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活筋壮骨保健法
19031200000009

第9章 活筋篇(5)

抽筋时的应对方法

在生活中常会遇到“抽筋”,引发“抽筋”的常见因素包括:电解质不平衡;运动过量;药物反应等。中老年人的血管问题也可能导致“抽筋”,尤其是下肢血液循环不佳时。跑步、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容易发生“抽筋”的运动。运动时大量流汗,水分补充不足或是未补充电解质也可能发生“抽筋”。

发生“抽筋”时,首先要马上停止活动,如继续运动将会使肌肉造成严重损伤。“抽筋”的部位不同,缓解的方法也不同,但原则上都是朝收缩肌肉的相反方向伸展。几个常见部位“抽筋”时的缓解方法如下:

小腿抽筋:大部分发生在腓肠肌的部位,这时可以用手顶住膝关节,另一手用力拉脚,使腓肠肌尽量伸直,然后按摩至复原为止。

大腿前面抽筋:轻轻用手抓住脚踝,将小腿往后弯曲,使大腿前面抽筋拉直。其实改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蹲下,脚掌着地,像练蛤蟆功一样,但记住当要站立时,头要下钩,弓呈猫背,慢慢站起来。

大腿后面抽筋:尽量将腿往脸部靠近,如身体往下弯但保持膝关节伸直,使大腿后侧得以伸展。手指抽筋:用力握拳,再迅速张开,再将手指往后压,如此反复做,直至恢复为止。

手掌抽筋:将两掌相合手指交叉,然后反转掌心向外用力伸张;或是用另一手握住抽筋的手掌将手指用力的弯直至复原为止。

上臂抽筋:握拳然后屈肘,使前臂贴近上臂,再用力伸直,持续此动作直到复原为止。

足趾抽筋:可以用手握住抽筋的足趾,用力往相反方向伸展,或是将抽筋的足趾抵于另一只脚的足后跟,然后用足后跟压迫压趾。

防腿脚抽筋急救四大招

人们常见的腿抽筋其实是小腿肌肉痉挛,防腿脚抽筋急救四大招,表现为小腿肌肉如腓肠肌突然变得很硬,疼痛难忍,可持续几秒到数十秒钟之久。常见原因主要有寒冷刺激、肌肉连续收缩过快、出汗过多、疲劳过度、缺钙。以下为大家介绍一些预防抽筋的办法:

1.临睡前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5~10分钟,泡脚的盆要深一些,水要多一些,最好超过脚脖子。可起到舒筋活血、解除痉挛的作用。

2.将高度白酒加热(不要燃烧),倒儿滴在手心,在经常抽筋的部位上下搓揉两分钟,要有一定的力度,使局部皮肤发红即可。可以增加肌肉血液循环,减少痉挛的发生。

3.用5%的松节油按摩常抽筋的部位,同样能减少夜间抽筋的发生。

4.睡前喝几口白开水,增加睡前的舒适感,可放松神经,松弛肌肉,减少抽筋。

治腿肚转筋特效方

中老年人常患小腿肚转筋症状,夜间或早晨由于小腿着凉,腿一动即出现小腿肚筋鼓起,发硬,似筋出槽,疼痛难忍。俗称“腿肚子转筋”。当出现此症状时,如果左小腿肚,速用右手拇指、食指捏起人中部位,如果是右小腿肚,即用左手拇指、食指捏起人中部位。(此穴在鼻与上唇中间)稍用力,片刻即症状疼痛消失,将手指松开,何时发生即用此法特效。在睡觉时,将腿部多盖点衣物保暖,可减少发生次数。

自调游泳抽筋法

手指抽筋时,可手握拳头,再用力张开,这样快速交替做几次,直至缓解。

手掌抽筋时,可用另一只手用力猛压抽筋的手掌,同时做震颤动作。上臂抽筋时,紧握拳头,并尽量屈肘,再用力伸直,反复做几次。

脚趾或小腿抽筋时,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腿对侧的手握在抽筋腿的膝盖上,帮助膝关节伸直。如一次不能缓解,可连做数次。

大腿抽筋时,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弯曲抽筋的大腿和膝关节,再用两手抱住小腿,用力将它贴在大腿上,并加以颤动,然后用力向前伸直。

胃部抽筋时,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快速弯曲两大腿使之靠近腹部,用手轻抱膝盖,随即向前伸直,如此连做几次。

委中放血治腰筋扭伤

腰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支持、负重和活动的作用,具有运动灵活、活动幅度大和能适应各种姿势的特点,人体的大多数活动都离不开它。然而,腰部又是一个容易发生损伤的部位。劳动时的姿势不正确,动作不协调,猛然提起过重的物体,或腰部活动范围过大,都可以引起急性腰部扭伤。腰部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受到过度牵拉,发生撕裂造成的,症状为腰痛、肌肉痉挛、肿胀和腰部活动受限。

中理论认为,腰部扭伤是外伤腰筋,气滞血瘀,经络不通所致,对于这类气滞血瘀经络受阻引起的腰痛,可采用传统的刺络出血的“放血疗法”。经络学说有“腰背委中求”一说。也就是说,委中穴主治腰背疾病。在委中穴处点刺放血,可通络行气、活血化瘀使经络气血得以正常运行,从而缓解腰痛。

患者取站立位,暴露双侧委中穴。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消毒三棱针(也可用消毒缝衣针代替)快速垂直进针,刺入委中穴3毫米,然后迅速拔出,挤压令其出血。开始时,血色为紫黑色,至血色呈鲜红色时,停止放血。隔天1次。轻者经1次委中穴放血后,即感到原来的腰痛、活动受限的症状大为缓解,大有“松”了的感觉,1~2天后便可行走自如了。若仍感疼痛,可隔天再放血一次。重者一般经2~3次放血后,症状可完全消失。

饮食疗筋法

要减少和改善筋缩,平时应多食强筋壮骨的食物.如筋类、豆类、山药、白木耳、菜心、海参、构杞、芝麻、黑木耳、核桃、海带、紫菜等。常食猪血豆腐汤:猪血100克、豆腐100克切成小块,放入煮沸的500毫升鸡汤内,煮5分钟后加入调味品食用。此外,还可将筋(羊筋或牛筋)20克、怀山药15克、枸杞子6克、老母鸡肉500克煲汤食用,每周1次,有养阴柔筋的功效。

食香菜补筋脉

中医认为,香莱性味辛、温、入肺、脾经,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之功,适用于感冒、小儿麻疹或风疹透发不畅、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等。《食经》言其“调食下气”。《食疗本草》言其“利五脏,补筋脉,主消谷能食,治肠风”。营养分析表明,香菜含挥发油、维生素C、苹果酸钾等。香菜的香气是由醇类和烯类组成的挥发油及苹果酸钾引起的,入食后可增加胃液分泌,增进食欲,调节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力。医学专家在对香莱的研究中发现,香菜不仅含有植物蛋白、钙、磷、铁、钾及多种维生素,而且还含有丰富的雌二醇、雌三醇,二者能调理女性性激素水平,促进排卵,为此,专家用香菜治疗排卵障碍所致的不孕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方法是水煎服,每日干品20克,鲜品为150克,也可将香菜捣汁,每日服用60毫升,也可将它作为药引子,放入中药里煎服。现介绍几则香菜食疗方。

香菜粥

香菜30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将香菜洗净,切细;先取大米煮粥,煮至粥熟时下香菜及调味品等,再煮一二分钟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可解表散寒,适用于风寒感冒、麻疹疹出不畅等。

香菜消食汤

香菜50克,神曲、陈皮各10克,生姜3片。将三者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频频饮服,每日1剂,连续3~5天。可开胃健脾,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香菜香菇汤

香菜、香菇各50克。将二者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频频饮服,每日l剂,连续3天。可解表透疹,适用于麻疹、风疹、水痘疹发不畅(疹已透或疹虽末透出而热毒壅盛者不宜服用)。

香菜葱姜汤

香菜、鲜葱、生姜各适量。将三者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频频饮服,每日l剂,连续2~3天。可发汗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鼻塞流涕。

抽筋多吃“镁”食

许多老人夜间睡眠时经常小腿抽筋,也叫“肌肉痉挛”,不少人以为是缺钙,但补钙后发现未能缓解,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缺镁。镁是人体内重要的阳离子,参与体内重要的酶促反应,是生命活动的激活剂,镁对神经肌肉传递及活动有重要的影响。血液中镁缺乏,某种酶的活性随之降低,镁能促进钙的吸收,钙却减少镁在细胞内的活性,单纯补钙因为低镁不能被人体完全吸收,补充镁后,钙才能随之上升,成人每日对镁的需求量为300毫克左右。以下是含镁较为丰富的食物(单位为毫克/100克)

食物含镁量食物含镁量

麦麸597黑芝麻290.2

炒榛子420葵花子仁264

炒南瓜籽375.9黑豆243

干鲍鱼352.1莲子242

小茴香336龙井茶224

芥末320.9黄豆199

减轻抽筋的药食

牛至:能减少肠气,减轻痉挛、抽筋;有镇静作用;有祛痰、刺激胃运动的功能。意大利、墨西哥和西班牙的饭菜中通常都会放一些牛至。将牛至放到沙拉的调味汁、蔬菜和豆类当中,也很美味。

欧芹:有利尿、助消化、缓解痉挛和抽筋的作用,可以放到沙拉、汤、炖肉里作为一种装饰性的调料。

迷迭香:是一种功能强大而外观透明的草药。可以用来缓解痉挛和抽筋,帮助消化,保护肝功能,镇静神经。注意:用量大时可以引起中毒。做鱼,做豆类食品和菠菜的时候可以放一些。

鼠尾草,干的或者新鲜的。可减轻充血。新鲜的鼠尾草尝起来像薄荷。放到豆和蔬菜里味道不错。

姜黄:能促进脂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胃肠胀气,有抗菌、消炎作用。是印度菜的必备佐料。同咖喱粉混合使用可以提升调味汁和蔬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