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活筋壮骨保健法
19031200000013

第13章 壮骨篇(3)

腹肌运动

做法:

1.仰卧做腹部深呼吸,使腹壁随呼吸而伸缩,每次5分钟。

2.仰卧,两腿轮流举起,先与身体成45度角,然后慢慢放下,两腿各5次。

3.仰卧,两手托住头后部慢慢作,再躺下,共5次。

4.仰卧,两手伸直,放于身体两侧,将头和胸反复慢慢抬起,逐渐锻炼,有助骨盆腔充血反应。

背部保健法

常捶背能健身

平时我们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感到疲劳,这时不妨捶捶背。其实,捶背还可以作为一种常规的保健方法,如能长期坚持,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防治某些疾病。

祖国医学认为,背部有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并有许多穴位,捶背使背部气窍畅通,促进气血运行,达到调和五脏六腑功能,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目的。从现代西医学角度看,捶背能刺激背部皮肤和皮下组织,促进背部的血液循环,通过神经传导而增强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功能。疲劳时捶背可舒缓肌肉紧张,松弛神经,解乏消疲,醒脑提神。此外,腰肌劳损、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及感冒风寒等病的患者,捶背会取得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捶背简单易行,但在捶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应握空心拳,不要把力量用在握拳上。二是捶打速度要快慢适中,动作协调,刚柔相济,捶击的力度以能使身震而不感到痛为宜。三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法,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患有气虚的疾病,可用轻而缓的手法,此法能使肌肉、神经产生抑制。如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可用强而快的手法,此法能使肌肉紧张,神经兴奋。捶背可以自身捶打,也可以让他人来捶打。自身捶打坐立皆可,双手握拳至背后,由上而下沿脊背轻轻捶打。捶打时身体稍稍前倾,捶至可能达到的最高部位时,再自上而下至腰部,如此为一次,连续捶打5~10次。他人捶打可坐可卧,卧时取俯卧位。捶者手握空心拳,以腕发力,刚柔快慢适中。捶击速度以每分钟50~100次为宜。捶背用力大小,以捶击身体震而不痛为准。手法的轻重快慢不同,引起的反应亦各有差异,轻而缓的手法可使肌肉、神经产生抑制,适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者;强而快的手法能使肌肉、神经兴奋,适用于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工作效率低下者。

背部养生操

1.增加下腹部力量:平躺,举腿,直到大腿与腹部垂直。小腿要与大腿成直角。努力把大腿垂直往上抬起,直到臀部微离地面,但背部不能离开地面。

2.拉伸下背部:平躺,弯曲膝盖,双手紧抱膝盖并往肩部运动,但头部不要离开地面,这样就能晃动腰部,稍休息后,可重复进行。

3.伸展背部:用手和膝盖支撑地面。将左手和右腿(或右手和左腿)同时水平伸直,身体注意平稳,保持这个姿势5到10秒钟,将手和脚收回,一侧做完换另一侧。

4.拉伸臀部肌肉:平躺,举起双腿。将一条腿架到另一条腿的膝盖上,双手抱住大腿,将膝盖和脚往胸部方向拉动,直到臀部和大腿外侧有感觉为止。保持这个姿势10秒钟,可以重复做这一动作。

5.锻炼肩部肌肉:膝盖着地,前后来回垂直抬动头部,直到出现双下巴为止。将手臂向两侧上举,然后小臂弯曲向头部,直到胳膊肘成直角为止。然后将手肘和上臂向下往腰部方向拉动。让肌肉保持几秒钟紧张状态。

挺胸健骨法

人到老年,由于性激素水平降低,骨骼生长减缓,钙盐沉积减少,开始出现骨质疏松等问题,导致驼背缩胸。如遇上轻微扭挫、过度疲劳、感受风寒、内分泌失调等诱因,还可能出现脊椎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或骨质增生,对神经根、椎动静脉、脊髓或交感神经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刺激或压迫,甚至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从而引起多种临床综合征。

其实老年人想要预防这种病很简单,那就是养成“站如松、坐如钟”的良好习惯,越老越要挺起你的胸膛,切莫因为老了就认为弯腰驼背是正常的。倘若任其自然,时间久了,其椎骨向前的椎间盘组织就会萎缩消失,成了真正的驼背老人。

科学家研究发现,挺起胸可以使肺活量增加20%左右。肺活量增加了,身体的各部位获得的氧气便也增加了,这样,人不容易感到疲劳。

养成抬头挺胸、直腰的良好姿势还可减少腰背酸痛感和脊椎的弯曲。坚持挺胸还能增强大脑的记忆力。人的大脑所需的氧是全身的40%,其血液的需要量是其他器官的30倍。供给大脑的血液越多,其思维记忆能力就发挥得越好;反之,人则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久而久之造战大脑萎缩,甚至使人患上老年痴呆症,而挺起胸膛可使丰富的血液顺利输送到脑部,保证大脑所需的乙酰胆碱、卵磷脂等营养物质的供应,保持敏捷的思维、良好的记忆力。

摇摆运动疗诸痛

脊柱支撑着人体上半身,承受着身体大部的重量。受力过度加上姿势不当等原因,常常会引起脊柱的损伤,产生椎体侧弯,压迫脊神经,从而出现疼痛、麻痹等症状。

摇摆运动是通过脊柱的轻柔活动,能减轻局部的疼痛、肌肉麻痹,还可以带动胃肠的活动,从而加强胃肠功能,对防治便秘、肠粘连、腹胀、腹痛等症状有良好的效果。

摇摆运动的方法是:去掉枕头,平躺在硬床上,身体尽量成一条直线。双脚尖并拢,并尽力向膝盖方向勾起,双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于颈后,两肘部支撑床面。身体模仿金鱼游泳的动作,快速地向左右两侧做水平扭摆。如果身体难以协调可以用双肘与足跟点地支撑,帮助用力练习协调之后,可以逐渐加快速度。每次练3~5分钟,每天练2次。

防衰老从保护脊柱做起

科学研究发现,人的衰老不是从看得见的眼角第一条皱纹、鬓间第一根白求发、腰部第一块赘肉的出现才开始的,身体柔韧性的减弱才是人体衰老的第一征兆,而身体的柔韧性减弱多缘于脊柱退化。

许多人曾有过落枕,或者早上醒来以后身体蜷缩、僵硬等极不舒服的感觉。医学上把这些现象叫脊柱退化。脊柱退化可缘于生理、生活和病理方面的原因。生理因素——同任何使用过度的零件一样,椎间盘也会逐渐磨损。生活因素——脊柱的状态取决于肌肉和韧带的好坏。如果疏于活动,不让自己的肌肉保持良好的状态,它就可能逐渐松驰,使脊柱变得僵硬起来。病理因素——外伤、挫伤和不正确姿势等都可致脊柱畸变和退化。

脊柱退化性病变是潜移默化的,发展缓慢且不明显,很难为人们及早察觉,光从外表很难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此症。体质健康的田径运动员、身材窈窕的少女都有可能正遭受脊柱退化的困扰。当人们感觉脊柱出了问题时,大多已陷于病痛的折磨之下。许多疾病都可能由脊柱病变引起,如时常发作的头痛、背痛、腰部酸软、椎间盘突出、骨软骨病等等。椎间盘逐渐磨损变薄,椎骨腔隙内的所有神经根和血管都可能受到压迫,与他们有关的器官因此受到伤害;血液流通和神经感应不畅,相关器官的功能因而受到影响。

预防脊柱退化需从儿时、从健康时做起。医生建议人们:选择枕头时,高矮要合适,以头平放在枕头上,双肩正好软压床垫为宜;平时抬举沉重物体时要像运动员举重一样,主要通过膝盖的屈伸而不可单靠脊柱的弯曲来用力;所有负荷都应该双手均摊而不能光用单手提拿;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应该经常起身以改变脊柱的位置,如伸伸懒腰、侧侧身,多活动身体;脊柱出现早期退化迹象,即清早起床时感到脖子不舒服,背部僵硬等,应早去医院诊治。同时避免做剧烈的体育运动,即使是做早操,也要避免让背部受力,最好的运动方式是背躺在地上,多多做水平运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