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婚前婚后365
19030900000003

第3章 哪些夫妇需要做遗传咨询(1)

遗传咨询又称遗传商谈,是指遗传病患者及其家属或其他具有某些不良因素的人,就其对后代的影响等问题向医生进行的咨询。其目的是要了解如何才能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或者接触不良因素后会对胎儿造成什么影响。医生对了解到的病情和询问所涉及的问题做出诊断、遗传分析,并指导如何采取适当措施,以避免或减少遗传病或其他先天性缺陷儿的出生。

一般来讲,以下情况需要做遗传咨询:①大龄夫妇,尤其女性超过35岁,或丈夫年龄超过45岁;②夫妇双方或一方患有遗传病,或家庭成员中患有遗传病;③曾分娩过畸形儿或有死胎史;④有过多次自然流产史;⑤避孕失败后受孕;⑥近亲结婚等。

为什么要禁止近亲婚配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第六条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间禁止婚配”。在旧中国一些地方存在较多的近亲婚配,即所谓亲上加亲,这种现象目前在一些边远地区仍存在。

近亲婚配就是指有血缘关系个体间的通婚。近亲婚配是遗传病传播的媒介,是出生缺陷繁殖的土壤,最明显的危害就是子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升高。婚配双方血缘关系越近,对后代影响越大。这是由于近亲间其染色体中带有来自同一祖先的某些相同基因,当其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相遇时,则子代成为这种致病基因纯合子的机会增加,发病机会就增加。而在非血缘关系的随机婚配中,男女双方带有相同基因的机会则很少。

调查显示,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半乳糖血症的发病危险性,近亲婚配是随机婚配者的19倍。此外,在一些多基因遗传病中,例如先天性心脏病、精神分裂症等,子代得病机会亦比随机婚配者高。近亲婚配还会增加自然流产率、新生儿或婴幼儿死亡率以及子女智力低下和出生缺陷的发生。据统计,近亲婚配所生子女患痴呆病的比例是随机婚配者的150倍。当今,在个别信息闭塞、落后的边远地区,仍存在所谓亲上加亲的劣习,遗传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智力低下及残缺者比例大,便是有力的佐证。

三代以内血缘关系涉及哪些亲属

三代以内血缘关系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所谓三代以内直系亲属,是指与本人有血缘关系的上下三代以内的亲属,包括自己和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同源而出的后代之间的亲属。兄弟姐妹(包括同母异父、同父异母)为两代之间,表兄弟姐妹或堂兄弟姐妹即为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表兄妹之间通婚是常见的近亲婚配。

为什么同病相怜式的婚配不利于优生

选择终身伴侣仅有爱情是不够的,还需从优生的角度来考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健康恋爱”、“健康婚配”。

我国的婚姻法中已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婚配,这已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然而现实中我们又会看到另一种婚配现象,这就是同病相怜式的婚配。

同病相怜是人之常情,但是从同病相怜发展为相恋直至婚配,这样对优生不利,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幸。

对一些多基因遗传病,比如精神病、严重智力低下、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盲、聋哑等同病患者相恋而婚配,双方同病则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明显增多,其下一代发生同样疾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所以,对于相恋的男女双方,彼此了解对方的健康状况是择偶的一项重要内容,双方必须坦诚相告自己的疾病和家族史,慎重决定是否可以谈婚论嫁,做到无怨无悔,更不要发生同病相怜式的婚配。

哪些遗传病可以通过控制胎儿性别而预防

我们都知道,生男生女取决于作为生命种子的精子所带的性染色体是X还是Y。某些严重的遗传病仅发生在某一性别的后代身上,通过产前检查确定胎儿性别,发现其胎儿很有可能发生这类严重遗传病时,即可采取干预措施(如选择性流产),这样至少可以在下一代中防止这类遗传病发生。这也是实施优生的一项必要措施。

伴性遗传的遗传病有以下两类:

1.X连锁隐性遗传病 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是隐性遗传。由于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当两条X染色体都带有致病基因时才发病,但这种机会极少,故女性极少发病;但若其中一条X染色体含有致病基因则成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若这仅有的一条X染色体含有致病基因时,便会发病,故这类遗传病是传男不传女。由于男性的这条X染色体必定是来自母亲的,所以当母亲有这类遗传病的家族史,如母亲的弟弟是病人,或者母亲曾生过患这类遗传病的胎儿时,应做产前性别诊断,弃男留女。例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血友病等。

2.X连锁显性遗传病 这类遗传病中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为显性遗传,即只要有一条X染色体上含致病基因就会发病,所以后代中男女均可能发病。但父亲若是患者,则只可能遗传给女儿,而不可能遗传给儿子,因为儿子的X染色体只可能来自母亲,这种情况应该做性别诊断,留男弃女。若母亲是患者,则不论生男孩女孩,都可能会发病,不宜生育。如遗传性肾炎、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等。

产前诊断可发现所有的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吗?

临床上常有夫妇因怀疑胎儿患有先天性疾病或遗传病,要求做产前诊断,并且以产前诊断为最终诊断,认为产前诊断时未发现有异常,自己的孩子就一定是正常了。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认识很片面。因为,产前诊断并不能够发现所有的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原因有以下几种:

1.产前诊断的局限性 已知的遗传病有5000余种,但是能通过产前诊断检测出来的遗传病仅有几十种,有许多遗传病依靠目前的各种检测技术尚不能查出。而且产前诊断方法有多种,一项检查只能对某种疾病有价值,不可能“包罗万象”。例如,染色体检查只能检出一些染色体病;B超检查能够查出大多数胎儿的结构畸形,而B超检查无异常也不能排除生化代谢异常的胎儿。

2.产前诊断有偏差情况 由于产前诊断是隔着腹壁操作的,绝对可靠言过其实,差错在所难免。例如,关于B超对胎儿性别的判断上就有可能判断失误,当然有时与检查者的技术水平有关。

3.产前诊断有其最佳时间限定 一般在孕16~20周进行,但有些病变可能发生在产前诊断后的几个妊娠月中。

4.有些遗传病产后发病 不少遗传病产前诊断难以发现,而在出生后数月、数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表现出来。还比如先天性智力低下,在胎儿期则无任何依据可查。

5.不明原因许多先天异常属于不明原因的。

怎样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出生缺陷是指出生时发现的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异常,即有先天性缺陷的畸形儿,俗称怪胎。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先天缺陷的畸形儿高达1亿。这些出生缺陷或是由于胚胎(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受到不良环境因素作用而造成,约占10%;或是遗传决定,约占10%;或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约占80%。其中,环境因素是指宫内外的环境,有物理的如缺氧、放射线、分娩损伤等;化学的如滥用药物、烟、酒、有毒物品等;生物的如细菌或病毒感染、弓形虫感染等。近亲结婚、家族遗传、高龄分娩、多孕多产、糖尿病、癫痫等,也是导致出生缺陷的原因。

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应该做到婚前检查,避免近亲婚配,掌握最佳生育年龄,孕期避免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比如慎用药物、预防感染、避免与有毒物质及放射线接触。曾生过畸形儿的女性,再次怀孕时应进行产前诊断。

遗传病患者怎样婚育

遗传病在人类全部疾患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其种类繁多,总数相当惊人。从优生学角度来看,遗传病患者体内的病态基因会遗传给后代,对后代的健康不利。如果父母一方携带显性致病基因,后代便会出现遗传病;如果父母一方携带隐性致病基因,后代即便不会马上产生遗传病,但到第二代或第四代也会出现遗传病。

遗传病有延续性,在家庭上下代中按一定的规律传递和发病。遗传病往往是先天的,而且是终身的,即婴儿出生时已存在的病理现象。有些遗传病比较严重,可以造成夭折或残疾,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这些患者不仅不能正常地工作、学习、生活,而且还需要别人帮助照料。因此,有些遗传病患者不宜结婚,有的遗传病患者不宜生育。

有些比较严重的遗传病患者,结婚后很难正常发挥其在家庭中的作用,是不宜结婚的。

(1)重度精神病:主要指精神分裂症与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这类患者不仅不能正常地工作、学习,连生活也无法自理,而且还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在发病期内,显然是不宜结婚的。如果疾病治疗后已好转,观察2年以上没有复发,仍可以考虑结婚。

(2)重度智力低下者:这类遗传病患者不会说话,不认亲人,只有单调动作,没有意识活动,情感反应原始,不知逃避危险,生活不会自理,而且常有各种畸形,所以不宜结婚。

有些遗传病患者由于所患的遗传病比较严重,子女有较多的机会发病,而又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因此,最好在婚前先做绝育手术,或进行严格避孕,使婚后不致生育有病的后代。

(1)各种严重的显性遗传病:如视网膜母细胞瘤、强直性肌营养不良、遗传性痉挛性共济失调、结节性硬化、软骨发育不全等。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都是能造成严重功能障碍与明显畸形,不能正常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并且会直接传代,父母之一有病,子女大约有半数会发病。

所以都不宜生育。

(2)男女双方都患同一种严重的隐性遗传病:男女双方中如果一方是隐性遗传病患者,则所生子女一般只带有致病基因,并不患病,但如果双方都患同种隐性遗传病,子女就有很高的发病机会,甚至可全部发病。这类严重的隐性遗传病有:肝豆状核变性、苯丙酮尿症、糖原贮积症、先天性全色盲、小头畸形等。(3)较严重的多因子遗传病:它的发生与遗传、环境都有一定关系。病种很多,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原发性癫痫、先天性心脏病、唇裂与腭裂、糖尿病、高中度近视等。子女也有一定的发病率,但发病机会一般比显性遗传病为低。因此,这类患者最好不要生育。

不过,较轻的多因子遗传病,特别是还有一定治疗方法的,如原发性癫痫、唇裂、糖尿病、近视等,还是可以生育的。

色盲患者如何婚育

要知道色盲患者如何婚育,必须了解色盲是怎样遗传的。

色盲是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在色盲患者中,完全不能辨别色彩的,称为全色盲;不能辨别红色与绿色的,称为红绿色盲。据统计,我国男性色盲患者为700万人,女性患者有100万人(不包括色盲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前面谈过,人体的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是控制性别的性染色体,男子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遗传学研究表明,男性的Y染色体上不会携带色盲的致病基因,但只要他的X染色体上有色盲致病基因,就会导致色盲发生。女性则不然,她们必需在两条X染色体上都有色盲致病基因时,才会导致色盲发生。如果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中只有一个X染色体上带有色盲致病基因,她虽然不是色盲患者,却是色盲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因此,男性色盲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色盲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本人表现完全正常,但婚配后可能导致下一代成为色盲的患者。

1.根据遗传规律,色盲患者或携带者的子女发病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男性色盲,女性正常,他们婚配所生的男孩正常,但女孩均为色盲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2)男性正常,女性色盲,他们婚配所生的男孩全部是色盲患者,女孩全部是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

(3)男性正常,女性是色盲基因携带者,他们婚配所生的男孩有1/2可能是色盲患者,女孩也有1/2可能是色盲基因携带者。

(4)男性色盲,女性是色盲基因携带者,他们婚配所生的男孩有1/2是色盲患者,女孩中不是色盲患者就是色盲基因携带者。

(5)男女均色盲,婚配后的子女均是色盲者。

从色盲的遗传规律来看,男性色盲基因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不表现症状,却能生下色盲的外孙。而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是从其母亲传来,属于交叉遗传。

2.从优生优育的角度看,要使子女不患色盲,就得注意以下几点:

(1)色盲男子最好能与正常女性结婚,这样其所生男孩将全部正常,女孩则是色盲基因携带者。

(2)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最好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后代要选生女孩而不能生男孩。因为,其女孩将有一半是色盲基因携带者,一半为正常;而其男孩有一半是色盲,一半为正常。

(3)女性色盲患者最好与正常男子结婚,他们生育的后代最好选生女孩而不应生男孩。因为,其女孩全部是色盲基因携带者,而其男孩全部是色盲。

(4)色盲男子不能与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结婚。因为,他们的后代中女孩的一半是色盲,另一半为色盲基因携带者;而其男孩有一半是色盲。

(5)色盲男子和色盲女子之间千万不要通婚。因为,他们后代不论男女都将是色盲患者。

尽管色盲不像有些遗传病那样直接危害生命或导致肢体残疾,但由于色盲者不能正确区分各种颜色,故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会遇到许多不便,无法从事交通、医学、生物、农业、化工、印刷、摄影、绘画、园艺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