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家庭如何安全用药
19033900000005

第5章 科学用药(4)

8.热天药品的储存

天气炎热,人容易中暑,药也会“中暑”吗?答案是肯定的。小到家里瓶瓶罐罐的片剂、针剂、膏药,大到珍藏多年的名贵人参、鹿茸等中药受气温高、雨水多的影响如不注意储存方法,常容易变质、生虫、发霉。给家里的药品“防暑”,其实就是将各种混放在一起的药品分类,妥善储存。

中药材最怕生虫受潮。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麝香等名贵中药,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生虫、受潮。必须把它们放在低温环境下隔绝空气储存。家庭最常用的方法是把它们晒干后,分别用干净的塑料袋或玻璃瓶密封,放入冰箱冷藏室储存。人参应先盖上白纸晒干,包纸的目的是防止人参变色,晒干后放入塑料袋,并放人2~3粒花椒防虫,密封后入冰箱冷藏保存,但不能放入冷冻室,以免冷冻变质。麝香受潮后香气容易挥发,要放入玻璃瓶,并用蜡封口,再放入冰箱保存。冬虫夏草晾干后装入密闭塑料袋,放在干燥的地方保存。一些易生虫的中药材,要仔细检查是否生虫,如生虫了,要把虫剔除干净,晒干放入密闭塑料袋保存。

请人代煎中药不宜多。很多人由于家里有人常年服用中药,为了图方便常一次取很多付中药放在家里,或请药店代煎很多袋药拿回家慢慢服用。这种做法在热天不可取,煎好的中药即使放入冰箱,放置时间一长,还是容易出现沉淀变质。

因此,热天请人代煎药,最好一次不要超过5袋。

有些药不能进冰箱。很多人一到热天就把所有药品放入冰箱冷藏,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很多药不宜放进冰箱。生物制剂如胃蛋白酶、胰岛素、人血清蛋24白等,对热特别敏感,应放入冰箱冷藏;滴眼液、洗剂等外用药品也最好放入冰箱。

不宜进冰箱的药品主要有止咳糖浆、抗过敏糖浆、外用的乳膏,因为大部分糖浆在过低的温度下,可能会降低药物的溶解度,导致药效降低。而乳膏温度过低可引起水油分层,影响软膏的均匀性与药效,这些药在室温下保存即可。

9.夏天哪些药物适合冰箱保存

专家指出,夏天有些药品需放入冰箱保存。应放冰箱的药品针剂:主要是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胰岛素。如果外出,胰岛素可保存在室温25℃以下,时间大约6周。

搽剂:使用后应拧紧瓶盖,放置于冰箱中冷藏。外用药品:滴眼液、滴鼻液、滴耳液、洗剂和漱口液等。混悬剂:以粉末状盛装在容器内的药品,在未冲泡的状态下,室温下的保存期为标示的有效期。一旦加水后,其保存期限已缩短,一般不超过15d,因此应该放置在冰箱中冷藏。栓剂:栓剂因气温过高可出现软化而不易使用,在夏天高温时,栓剂可放置在冰箱中,或使用前放入冰箱,等硬化后取出使用。

10.夏季备好防暑药

夏令时节,常因起居不慎及饮食不洁而致中暑、腹泻等病。因此,家庭小药箱需备些药品防治。

风油精:用于蚊虫叮咬及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晕车不适。口服每次4~6滴。外用适量涂擦患处。3岁以下儿童慎用,孕妇及皮肤有烫伤、损伤、溃疡病患者禁用。

清凉油:感冒或中暑者头痛头晕时,取少量涂于印堂和太阳穴处,能提神醒脑。蚊虫叮咬、皮肤瘙痒或者有轻微烧伤时,取少量涂于患处,能活血消肿、镇痛止痒。亦可用于晕车、晕船。本品外用,皮肤破溃处不宜用。

仁丹:用于中暑引起的恶心、胸闷、头昏,晕车、船、飞机等。

饮食不节引起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神倦乏力亦可用之。含化或用温开水送服,每次5~10粒。因本品含朱砂,不可超量服用,以防汞中毒。

婴幼儿及儿童禁用。

广东凉茶:临床用于防治中暑、暑湿感冒、胃肠型感冒、急性喉炎等。

煎服(原药材片、段包装)每次1包,1/d;泡服(袋装药茶)每次1袋,2/d。孕妇慎用。

十滴水软胶囊:用于因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口服每次2粒,十滴水口服每次2~5ml,小儿酌减,新生儿禁用。十滴水外用治疗痱子。孕妇忌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六一散:用于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短黄,口服每次6~9g,局部外用,1~2/d,调服或包煎服。外用扑撒患处可治痱子刺痒,最好浴后局部外用。阴亏液伤者不宜服用。

藿香正气软胶囊:用于暑天纳凉受寒、寒湿内伤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胀痛,恶心呕吐、腹中鸣响、大便泄泻者。口服每次2~4粒,2/d,小儿酌减。阴虚火旺及过敏体质者忌服。

六合定中丸: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胸闷,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腹痛泄泻。亦用于急性胃肠炎,属暑湿外袭,宿食内停者。口服每次1丸,3/d。孕妇忌服。

避瘟散:用于夏季暑邪引起的头目眩晕、头痛鼻塞、恶心呕吐、晕车晕船。口服每次0.6g,外用可鼻闻吸,或涂擦太阳穴。本品含朱砂,注意不宜过量。

金梅冲剂:用于暑热口渴,身热汗多,以及痱子痒痛及疖肿。开水冲服每次1包,2~3次/d,小儿酌减。

克痢痧:用于中暑、腹痛、泄泻、痢疾等病症。口服每次1粒,3~4/d,小儿酌减用量。

11.夏秋季腹泻怎样选药

为使患者对夏秋季腹泻时能合理用药,特提如下建议:

(1)对腹部受凉或因食用油腻及生冷食物过度而引起呕吐及腹泻的患者,排出的大便为稀便或水样或夹有少许食物残渣者,可不用抗生素,而用藿香正气水或藿香正气胶囊口服。若腹泻次数频繁,可加用复方地芬诺酯片(即苯乙哌啶片)或(十六角蒙脱石)口服,另取口服补液盐用开水冲泡后分次饮用,以防脱水。

(2)如果患者出现脓血便,便后有里急后重感及左下腹有压痛者,多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表现。一般可用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及庆大霉素治疗,对婴幼儿及儿童或有肾脏疾病不宜使用上述药物者,应在医师指导下选用氨苄西林、红霉素及呋喃唑酮(即痢特灵)等。目前国内有专家主张将吡哌酸与磺胺增效剂(TMP)合用(成人用量:吡哌酸1g、磺胺增效剂0.2g,2/d口服,疗程2d),对急性细菌性痢疾治愈率高,痢疾杆菌转阴快。

第四节用药隐患

1.警惕用药引发“二重感染”

在人体表面(皮肤、黏膜等)和体内(口咽部、胃肠道、泌尿系等),存在着很多微生物群。人体和微生物长期“和平共处”,形成了共生平衡状态。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就会遭受到外界微生物袭击及体内微生物侵害,引起感染性疾病。

在抗菌药的使用过程中,体内正常微生物群因受到抑制而发生平衡上的变化,未被抑制的细菌或外来的耐药菌乘机大量繁殖,从而加重原有的感染或又有新的感染发生,此即“二重感染”。临床表现为鹅口疮、肠炎、肺炎、尿路感染或败血症等。

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其肝、肾、肠道等重要器官功能减退,药物容易积蓄。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二重感染”。所以使用抗菌药的原则是:①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②尽量避免使用肝、肾毒性大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黏菌素等;定期检查肝肾功能,以调整给药剂量和时间。

③避免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防止肠道菌群失调。④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抗菌药,严密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告诉医师处理。

2.什么是药物性肾损害

药物所致肾损害,指肾脏对治疗剂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因药物过量或不合理27应用而出现的不良反应,是由包括中草药在内的不同药物所致、具有不同临床特征和不同病理类型的一组疾病。用药不当,使肾脏受到损害的情况在临床上十分多见,但是这一问题目前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同类型的药物所致肾损害中,临床危害最为严重的是药物所致的急性肾衰竭,目前已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但值得指出的是,部分药物还可导致进展性肾衰竭或慢性肾衰竭,其病程进展缓慢,但临床后果十分严重。目前已知可以引起肾损害、但又未引起患者和医师高度警惕的西药有解热镇痛药、利福平等,中成药包括:小量的安眠药,非专业人员单凭症状很难区分服药量的多少,是否空腹服药,以及服药时间的长短。因此,首先要做的是检查服药者是否还有呼吸和心跳,如果没有,应立刻就地抢救。反之,则送医院就诊,由医师决定是否需要洗胃或进行其他治疗。在不影响抢救时机的前提下,寻找是否有残留的药瓶,对服药者施行催吐,或帮其抠出口腔中可能残留的药物,也都是有益之举。

3.常服这些药功能受损伤

临床上许多药物会对性功能产生很强的抑制作用,广大慢性病患者因需长期服药,故应格外注意。部分药物如下:

速尿和依他尼酸长期应用,约5%的男性可伴有阳萎。

安体舒通(螺内酯):可引起男性性欲减退、阳萎,每日服用超过100mg者尤其多见。

胍乙啶:每日服用量在25mg以上,50%~60%的男性可出现射精延迟或不射精;少数人还会出现阴茎勃起困难。

可乐定:10%~20%的男性服用后可发生阳萎或性欲减退。

雌激素:男性误用后可迅速致性欲减退或消失,必然导致阳萎;同时也会导致射精功能障碍。

安定和利眠宁:大剂量服用易致阳萎。

氯丙嗪:每日服用剂量超过400mg会造成阳萎;10%~20%的患者服用后性欲减退。

哌唑嗪:服用后15%的男性和女性会发生性欲障碍,但男性服用者较少发生阳萎。

氟哌啶醇:10%~20%的服用男性发生阳萎,大剂量可抑制睾酮的生成。

4.莫把药物不良反应当新病

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和所引发的药物有:

头痛、头晕:短效钙拮抗药(如硝苯地平、络活喜等)以及某些血管扩张剂(如酚妥拉明等)可引起头痛、头晕、心慌等不适。另外,前者还可引起面部潮红及足踝水肿。

干咳、气喘: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后可出现顽固性干咳,影响睡眠,多在用药1~2周出现:服用抗菌止咳药无显效。β受体阻滞药(如普萘洛尔等)可引起部分患者气管痉挛、哮喘发作,故合并阻塞性肺病的患者不应服用。

腹泻:大量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突然出现腹泻,大便中出现黏液,这可能与菌群失调有关,误以为胃肠感染,加大抗生素用量将会加重症状。

味觉改变:卡托普利、硝酸异山梨醇酯、苯妥英钠、氯沙坦、甲硝唑可引起味觉障碍,表现乏味、异味感、某种味觉缺乏和紊乱等,且发生味觉异常与用药剂量、时间、病种及程序有关。

牙龈增生与损害: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长期应用可致显着牙龈增生,以硝苯地平多见。长期服用西咪替丁可致牙龈出血。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可引起牙龈疼痛,呋塞米、氢氯噻嗪、奎尼丁、甲苯磺丁脲等可引起天疱疮样牙龈炎。

性功能障碍:引起男性功能障碍的药物有美托洛尔、泼尼松、安定、利眠宁、速可眠、甲基多巴、可乐定、胍乙啶、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溴丙胺太林等。表现为阳萎、性欲减退或丧失,以及精子缺乏症等。引起女性功能障碍的除了以上药物以外,还有吲哚美辛、舒必利、利舍平等,症状为月经不调、闭经、阻碍排卵以及女性性欲减退或丧失等。

尿潴留:老年人使用抗帕金森病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丙米嗪、多塞平等药),均可引起尿潴留。特别是有尿道、前列腺功能紊乱的老年人更易诱发尿潴留。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人使用强效利尿药,也要格外小心。

永久性耳聋: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等药物,均具有耳毒性,可导致永久性耳聋。

5.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要注意肾损害

阿司匹林是临床常用的药品,是不少中老年人因心血管等疾病而使用。有研究报告,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导致肾损害,特别是老年人尤为明显。

研究人员对60例服用小剂量(75mg/d)肠溶阿司匹林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有16例病发生了肾损害,16例中60岁以上者5例。16例患者从服药至肾脏损害时用药的总量为1725~7500mg;研究发现,服药短期内发生肾损害的患者为70岁以上的老人,而其他患者在累积一定剂量后发生。因此,肾损害发生既与剂量相关,又与年龄相关,损害出现的时间与阿司匹林每日用量相关,剂量越大(75mg/d),疗程越长(大于100d),肾损害的发生率越高。停药后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因此,人们要提高对阿司匹林损害的认识,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尤其是老人应该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以便早发现,早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该药对肾脏的损害。

6.滥用快速利尿药的隐患

肾病综合征是儿科泌尿系统常见病,发病率仅次于急性肾炎,居第二位,多见于4~12岁儿童。临床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全身不同程度水肿。本病患儿长期服用激素致使机体保留水钠能力不足;加上水肿期限盐,患儿食欲缺乏,钠摄入最少,常易并发低钠血症。此时如果仅看到患儿水肿明显,少尿而随意应用利尿药[尤其是强效利尿药如呋塞米(速尿)]来减轻水肿,殊不知利尿同时必将导致失水、失钠,以致有效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促发低血容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会引起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