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家庭心理健康小顾问
19034600000019

第19章 处事人际职业(3)

如何面对因挫折而造成的困境

挫折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受到障碍或干扰,所表现出的情绪状态。人生的道路崎岖坎坷,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工作不顺,事业不成等等时常相随,可以说,追求的目标越高越易受挫折。

人们应坚定地以理智冷静的态度去战胜挫折。挫折是前进路上的一块石头,只有通过它,才可到达顶峰。

然而,那些生活中的弱者,在遇到挫折时,便一蹶不振,陷入消极的情绪中,精神支柱也就此倒塌,以致引发多种身心疾患,甚至自我了结,寻短见者,亦不鲜见。这些受挫后的情绪,正是因为当事人在面对挫折造成的逆境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应对之法。

而对那些目标远大,毅力坚定又有较好修养和才识的强者来说,所见的挫折困难,恐怕只是拦路的“纸老虎”。他们会客观地分析受挫的原因,重新确立努力、奋斗的目标,以更积极的态度来处理所遭受的各种挫折。把挫折当作生活对自己的考验,化压力为动力。正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

可以看到,应对挫折造成的困境,其要旨就在于采取主动积极去迎战的态度。

不管挫折多么大,现实多么残酷,都应从长远着想,不为一时一事而灰心丧气。客观冷静地分析现实,正确评估个人能力价值,重新奋起,而不应一味停留在怨天尤人的状态之中。

面对挫折,也可选择适当宣泄。如向亲朋好友倾诉心中的烦恼,或找一个无人之处发泄,或外出旅游等。

更出色的应对,则是将消极情绪转变成具有社会文化价值的行动。《史记》中记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而作者司马迁本人,更是面对挫折的强者,遭受腐刑仍发愤著书,终成大作。这些受挫后调控情绪,在新的事业上取得辉煌的成就的人,应该成为我们的榜样。

有的时候,以幽默的方式一笑置之,也是化解逆境的良法。发明家爱迪生,于1914年因火灾而损失了近百万元的设备和大部分研究成果,但他却说:“灾难也有好处,我们所有的错误都烧光了,可以重新开始了!”

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勇敢地面对挫折,在困境中奋起,做情感的主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现实生活中使心理受挫的原因有哪些

要想吃一堑,长一智,从挫折中学会道理,吸取教训,真正化失败为动力,还需要客观具体地分析受挫折的原因。

现实生活中导致受挫心理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可将其大略划分成两类。

1.客观原因 这恐怕是导致挫折心理的罪魁祸首。客观原因又可分为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在自然环境方面,如人之生老病死以及无法预料的意外打击,如天灾人祸等,均会让人感到消极绝望,从而形成受挫心理。在社会环境方面,受挫的不确定因素更是大大增加,甚至一些鸡毛蒜皮之事也可能产生严重的无法预测的后果。因为人与人之间观念的不统一,做法的不同,常使一些感觉不可能的事变成现实,让人无法接受。应激、反抗的情绪愈加强烈,最终使得受挫的可能性剧增。除了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和人与人之间摩擦、矛盾等会造成挫折心理外,在实现个人的目标时,还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人情等错综复杂因素的干扰和限制。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引起挫折心理的原因。

2.主观原因 在将个人的目标或希望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会出现行为能力与之不相适应,努力或追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此时出现挫折心理的可能性极大。这是因为没有能够考虑自己的现实条件或目标过高过大,人性中脆弱的一面此时便会暴露,从而引起挫折心理的产生,如做事持“理想主义”态度,事事追求完美;自尊心与好胜心太强,期望值过高等。

虽然造成挫折心理的原因不一,其轻重程度也大相径庭,但只要能够抓住矛盾的本质,弄清来龙去脉,客观分析,合理而全面地判断应从何处解决挫折心理,就可以战胜挫折,走出困境。

面对挫折应采取哪些具体做法

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大大小小的挫折,也就再所难免。“一帆风顺”之类的美好祝词,已不再是解人之抑郁的良方。

很多人一直被锁在挫折的桎梏之下,他们缺乏的是对挫折的认识和应采取的正确对策。挫折确实让人沮丧,但挫折并非意味着永远失败或绝望,或许它也有好的一面,它将遇到的问题暴露出来,我们应当据此采取合理的对策。

对策一:跳出四处碰壁的死胡同,站在一个新的视野上重新考虑。这也就是所谓的调整自我,但这必须建立在对自身状况有自知之明,对预期目标、客观环境有确切了解的基础之上,因为挫折往往来自不切实际的追求。全面权衡利弊,全新定位自己,再确定自己新的奋斗目标,这就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尽量使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得到合理地体现,这可能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只要协调得当,便可减少挫折的发生。

对策二:若挫折情景萦绕心际,不能直接排遣时,应适当主动地转移笼罩心头的不良情绪。挫折会让怨愤之情徘徊于心,但耿耿于怀无济于事,不如用其他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排遣痛苦念头。同样,这种方式可让人从痛苦的环境中主动回避,用改变环境的方法求得转移。

对策三:俗话说得好,“时间是治疗心痛最好的药”。遇到挫折时,强迫自己做一些使自己感到愉快的事,自我关怀,自得其乐,让挫折之痛随时间推移而淡去。因为,一般的挫折、情感体验将时过境迁而日趋淡化。这种反应弱化法,也不失为一良方。

对策四:失败和挫折也可使人看到自己的不足和懦弱,此时面对挫折,不妨采用自我补偿之法———“扬长避短”,“以勤补拙”。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当感悟到自己的不足时,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而成功。往往在失败了再总结,重新奋起,再到别的领域开辟新天地,说不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对策五:对于挫折引起的心理压力,还可用理性控制法加以自制。如在失恋时引起的忧愁和郁闷,甚至因情绪过激而想报复,若能听人劝告,理智和冷静地对待,就能减轻痛苦困扰,进而排解烦恼得到感情的升华。人,终归是要趋于成熟的,而挫折最能磨炼人的意志。而对挫折引起的心理压力,若能有正确客观的认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仅可克服挫折,更能升华自我。

对策六:倘若失败的痛苦和内心的压力确实太大,不如选择向他人倾诉———父母、朋友、老师等。通过这种寻求支持的方法,可从中得到安慰,排遣郁闷,还可以得到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信心和力量。

对策七:个人应主动、有意地加强对挫折的耐受力的训练。广泛地接触各种知识又愿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的人,其应付挫折的能力无疑强于弱不禁风之人。虽然耐受力受很多先天因素如遗传、体质强弱、神经类型等方面的影响,但决定耐受挫折能力强弱的是个人的生活经验。因此,无论青少年还是成人,都应注意培养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

什么叫退休综合征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许多老年人即将面临退休或已经退休。由于一些人不能很快适应自己角色的转换,便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症状,即所谓“退休综合征”。症状包括抑郁、焦急、躯体不适等。

为了帮助老年人走出这种心理困扰,有必要了解其病因。

1.环境和地位的改变 有些人退休前可能有较好的社会地位,退休后却被迫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一些小事上。这种转变往往使人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调,有一种失落感,被忽略感。

2.心理准备不够充分 一些人对退休后新的生活内容,充当的角色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待到面对退休的事实时,突然觉得不知所措,行动滞后。这往往使人焦躁不安,做事不能集中精力,不能够静下心来解决问题。