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回族经济研究
19030200000058

第58章 云南回族经济三十年(2)

就受传统工商业文化的作用和影响而言,纳古、沙甸与盘溪、文明、大营、回回营这些发展快的回族村镇,都是一样的。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各地都得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否则也不会那么成功。沙甸和纳古都是成功的代表,但两地因实际情况不一样,所走的路子就不一样。

沙甸开始时走的是公有制、大规模、高技术、大投入的路,1981年建成的电冶厂,有年产精铅2万吨的能力。1986年建成的贵金属厂,每年能从电冶厂生产的阳极泥中提炼金、银、铋、铅等63吨。1989年年底建成的针织厂,拥有国内一流水平的设备380多台,为滇南最大的针织厂。按1990年年底的统计,经正式报批设立的企业仅19家,总产值接近2000万元。而同一时期,纳古的户办联户企业已发展到200家,总产值不到600万元。不过从经济收入看,两地相差不大,沙甸达到年人均800元左右,纳古达到900元左右,均居全省先进行列,殊途同归。

改革开放前聚居在城镇街区的回族成年人一般分散在国家或集体办的各种企业里就业,少数没有固定职业者,分散在建筑搬运或季节性较强的行业从事各种零工。少数小城镇的回族居民可以利用赶集日摆设临时性小摊点。总的来说,城镇里没有一种可以称之为回族经济的生产经营活动。聚居在乡村的回族农民,按国家农业生产计划进行生产。当时的一个指导思想是粮食自给,越是缺粮的地方,越强调粮食生产。可那时全省回族农村,没有一个不缺粮食的,于是粮食生产成了重中之重,绝大多数劳动力都挤在人均不足一亩的耕地上,从事单一的粮食生产,所谓产业结构,实际上无从谈起。那时,那么多回族农村粮食不足,除了政治时势、方针政策等社会政治原因外,从农业内部来说,就是这种“因为缺粮所以种粮”的简单思维方式造成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历史上,云南回族聚居地区的产业结构,一般是自然形成,政府干预不多。前述沙甸,元末明初时以屯垦与牧养并举,农作物以稻谷、玉米为主,牧养以马为主。明中后期,农业成为主要产业,牧业成为附属,农作物品种随着沙甸小集市的形成日益丰富起来。清代开始以后,蔬菜的种植渐成主业,蔬菜的买卖、油料加工和贩运等行业也兴盛起来,进而马帮运输业也发展起来。清代后期,随着矿业的兴起,沙甸人利用个旧、开远一带多矿的条件,逐渐介入矿冶行业。滇越铁路修通后,出现了一个滇南开发的热潮,商品经济兴盛起来,沙甸农业的自给性部分也最后转向了市场,产业结构全部进入随市场变化而随时调整的灵活状态。以后甘蔗种植和榨糖业随之兴盛。19世纪40年代,沙甸小糖厂(作坊)多达3个。运销、加工蔗糖的行业也兴旺发达,与原有的集市贸易、马帮运输、商业经营、食宿服务相辅相成,形成了多业并举、主辅配套、互相促进的产业结构。

纳古历史上很早也形成了农、工、商多业并举的结构。最初是把马具制造从军用转民用,大批生产,如马掌、马钉、马笼头、马卡皮、马铃等。因为是自产自销,采、供、销、运也发展起来。随着运销范围的扩展,运销的产品也不局限于马具了,柴米油盐、五金皮革、生产工具、原材料、布匹、药材、百货,什么可以做就做什么。到了近代,形成了一些颇有规模的商号,生意做到国内外。

上述两例均属发达地区。我们还可以举较落后地区的例子来说明。位于滇西的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部的永建乡,现经济发展属中等水平。但据《巍山商业志》和《巍山交通志》记载,民国时期,永建地区回族马帮上百个,小的马帮有骡子20余匹,大的马帮骡马上百匹。据1951年初的调查,永建乡下辖的永胜村公所属下的一个叫回辉登的回族村380户,完全靠经营马帮运输为生的就有190多户,半农半商的有90多户,两项加起来占了75%。滇西地区的回族,历史上多分布于交通沿线,这些地区,元、明时期即已形成农、商(包括手工业、矿冶业、畜力运输等)并举兼业的局面。滇东北地区沿交通沿线分布的回族,情况也大抵与滇西相似。

新中国在帝国主义侵略和战乱后建立起来,之后又经历了一系列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危机和战争威胁,国家大的方针日益趋向于“备战、备荒”,经济除内蒙古、新疆、西藏等省区一些传统牧区之外,形成城市“以钢为纲”、农村“以粮为纲”的结构,破坏了各产业间正常的比例关系,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革开放方针确定以后,各回族地区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一个自然恢复到主动调整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期,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大批劳动力从农田里解放出来,操起了传统的行当,从摆摊设点或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到专项大宗的贩运;从零敲碎打的家庭副业到分工协作的家庭手工业;从个体、家庭企业,到合伙企业;从有限责任公司到集团公司。越来越多的劳动力逐渐转移到二、三产业。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发展快的地方,工商业所占比重超过了农业。沙甸、大庄、纳古、盘溪、文明这样一些地区,工商业比重占了70%~90%。

1990年年底,沙甸已有大中型乡镇企业119家,从业人员1213人,收入1000多万元,超过农业3倍,如果加上不便确切统计的个体、家庭工商业,总收入估计超过农业5倍以上。据1994年年底的统计,有一定规模的私营企业发展到20余家,个体、家庭企业500余家,可与集体企业平分秋色。1994年,在全区工农业总收入20460万元中乡镇企业收入占了20068万元,达98%,产业结构与10年前相比,正好翻了个底朝天。到20世纪90年代末,沙甸的产业结构按比重排序为:运输业、纺织业、商贸业、服务业、特色农业。粮食生产所占比重已不足百分之一,且大半由种粮专业户进行规模化经营,可划入特色农业范畴。

在乡镇企业发展慢的地方,虽然农业仍占较大比重,但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变了单一的或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结构,特色农业的发展在许多地方也逐渐占了主导地位。昭通守望乡1985年统计,有79%的劳动力从事农业,17%的劳动力半从事农业半从事其他副业,两项合计占96%。到1990年统计,仍有79.8%的劳动力从事农业,14.6%半从事农业兼其他副业,两项合计占94.4%,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在农业内部结构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以粮食和烤烟的比例来看,1976年以前,在31720亩耕地中,烤烟种植面积只有1000亩左右,最多时也不超过2000亩。1980年烤烟种植面积扩大到7750亩,1990年增至10350亩,比1976年扩大了10倍,种植烤烟的收入占种植业收入的60%~70%。就总的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全省各回族地区产业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政策鼓励多种经营,各回族地区响应积极,较快改变了以粮为纲政策造成的比较单一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是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策提倡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扬长避短发展特色经济,使各地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产业结构。回族地区既恢复了一些传统行业,也发展了一些新的优势产业,产业结构调整趋向由多样化迈向合理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国际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均不同程度卷入了世界经济发展大潮,国家产业政策取向于努力追随和适应国际经济新趋向、新秩序。这就意味着许多传统产业如不能用新的科学技术加以改造更新,将逐步萎缩、被排挤、淘汰。就全省各回族地区而言,无论发达地区或不发达地区,都面临新一轮更严峻的挑战。

(三)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与发展中的差距

20年来云南各地回族人民从改革开放中得到的最大实惠是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其中发展快的地区经济收入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成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发展慢的地区也有几倍的增长,即便至今仍属于贫困或特困的地区,实际也有一两倍的增长。

沙甸1978年的人均纯收入为97元,1985年增加到434元,1990年增加到799元,1994年达到13678元,15年间增长了近150倍。收入迅速增加使沙甸人民的生活逐年改善。20世纪90年代末的沙甸,到处呈现出一派繁荣富裕的景象:区内道路四通八达,深宅大院里花木掩映,新式楼房富丽堂皇,大街上店铺林立,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清真寺、电影院、汽车站、学校、医院、幼儿园鳞次栉比,欢声笑语充满大街小巷、田间地头。

除沙甸、大庄外,玉溪地区的大营、文明、大白邑、纳古及与纳古相距二三十公里的下回村、大回村、小回村,昆明地区的嵩明大营、海口里仁、呈贡回回营等乡镇企业发达地区,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话等已经普及,移动电话、传真机、空调、摄像机、电脑、家庭影院已进入时尚家庭,小轿车正在成为一些富裕人家的代步工具;文化、教育、卫生、旅游、娱乐日渐成为人们家庭消费的新视点。

其余与上述比起来相对落后的一些地区,与本地历史水平相比起来也有很大提高。建水县的培德、馆驿、暮作邑、冷铁,弥勒县的龙潭、芭蕉,泸西县的巨木、红杏、桃园等红河州的回族乡村,人均纯收入都在千元以上,比20世纪70年代提高10倍以上,全州回族村民平均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程度以上。

据1996年的调查资料统计,属昆明市的晋宁县双龙湾村,东川区腊利村,嵩明果子园村;玉溪地区的玉溪市马鹿塘村,澄江县华光村;曲靖地区的宣威市叠水箐村,曲靖市旧屋鲁村,会泽县王家村;文山州邱北县曰者河边村;思茅地区墨江县回回村,景东县林街村;昭通地区鲁甸县桃源乡,昭通市守望乡,鲁甸县拖姑村,昭通市中营四村;大理州巍山县永建乡,永平县曲硐乡,洱源县回果村,大理市珂里庄;保山地区施甸县西山村;临沧地区凤庆县四门箐村、蒿子坝村;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曼峦村、曼赛村等回族乡村,人均年纯收入大多在1000~2000元之间。这些地区生活水平在全省处于中上水平。一般吃穿用住等基本生活资料充足,千元以上价格的家用电器、交通工具普及率在50%以上。生产上农具、化肥、农药、小型机械、运输工具等生产资料不缺。教育方面,能供子女上到高中或大学。医药卫生方面,能够支付日常医药费,偶尔购买保健药品和食品。文化生活方面,一般家庭都有录音机、电视机。闲暇时利用到近处走亲串友的机会,顺带娱乐观光。家庭大宗基础设施方面,一般都能建盖砖瓦结构房屋5~10间,内部进行粉刷、油漆、蒙顶、铺地、配成套家具,少数人家购买汽车、拖拉机、摩托车从事生产经营。除丽江、德宏、怒江、中甸等地州缺调查资料未统计外,上述地区涵盖了全省东西南北各区域类型,有一定的代表性。

云南回族在全省各类地区都有分布,受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社会人文环境及历史发展水平的作用和影响,造成了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差距。有些差距是过去长期历史发展中就形成并影响到现在,有些差距则是近一二十年间出现或拉大的。若从全省来看,滇南发展最快,滇西次之,滇东北和西北较慢。若从一个区域内来看,自然条件好的坝区发展比山区快,靠近城镇或交通沿线地区比偏远、闭塞地区快,回族人口聚居程度高的村镇比聚居程度低的村镇快,民族文化发达的地区比不发达地区快。以上因素或单独、或交互作用,形成方向不同、大小不等的合力,从而推动各地或曲或直、或快或慢的发展。这大体上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一致的。同时也表明云南回族经济的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理环境,大多还处在自然经济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