护理小儿,特别是新生儿及未成熟儿。

(3)严格执行探视陪伴制度,家长探视有条件的应穿探视衣。经常向陪护人员宣传院规和卫生防病知识。

(4)严格执行常规消毒及终末消毒制度,患儿用过的玩具、被服、衣物等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方能再用。传染病儿要及时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